让小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

2021-03-01 00:26张小媚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张小媚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于课堂,着眼于为学生创设更多参与数学活动的平台,帮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从而让他们深刻地获取到数学活动经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怎样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参与数学课堂活动中来就显得格外重要。基于此,本文对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有效参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往往是通过恰当的设问,富有启发性地引导,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因此,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设置适宜的情境教学、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强化小组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参与机会与接触面,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高质量开展课堂教学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下面结合本人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谈一些看法。

一、创设适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灵活设置适宜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针对有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深奥的特点,教师应当切实改变学生那种“数学是无聊的、乏味的”感觉,结合教材上的知识点,巧设学生喜欢的生动的并且与实际生活相适宜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认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悟学习数学的内在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比如,在教学五年级《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时,我装出一副非常自信的样子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表演一个数学魔术,好吗?你们不妨随意说出一个多位数,我可以再补上一个数字,那么这个数就能立即变成3的倍数,你相信老师能够做到吗?”同学们听完后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我是怎么变到的。我把学生说出的多位数写在黑板上,然后有意选择了不是3的倍数425,让学生用3去试除,看能不能除尽。学生动手计算后都发现除不尽。接着,我便神秘兮兮地说:“我的魔术有办法,能立即让这个数变成能被3整除的数。”我边说边在425末尾添上1,变成了4251,再让学生再用3去除。这时,同学们都高兴地说能被3整除了。我再把4251变成4215、4512、2541、1452,学生发现每个数都能被3整除,个个都向我投来敬佩的眼神。最终,这节课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高效地完成了本節课的教学任务。

二、开展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因此,教师要安排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经历观察、推理、计算和验证等学习活动。这样,教师有目的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开展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组织全体学生积极主动、自始至终地参与认识的全过程,对促进知识内化具有特殊的作用。在操作活动中,学生应当有充分的思想和行动自由,学生可以充分自主、自由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积极创新。比如,在探索《梯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拼一拼、想一想。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背景——掌握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能够进一步感知图形转化的过程,获得启发。通过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组合成一个平形四边形,进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切身体验、感受到“转化”这一重要的数学方法。不仅如此,动手操作能够让学生探究的方法更加多元化,更加具发散性思维。有的学生将一个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得出梯形的面积等于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从而进一步推断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这个结论;有的学生将一个梯形剪成一个平形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得出梯形的面积等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加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最后经过比较,得出更简明易记的“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充满自我挑战的探究,这种获得新知的情感体验成为学生参与全教学过程的动力。再如,在教学《体积单位》这一课时,教课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动手做一个棱长是1厘米、1分米的正方体纸盒,并要求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务必要考虑到正方体的面、棱的特点,除了获得对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大小的实际感知以外,对前面学过的正方体的特点都要有进一步的感知和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为培养学生的参与的能力,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三、强化小组合作,提供学生参与的平台

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平台与实践机会,从而获得更加有效的动手操作经验,以进一步深化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营造积极开放的互动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探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并积极与同学合作、交流,从而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比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时,教师启发学生:“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该怎样算呢?”“能否把它转换为以前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这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结果有的小组把4.68÷1.2的除数转化为12,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将除数4.68转化为46.8。教师再追问:“他们的算法是对的,但怎样知道是正确的呢?”其他小组就有提问:“你是怎样把1.2转化为12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否把它们的小数点都去了就可以了?”“我们把被除数变成整数,再改变除数,行吗?”教师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彼此合作交流,使数学概念“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在学生合作交流中得出。再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的时候,我大胆放手,由学生摆一摆、拼一拼,动手操作,并按下表的要求,利用棱长为1厘米的若干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长方体。同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热烈的讨论,从而得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提升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

总之,为了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就应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与信任,让他们在课堂中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才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的学习潜能才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出来,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积累更多的活动经验。

参考文献:

[1]刘兆军. 引导小学生有效参与数学课教学过程的实践与思考 [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3):180.

[2]张惠光. 多措并举打造高效数学课堂[J]. 基础教育研究,2019,16(7):88-89.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