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华,王维荣,范凯凯,程知群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杭州 310018)
随着5G 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工作效率和传输速率要求也越来越高,射频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作为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部件,对通信系统性能的优劣起着关键作用[1-5]。设计一款综合性能突出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至关重要。
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是可变包络信号,信号具有较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实际通信基站要求在功率回退时有较高的效率,如何保持功率回退下的PA 效率是电路设计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主要的技术有使用非线性组件的线性放大(Linear amplifier using nonlinear components,LINC)技术、Kahn 包络消除与恢复、Doherty[6-11]、包络跟踪等技术,在这些方法中,Doherty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较低、对于系统的线性度影响小等优点。
为使Doherty 功率放大器(Doherty Power Amplifier,DPA)在功率回退时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本文将高效率F类功率放大器与Doherty 功率放大器相结合,实现了F 类DPA。设计一款工作频带为1.7~1.9 GHz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其饱和输出功率大于43 dBm,平均饱和效率超过70%,功率回退6 dB 时的效率大于50%。
F类功率放大器归一化的漏极电压和电流的表达式为[12]:
通过式(1)、(2)可以得到F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波阻抗表达式为:
式中:Udc为漏极电压;Imax为漏极电流最大值。谐波阻抗为:
由以上理论分析可知,F 类功率放大器主要是通过对漏极输出电压、电流波形进行整形,使得电压为方波,电流为半正弦波,其漏极电压、电流波形如图1 所示,并且漏极电流与电压波形在时域上无交叠。F 类功率放大器功率管无直流功率消耗。漏极电压奇次谐波开路,偶次谐波短路,在谐波频点也没有功率消耗。理论上漏极效率可以达到100%[13-14]。在实际设计中,由于设计复杂性和成本等问题,对F 类功率放大器只控制到3 次谐波。
图1 F类漏极电压与电流波形
Doherty功率放大器从结构上主要分为非对称和对称两种。DPA的原理分析如图2 所示[15]。
图2 Doherty功率放大器原理图
主辅功放分别以电流源i1和i2表示。假设:
式中,ζ为回退因子,0 <ζ <1。当输入功率介于小信号状态和大信号状态之间的临界点时,ζ =0,当输入功率达到饱和点时,ζ =1。对于对称式Doherty,阻抗、ZP可以分别表示为:
当Doherty达到饱和时,I1T=I2=Imax/2,汇合点两边负载都是=ZP=Ropt。λ/4 微带线两端等电势,所以两端电压与电流可表示为:
通过推导最终可以得到主功放输出电压中基波分量为:
F类功率放大器主要是通过抑制谐波来达到高效率,谐波控制网络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负载牵引技术对功率管进行谐波牵引与基波负载牵引,牵引得出的结果见表1,当3 次谐波以后,功率附加效率(Power added efficiency,PAE)增幅明显减小,同时会提高设计复杂度和PCB 制板成本。本次设计只控制到3 次谐波,通过优化调谐,基波、2 次谐波、3 次谐波阻抗分别选取为(16.35 +j24.23)Ω、(0 +j67.52)Ω、(1.941 ×10-13+j728.386)Ω。
表1 负载牵引功率效率与阻抗关系表
在进行谐波控制网络设计时,将基波输出匹配网络阻抗分别匹配到上述3 个阻抗值,设计的谐波控制网络如图3(a)所示。经过仿真,由图3(b)可见,谐波阻抗匹配良好。
图3 谐波控制网络和仿真数据
在进行F 类Doherty 功放整体电路设计时,Doherty结构是由载波功放和峰值功放组成,需要用到功率合成和功率分配技术,这里采用威尔金森功分器,其微带结构如图4(a)所示,其中Z0、Z02、Z03分别表示3 段微带线的特征阻抗。
设功分器功率分配比为K2,则有:
在本次设计中使用的是等分功分器,即K=1。此时Z02=Z03=,R=2Z0,输出端阻抗匹配到Z0,可以计算出微带线参数,设计的功分器如图4(b)所示。参数优化后的仿真结果如图4(c)所示。可见,在1.7~1.9 GHz 频带内,S21约为3 dB,S11基本小于-30 dB。
图4 功分器结构和仿真结果
将Doherty峰值功放直流工作点选取在C类状态,同时峰值功放的工作电压取值应使得DPA在回退5~6 dB 时仍可以保持较高的效率。低功率输入阶段,峰值功放不工作,根据λ/4 微带线阻抗转换理论,载波功放的输出负载为100 Ω,是单路功率放大器输出负载的2 倍,所以当输出电流达到单路功放饱和电流的1/2 时,输出电压就达到了饱和,功率输出有3 dB的回退,正是由于电压的提前饱和,载波功放可获得较高的输出功率。此时,峰值功放开始工作,载波路的输出电压一直处于饱和状态,同时输出电流增大,并且由负载牵引后的载波路负载阻抗值有所减小,所以载波路的效率仍然处于较高值。因为峰值功放工作在C类状态,所以整体效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状态。将峰值功放的栅极工作电压设置为-6 V,当满足载波功放饱和输出功率回退3 dB时峰值功放开启。
通过以上载波功放、峰值功放、功分器的设计,最后进行连接,优化调整F类DPA整体电路。由于载波功放与峰值功放存在相位问题,所以需要加入相位补偿线,同时,该补偿线的另一个作用是,当在低输入功率状态时,峰值功放工作在开路状态,避免了载波功放功率的损耗。
F类Doherty整体电路结构和在PCB 上加工后的实物照片如图5 所示。基板采用的是Rogers4350B,其相对介电常数为3.66,厚度为0.762 mm,覆铜厚度为35 μm,晶体管型号为GaN HEMT CGH40010F。
图5 F类Doherty整体电路结构和实物照片
图6(a)、(b)分别为饱和与回退功率时的仿真和测试数据对比图,由图6(a)可见,在1.7~1.9 GHz频带内的饱和功率均大于43 dBm,最大值可以达到44.66 dBm,平均漏极效率在70%以上。图6(b)为输出功率回退5~6 dB 后的测试结果。由图中可见,在1.8 GHz中心频点处,漏极效率与输出功率最大,在整个工作频带内平均回退效率大于50%。
图6 仿真和测试结果对比图
测试结果表明,在1.7~1.9 GHz的频带内饱和输出功率可以达到44.66 dBm,回退时的平均漏极效率在50%以上,展示出了良好的性能。
通过将高效率F 类功放与Doherty 结构相结合,实现了一款频段为1.7~1.9 GHz 的功率放大器。测试结果表明,该功率放大器在饱和功率与回退功率时均保持了较高的效率,可潜在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该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该电路结构简洁,易于实现,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