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激活“美丽经济”推动上海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03-01 07:19:50万春利
上海农村经济 2021年2期
关键词:花卉上海品种

■ 万春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的主题。2020年6月,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赴基层调研花卉产业发展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花卉产业作为上海都市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未来前景可期,在推进中还有很大潜力可挖,要将调研问题转变为研究课题,进而推动转化成可操作、可落地的政策,使其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花卉作为上海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需要针对性地思考和解决制约花卉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实现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上海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花卉贸易额正以每年5%~10%的速度增长,逐步成为世界花卉贸易大国。就上海而言,2019年花卉进口额为2897.77万美元,居全国第四位,其中,进口鲜切花为2100万美元,鲜切枝叶为231.21万美元,居全国第一位。目前,上海既是我国重要的花卉消费中心和国内外花卉贸易周转中心,也是花卉消费领先地,并出现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花卉企业。

(一)自主培育与国外引进相结合,花卉品种日益丰富

由于上海适合花卉生长的气候条件不如云南、广东,而劳动力成本又高于云南、四川和福建,因此上海的一些花卉企业瞄准了花卉种苗产业。如上海植物园等科研单位培育的郁金香、风信子、水仙、小苍兰等一批本土花卉更适应本地气候,早开晚谢且价格与国外品种相比低50%左右,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上海种业集团下属上海虹华园艺有限公司,长期向日本出口菊花苗和切花,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上海源怡种苗有限公司引进荷兰播种机,产量几乎垄断整个上海及周边地区草花种苗市场。再如鑫淼花卉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多肉植物研究与生产,种植多肉品种达5000多个,培育新品种420个,年产值2500万元,是国内外多肉行业优质种源供应基地,也是上海乃至全国产量最大的多肉园艺场和品种研发繁殖基地,是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上海在种植本地桂花、蔷薇、腊梅、天竺、梅花、菊花等品种的基础上,陆续引进波斯菊、风信子、现代月季、百合等国外品种。经多年努力,目前上海花卉种植品种总数达上万个,较好地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二)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科技驱动日益显现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就逐渐加大了在花卉产业上的科技投入。由于上海的气候条件限制了鲜切花一年四季的均衡生产,为此上海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先后开展“香石竹均衡生产和高产栽培研究”“唐菖蒲优质种球开发研究”“名优花卉良种引种栽培技术研究”等多项科技项目的研究。目前,上海的花卉相关研究机构约20家之多,在品种选育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上海植物园的科研人员通过对花卉DNA进行研究,经过5年的杂交育种实验,目前已获得花菖蒲优良株系150余个,筛选出观赏价值高的新品种20余个。近年来,上海的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总面积超过5000万平方米,其中连栋温室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日光温室超过100万平方米,温室种植已经成为花卉生产的主要模式。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优化适宜花卉生长的微环境,使设施花卉种植超过露天种植产量的3.5倍。

(三)龙头企业带动显著,促进区域化特色发展

经历多年发展,上海逐渐形成了以重点龙头企业为牵引,花卉企业区域化发展的产业格局,主要表现在“一点两面”。“一点”是指上海鲜花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以花农培训、花卉种植、新品展示、新品研发、种苗出口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有现代化温室群30公顷,花卉新品展示和科普休闲园50公顷,花卉新品科技研发中心3200平方米,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建设蝴蝶兰组培楼、种苗、切花及郁金香新品种展示园。园区利用太阳能为花卉生长和种苗培育提供绿色能源,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两面”是指拥有8000多亩连栋大棚的上海松江浦南万亩花卉现代农业园、以非洲菊为主栽品种的奉贤区和浦东新区,非洲菊种植面积已达6000亩,是全国最大的集中种植地区。此外,伴随着中国第十届花卉博览会的筹办和日益临近,崇明区的花卉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截至2019年底,崇明区商品花卉总种植面积达2.8万亩,鲜切花产量达3200多万枝,年销售额突破亿元。目前崇明已基本形成东、中、西3个花卉产业发展片区,构成了点面分布、条块结合的景象,全域可见花溪、花径、花村、花宅。

(四)花卉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不断向周边辐射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强烈,会展活动用花、城市美化用花和市民消费用花数量不断上升。上海在做大做强已有大型花卉市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吸引国内外花商入沪经营发展,以品质优势和规模优势积极向周边地区辐射,带动长江三角洲花卉产业的整体提升。目前上海基本每个区都建有花卉市场,近40家花卉市场中大型市场占10多家,另有约3000家花店。如由上海市民熟悉的孙桥花卉市场整体搬迁而来的祝桥龙大花卉市场,市场一期占地350亩,共有南方绿植交易区、草木水生交易区等六个大厅,云集了700多家花商,约有六成来自上海本地,销售的花卉品种近3000种,上万个规格。在每年12月底到元宵节前的年宵花集中销售期,生意好的商户一天就能卖掉2000多株蝴蝶兰,一天营业收入达5万~6万元。近年来还涌现了网上订花、鲜花速递、花卉租摆等现代化交易和服务方式,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市场管理逐渐规范。

(五)花卉产业与旅游业结合,促进提质增效

上海花卉产业在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坚持开发其旅游功能和文化元素,不断延伸花卉产业链,提升全域旅游产品内涵,实现农业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化,从而提升花卉产业效益。如崇明区庙镇瀛庙合作社长期从事红掌花的种植和销售,于2017年注册“瀛洲花仙子”品牌(目前已注册商标38个),并设计“瀛洲花仙子”品牌形象吉祥物,在生产温室中开辟专区供游客和青少年参观体验,打造以红掌种植基地为依托的AAAA级景区和“产、学、研、游、创、教”全产业链。再如上海鲜花港长期致力于打造集种植、交易、展览、观光休闲于一体的花卉产业链,建设了320万株郁金香花海和36万平方米的玻璃温室,实现在郁金香花展期日均1万人次游客量,人均100元的门票收入有效增加了经济收入。上海市花卉协会每年举办的“上海多肉植物展”,吸引数万市民和花农前来观光、旅游和购买多肉花卉,放大了花卉产品的文化价值,拉动了花卉市场的火热消费。

二、上海花卉产业发展瓶颈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花卉消费市场,在长期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跟风建设和“同质化”经营有所存在

有的乡镇对区位优势、自然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考虑不充分,加之农民不掌握市场动态和前瞻信息,导致跟风现象和产品雷同现象还一定程度地存在。如有的地方或景区建设的薰衣草庄园、郁金香花海、玫瑰花海等项目,缺乏与本地资源和地域特色的结合,形成你有我有大家有的“同质化”经营,导致观光吸引力和游客集中度无法提升,农民也很难增收致富。

(二)一些花农和花卉企业仍维持粗放式生产方式

有的花农和花卉企业忽视花卉的品质提升,盲目扩大种植面积,靠降低价格和增加数量参与市场竞争,使经济效益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有的花卉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技术投入,导致花卉品种较为单一,特色花卉缺乏,花卉种苗大量依靠国外进口。个别地方超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土壤健康功能逐渐衰退,花农不得不采取深翻底土、增加客土甚至更换地块的方式保证品质和产量稳定。

(三)花卉品牌策划和营销能力有待提升,产业链相对单一

部分花农和花卉企业缺乏足够的品牌意识,品牌策划和品牌注册开展相对滞后,依靠价格战、数量战打市场,极大地压缩了花卉的利润空间。缺乏产业链支撑,在花卉生产、精深加工,文创品开发、农旅融合等方面缺乏系统设计,使花卉产业赢利点不够多、差异化不够强、创意度不够高。

(四)基层花卉专业人才相对缺乏,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有的乡镇农技中心的科技人员中,从事花卉研究的专业人员稀少,甚至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花农、花卉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对接渠道仍不够顺畅,有的花卉企业投入较高成本到外省市聘请技术人员。部分花卉种植户和花卉企业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培训,花农之间种植技术封锁、销售渠道封锁的现象仍有所存在。

三、推动上海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海花卉产业发展现状,需要进一步巩固已有优势和成果,及时补齐短板,突破发展瓶颈,在多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推动花卉产业迭代升级,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选对品种,奠定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基础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提要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调好、调顺、调优花卉产业结构,其落脚点是选对花卉苗木品种。一是因地制宜选择花卉苗木品种。选择种植苗木品种,必须符合当地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并结合种植地块的土质、肥力等多方面因素。就全国而言,风信子、百合、现代月季等众多花卉苗木的引进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上海引进的红掌花、藏红花、郁金香等多个品种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但如果忽视引种植物原生生境、分布区域、生长习性等要素和生物入侵可能,极有可能导致引种失败。因此,选择花卉苗木品种时必须科学慎重。二是依托市场需求选择花卉苗木品种。市场行情是引种花木能否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应根据市场行情,选择需求量大、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花木品种。从上海“国产非洲菊品种推广应用”项目启动,到奉贤、金山的数千亩大面积种植;从藏红花在崇明“安家落户”,到目前占据全国90%的市场份额,其成功的背后都是巨大市场需求的有力支撑。

(二)科技赋能,突出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花卉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充分发挥科技的带动和提升作用。一是要增强种苗研发源动力。目前,部分价值较高的中高档花卉品种是从荷兰、日本、英国、美国、波兰、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引进栽培的,其中一些花卉种源依赖国外进口,一旦国际环境、价格或类似疫情因素变化,就有被“卡脖子”的风险。因此可考虑适时出台相关政策,加大专业合作社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力度,或采用科研项目招标方式,使高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到花卉新品研发之中。二是建立产学研长效互动机制。通过政府搭桥、党建结对等多种方式,建立政府、农民、合作社、公司、高校、科研机构的长效互动机制,使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参与花木种植全过程,及时交流技术难题、突破技术瓶颈;积极发挥各级花卉协会功能,增加行业内交流,提高种植技术迁移能力。

(三)人才集聚,激发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引进人才。根据实际需要,为基层农业技术部门充实花卉相关专业人才,引进资深花卉营销人才和“带货达人”,吸引更多花卉种植者、企业家、创业者参与花卉产业发展。二是用好人才。加强花卉种植技术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结合地方实际设立花卉种植科研项目,为花卉人才施展拳脚提供更高平台和资金支持。三是留住人才。要进一步优化花卉人才的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各区可结合实际研究出台花卉种植和经营人才落户政策,不唯学历凭能力、不唯年龄凭实绩,为花卉人才安家落户、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四)构建标准,紧抓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标准化生产是扩大花卉种植和销售规模的关键环节。一是以标准化提升花卉市场竞争力。嘉定马陆镇的葡萄、浦东新区的水蜜桃、崇明的金沙橘等,都是通过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大大提升了上海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具备条件的花卉品种,应积极促进其与国家相关部门对接,通过制定生产标准或行业标准,占据花卉种植和市场竞争高地。二是以标准化夯实花卉质量根基。要以花卉协会和合作社为载体推广标准化种植,提升花卉整体质量,打造花卉产业的口碑和商誉。

(五)打造品牌,形成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力

一是创建品牌。各区可结合各自花卉产业特色品种,创立区域花卉公共品牌,为本地花农和花卉企业提供高端营销平台,提升产品附加值。二是运营品牌。探索和促进“花卉+电商”“花卉+会展”“花卉+主题民宿”“花卉+科普研学”“花卉+土布服饰”等模式的深度融合,以花卉为牵引和媒介,拉长花卉产业链条,畅通“花卉产业+”发展路径。三是推广品牌。因地制宜推动建设高标准花卉产业园区,对申报立项的高级别农业项目给予相应政策和资金扶持,不断提升本地优势花卉和特色花卉的品牌影响力。□

猜你喜欢
花卉上海品种
李鱓·花卉十二开
读者欣赏(2022年12期)2023-01-10 02:52:08
上海电力大学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8:52
上海之巅
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07-22 09:00:02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花卉之二》
品种选育彩版
中国蔬菜(2019年5期)2019-06-04 10:59:06
水晶泥花卉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37
种什么品种好?
长江蔬菜(2017年5期)2017-05-10 09:26:56
种什么品种好?
长江蔬菜(2016年24期)2016-03-15 0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