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现浇钢混凝土构件裂缝分析

2021-03-01 05:43熊文祥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1年1期
关键词:楼板粘贴碳纤维

熊文祥

(上海欧亚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1300)

0 引言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出现的原因是因设计考虑构件承受荷载形式不全和材料使用不当以及施工不规范,其中施工方面原因裂缝一般占多数,其次也有使用不当而产生的原因。由于房屋地上构件截面偏小,一般不容易产生混凝土水化热偏大引起的裂缝,因此该文对此方面不过多地阐述;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从表面观感形式一般包括梁、墙侧面龟裂和斜裂缝,楼板面龟裂缝,楼板跨中贯穿性的板面线形裂缝或沿施工缝线形裂缝,楼板面沿梁或墙近轴线线形裂缝,楼板上面斜角裂缝,梁或板跨中底部横向多条裂缝,梁端斜裂缝,连续梁或挑梁的支座上梁面裂缝,梁或板跨中上部起拱裂缝等。该文结合笔者多年现场工作常见的几种可目测到的裂缝形式和修复方法分别进行探讨。

1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形式及产生原因分析

1.1 龟裂缝

裂缝形式如图1 所示,此裂缝一般发生在楼板面、梁墙侧面,裂缝宽度一般为0.1 mm~1.0 mm,裂缝深度一般不超过15 mm,裂缝形式不规则,不成直线。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水化热引起不规则收缩而产生,如混凝土使用材料不当、混凝土级配不当、水灰比过大、砂或石含泥量大、细骨料较多、细骨料较细、混凝土内掺合物不当(如粉煤灰掺量过大)、搅拌不到位、振捣不均匀密实、混凝土浇筑时掺水、浇筑前模板表面处理不够(木模板湿水不够)、侧模拆除过早、养护不当等原因都会产生砼表面龟裂缝。

图1 混凝土面龟裂缝

1.2 楼板跨中贯穿性线形裂缝或沿施工缝裂缝

裂缝形式如图2 所示,此缝一般发生在近楼板的跨中,裂缝呈一条基本直线形或沿施工缝一线,甚至有可能会牵连板中截面不大的梁横断面贯穿裂缝,此缝基本在板上下均同一位置,如上部无增加荷载出现裂缝的时候,缝的宽度上下基本一致,裂缝宽为0.1 mm~1.5 mm。产生此裂缝主要原因是楼板混凝土不能承受热胀冷缩引起的,其中包括楼板厚度不足或预埋线管减薄楼板、混凝土水灰比偏大、粗细骨料级配不合理和养护不到位等原因。

图2 楼板跨中上下贯穿性裂

1.3 楼板面沿梁墙近轴线裂缝

裂缝形式如图3 所示,此裂缝一般产生在墙梁上近轴线或沿墙梁外侧30 cm 内的楼板上表面,裂缝深度最大可达楼板厚度的2/3,裂缝呈上宽下窄。原因是楼板不能满足负弯矩需要而产生,其中有楼板面负弯矩钢筋(弹子筋)偏少或施工中将钢筋位置下沉达不到有效高度、混凝土强度因素等,因为水平构件固端支座上一般都会承受较大的负弯矩,甚至大于跨中正弯矩,所以不得忽视负弯矩钢筋的数量和位置。

1.4 楼板上表面斜角裂缝

裂缝形式如图4 所示,该裂缝一般发生在双向受力楼板四角某个角的上表面,裂缝形式与板角临边成45 °左右,裂缝宽度为上宽下狭,上宽一般为0.1 mm~1.5 mm,深度最大的可至板底。此缝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双向受力板板角承受的负弯矩大于板边的负弯矩,所以一般双向板设计均在板角增布负弯矩加强钢筋,如板角负弯矩钢筋偏少或负弯矩钢筋踩沉,这样就容易产生此裂缝。

图3 楼板面沿梁墙近轴线裂缝

图4 楼板表面斜角裂缝

1.5 梁或楼板跨中底部横向多条裂缝

裂缝形式如图5 所示,该缝发生一般在跨中正弯矩最大处,成多条向上倾向跨中延伸的缝,裂缝宽度和缝延伸高度各有不一,中间缝较宽、两边逐渐变细,梁出现此裂缝可以从梁底和梁两侧分别观察得到。产生此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构件不能满足正弯矩需要而产生,具体有梁底或板底钢筋偏少、截面尺寸不足和混凝土强度低等多种原因,其中底筋偏少和截面有效高度有很大影响。

图5 梁底多条裂缝

1.6 梁端斜裂缝

裂缝形式如图6 所示,斜裂缝一般发现在梁端或其他剪力最大位置,裂缝在梁上下和两侧面均可观察得到,但是上表面裂缝离支座偏远些,下裂缝离支座偏近些,两侧裂缝分别从梁面缝至梁底缝连线成斜裂缝,此斜缝上下宽度基本一样,该裂缝在梁截面基本为贯穿性,即此梁端基本断裂,形成此裂缝主要原因是梁的截面承受不了剪力,梁截面抗剪能力是由混凝土本身和梁的箍筋及梁的弯矩钢筋共同承担的,所以混凝土的标号、混凝土粗细骨料的级配、箍筋的数量和间距及位置均对梁截面抗剪具有很大影响,其次弯起钢筋的大小和位置及弯起角度均对梁的抗剪能力起到了很大作用,当然,设计中计算到如截面混凝土和箍筋抗剪能力能满足抗剪要求,就可以不设置弯起钢筋。

图6 梁端斜裂缝

1.7 支座位置梁顶裂缝

裂缝形式如图7 所示,此裂缝形式及原因与楼板面沿梁墙近轴线裂缝相似,只不过楼板该裂缝线形长,梁该裂缝长只有梁宽,梁出现此裂缝可以从梁面和梁的两侧观察得到,但梁发生此裂缝一般缝较宽较深,因为梁的承重较大,梁一旦出现此裂缝,同样引起跨中梁底裂缝,即负弯矩不满足,正弯矩随而增大;出现此裂缝的原因是支座顶梁面负弯矩筋偏少或下沉、截面有效高度偏小以及混凝土强度偏低,从而使构件截面抵抗不了负弯矩。

1.8 梁或板跨中上部起拱裂缝

裂缝形式如图8 所示,该裂缝一般发生在跨中上部起拱,有多条较密并不规则的细缝,上部发生了起拱裂缝,则随着到梁底有多条垂直细裂缝,并伴有一条或多条水平裂缝。出现此缝一般原因为混凝土抵抗不了构件受荷载后产生的内部压应力,导致构件上部混凝土粉碎起拱,具体有构件截面有效高度偏小、混凝土强度低、受拉区钢筋超筋等因素而发生。

1.9 不均匀沉降裂缝

裂缝形式如图9 所示,不均匀沉降裂缝分基础不均匀沉降和局部不均匀沉降,局部不均匀沉降如某根梁承受不了上部荷载,导致上部墙梁板裂缝;基础不均匀沉降则对柱、梁、墙、板均产生裂缝,柱一般为水平裂缝、梁和墙为一条或多条斜裂缝、板裂缝一般基为板的直线缝(沉降少板缝难看见),裂缝形式基本各层同位置均有,斜裂缝的斜度方向上下层基本一致;不均匀沉降还会引起构件产生斜向水平力,此水平力将会对柱、墙产生弯矩和剪力,导致柱墙裂缝增大,导致沉降部位的承重构件承重量增大,因此必须认真控制不均匀的沉降。

2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的常用修复方法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有宽有狭,对裂缝宽度我国控制干燥环境下为0.2 mm~0.3 mm。为了保证安全和构件内钢筋不予锈蚀,提高构件的耐久性,修复混凝土构件裂缝的方式有多种,常用的方法有:表面涂抹法、灌浆法、加大截面法、预应力、外套钢法[2]、粘结钢板法、粘贴碳纤维法[7]等。下面简述几种最常见的修复方法。

图7 支座位置梁顶裂缝

图8 构件跨中上部起拱裂缝

图9 沉降裂缝大样

2.1 表面涂抹法

一般用于不影响结构的裂缝和宽度小于0.3 mm 的裂缝处,常见的龟裂缝可用此方法[6]。涂抹料有素水泥浆、环氧基液、防水涂膜等,多数采用1 ∶0.5 素水泥浆多次涂刷,涂至填缝满为止;如构件需要防水可以涂刷环氧基液2~3 遍或水泥基防水涂膜2~3 遍,但是环氧基液或水泥基防水涂膜涂刷干燥后如需做粉刷没有粘结力,因此,可以在涂刷环氧基液涂刷完成未干燥前,表面满撒干净砂子,待固化后,再扫除未黏结的浮尘砂子,留上已黏结的砂子,以增强粉刷的黏结力,环氧基液配比见表3 。

2.2 灌浆法

用于裂缝宽度大于0.2 mm 及以上的混凝土构件,灌浆通常采用环氧树脂浆液灌浆(环氧树脂浆液配比见表1)[1],因为混凝土构件裂缝内注入环氧树脂浆液,经渗透后固化,强度则高于混凝土强度(环氧树脂浆液固化物的物理力学性见表4) ,所以修补混凝土裂缝效果较佳;采用环氧树脂浆液灌浆修补裂缝方法:修补前用读数显微镜检测裂缝宽度、超声波检测仪测量裂缝深度和走向及贯穿情况等,以便确定修补方案;对宽度大于0.5 mm 或较深的裂缝,需沿缝凿成“V”槽,灌浆前先将缝两侧表面灰尘清扫干净,并用钢丝刷及空气压缩机将裂缝内碎屑粉尘清除干净;根据不同裂缝情况和灌浆要求,一般不凿槽的埋设灌浆盒,凿槽的埋设灌浆嘴,灌浆嘴按裂缝走向间距300 mm 左右埋设(布设灌浆盒、灌浆嘴、灌浆样式如图10~图13 所示) ,一条裂缝必须设有进浆、排气或出浆浆嘴。埋设灌浆盒时先在其底盘上抹一层环氧胶泥(环氧胶泥配比见表2) ,后骑缝粘贴在预定位置。注浆嘴埋设时应先在预定位置钻好孔,设置出灌浆嘴后用环氧树脂胶泥周围封闭;注浆嘴、出浆嘴埋设完成后需封缝,封缝前先用丙酮清理干净裂缝两侧,沿缝两侧涂一层环氧基液(环氧基液配比见表3) ,最后抹一层宽40 mm 左右的环氧胶泥封缝,抹环氧胶泥时应防止小气炮,使其密封平整;封缝完成固化后,灌浆前需封堵出浆、出气口进行压气试漏检测,从注浆口可压入空气,如发现漏气,继续环氧胶泥封缝填补,无漏气便可灌浆;灌浆采用手压泵将配置好的环氧树脂浆液由下至上、从一端向另一端压入,当环氧树脂浆液从底部压至上部时,上部出浆嘴会冒出浆液时,说明缝内已灌实,稳压几分钟后,关闭进浆嘴阀门;后用超声波参照《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规程》CEC21:90 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符合规定,说明灌浆饱满[1]。

表1 环氧树脂浆液配合比

如使用已配制好的环氧树脂浆材A、B 胶现场调配,需要严格按其说明调配,使之黏度、流动性、固化程度得到更好的发挥。

图10 梁注浆口布置大样

图11 板注浆口布置大样

图12 灌浆盒布置大样

图13 注浆大样

表2 环氧胶泥配合比

表3 环氧基液配合比

表4 环氧树脂浆液固化物的物理力学性能

2.3 加大截面法

该方法为增加原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截面承载力,主要考虑增加构件受压区截面积,梁、板一般增加其高度,柱四周增宽,增大截面混凝土事先采用钻孔结构胶植筋,绑扎构造钢筋和受力筋,支模浇筑混凝土,使新老结构连接一体(植筋规格间距和受力钢筋及混凝土强度需要按计算结果配置)。

2.4 外钢套法

将裂缝钢筋混凝土构件用型钢顺构件纵向四角包裹,四周间接用扁钢与型钢焊接成形钢箍样式(如图14 所示) ,后可外围绑扎钢筋网片(绑扎钢筋网片前老混凝土面可用界面剂作接浆处理),抹4 cm~6 cm 厚细石砼包裹构件,形成外观整体混凝土构件。使用钢套法首先需要验算纵向型钢必须满足构件抗弯、抗拉、抗压强度,从而选择型钢型号、规格。

图14 钢套法修补大样

2.5 粘贴钢板法

钢板粘贴须贴在构件受拉和抗剪裂缝面,采用原构件上钻孔AB 结构胶植筋或膨胀螺栓或对拉螺栓与钢板面焊接牢(如图15 所示) ,钢板固定牢固后,清理干净夹缝内的杂物及灰尘,采用灌浆法将钢板与原构件之间的缝隙环氧树脂浆液填灌密实,缝隙>3 mm,可以灌填环氧树脂胶泥,从而增强构件的抗拉和抗剪强度。

图15 贴钢板法修补大样

2.6 粘贴碳纤维法

混凝土构件裂缝使用粘贴碳纤维布修补方法现已普遍,因为粘贴碳纤维具有抗拉强度高、抗酸碱腐蚀性强、厚度薄、不占空间和施工方便等优点;单层碳纤维厚度有0.11 mm~0.43 mm[5],一般修补混凝土面裂缝常用0.167 mm 厚,也就是常说的300 g 规格,宽度通常为100 mm、150 mm、200 mm、250 mm、300 mm 以及500 mm 等,选用修补加固的碳纤维布和相应的粘结胶均必须有厂家产品合格证,并须送相关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才可以使用。粘贴碳纤维施工顺序:基层清理→涂底胶→找平→粘贴碳纤维布→检验;修补裂缝粘贴碳纤维布前须先缝内灌浆完成后进行,粘贴碳纤维分步施工方法为以下5 条[3]:1) 基层处理。基层处理宽度分别大于需贴碳纤维布位置每边10 cm 左右,首先铲除干净需粘贴碳纤维位置的粉刷层,表面有蜂窝需将蜂窝的空隙砂石清除干净,高标号细石砼填补平混凝土表面平整,待蜂窝修补平7 d~10 d 后,清理混凝土表面的粉尘、油污等杂物,砂轮打磨机磨去须贴混凝土表面1 mm~2 mm,并表面磨平,阳角磨成圆角,表面丙酮清洗干净。2) 涂底胶。基层处理好后,用毛刷或滚筒在需贴碳纤维布的混凝土面上涂刷粘贴碳纤维粘贴底胶(底胶为AB 两组调配而成,严格按AB 胶产品说明配比、同一方向搅拌均匀调配而成),采用多次涂刷,厚度不大于0.4 mm,涂胶宽度分别大于须贴碳纤维布位置每边5 cm 以上,做到不漏涂、不流滴、不气泡,待固化后再进行下道工序。3) 找平。混凝土表面有凹凸不平处,采用刮刀将找平胶(AB 胶+2 倍的粉料调配而成)嵌刮填平。4)粘贴碳纤维布。待找平胶固化后,贴碳纤维布前需先裁剪好碳纤维布,力尽做到纵向受拉布不搭接,在被贴面均匀涂抹碳纤维浸渍胶2~3 遍,做到不漏涂,对齐拉伸镶贴碳纤维布,粘贴碳纤维布采用塑料刮板和光面塑料滚筒统一从一方向推进压实,重复滚压,使浸渍胶充分渗透碳纤维布、不起皱,如果需要粘贴多层碳纤维布时,应在前层稍干还带粘力时立即粘贴下一层,不得间接1 h 后再贴,否则须待12 h 后重复底涂进行,每层碳纤维布粘贴后,外表均需再次涂刷碳纤维浸渍胶[4],使之更加渗透充分,如表面需做抹灰层时,可在表面撒上干净干砂,待粘结胶固化后,扫除浮砂,上部已粘结的砂可方便抹灰层粘结;注意碳纤维布横裂缝粘贴;碳纤维布粘贴完成后,做到24 h 内不湿水、不污染等养护。5) 检验。碳纤维布粘贴完成24 h 后,可以使用手压或小榔头对粘贴质量进行检测,如果发现空鼓现象,可以使用小针管向空鼓内注入碳纤维浸渍胶,以填实空鼓,增强碳纤维布的粘结力。

3 钢筋混凝土构件常见裂缝采取的修复方式

裂缝修复前须先检测形式,做出修复方案,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不得随意修复,修复方案须经设计认可,否则,修复不见效,甚至还起反作用,常见以下10 种裂缝修复方式。

3.1 龟裂缝修复方法

通常采用表面涂抹法。

3.2 楼板跨中贯穿性的一线裂缝或沿施工缝裂缝修复方法

先采用灌浆法填实缝,再使用粘贴碳纤维法,选用0.167 mm 厚200 mm 宽碳纤维布,在板底沿缝横贴长度>1.0 m(缝两边各>0.5 m),间距400 mm 碳纤维布,如图16 所示的大样。

图16 板单条裂缝修补大样

3.3 楼板面沿梁墙近轴线裂缝修复方法

修复同楼板跨中贯穿性的一线裂缝方法进行,其中板底贴碳纤维改成板面缝贴碳纤维。

3.4 楼板上表面的斜角裂缝修复方法

同楼板面沿梁墙近轴线裂缝修复方法进行。

3.5 楼板跨中底部多条裂缝修复方法

首先检测裂缝的宽窄,缝宽大于0.2 mm 的缝需先采用灌浆法填实缝,再采用粘贴碳纤维法,在整块板底纵横双向满贴0.167 mm 厚200 mm 宽间距400 mm 碳纤维布,如图17 所示的大样。

3.6 梁底横向多条裂缝修复方法

首先采用灌浆法填实缝,再采用碳纤维法先沿梁底纵向粘贴0.167 mm 厚、宽度同梁宽,1~3 层同梁宽碳纤维布(粘贴层数根据梁跨度及受力大小计算而定),后绕梁断面“U”形粘贴0.167 mm 厚200 mm 宽间距≯400 mm,“U”型上口两侧分别纵向粘贴一层,梁高大于700,中间分别增贴一层纵向碳纤维加布,碳纤维加固粘贴需要分别至两端支座,即整根梁全面进行加固,如图18 所示的大样。

图17 板多条裂缝修补大样

3.7 支座位置梁顶裂缝修复方法

先采用灌浆法填实缝后,梁跨中需要同样需按梁底横向多条裂缝修复方法一样修复,并增加在梁面裂缝处加贴2~5 层同梁宽纵向碳纤维布,纵向长度一端跨过支座>1.0 m,一端超过裂缝>1.0 m。

3.8 剪力引起的斜裂缝修复方法

先采用灌浆法填实裂缝,后采用梁外“U”形包贴钢板法,多根穿梁对拉螺栓固定钢板,钢板与混凝土梁夹缝用注入环氧树脂浆液密实粘贴(钢板型号、厚度及对拉螺栓直径间距排设须经计算而定),如图15 所示的大样。

3.9 梁或板跨中上部起拱多条裂缝修复方法

首先在梁或板底加足支撑,清理起拱部位,楼板修复先在整块板底纵横双向满贴0.167 mm 厚200 mm 宽间距400 mm,再在板面上钻孔植螺纹钢筋Φ8@300 mm~500 mm双向清洗板面干净扫浆后,绑扎纵横钢筋网,浇筑不少于40 mm 厚高一级标号细石混凝土(厚度根据设计而定);梁修复同梁底横向多条裂缝一样方式进行修复,梁面同楼板面一道整体修复;如梁破损严重可采用粘贴钢板法修补梁,粘贴钢板修补梁如图15 所示。

3.10 不均匀沉降斜向裂缝修复方法

需要请原设计出具专项修复方案。

图18 梁底裂缝修补大样

4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预防

预防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应从设计、施工、原材料等多方面共同控制预防。

4.1 设计方面裂缝预防

设计方面裂缝预防一般注重以下6 点:1) 加强建筑力学、材料力学的学习,熟练掌握的房屋构件受力性能及荷载分布的各利特性,清楚知道各构件受荷后各部位弯矩、剪力、扭矩发生的位置和变化规律,做到软件与力学相结合设计,熟练建筑材料各自性能、使用范围。2) 地基是整栋房屋建筑承载的关键,需认真正确套用地质勘探资料相关数据计算,并需结合当地环境和力尽了解地基历史情况等各因素综合考虑基础设计。3) 考虑商品混凝土收缩性较大,楼板收缩裂缝较多,建议设楼板厚度尽量大(一般开间≥3.5 m,楼板厚度应≥12 cm),楼板钢筋尽可能使用Ⅲ级钢(因为钢筋强度高可塑性小),现浇混凝土标号采用≯C30、≮C20,建议尽可能地在跨中板面增配双向防混凝土收缩钢筋或混凝土中掺入抗裂剂。4) 不能忽视规范性构造钢筋和局部加强钢筋设计。5) 做到同一结构层的混凝土同规格同标号,以减少混凝土不同规格不同标号的热胀冷缩差距。6) 大截面构件尽可能采用预应力。

4.2 施工方面裂缝预防

施工方面裂缝预防通常应该注意12 点:1)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及标准组织施工,严格合理施工流程。2)加强地基、基础和其他隐蔽验算管理,杜绝近距离浅基坑先施工。3)对使用结构混凝土材料选用合格材料,使用前的水泥砂石必须送建筑材料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才可以使用。4)规范进行配合比设计,现场严格按配合比及掺合物配比施工,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和砂率,保证混凝土塌落度合格,禁止混凝土浇筑现场加水。5)严格控制混凝土掺合物的质量、数量、掺和方法。6)要注意控制进场的商品混凝土质量,每车混凝土现场检查塌落度均匀,符合要求,认真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确。7)现场搅拌混凝土须根据构件的特性合理选用拌合混凝土的水泥品种,加强混凝土的搅拌方式和搅拌时间控制。8)控制混凝土浇筑顺序和方法及浇筑时间,尽量做到连续浇筑不间断,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振捣方式及振捣质量,控制混凝土内砂石折离现象,保证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均匀密实。9)了解结构构件受力性能,严格控制施工缝留设位置及施工缝接缝处理方法。10) 浇筑前模板面清理干净,木模板湿水充足,并满涂好模板油,注意模板油涂刷不能过多,否则模板油掺入混凝土中会产生隔离。11)浇筑完成加强砼覆盖浇水养护,现工地现场大多数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包裹养护应予推广,因为塑料薄膜对保证新浇混凝土内水分不蒸发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保证混凝土硬化所需水分,冬天还能起到保温作用;覆盖塑料薄膜应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覆盖,做到不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外观,同时以防薄膜进入构件混凝土内产生混凝土隔离层,做到薄膜覆盖包裹完整、不漏盖不漏包,定期掀开薄膜加强浇水,再覆盖包裹,多次循环,保证一周内混凝土表面湿润。12)保证各部位绑扎钢筋数量和位置正确,保证上层钢筋的有效高度,严防踩沉上层钢筋,下面以一单筋矩形截面构件未裂缝前内应力图和配筋计算公式为例加以说明(如图19、图20 所示及设计配筋计算公式[8]):

设计配筋计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

式中:h为混凝土构件高度;b为混凝土构件宽度;As为受拉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构件外边距离;h0为构件截面有效高度(h0=h-as);α1为内力系数(根据混凝土标号可查表得);x为混凝土构件受压区高度;αs为配筋计算系数;ξ为构件相对受压区高度(ξ=x/h0);As为构件纵向受拉钢筋面积;M为混凝土构件承受弯矩设计值。fy为普通抗拉钢筋强度设计值;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cr为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设计值。

图19 构件截面下部受拉(正弯矩)未裂缝前内应力图

图19 构件截面上部受拉(负弯矩)未裂缝前内应力图

根据以上图例和计算公式可以清楚地看出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拉区和受压区特性,截面有效高度h0在计算公式中是平方,可以有效地提高构件的抵抗力,所以在施工中须重视构件的有效高度,钢筋抗拉强度、混凝土强度、截面宽度均是构件抵抗力的重要元素。

5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物越来越高,现行建筑混凝土构件大多数使用泵送商品混凝土,由于泵送商品混凝土塌落度较高,容易产生混凝土构件裂缝,应加强规范控制;对以上几种裂缝进行分析可知,抗剪不满足的裂缝和梁或板上部粉碎形裂缝容易出现脆性断裂,梁或板跨中底部多条裂缝和靠支座端顶面裂缝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因此在房屋建筑上要控制建筑物裂缝,应该首先从结构设计方面加强控制;施工方面须严格规范施工,杜绝现场漏扎少放钢筋,严格控制钢筋的位置,着重控制构件截面有效高度,否则此方面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加强原材料的质量监控和浇筑完成的砼构件养护,加强混凝土塌落度水灰比及掺合物的管控,力尽杜绝钢混凝土构件可见裂缝的出现。

猜你喜欢
楼板粘贴碳纤维
帖脸谱
《猫头鹰》小粘贴
四边简支PK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受力性能分析及应用
一种碳纤维加固用浸渍胶的研究
A ski trip to Japan
HP-RTM碳纤维复合材料中通道加强板研究
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及其在飞机上的应用
What Would I Change It To
碳纤维增强PBT/ABS—g—MAH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