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技术效率与制造业增长效率关系研究

2021-03-01 22:52丁婷阿丽米热·吾斯曼马丽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8期

丁婷 阿丽米热·吾斯曼 马丽

摘 要:面对中美贸易战、逆全球化以及新冠疫情过后全球纷乱的经济形势,我国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周期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周期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因此,中国制造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不得不加快转型升级。本文建立面板数据综合模型,对《中国统计年鉴》的投入和产出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我国制造业的总体水平和细分产业的技术效率,研究影响其增长效率的关键因素,得出以下结论:较高的劳动、资本投入和产业贸易竞争力会提升中国制造业技术效率,从而加速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产业链的状况。

关键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制造业;增长效率

一、引言

只有制造业重塑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才能变挑战为机遇,实现大到强。在新发展模式的要求下,探讨中国制造业增长效率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国内外增长效率的比较研究一般基于不同时间阶段、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的一至两个维度。现有产业增长效率的研究一般不涉及产业的细分,只有展开时间、产业两个维度的比较,才能更精准地预估中国制造业整体及其细分产业增长效率的切实水平。

二、文献综述

为了适应中国比较优势和国际环境复杂深刻变化,领导人明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循环相互推进的新发展格局。[1]这些年来,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我国构建制造业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实的工业基础保证。[2]

(一)技術效率的现状

谭媛元、谭蓉娟(2015)以技术效率与先进制造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研讨主线得出:我国先进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效率程度较低,七大先进制造业技术效率起伏波动不稳定。[3]同时,我国先进制造业技术效率行业差异较明显,这种状况应得到重视并及时改善。

(二)制造业增长面临新机遇与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同时5G、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必须加快使用,催生了一批新经济、新格式、新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中国构建国内外制造业双循环促进新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供应和新的动力。[4]

(三)技术效率的改善是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赵蓉、赵立祥、苏映雪(2020)以全球价值链、国内区域间的交融发展作为同一研讨框架的内容,视为鞭策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切入点,研究发现:分行业来看,高技术类型有效的拉动了产业升级。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是通过国内区域一体化参与全球分工、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重要路径[5]。

国内外增长效率比较研究如下:国内研究主要在不同地区,国际比较研究主要限于两个或多个经济体。世界上的比较研究一般不涉及产业的细分[6]。

李宏、牛志伟、邹昭晞(2021)相信只有通过启动时间、工业、地区三个维度的国际比较,才能更准确地估计我国制造业及其世界细分产业的整体增长水平[7]。此外,国际贸易学界常用来反映国家(或产业)贸易竞争力(Trade Competitiveness,TC)的指标也可以作为测度国家(或产业)在全球从价值链发展状况的指标,计算方法为TC=(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100%。本文将通过建立制造业增长效率计量模型,并选取能体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状况的指标TC技术无效率项(随机影响因素),对中国制造业12个细分产业进行研究,探讨各细分产业中技术效率与产业增长效率之间的关系。

三、模型与数据

(一)模型设定

本文选择面板数据混合模型研究增长效率与技术效率的关系,比较了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以对数生产函数的形式建立模型如式(1)所示:

lnYit=β0+β1lnKit+β2lnLit+Vit-Uit

TEit=exp(-Uit)              (1)

其中,i表示各细分产业,t表示时间,β0—β2为待估参数,Yit、Kit、Lit分别为i经济体在t时期制造业各细分产业的产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t为时间趋,(Vit-Uit)为误差项,Vit为随机扰动项,Uit为技术无效率项,TEit表示制造业技术效率水平。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制造业各细分产业的产量作为产出变量,各细分产业固定资产年投资总额、年平均用工人数作为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变量,TC作为技术无效率项。变量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三)制造业细分产业技术效率测算与分析

本文使用stata软件测算出2015-2019年中国制造业12个细分产业技术效率的相对值(见表1)。

这五年中,中国制造业12个细分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均不大;纺织服装业技术效率最低、金属制造业技术效率最高;木制品业、电气设备制造业技术效率上升比率略高于其他细分产业;但2019年纸制品业、化工制品业等呈下降趋势且低于均值。

(四)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1.建立模型

TEit=a0+a1TCit+eit                                  (2)

2.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贸易竞争力同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回归系数在显著性水平1%下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为-0.0120,但由于TEit=exp(-Uit),这表明,贸易竞争力促进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提升。TC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制造业的技术效率,进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增长效率,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五)制造业增长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1.对模型lnYit=β0+β1lnKit+β2lnLit+Vit-Uit進行回归分析(见表3)

2.结果分析

结果表明:无论是劳动投入、资本投入还是技术效率同制造业增长效率的回归系数均在显著性水平5%下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劳动投入、资本投入、贸易竞争力(TC)的回归系数分别为1.004、0.538、-0.113、这说明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对制造业增长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贸易竞争力(TC)对制造业增长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根据前面得到的结果:TC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提升。可得出如下结论:技术效率对制造业的增长效率有明显的积极影响。TC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制造技术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增长效率,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四、对策与建议

我认为,推进制造业产业升级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制造业,主要应提升以下方面:

一是提高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来源,以最少的投入争取最有效的产出。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有利于资源最佳配置的制度、机制、政策和措施。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经济增长必须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我国必须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起点、绿色化发展。近年来,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就是生态环境的改善,因此,制造业产业升级要与环境维护相匹配,始终改善生态环境。

三是加强创新驱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就是提升创新力,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因此,应将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首要任务,重塑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四是夯实人才基础。创新需要各方各面人才,同时管理团队中必须有懂技术的专家型管理者。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时,不仅要教授专业技术知识,也要加入管理课程与思维训练。近年来,制造业升级换代速度非常快,建议政府加大对制造类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让教学活动和生产实际接轨,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厚明,关兵.基于问题导向的中国制造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J].湖湘论坛,2020(6)

[2]张辉.以国内国际双循环引领新型全球化[N].经济参考报,2020(7)

[3]谭媛元,谭蓉娟.中国先进制造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测度[J].北方经贸.2015(9)

[4]张晓龙.中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知识产权政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3)

[5]赵蓉,赵立祥,苏映雪.全球价值链嵌入、区域融合发展与制造业产业升级——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思考[J].南方经济.2020(10)

[6]陆明涛,袁富华,张平.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冲击与增长效率:国际比较的启示[J].世界经济.2016(1)

[7]李宏,牛志伟,邹昭晞.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中国制造业增长效率——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21(3)

作者简介:

丁婷,女,民族:回族,籍贯:宁夏吴忠,:1999年3月1日,学历:本科,宁夏大学(750011)研究方向:经济学(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