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融助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2021-03-01 12:52:28蓝丹丹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7期
关键词:金融支持经济发展贫困地区

摘 要:金融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核心,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城乡收入差距、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一直是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政府近年来也在致力于扶贫工作,并不断调整政策,以提高扶贫的效果和效率。

关键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金融支持;策略

一、金融扶贫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金融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各类金融机构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发更适合农村贫困地区居民的金融贷款产品,降低贷款利率,为我国的精准扶贫提供金融支持。另一方面,扶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是单纯的进行物质支持只是“授之以鱼”,无法真正让贫困地区的人民脱离贫困,也无法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1]。因此,金融支持三农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现代化农业的支持力度,坚持带动式扶贫,帮助当地居民实现稳定收入,从而保证脱贫的长久性和有效性。

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支持系统不健全

就当前而言,我国关于农村地区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还没有得到健全,金融供应主体之间的联系还不够密切,导致大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例,其作为目前国内农业政策银行中知名度较高的银行,银行内部的主要业务为支持收购信贷,而农业贷款等相关业务都是由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负责,最终导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可选择范围较少,最终渐渐走向衰败。商业性金融机构主要包含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但是随着近几年一些地区的农业银行撤出了大量的农村网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只能办理存款业务,而不支持贷款业务,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该贫困地区难以借助金融机构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地区经济发展欠缺针对性

虽然现在大多数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经取得到一定的成效,甚至一些农业企业在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后发展规模已经非常大,并且内部体系建设也较为完善,但是整体发展却不容乐观,大多数地区的发展还停留在表面阶段。贫困地区由于资金有限,大多都依靠种地谋生,由于基础设施有限,相较而言容易忽略地区农业基础工作建设,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只只重视表面效果,容易为所取得的小小成果欢呼雀跃,没有建立长远发展的目标,无法取得长久的发展;还有一部分地区连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大致方向都没有明确,即使知道通过打造特色产业或是特色农产品来发展地区经济,但是由于本身缺乏这方面知识,打造的产品没有特色,导致很多资源被白白浪费,没有“非他莫属”的必要,自然也就无法获得资金支持[2]。

(三)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业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健全,一些政策以及制度还停留在表面阶段,无法得到真正的应用,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内部资金流动缓慢,这都是限制以农业为基础的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一部分龙头企业由于缺乏运营经验,导致在企业的重组收购活动无法得到有效开展,农业保险没有得到落实,影响金融机构对农业生产的风险预判,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农业资金的供应难度。就当前发展情况而讲,一方面,我国贫困地区金融支持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得到健全,民众对于法律法规的认识还不够明确,甚至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大多数农村居民的信用意识还不够强;另一方面,贫困地区的民众大多都没有资金,资产不符合银行抵押要求,而其他担保机构收费过高,因此无法进行信用抵押,自然也就无法获得金融支持。

二、加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措施

(一)完善农业资金渠道

资金问题是限制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这一问题,可以从下列几部分进行解决:第一,建立健全各项政府农业补贴的阳光运行机制,使国家的一些相关政策能够真正开展起来,使农民能够从中得到真正的优惠;增加对农村信贷的投入,综合各个县的实际情况,创建由专业的金融机构作为主要核心,社会和政府作为辅助的农村信贷体系,减少农村信贷成本;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带动农民增加投入的资金。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大对市场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将金融支持精准扶贫过程中扶贫对象的界定标准、贷款期限、贷款额度和梯级额度、还款时间、逾期还款处理方式、担保机制等具体化下来,保证整个精准扶贫过程有法可依,并加强对金融机构和政府主体的监督,以及对扶贫资金去向的监督把控。

(二)发展龙头企业

政府部门可以为当地龙头企业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支持规模较大的企业与小规模企业合并重组,从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充分利用资源。除此之外,企业优化重组建立龙头企业,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借助龙头企业实现对当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将当地资源转变成生产力,并且还能够通过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引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另外,金融机构之间要加强合作,研发创新适合精准扶贫的金融产品,解决贫困地区人们和中小企业的多样化资金需求[3]。各金融机构间要共享各种信息资源,保证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贷款风险。金融机构可以联合开展金融理财知识普及活动讲座,向贫困地区的人们讲解理财知识,提高他们的理财意识,解决过去有多少钱花多少的习惯,助推脱贫工作的开展。

(三)建立健全风险识别和担保机制农村信用担保机制

就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而言,由于农业发展形式比较复杂,可以采取同一区域农户与中小企業相连合的方式,建立区域内担保组织,组织内部分工明确,互相担保,从而有效解决农户缺少抵押资金以及小型企业信用调查成本过高的问题,显著减少金融机构的风险。就贫困地区的村民个人资金较低,无法进行担保这一问题,可以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创新抵押和担保机制,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采取同一区域农户与中小企业相连合的方式,建立区域内担保组织,组织内部分工明确,互相担保,从而有效解决农户缺少抵押资金以及小型企业信用调查成本过高的问题,显著减少金融机构的风险。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和信用担保,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保证精准扶贫的最终结果,政府可以和金融机构之间加强合作,建立风险识别和处理机制,对于逾期还款或欠款不还行为进行处理,降低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郭晓蓓.金融支持精准扶贫路径探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9.

[2]赵丙奇,冯兴元.基于局部知识范式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机制创新[J].社会科学战线,2017(1):34~45.

[3]张鹏飞,江三良.安徽省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实证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32~34.

作者简介:

蓝丹丹(1989.04),女,畲族,硕士研究生,就职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基金项目: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级对策类课题,《现代金融支持浙江推进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0212210206)

猜你喜欢
金融支持经济发展贫困地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16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石油沥青(2020年1期)2020-01-01 03:15:06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9:02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24:45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25:31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20:33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