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涛 刘娟 孙云飞
摘 要: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内外环境都有了巨大变化,国家对外向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扩大。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国际政治专业应坚持“精英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特色化培养,注重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科创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努力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 ;专业需求 ;机制创新
一、国际政治专业的培养目标
国际政治专业培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外交学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和知识,热爱祖国,具备政治和法治思维、管理能力和素质,掌握理论思考、调查研究、政策分析、组织协调和创新创业等方法,具有较强客观分析判断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国际政治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努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为目标。
首先,坚持质量标准,整体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专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充分发挥国际政治专业的特色。
其次,坚持协调发展,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整体优化。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合理确定各类课程模块在培养计划中的比例,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形成课程设置先行后续关系恰当,教学内容前后衔接、知识结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再次,坚持实践创新,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更加重视基于实际问题的课堂讨论与研究,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
最后,坚持德育为先,推进整体育人、全程育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国际政治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分析
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内外环境都有了巨大变化,国家对外向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国际政治专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1。从社会需求层面看,从国家到地方亟需专业化的国际政治人才。
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上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对外交往日益增多和国际化程度日渐增强,国家和地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在上升。
2.中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与沿线国家开展全方位、宽领域的合作,需要更多的外向型和国际化人才来进行保障2;
3.在贸易战背景下,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加需要国际政治等专业人才能够运用专业技能进行跨学科研究,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与挑战。
4.新时代智库建设的需求。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目标,突出强调国际问题研究人才的重要作用。
三、国际政治专业培养特色与机制创新
国际政治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拥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适应时代变化的创新意识,以及较宽的知识视野,对于国际社会的复杂性、敏感性有较深的理解。
1.专业培养特色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国际政治专业应坚持特色化培养,“精英化、专业化、国际化”应成为国际政治专业的培养特色,应坚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第一,第一課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国际政治的专业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展开丰富多彩的专业活动,例如英语沙龙、时政讨论、论文交流等;利用专业教师科研能力的特长,让学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并指导学生撰写科研论文。
第二,以专业赛事带动专业学习。国际政治专业在重视大学生挑战杯等赛事的同时,可以挖掘本专业的专业赛事,并以此为抓手,在锻炼师生的同时,也检验本专业的教学成果。
第三,学生社团与专业培养联动效应。国际政治专业在加强专业知识培养的基础上,将目光瞄向学生社团,通过社团活动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夯实学生专业知识,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所用的感觉,从而学以致用;在社团活动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放手,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导。
2.培养机制创新
国际政治专业注重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科创相结合的培养机制。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模式3。选派专业学生到对口单位参加社会实习,既可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实际感受国际交流,了解国外的一些国家情况及文化,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涉外交往能力。
在协同育人机制上,一方面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战略,既邀请国内外学者为学生做学术讲座,也带领部分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及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适时地转化成课堂教学资源,使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教学管理方面,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的要求,突出专业导向,前沿跟踪,围绕国际政治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保证专业基础课程开全开足的基础上,积极增设专业拓展课以加大学生的选择范围,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语
当前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急需大量具备国际政治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综合应用型人才,但囿于现实等因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短板。对此,首先,应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实践教学环境,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其次,应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协调经费,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最后,还要引导教师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协助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成长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创业及专业比赛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程方平,新时代教育:文化坚守与国际融合[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8)。
[2]张慧,加快和扩大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策略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3]吴平,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8,(03)。
【作者简介】李洪涛,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济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国际视野及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国际政治专业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