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职语文教学中诗歌意象的鉴赏方法

2021-03-01 10:06:40卢扬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7期
关键词:鉴赏方法

卢扬

摘 要: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中职语文新课程标准,其中古代诗文选读以专题形式出现,古代诗文选读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古代诗文,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进对中华文化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抵制文化虚无主义错误观点,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中职语文教师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进一步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造中华民族之魂。

关键词:诗歌意象; 鉴赏; 方法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沁润人生,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名篇佳作卷帙浩繁,通过赏析古典诗词能更好的培养中职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欣赏诗词的能力。所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作者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词中是指所有景物都寄托有情思,这些寄托情思的景物就叫做意象。意象是构成诗词的元素也是解锁诗词意境最重要的钥匙,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如何品味诗歌意象,进而解构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情感,领会诗歌主题。

一、掌握诗歌意象的分类

首先,把握诗歌意象能更准确的把握诗歌意境,诗歌中意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物意象,另外一类是事物意象。人物意象一般指在诗词中出现的抒情主人公或人物形象。例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中抒情主人公“我”就是意象,表现出诗人不慕权贵,豪放洒脱的知识分子形象。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的受冻死亦足!”中的“吾”也同样也表达了推己及人的忧国忧民诗人形象。事物意象:诗词中诗人借物抒怀,或托物寓意,或达到“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或者思想感情。例如郑燮的《竹石》一诗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人把咬定青松、立根破岩的竹子比喻成诗人自己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坚韧品质。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中“清秋”“酒”“杨柳”“晓风残月”等景物意象的描写暗寓别意,融情入景,抒发了诗人与恋人惜别的愁绪。

二、了解诗歌作者及创作背景

了解创作背景就是知人论世的过程,当我们读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时常感叹此诗是抒发雄伟壮丽的情怀;但实际情况确是唐玄宗任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确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了解背景再看诗中意象:单车,指一辆车,车辆少;蓬,随风远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我比喻;雁:指大雁北飛,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游子思乡和羁旅感伤之情。由这几个意象可以看出诗人其实表达的是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及看到雄浑景色后产生的慷慨悲壮的情怀。

三、诗歌意象的共性和特性

诗歌中意象的含义,是文化、历史沉淀而形成的,其中有一定的约定俗成,这些约定俗成就是意象的“共性”。比如杜娟猿啼表达悲伤哀怨;落花流水代表沉郁孤愁;梅兰竹菊象征情操高尚;柳叶长亭传达离别之情;诗歌中相同意象承载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传达的寓意也是不尽相同,这就是诗歌意象的“特性”。例如月亮,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是不乏名篇佳作;像是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诗词中出现的“月”的意象,都是离别思乡之情。不同的是那么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写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里出现的意象“明月”则是皎洁明月的意思,是诗人表达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诗词中意象的共性和特性要做以区别,不能一概而论。

四、诗歌的联想和想象

在鉴赏诗歌过程中,联想、想象不但是意象的连缀、运动,而且是意象的创造,境界的拓展,情感的释放,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运用联想和想象一起赏析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想象此时我就是作者,独自站在湘江岸边,极目远眺看到红遍的万山,尽染的层林,近观湘江水碧绿清澈,船只争相竞发,空中雄鹰展翅翱翔,水底鱼儿畅快游走,诗歌中意象的选择充满着活力和豪迈,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青年毛泽东看到如此壮景,抒发壮志豪情,看到此情此景抒发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诗言志,歌咏言。”诗歌具有抒情性、音乐性、语言高度凝练并赋予形象性等特征。欣赏诗歌,应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理解词义,体会关键语句内涵;分析意象,走进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结合创作背景,领会诗歌主题。通过解构“意象”能准确的鉴赏品读诗歌,学好诗词不仅会增进知识,提高修养,还会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智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2]黎志敏《诗学构建:形式与意象》 人民出版社

[3]王宏印《意象的萌发》 南开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鉴赏方法
学习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浅析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01:19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紫砂陶艺鉴赏研究
紫砂陶艺鉴赏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3:52
试论普通高等学校高中学生的专业音乐审美的培养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26:49
用对方法才能瘦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2:52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4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