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发病因素及内膜增生病理分布情况对比

2021-02-28 10:00周霞陈燕陈雪梅唐雍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34期
关键词:单纯性子宫出血绝经期

周霞 陈燕 陈雪梅 唐雍华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临床上的常见病症,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凡是与正常月经经量、周期、经期有任意一项不符合者,均被称为异常子宫出血。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非月经期间出血、绝经后出血等,甚至可能出现生殖道感染、失血性贫血等并发症,给患者的正常生活与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1]。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病理比较复杂,患者需要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才能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2]。近几年来,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越来越多,临床应加大重视,为了让患者获得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对不同年龄段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发病因素及内膜增生病理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6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均符合文献[3]《妇产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认知、精神正常;(3)生命体征无异常。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心、肺功能障碍;(2)合并先天免疫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等;(3)合并血液系统疾病;(4)合并外阴外伤性出血、宫颈病变出血。根据年龄段将患者分为育龄期组(n=23)、围绝经期组(n=31)、绝经期组(n=14)。育龄期组体质量指数 21~30 kg/m2,平 均(24.89±2.40) kg/m2; 病程3个月~4年,平均(2.90±1.06)年;生育次数1~3次,平均(2.29±0.34)次。围绝经期组体质量指数 23~31 kg/m2,平均(25.36±2.23);病程 8个月~5年,平均(3.12±1.14)年;生育次数2~3次,平均(2.39±0.26)次。绝经期组体质量指数22~32 kg/m2,平均 BMI(25.28±2.20) kg/m2;病程1~6年,平均(3.46±1.27)年;生育次数2~4次,平均(2.51±0.40)次。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6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均实施妇科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性激素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及超声检查,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实施刮宫术或宫腔镜检查。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三组发病因素,包括结构性因素[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内膜恶变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局部异常(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子宫内膜异位)]及功能性因素(全身凝血相关疾病、排卵障碍)和医源性因素(治疗操作、药物使用不当)。(2)比较三组患者内膜增生病理情况,包括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非典型增生。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发病因素比较

育龄期组发病因素以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局部异常为主;围绝经期组以子宫内膜息肉、排卵障碍为主;绝经期组以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局部异常为主。围绝经期组子宫内膜局部异常发生率均低于育龄期组和绝经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2、4.08,P<0.05);三组其他病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发病因素比较[例(%)]

表1(续)

2.2 三组内膜增生病理情况比较

育龄期组与围绝经期组均以单纯性增生为主;绝经期组与复杂性增生为主。育龄期组和绝经期组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65、6.70,P<0.05)。围绝经期组和绝经期组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42、10.44,P<0.05)。见表2。

表2 三组内膜增生病理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临床中的常见症状,会导致失血性贫血、盆腔炎症甚至不孕等并发症,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4]。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病因素比较复杂,不同年龄段关注的重点可能不一样,因此,需要临床对患者出血原因进行准确识别、判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应用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疾病的恢复、预后的改善有积极意义[5]。

对此,本研究对不同年龄段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发病因素及内膜增生病理分布情况开展分析,据研究结果显示,在具体发病因素中,育龄期组以子宫内膜息肉(30.43%)、子宫内膜局部异常(34.78%)为主;围绝经期组以子宫内膜息肉(25.81%)、排卵障碍(22.58%)为主;绝经期组以子宫内膜息肉(42.86%)、子宫内膜局部异常(28.57%)为主。围绝经期组子宫内膜局部异常发生率均低于育龄期组和绝经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2、4.08,P<0.05)。三组其他病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育龄期女性发生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因素是子宫内膜局部异常,因育龄期女性生育能力比较旺盛,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成熟,子宫内膜局部纤溶酶活性较高,当卵巢内有卵泡发育或成熟时,在卵巢分泌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的血运会加强,并出现逐渐增厚的现象[6]。而异常的子宫内膜增厚与卵巢雌激素紊乱有关,通常是由大量的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所致,临床表现为不规则的多量异常子宫出血、或出现血性白带[7]。围绝经期女性的生育能力从旺盛走向衰退,由于卵巢不排卵,无孕激素产生,雌激素水平过高,在雌激素的长期刺激下,内膜持续生长,从而导致剥落出血,出现月经不规律,经期状况异常等现象[8]。而且,性激素可对胰岛β细胞起保护作用,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进而调节机体血糖水平,但围绝经期女性性激素处于紊乱状态,孕激素的减少使机体对胰岛素敏感度减弱,加上年龄的增长体内脂肪转化为内源性雌激素,导致雌激素水平过高,而雌激素水平过高也是引发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原因,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增生,雌激素会刺激子宫内膜生长,从而导致息肉出现。绝经期女性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不排卵,在不排卵的情况下,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的保护,而雌激素的持续作用就会导致子宫内膜发生增生甚至癌变[9]。加上围绝经期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导致下丘脑-垂体系统发生功能亢进,影响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水平,影响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能力。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就会越高,而这些疾病会影响绝经期女性的内分泌水平,进而引发子宫内膜息肉。有研究显示[10],围绝经期糖尿病患者子宫较普通女性大,因为胰岛素的异常可导致体内血糖异常,性激素及其受体表达出现失衡,进而更易诱发子宫内膜病变。女性雌激素能对血管皮素质转化起到促进作用,使血管扩张,高血压会对正常细胞调节造成影响,致病因子不断生长,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研究结果还显示,在具体病理分布中,育龄期组以单纯性增生(69.57%)为主;围绝经期组均以单纯性增生(74.19%)为主;绝经期组以复杂性增生(64.29%)为主。育龄期组和绝经期组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65、6.70,P<0.05)。围绝经期组和绝经期组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42、10.44,P<0.05)。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多发生于育龄期或围绝经期女性,其是子宫内膜对机体高雌激素状态的一种生理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无排卵月经[11]。育龄期女性雌激素呈现周期性变化,因此不同时期子宫动脉血流量存在明显差异,在正常月经周期中,雌激素会对子宫内膜增生起一定刺激作用,但雌激素分泌过多则是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的重要原因。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多发生于长期不排卵的绝经期女性,其主要是因为长时间雌激素的单一刺激而缺少孕激素的相对拮抗导致,病理特征为腺腔囊性扩大、腺体数量增多,间质的增生导致腺体分开,加上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失调,诱发子宫内膜病变[12]。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在绝经期女性中也比较常见,该病症易发展为子宫内膜癌,其发生机制与复杂性增生基本相同,均是因长期的雌激素刺激而导致[13]。

综上所述,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可分为结构性因素与功能性因素,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其发病因素也会有所不同,其内膜增生病理也有所区别。所以,临床应在明确患者病因病理的基础上采取治疗措施,以确保患者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单纯性子宫出血绝经期
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微创小切口术在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单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
亮丙瑞林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阴道炎预防中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