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钰凤
(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广东 罗定 527200)
子宫内膜癌主要是指出现在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1]。早期对疾病进行有效诊断并及时开展相应治疗,对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手术是临床干预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方式,但在是否需要开展全面手术病理分期方面还尚未形成统一结论。临床有研究发现[2],在手术过程中开展冰冻病理检查能够判断肿瘤细胞类型、级别和对肌层的浸润深度情况,进而协助临床开展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并制定相应手术方案。但目前临床对于冰冻病理检查在判断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方面研究较少,对于其诊断作用还需进行深入研究。故而,本文对在本院开展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40 例病患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现就研究相关内容作出以下介绍。
将在本院开展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40 例病患作为研究主体,于2018年3月开始研究,结束于2020年3月,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40例病患年龄在40岁至73岁之间,平均年龄水平是55.03±5.27岁;绝经前有14 例(35.00%)、绝经后有26 例(65.00%)。纳入标准:①全部病患在手术前开展诊断性刮宫均被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或是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3];②手术前未开展化疗或放疗干预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④患者知情并同意签字,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存在卵巢原发双癌或转移癌的病患[4];②在外院开展手术治疗后疾病复发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手术过程中未开展冰冻病理检查者。
1.2.1 治疗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采集病患盆腔冲洗液或是盆腹腔积液开展细胞学检查,之后对盆腹腔内脏器实施全面探查,针对疑似病灶,例如大网膜以及腹腔脏器等采集样本并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手术方式选择是筋膜外全子宫和双侧附件切除手术。当存在以下情况时,需实施盆腔淋巴结切除,并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进行样本采集,主要有:①肿瘤病灶对宫腔侵袭面积>50%;②肌层浸润深度超过50%;③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④存在特殊病理类型者,例如未分化癌、癌肉瘤、鳞状细胞癌以及浆液性腺癌等;⑤存在疑似盆腔以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情况。
1.2.2 病理检查
选择2 名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病理学医师在将手术标本实施-20℃至-25℃冷冻后,采用肉眼对疑似病灶进行制片,并利用显微镜了解样本切片肌层浸润深度、细胞分级以及组织学类型,并在三十分钟内通知主治医师,之后实施石蜡病理检查,当出现意见不一致时可共同进行讨论,最终得出统一结论。
①分析手术后石蜡病理检查情况。依据肿瘤分化程度将其分成低分化、中分化以及高分化[5]。其中肌层浸润深度主要包含3 个等级,分别是肿瘤局限在子宫内膜部位属于Ⅰ级;肿瘤对浅肌层产生侵犯,但未能超出肌层的50%属于Ⅱ级;肿瘤对深肌层产生侵犯,并且超出肌层的50%属于Ⅲ级[6]。手术病理分期主要包含4 个等级,分别是肿瘤局限在子宫体内属于Ⅰ期(肿瘤浸润深度低于50%肌层属于ⅠA 期,肿瘤浸润深度大于等于50%属于ⅠB 期);肿瘤对宫颈间质产生侵袭,但未出现宫体外蔓延情况属于Ⅱ期;肿瘤发生局部扩散情况属于Ⅲ期(肿瘤对子宫浆膜以及附件产生侵犯属于ⅢA 期,肿瘤对阴道以及宫旁产生侵犯属于ⅢB 期,肿瘤发生盆腔以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情况属于ⅢC);肿瘤对膀胱以及直肠黏膜等产生侵犯,或是出现远处转移属于Ⅳ期(肿瘤蒂膀胱以及直肠黏膜产生侵犯属于ⅣA 期,肿瘤发生远处转移属于ⅣB期)[7];②分析石蜡病理切片检查和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在判断肿瘤细胞分级方面的情况;③分析石蜡病理切片检查和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在判断肌层浸润深度方面的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数据均使用SPSS22.0 软件开展计算,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的形式表达,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达,选择一致性检验判断检测结果,其中Kappa 值≥0.75 属于一致性良好,Kappa 值在0.40 至0.74 之间属于一致性一般,Kappa 值低于0.40 则代表检测结果一致性差。
在40 例病患中,通过手术后开展石蜡病理切片检查,提示有26 例(65.00%)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有11 例(27.50%)属于不典型增生伴局灶癌变,有2 例(5.00%)属于腺棘癌,有1 例(2.50%)属于黏液性癌。在分期方面,有29 例(72.50%)属于ⅠA 期、有7 例(17.50%)属于ⅠB 期、有3 例(7.50%)属于Ⅱ期、1 例(2.50%)属于ⅢA 期。
开展一致性检验结果提示两种检查方式Kappa值为0.661,一致性一般。其中低分化诊断符合率是100.00%(2/2)、中分化诊断符合率是87.50%(14/16)、高分化诊断符合率是77.78%(14/18)。冰冻病理检查诊断总符合率是83.33%(30/36)。见表1。
表1 肿瘤细胞分级采用两种检查方式判断情况分析(例)
开展一致性检验结果提示两种检查方式Kappa值为0.425,一致性一般。其中Ⅰ级诊断符合率是60.00%(3/5)、Ⅱ级诊断符合率是76.92%(20/26)、Ⅲ级诊断符合率是75.00%(6/8)。冰冻病理检查诊断总符合率是74.36%(29/39)。见表2。
表2 肌层浸润深度采用两种检查方式判断情况分析(例)
子宫内膜癌病患在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时需依据病理诊断以及组织学类型实施综合判断。分段诊刮以及宫腔镜诊刮是在手术前对子宫内膜癌开展病理检查的常用方式,当明确无手术禁忌症后,可选择手术方式治疗。但是手术切除范围和是否需要开展盆腔淋巴结清除手术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以及对肌层浸润深度有关,并且肿瘤细胞分级和肌层浸润深度同淋巴转移有关,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关键因素可能是分化程度低以及对肌层侵袭深度超过50%[8]。故而,子宫内膜癌病患,在手术前需要开展相关检查,在手术过程中可强化剖视或是开展冰冻病理检查,进而了解肌层侵袭情况,掌握肿瘤细胞分级和病理类型,进而提升手术前以及手术过程中诊断准确性,有效判断手术切除范围,获得更高的干预效果。
伴随临床对子宫内膜癌全面手术分期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李琼芳等[9]人的研究中发现,手术过程中开展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子宫肌层浸润准确性是84.27%、敏感度是86.76%,因此其认为开展冰冻病理检查能够有效掌握肌层浸润情况。但是在陈灿斌[10]的研究中,其发现冰冻病理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率是69.00%,并且在浸润Ⅰ级方面诊断准确率是42.31%,依次其认为冰冻病理检查存在一定诊断意义,但不可完全依据其结果进行手术分期判断。本次研究中,在肿瘤细胞分级方面,两种检查方式Kappa 值为0.661,并且冰冻病理检查诊断总符合率是83.33%。在肌层浸润深度分级方面,两种检查方式Kappa 值为0.425,并且冰冻病理检查诊断总符合率是74.36%。分析结果可得出,冰冻病理检查在判断子宫内膜癌细胞分化情况和对肌层浸润深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无法对全面手术实施有效分期,故而不能完全依据冰冻病理检查结果决定是否开展淋巴结清扫以及制定手术切除范围。分析出现该种情况的原因,发现存在以下几项影响因素:①病理检查结果均是由病理科医师进行判断,其肿瘤细胞分级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临床经验会对诊断结果产生一定影响;②子宫内膜癌主要呈现多中心性,对于切片技术较少的医疗机构,其在制作切片时容易将微小病灶遗漏,进而影响结果判断;③在制作冰冻病理切片时,使用特制包埋剂,病理组织被冷冻在-20℃左右环境内,肿瘤细胞会因低温环境而出现变形和变性,导致诊断困难度升高;④肌层同子宫内膜存在交错情况,使得界限清晰度不高,尤其是对于伴有子宫腺肌症的病患,在肌层深部可有内膜腺体,将会肌层浸润深度判断造成困难;⑤手术过程中开展冰冻病理检查会受到时间限制,导致切片在数量方面存在不足,进而对肌层浸润深度判断造成一定误差[11]。
综上,相较于手术后石蜡病理检查,手术过程中冰冻病理检查在判断子宫内膜癌细胞分化程度和肌层浸润深度方面符合率不高。开展冰冻病理检查无法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以及组织学分级实施有效判断,同时其也不能完全作为判断开展全面手术分期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