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教育研修学院 杨静静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分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而阅读教学是发展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经验,我认为应积极发挥阅读的教育价值,以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从传统“面授教学”转到“在线教学”,导致教师们在接到任务初期比较茫然、焦虑。如何设计在线课程、线上教育教学如何实施、如何把控和提升在线学习效果、如何进行评价反馈等都是教师们期待解决的问题。我所在区域的教师们在技术层面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就在线授课的效果来看,教师的信息技术和工具的使用能力还有发展的空间。全区生源结构复杂,如何准确根据学情制定目标,定位活动的层次,如何互动,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设计评价等,都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
同时,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持续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欠缺,在使用电子设备的时候,有些学生不能专注于学习,参与学习活动也不积极,这导致教师不能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以上情况,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阅读的力量尤其在困难时期不容小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所带团队为学生列出书单,选择的主题涉及动物保护、环境保护、个人成长和发明创造等,文体涉及故事类和非故事类文本,低级别和高级别交叉开展阅读。教师们充分挖掘内在的育人价值,安慰学生,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共生的主题内容,引发学生结合疫情思考,批判性地审视整个事件,产生同理心、责任感。
案 例 一: 多 维 阅 读 第15 级Skycar 一书,从交通阻塞的社会问题进入,介绍了英国发明家和探险家Gilo Cardozo 发明的skycar,并基于skycar 的现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本书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文本的学习体会人类积极探索的精神,并学会用想象力、创造力、科学的方法以及持续不断的改进去解决社会问题,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通过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疫情暴发这一社会问题,并基于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精神。
核心素养既是课程内容的纲要,也是教学过程的主线,引导教师从意义探究出发,提高课堂效率,推动深度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整合加工、运用评价、转化创造学习内容,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和建构世界的目的。
我的团队关注学生的学,从学习内容的选择、目标的制定、活动设计和作业设计等几个维度考虑学情,将个性化目标作为阅读动力,积极创设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学习环境,尽量达到“一个都不能掉队”的目的。
1.自主阅读活动
学案从阅读指导到获取文章的具体信息、语言知识的积累,到关联学生自身的思考,再到结合疫情的研究性学习,辅助学生在家开展自主阅读。
2.在线学习活动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学习中心课堂。突出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教师通过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激发学生多元对话,主动参与基于语篇、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输出活动,最终实现迁移创新能力的提升。
3.线下研究性学习活动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全新提出的素养要素,包含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初中学生的“批判质疑”的内涵描述着重突出了独立思考、辩证分析、缜密推断和自主抉择的思维要点。在社会问题中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能够辨别谣言和事实,不信谣,不传谣,客观辩证地看待整个事件。
案例二:在阅读多维阅读第15级 Dr.Flockter 时,教师结合文本特点,做了如下设计。
1.解读文本,挖掘文本的教育价值
从积极阅读者视角重构阅读课程价值,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人”的成长:
What:本课的语言材料主题语境为人与自然,讲述的是Flockter 博士为了发现新的物种,面对种种足以令其致命的险境却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在险象环生的境遇中用他渊博的学识和科学探索的精神,终于发现新鲜物种的故事。
Why:通过介绍Flockter 先生在热带雨林的历险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思考Flockter 先生作为一名探险家对自己工作的执着与热爱和科学探索精神。鼓励读者不畏艰难、执着探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意识。
How: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作者以鲜活的笔法、大量的修辞对文中一些危险场景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例如:to float like ghosts,moving like a huge brown river。对于Flockter先生的探索精神的展现是通过对他虽然深处险境,但面对新鲜物种时的神态、动作的描写,体现了他勇敢、果断和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2.设计支架,提升学生自主阅读活动效果
教师设计了graphic organizers为学生的课前自主阅读提供支架(如图1 所示),引导学生聚焦problem&solution 的结构,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途径,发散学生思维。
图1
3.问题链牵引,激发学生深度思维
在线学习活动中,教师以问题链“What animals shocked you?Why?”“What do you think of Dr Flockter? Why?”“Please give us your evidence.If you were Dr.Flockter, what would you do?引导学生深度思维,挖掘故事背后的主题意义。
在课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内化语言。途径一:多角度地运用graphic organizers,帮助学生从不同层面接近语言,使用语言,在输出中大、小循环结合,提升学生使用目标语言的流利度和准确度。途径二:给学生提供多层次的语言练习机会,如组内商讨、班级反馈汇报等。
4.设计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研究科学专题,激发学生的研究意识,拓展研究思路和知识储备,提升思维力。例如:“还记得那个新型冠状病毒吗?你可否变身为Dr.Flockter,上网查阅资料,并以海报的形式记录你的调查和研究结果?”为了更好地整合阅读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获取相关信息,分析相关问题。
在线学习中,教师以自评—互评—师评的互动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评价。评价内容为学生的书面作品,口头表达表现。书面作品主要为学案、海报、读书笔记、读书汇报、反思日志等。通过评价,帮助学生固化成果,完善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提升活动。
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阅读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挥,提升学生科学分析的研究意识和思维力。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上都有一定的提高,学生能以亲历者的视角,审视社会问题,形成了良好的素养。
同时,学习方式的变革是重中之重,由平时的课堂内教学,发展到建立学习社区,由教师教到建立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学习等,打造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使学习更具趣味性、吸引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线上教与学的资源的筛选、整理、分类,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关注打造在线教学系统,统筹利用学习资源,切实帮助师生解决线上教与学的问题。另外,师生的信息素养亟待提升。教师要善于总结线上的有益经验,系统梳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切实提升信息素养。
总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生达成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同步实现教师职业价值的追求和专业素养的提升,确保了教育教学始终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