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水肿病机浅析

2021-02-28 13:05张玮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8期
关键词:病机黄帝内经水肿

张玮

摘要:《黄帝内经》中关于水肿的记录有很多,包括病名、分类、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及护理等多个方面,为后世认识了解水肿这个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通过归纳整理,可以发现,对于水肿病的病机,可归纳为脏腑功能失调,其中以脾、肺、肾三脏为主,涉及三焦、膀胱等。

关键词:水肿;《黄帝内经》;病机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8--01

水肿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病证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是以头面、四肢、眼睑乃至全身水肿,其产生主要是由于水液输布异常,或泛溢周身,或停于胸胁所致。在《黄帝内经》中,对于水肿病有十分详细的记载,囊括了病名、分类、病因病机、类证分析、治疗及护理等多个方面,这对于后世认识和治疗水肿病有着指导性意义。

《素问·水热穴论》有言:“肾者,牝脏也,……,而生水液,故曰至阴。”[1]肾乃“作强之官”,主水,人体内水液运化,皆有赖于肾的蒸腾气化、升清降浊之功。《素问·水热穴论》曰:“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1]就明确指出肾是水肿最根本的病机所在。肾是先天之本,能够推动中焦脾胃运化水液,一旦伤及肾脏,则肾阳虚衰,无力推动水液输布,或气化无权,无法使清者上行输布全身,浊者下注,或肾失开阖,使水液无法在体内正常输布,进一步聚集,造成水肿。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肺者,……,治节出焉。”[1]肺者,主治节,即协调营卫气血且能通调水道。肺之所以能够通调水道,也是有赖于主气的功能,在《灵枢·决气》中有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是谓气。”[1]通过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往上可以宣发布散精微物质,润泽滋润肌肤皮毛,同时通过肃降功能,将水之代谢产物向下输布,下注膀胱,以此来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此外,“肺为华盖”,居高位具有保护它脏、抵抗外邪之功,当外邪侵袭人体时,首先犯肺,当肺无法抵抗外邪的侵袭时,其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功就无法正常发挥效用,使得水液无法宣发布散全身,其代谢产物也无法排除,聚集一处,终致水肿发生。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一言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1],指出水肿皆由脾患,脾在整个水液代谢过程中属于中心地位,脾在五行中属土,主运化,负责输布精微物质至全身,《素问·太阴阳明论》有云:“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阳明者表也,……。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1]表明各脏腑接受能够接受胃气的滋养,全都依靠于脾的运化功能。当脾的运化功能便出现异常,水液无法输布全身,继而发为水肿。

水肿的发生,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其制在脾[2],肺脾肾三脏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自饮入于胃,上行于脾,经过脾的运化作用,将精微物质上送至肺,通过的宣发肃降之功,使精微物质得以遍布全身,滋养皮肤、毛发,下及膀胱,在肾气的气化作用下,津液得以输布、排除,在这一过程中肺、脾、肾三脏必须紧密合作,互相协调,一旦其中的一脏出现问题,则其他两脏的功能便会受到影响,如过食肥甘厚腻或久居湿地,致使湿邪困脾,脾失运化,水液停滞,也无法为肺输送精微物质,肺的宣发肃降之功便无法正常运行,久而久之,伤及肾脏,则水液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水肿更甚。

此外,《素问·经脉别论》曰:“水精四布,五经并行。”[1]明确指出水液的输布与调节与全身脏腑都密切相关。首先是三焦,《素问·灵兰秘典》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1]指出三焦为通调水道之腑,具有运行水液之功,若三焦气化得利,水道通调,则全身水液正常输布运行,但当三焦损伤,则会使得水液无法正常输布,进而发为水肿。其次是膀胱,在《素问·灵兰秘典》中言:“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1]从条文我们可以看出,膀胱属州都之官,位居最下,是水液聚集之地,正常发挥气化功能,则水液即可顺利而出,一旦气化功能失常,则膀胱所藏津液无法正常排除而蓄积于体内,则会酿生水肿。再次是肝,上文说到,气乃水液运化之动力,肝者主主疏泄,调畅气机,气顺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水停则积聚,后随时间推移而形成水肿,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有言:“肝脉软而散,…,当病溢饮。”[1]

另外,像淤血一类的病理产物也会导致水肿的发生,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言:“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1]当邪气充斥络脉,像水满而溢一般流入经脉则提示经脉之血行滞不畅,久之则成气滞,气滞则水停,水停则易发为水肿。

参考文献:

[1]翟双庆 黎敬波,内经选读[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08

[2]孙理军, 《内经》水肿病发生机制探析.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 38(06): 第8-11页.

[3]李铭舜等, 浅析“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治疗水肿的临床意义. 光明中医, 2015. 30(02): 第237-238页.

[4]邹纯朴, 《黄帝内经》对水肿病的认识. 陕西中医, 2008(12): 第1690-1691页.

[5]范晓燕 任紅艳. 《黄帝内经》对水肿病机的探析[D].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8.

[6]苏航运与张甦颖, 从阳气角度探讨风水皮水的病机与治疗. 四川中医, 2015. 33(06): 第40-41页.

[7]石凯峰与张宁, 基于《内经》浅议水肿及其与五脏的关系. 新中医, 2017. 49(06): 第166-167页.

作者简介:张玮(1995-10)女,汉族,研究生在读,福建闽侯人,研究方向:中医辨治代谢性疾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F401CB15-9C1A-4282-9587-3D66633753E6

猜你喜欢
病机黄帝内经水肿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从水肿捕捉疾病的蛛丝马迹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黄帝内经》修辞格英译研究
燥邪致泻说
《伤寒论》恶寒症探微
糖尿病从脾论治探讨
《黄帝内经》“酒伤”理论析要
对病机十九条中“心”与“火”的质疑
妇女的自发性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