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践行终身教育的路径

2021-02-27 16:03:21郑婉平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徒职业

郑婉平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质量管理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7)

1965 年,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发表了一份终身教育报告,随即终身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传播、推广。终身教育蕴含着以下几点理念:一是社会须为人们提供学习的条件与机会;二是学习是终身的;三是终身学习必须认识到教育在社会上无处不在,教育在社会上无处可去的学习情境[1]。

一、福建二元制

在国家尚未出台高等职业教育百万扩招、分类招生制度等政策的情况下,福建省已根据全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于2016 年启动实施“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下简称“福建二元制”),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本文所指的福建二元制是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过程中的一个新阶段,是现代学徒制的一种模式,是构建以适应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新时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人才培养二元制试点为期3 年,具有大专学历。福建省提出“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七个“二元制”,即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双重主体,学徒与学生的双重身份,师傅和教师的双重教学,企业和学校的双重管理,企业和学校的双重评价,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双学制[2]。

二、二元制与终身教育的关系

(一)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双重教育体系具有终身教育的要素

“二元制”采用不脱产、不参加全国统考、不唯学历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实践效果看,福建二元制是体现了终身教育理念的一种新模式,具有现代学徒制所有模式的优势,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新模式。

“二元制”试点项目的招生对象为合作企业在职职工,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毕业(不包括当年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术能力的人员,在合作企业工作时间不少于6 个月。二元制员工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报考的性质决定了双元对象的普遍性。同时,二元制学生在读三年期间,办学经费由企业、政府、学校统筹解决,企业负责对学生的生活给予补助,学校拨专项经费开展日常工作,政府以奖励补助的形式予以保障,学费的保障也为合作企业员工终身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二)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具有终身学习的要素

二元制学习对象具有学生与学徒双重身份,不受经济背景的限制,把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这种学习方式正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形成终身学习所需要的。笔者认为,二元制是我国践行终身教育的一种新模式。二元制学习对象的结构,是把握二元制与终身教育相互关系的重要依据之一。

从年龄上看,福建二元制试点班有20 岁以下的职工,也有50 岁以上的职工;从文化水平来看,试点班中的学生学历有初中、高中、中职、大专、本科,充分体现了终身教育中的终身学习理念。二元制满足了企业员工接受在职高等教育的需求,实现了他们的大学梦想,充分体现了终身教育的内涵。

(三)企业与学校的二元评价具有终身学习成果评价体系的元素

福建二元制实行校企二元评价。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部与高职院校共同形成“双”评价机制。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学习、实训实习的评价标准,共同参与对学徒(学生)的考核和评价[3]。实行专业理论课考试、专业技能课程测试与综合职业素质评价。部分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可用岗位工作任务考核结果折算为课程考核成绩。

在教学质量评价改革措施方面,围绕行业和企业的就业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在学生考核评价过程中,结合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练习和期末考试成绩,对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平时成绩包括50%的出勤、作业和班级问题,其中10%为出勤(旷课2%,迟到1%);作业、实验(实训)30%(全部作业和实验平均分,作业缺失或实验报告缺失按0 分计算);上课提问10%(按平均分计算)。期末考试成绩为笔试50%。建立“二元制”人才培养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引导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建立《“二元制”人才培养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引导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严格推行“双证书”制度,鼓励学徒(学生)参加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试,学生经过考核,达到相应学分要求,毕业时还须获得相关上岗证及行业职业资格证书[3],即具有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二元证书。综上,企业与学校的二元评价体现了终身学习成果评价体系之意。

(四)二元制毕业的(学徒)学生拥有升学深造的机会是通向终身教育之路

二元制的新模式具有职业教育的开放性,为企业员工开辟了升学深造的希望之路。职业教育的专升本,企业的员工通过二元制学习,取得毕业书后,可以继续深造,职业教育改革后,甚至可以取得职业类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历。企业员工通过这一途径取得高一层次教育的机会,可以说,企业员工接受二元制教育后并不定终身,仍有升学深造的机会。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二元制践行终身教育的路径

(一)学校与企业二元主体

首先,校企共同成立工作小组。由高职院校分管教学领导及企业负责人担任组长,其他成员由学校和企业共同选拔确定,负责专业试点工作的运营和管理。其次,校企共同成立试点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由试点专业所在二级学院院长(系部主任)、教研室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共同组成,负责修订二元制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标准、安排课程内容、指导实施教材开发等。

(二)师傅与教师二元教学

首先,福建二元制采取“1+1”双师模式,即院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进行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学校还与合作企业建立互聘共用、分工合作、协同育人的“双导师”队伍,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活动。其次,依托学校和合作企业的教学培训资源,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管理和学徒工作,在教学组织时间、地点的安排上充分考虑学生作为员工的特殊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并构建“校企双份、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土耳其相关研究表明,高等职业学校远程教育项目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倾向和终身学习的可持续性[4]。最后,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理论课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主要由学校实施;专业实践教学主要由合作企业实施,使用真实任务和真实案例进行教学的覆盖率超过90%。实习结合徒弟(学生)的实际工作完成。实习原则上不另行安排。

(三)企业与学校二元管理

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设立学生管理部门,对学徒(学生)实施有序、高效的管理。校企分工合作,协同管理,责任分担,学徒(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由高校管理,并且在企业期间主要由企业管理。实行双“辅导员”制度。学院辅导员和企业辅导员分别由学院和企业人员担任,负责学徒(学生)在学院和企业学习期间的日常管理[5]。同时,学校和合作企业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学生日常管理、学籍管理、生活管理、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并安排专人负责学员注册、变更及档案管理。试点院校和合作企业维护学徒(学生)的合法权益,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其人身安全和身体精神卫生。

(四)学分互认

学校鼓励二元制学生积极开展自主个性化学习和研究,实行弹性学制,通过学分制,允许学生根据实际工作合适安排学习时间,分段完成学业。学校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制定学分银行管理办法,实行学分银行制度。二元制学生的工作经历等,可申请获得专业教学计划以外的学分(即奖励学分),经学校认定后存入学生的学分银行,可转换部分专业教学计划内的课程学分。部分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关的专业课可以免修,并获得相应学分;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将按证书等级和类别免修相应课程。

四、复制推广

福建二元制是福建省特有的针对企业在职员工可以获得全日制大专文凭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探索,更是政策上的突破,它打通了企业在职员工终身教育的通道。该试点项目已实施4 年多,2016 年,24 所职业学校与63 家企业合作开展43 个试点项目,招员工1177 人;2017 年30 所职业学校与131 家企业合作开展试点86 项,招员工2546 人;2018 年有40 所高职校与218 家企业合作开展95 个试点,招员工2900 多人;2019 年度,来自44 所高职院校和166 家企业的605 个专业联合开展“二元制”试点,招员工21500 人,比2018 年多18600 人[6]。截至目前,共有44 所高职学校联合1020 家企业实施“二元制”试点,招收企业在职员工4.78 万人。通过4 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福建二元制实施之后,类似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其他省开始启动试点,对象不同,其内涵相似。2018-2020 年,广西推出成人高等教育“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是以高校与企业(行业)作为二元联合主体培养人才,该模式是广西省教育厅与广西总工会联合实施的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意在提升他们的学历与能力,每年安排5000 名农民工接受提升专业技能[7],对象限制为农民工。2018 年,江苏省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该模式推动了企业招工与学校招生相衔接,确定学生(学徒)的双重身份,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双主体”,推进学历与技能并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8],其内涵是三个“二元”。

五、结语

福建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企业留住优秀人才,为企业自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对学生而言,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激发了员工学习理论的兴趣和能力,强化了员工的创新能力。通过比较系统的学习,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了提高,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贡献也有所增加,同时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之后,《方案》进一步明确指出:“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聘、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同等对待。”[9]这一条款,为来自企业的员工(学徒)后续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就业提供了可能。可以说,二元制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开辟了一条通道。二元制完善了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校企结合的评价机制,在深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探索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学徒制建设之路不断前行实践。综上,福建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典范,是创新终身教育的新模式。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学徒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魔术师的学徒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5
我爱的职业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澳大利亚学徒培训规模呈下降趋势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