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原则视角下对《傲慢与偏见》中“傲慢”与“偏见”的成因分析

2021-02-26 02:59李佳
青年文学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偏见礼貌原则傲慢与偏见

摘  要:礼貌原则是人们行为交际中的一项重要准则,小说《傲慢与偏见》以达西为人处世的“傲慢”和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为主线不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伊丽莎白之所以对达西抱有偏见,主要是由于达西言语交际行为的不得体而给人造成的傲慢冷漠之感。因此本文尝试从礼貌原则的角度来剖析《傲慢与偏见》的主人公“傲慢”与“偏见”的逐步发展和消除,并找到这种变化的语用依据。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礼貌原则;傲慢;偏见

作者简介:李佳(1998-),女,汉族,辽宁省沈阳人,辽宁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3--02

1.引言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是19世纪英国文学领域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一经问世便广受欢迎,经久不衰。小说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中产阶级小地主家庭, 却在富豪子弟达西第一次向她求婚时不留情面地拒绝了他, 主要原因是她对达西抱有极深的偏见, 而这种偏见则是由达西的言谈举止给人的傲慢之感所引起的。整部小说以达西的傲慢和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为主线, 层层深入、扣人心弦。男主人公达西经历了从极度傲慢到反思傲慢再到革除傲慢的三个阶段,与此同时,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也经历了形成偏见到偏见加深直至克服偏见的过程。两人都完成了对自身性格缺陷的突破,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这部小说中, 四分之三的篇幅都是对话,这就使得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冲突在小说的对白中得以充分体现,每个角色不同的说话风格反映出鲜明的人物性格。礼貌原则是人们在日常言语交际特别是对话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原则,小说中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之所以得以发展和形成, 主要是由于言语交际时未能遵守礼貌准则而造成言谈方式不甚得体,这就为我们尝试从礼貌原则的角度来研究这部小说的情节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本文以礼貌原则为框架,通过对人物对话的分析,探究“傲慢”的达西和对达西抱有“偏见”的伊丽莎白两人性格在不同阶段所经历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以期为解读这部作品提供新的视角。

2.文献综述

格莱斯(Grice, 1967)提出合作原则是为了让听众明白说话人的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但在交际过程中,为了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使信息交流得以顺利进行,除了合作原则以外,言语交际行为中也常常渗透着尊重对方、保护对方自尊心的礼貌信息,因此利奇(Leech)提出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这一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重要补充,能够弥补合作原则在解释话语中的不足。礼貌原则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具体内容如下:得体准则(tact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和同情准则 (sympathy maxim)。概括起来说,礼貌原则的核心内容就是在交际过程中尽量给别人方便或使对方受益,尽量使自己吃亏或受损,从而使对方在交际中得到尊重,达到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和谐。

小说《傲慢与偏见》描绘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性格, 达西英俊富有但却“傲慢冷漠”伊丽莎白活泼善良但却对达西心怀偏见,小说正是通过这种“傲慢”与“偏见”的矛盾和碰撞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冲突,体现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中上层阶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两人矛盾的形成、发展和消除都是通过对话体现出来。因此本文试图在利奇的“礼貌原则”框架下,对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的对话在礼貌原则的遵守和违反两个尺度上进行分析,探究达西的“傲慢”和伊丽莎白的“偏见”形成的原因,以及这种“傲慢”和“偏见”发生变化的语用依据。

3.“傲慢”与“偏见”的逐步发展与消除

3.1极度“傲慢”——形成“偏见”

在第一场舞会上,达西除了和同来的两位女伴跳舞之外拒绝和任何女士跳舞,尤其拒絕宾利先生为他推荐的伊丽莎白小姐,这严重违背了礼貌原则。首先他认为“与舞场里除了同来的女伴以外的任何别的女人跳舞都是无法容忍的”,这句话几乎贬损了全场的女士,严重违背了礼貌原则的得体准则和赞扬准则,与此同时也就违背了慷慨准则和谦虚准则。更为严重的是,当宾利先生提醒达西“他身后就坐着一位非常漂亮可爱的女孩并希望自己的舞伴为他引荐时”,达西却冷冷地说“只是还勉强过得去,但还没有漂亮到打动我的心”,他“可没有心情去抬举受到别的男人忽视的女人”。达西在这里不仅与宾利先生产生了分歧, 违背了礼貌原则的一致准则,而且还不顾坐在身后的伊丽莎白的感受,直接威胁了伊丽莎白的正面面子,严重违反了礼貌原则中的赞誉准则。

当彬格利先生为达西引荐伊丽莎白时,达西先生却明知故问是哪一个,显然达西深知彬格利话中所指为伊丽莎白,此举是为了展示自己的高格调和与众不同。达西是具有贵族血统的豪门公子,财雄势大,自小养尊处优,受到无微不至的爱护,由此产生了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而另一方面由于他偏于内向的性格,因此不善巧言辞令,不喜奉迎交际,谈吐之间有时并没有照顾到他人的感受,所以令人颇为不适。加之周围人认为他的权势和地位使他有骄傲的资本,因此习以为常,久而久之,便也助长了达西的挑剔和傲慢。在这段对话中,彬格利和达西的交谈不巧都被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看在眼里,而伊丽莎白也据此推断达西是一个极端傲慢的人,自此开始产生对他深深的反感和偏见。

3.2 “偏见”加深——反思“傲慢”

在本书的高潮部分,即达西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时,达西在门第与财富方面的优势,促使其面对伊丽莎白时有一种志在必得的优越感,他认为伊丽莎白出身低微,自己是降格以求。他笃定伊丽莎白是喜欢自己的,虽然他嘴上说自己担忧且焦急,脸上却是一副胜券在握的神气。然而个性倔强不羁的伊丽莎白本就打心眼里对他抱有偏见,再加上听到如此荒谬的表白,于是干脆利落地拒绝了他。遭到如此无礼拒绝的达西先生感到十分惊讶和恼怒,脸色瞬间铁青,便开始贬低伊丽莎白和她的家庭“难道你指望我会为你那些低贱的亲戚欢欣鼓舞吗?难道你以为我攀上这些社会地位远不如我的亲戚,反而会庆幸吗?”从这里可以看出达西完全违背了礼貌准则中的谦虚原则、慷慨原则和赞誉原则,贬损别人而抬升自己。这也是达西的求婚必然遭到拒绝的原因,自此,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到达顶点,这使达西先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并开始反思自身的性格问题。

3.3 革除“傲慢”——克服“偏見”

在达西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而遭到斩钉截铁的拒绝后,达西终于意识到性格的弱点给自己带来的巨大痛苦——心爱的人对他的偏见使他与可能到来的幸福失之交臂。于是,他深切反省了自己的行为,希望可以通过信件的方式消除之前的误会和伊丽莎白对他的偏见。在信中,达西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了解释,“信写到此我不得不谈的这件事本来我巴不得忘记才好,如果不是出于迫不得已的情况……请允许我为自己的行为和动机一一剖白以下,希望你弄明白其中的原委以后,不再像昨天晚上那样对我言辞苛责……”字里行间都显示出达西说话态度和方式的转变,他以损害自己的面子为代价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他的这段真挚的话语也使伊丽莎白扭转了对他的看法,缓和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

伊丽莎白收到达西的解释原委的那封信件,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偏见,在达西第二次向伊丽莎白求婚时,达西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带来的恶果,说道:“你骂我的话,哪一句不是活该?虽然你的指斥都没有根据,都是听到人家以讹传讹,可是我那次对你的态度,实在应该受到最严厉的责备。那是不可原谅的。我想起这件事来,就免不了痛恨自己。”在这里达西执行的言语行为都是在增加自己付出的代价,减少自己获得的益处,所以遵循了礼貌原则中的慷慨准则、得体准则和谦逊准则,这使得两人最终澄清误会, 言归于好。他的第二次求婚终于得偿所愿,而伊丽莎白也反思了自己言语行为的不妥之处“那天下午的事, 究竟应该谁多负责任,我们也用不着争论了,严格说来,双方的态度都不好不过从那次以后,我觉得我们双方都比较有礼貌些了。”这里,伊丽莎白遵循了慷慨准则、得体准则、同情准则,也终于彻底放下了自己对达西先生的偏见,至此两人终于冰释前嫌,步入婚姻殿堂。伊丽莎白答应嫁给的不是原来的达西,而是革除了傲慢的达西,以真心实意对待爱情的达西。不能算是对达西的屈服,而是在爱情面前的屈服,在未来幸福的理想面前的屈服。

4.结语

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傲慢与偏见的形成和发展是整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核心。本文以礼貌原则为框架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男女主人公的经典会话,我们发现男主人公达西经历了从极度傲慢到反思傲慢再到革除傲慢三个阶段,与此同时,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也经历了形成偏见到偏见加深直至克服偏见的过程。由此可见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与言语交际中礼貌原则的遵守息息相关。通过这种方式,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温了一遍《傲慢与偏见》构思的巧妙之处,使读者在解读礼貌原则的同时,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男女主人公细腻的情感变化和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

参考文献:

[1]何自然, 陈新仁 (He Ziran & Chen Xinren). 2004.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

[2]冉永平 (Ran Yongping). 2009. 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徐盛桓 (Xu Shengheng). 1992. 礼貌原则新拟[J]. 外语学刊(2): 1-7.

[4]Austen, J. 2004. Pride and Prejudice[M]. Zhuhai: Zhuhai Press.

[5]Brown, P. Levinson, S.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and 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Grice, H. P. 1967. Logic and conversation[M].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7]Leech, G. N.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imited.

猜你喜欢
偏见礼貌原则傲慢与偏见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傲慢与偏见》汉译文片断对比评析
旅游卫视总裁韩国辉:我对旅行的“偏见”
《疯狂动物城》:偏见与包容和谐共存的乌托邦
礼貌原则下酒店英语委婉语初探
女性秘书被“标签化”现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