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同性恋者自杀意念产生因素研究

2021-02-26 01:54闫懋君
西部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同性恋因素

摘要:采用滚雪球抽样方式进行《同性恋者自杀倾向调查问卷》数据收集,在填写问卷的人员中根据最佳实施原则选取与作者最为亲密的四人做个案深入访谈,结合社会学角色冲突理论、扭力理论、迪尔凯姆自杀论等对同性恋者自杀意念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导致同性恋者产生自杀意念的因素是:自我认同低、父母态度上不认可、求职环境差和世俗婚姻的压力。预防措施有:(一)从家人认可、就业公平、婚姻选择自由等方面增大社会的接受度和包容度;(二)完善和建设专业求助通道;(三)对于同性恋、防止自杀等相关知识对全社会进行教育普及。

关键词:同性恋;自杀意念;因素

中图分类号:B846;R749.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2-0061-04

一、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本文一共涉及两份问卷,分别是针对同性恋者填写的《同性恋者自杀倾向调查问卷》和针对公众进行的《公众态度及行为对同性恋群体反应调查问卷》。

由于我国同性恋者的隐蔽性,网络问卷调查成为了研究该群体的主要问卷方式,问卷《同性恋者自杀倾向调查问卷》一共收取132份问卷,有效问卷有130份。本次问卷是通过雪球抽样的方式进行填写。填写的地区涉及了贵州、北京、江苏等26个地区。其中,男性106人(81.54%),女性24人(18.46%)。但是由于本次问卷的样本量较小,所以《同性恋者自杀倾向调查问卷》的数值结果仅作为对于之前研究结果的印证和参考。

问卷《公众态度及行为对同性恋群体反应调查问卷》一共收集到了402份有效问卷,涉及了贵州、云南、上海等32个地区,地理位置位于国外的有4份,中国台湾有2份。其中,男性194人(48.26%),女性208人(51.74%),平均年龄为28.67岁。《公众态度及行为对同性恋群体反应调查问卷》旨在调查社会公众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和行为可能给我国同性恋群体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二)深入访谈法

本文确立四位出柜的同性恋者为本次调查的深入访谈者,鉴于作者与四位访谈者皆相熟,有利于访谈中询问涉及到隐私的话题,四位访谈者情况如下:

二、导致同性恋者产生自杀意念的因素分析

(一)自我认同低

我们在谈及同性恋群体可能产生的压力源时首先应该考虑到的是群体本身。对于我国的同性恋者来说,在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为同性时,因为所接受的教育和成长环境的关系,自我接受这一事实需要耗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并且在这过程中,不断承受着自我价值观冲突所带来的不适。张杰、景军等社会学者的扭力理论中提出,当个体无法放弃两个冲突因素中的任何一个时,就会体验到心理痛苦,而这就是所謂的压力,在社会学理论中称之为“扭力”。但这里的扭力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单一压力,这里的压力源分为四种情景,而同性恋者所遇到的就是“不同价值观的冲突”这一情景。同性恋者在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是同性时,首先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情景和传统教育与社会普遍存在的“两性关系”之间的差异,而这样的差异冲突首先会造成同性恋者的内心扭力。

杨玲、谢远俊在《男同性恋者自我认同发展的质性研究》中表示同性恋者的自我认同基本上都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同性吸引、自我标签化、同性性接触和自我表露(告知他人自己的同性恋者身份)。所以,我们在这里将告知他人自己同性恋身份作为同性恋者自我认同的标志。在《同性恋者自杀倾向调查问卷》中,问道:在告知他人自己的性取向为同性前后,分别是否长时间感到焦虑?是否有过自杀意念?是否有过自杀的行为?问卷结果显示,在告知他人自己的性取向为同性之后,长时间焦虑的人由告知之前的55.38%降为30%;自杀意念由告知之前的14.62%减低为9.23%;但是自杀行为由告知之前的3.85%升高为5.38%。最后一项的升高,作者认为与之后将要进行研究的公众态度及行为对于同性恋者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在深度访谈中,小粉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度很高,她认为她就应该在两性关系中扮演“男性”的角色。而在小毅的访谈中发现,小毅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感较低,而这样的现状导致了小毅所感受到的扭力比较大,对于这个身份给自己留了一些退路。例如,每每与喜欢的异性亲近时,总是会将行为停止在性行为发生之前。根据李银河的“空白占据”理论,对于大部分的同性恋者来说,一旦第一次性行为发生的对象是同性,从这种性行为中获得性愉悦与性满足,则很可能成为终身的性取向,性对象的性别也将影响本人的性取向。小毅在从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的近16年里,一直都未进行性行为,与自我认同身份,并给自己在两性关系中“留后路”有很大的关系。

可见,自我身份的认同,对于同性恋者来说是要面对和跨越的第一步,当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为同性,逐渐到接受和认同的过程中,他们所要承受的来自于内心的扭力是很大的,而将这样的扭力处理好,将会很大程度上减轻同性恋者的焦虑,以减小产生自杀意念的可能性。

(二)父母的态度

我国有着“家本位”的传统思想文化背景,所以,父母对于自己孩子是同性恋者的态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同性恋者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在与小毅和大树的访谈中,作者发现,两者对于同性恋者身份所带来的最大苦恼就是“不知该如何与父母沟通”,甚至小毅因为这个身份,对自己的父母有很深重的负疚感。大树也表述道:“如果工作环境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大不了就不做了,换个工作也可以,但是父母我没得选,所以只能选择形婚。”与两者不同的是,小粉的父亲知晓小粉是同性恋者一事,并给予支持。访谈过程中,作者很明显地感受到小粉对于这一身份所带来的焦虑远比大树和小毅小得多。可见,在我国,父母对于子女的同性恋身份的态度对于同性恋者本身的焦虑和自杀意念产生有着很大的影响。

但由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包容度背景,现阶段,父母也是最难接受的人群之一。在《公众态度及行为对同性恋群体反应调查问卷》中,有孩子的99人中,当问到“您认为同性恋人群与异性恋人群是否享有平等的权利”时,71.72%的人回答认为“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但当问到“请问如果您的孩子告知您她(他)是一名同性恋者,您的态度是什么”时,26.26%的父母选择了“完全无法接受,要求他(她)改变”,33.33%的父母选择了“无法接受,希望能改变”,15.15%的父母选择了“这是他自己的事,无所谓”,21.21%的父母选择“尝试接受,并希望他坚持自己内心”,只有4.04%的父母选择了“完全接受,并给予支持”。明确表达接受和尝试接受或者是尊重孩子本身意愿的父母,仅仅只有40.4%。这也反映了现在我国社会环境对于同性恋者所谓的接受,是一种“假接受”,当同性恋者不涉及大家生活领域时,作为中国人的“中庸”之道,是要给予支持的。但是,当同性恋者涉及了自己的亲人时,包容度则大幅降低。对于同性恋者来说,父母的不支持,甚至是激烈的反对,是极大地增加他们的焦虑和自杀意念产生的主要原因。

(三)求职的环境

在99位中已有子女且不明确表示支持孩子是同性恋者的74位调查者,问到“请问为什么无法给予支持”时,有59.46%的父母选择了“社会会歧视自己的孩子,以后无法顺利生活”这一选项。可见,其实作為父母无法支持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孩子之后的生存状况。大树在访谈中对于涉及“同事”“工作环境”等社会角色问题时,用到了“不可能让他们知道”“完全不能在工作中公开”的表达方式。虽说2001年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不再将同性恋者视为病态,但是在我国社会层面依旧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歧视。在问卷中有86.32%的调查者认为同性恋者应该享有与异性恋人群相同的权利,但是如果作为招聘者,当要招募的下属是一名同性恋者,只有54.23%的人选择了“会”。

当涉及询问同性恋者是否可以担任老师、医生,或者作为邻居时,绝大多数的人是认可的。但有趣的是,同样的问题当涉及同性恋者是否可以给自己的孩子担任老师,作为给自己孩子看病的医生或作为孩子家、自家的邻居时,数据有了较大的浮动,不同意同性恋者给自己孩子担任老师、医生,不作为孩子家、自家邻居的比例明显增加。可见,同性恋者的求职环境并不理想,大多数的同性恋者也许在朋友圈子是出柜①身份,但是在工作环境中不得不选择隐藏身份。而这样的隐藏,无形中会增加同性恋者的工作压力,从而增加同性恋者的焦虑。

(四)婚姻的压力

当部分同性恋者到了适婚年龄,家人的“催婚”便会随之而来。在我国为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不得已与异性结婚的同性恋者占80%以上,这样的形婚,我们将其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方知晓结婚对象是同性恋事实。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双方皆为同性恋者,为逃避家人和社会的婚姻压力,选择一种“相互帮助”的形式。在采访中,大树已经找到了适合结婚的“拉拉”②,并表示经过商讨,双方分开住,在对方家中放适量的生活用品,关键节日互相应付双方家人。小粉也表示今后会选择形婚来进行自己的生活。还有一种就是对方不知晓结婚对象是同性恋者。同性恋者对于异性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约束功能是排斥的,这样的婚姻在婚后不仅会给双方带来影响,还会给双方带来伤害。而这样的伤害有可能导致不知情的一方对于同性恋群体的不满,从而不利于社会对于该群体的接受。无论是以上表述的任意一种情况,对于同性恋者来说,在婚姻关系中都要兼任双重身份,一个是社会期望看到的性取向身份,一个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性取向身份。两种角色的同时担任让同性恋者发生“角色紧张”,它会妨碍和破坏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

三、预防措施

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始终认为自杀不应该仅仅将其看作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自杀主要取决于支配着个人行为的外在原因即外部环境及带某些共性的既成社会思潮和道德标准”。从我国同性恋者身处的社会环境来看,这个身份压力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社会的不认可和反对所带来的各方面生活的身份阻碍。

所以,在对于我国同性恋者的自杀预防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更多的研究或是宣讲,让社会意识到每个人对于同性恋者的极度反对态度和行为会给当事人带来重大影响和伤害,有可能造成同性恋者的自杀意念的产生。

(一)增大社会的接受度和包容度

同性恋群体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在数量上属于少数群体,但它的形成和存在遍布于社会的每一个行业、每一年龄阶段、每一学历层次等,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也许由于性取向与大部分人的不同,常受到一些非议。每个人对待这个群体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但是,在面对他们的同时,请尽量不要用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这就需要增加社会对于这个群体的接受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家人的支持

父母是每个人在这个世界最为亲密的人(血缘关系),在与几位访谈者交谈的过程中发现,同性恋身份给自己带来的焦虑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父母的内疚”。中国“家本位”的思想影响,多数中国孩子哪怕成年后与自己的父母都保持者较为紧密的联系。这样的关系一方面增加了双方的亲情和幸福感,但也会在有分歧时给自己造成更大的压力。几位访谈者都表示“父母的理解和态度”是他们很顾忌的一个方面。小粉很幸运,家人是持较为支持的态度,所以访谈过程中,很明显地感受到小粉与其他几位访谈者相比这个同性恋身份所带来的焦虑要小很多,并且人显得更加自信。

2.婚姻选择的自由

我国的同性恋婚姻是没有得到法律认可的,并且从法律上认可同性恋者婚姻,还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但是,家人一定程度的认可和支持,可以让同性恋者不用过多地考虑“形婚”的婚姻形式。这可以减少处理“形婚”所带来的复杂生活程序,也可以避免非同性恋者在“形婚”中受到伤害。在我国现阶段,也许还不能做到同性恋者婚姻的认可,但是起码可以尽量做到让同性恋者“不婚”。

3.求职的公平性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工作占据了我们生活近2/3的时间,给同性恋者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工作环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很多工作的工作内容与求职者是否是同性恋者是没有直接且必然联系的,那就不应该在对求职者进行评估时,将此因素考虑进去。作为招聘者,应该做到更加专业地从求职者的自身能力及条件去考虑岗位与求职者的匹配度,做到求职工作环境的相对公平。

(二)专业求助通道的建设与完善

在问卷中,130位有效调查者,无论是在出柜①前还是出柜后,当感到焦虑时,没有任何人选择通过“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作为排解方式。可见,当同性恋者在因为同性恋身份感到焦虑时,运用正确的、科学的、专业的排解方式为零。探其原因,在与四位访谈者中谈及到此问题,提出为什么不寻求专业帮助时,得到了以下答案:1.觉得没必要:这种问题他人都不可能帮忙解决,最后还是要依靠自己去得到解决方案;2.不想被他人看作是病人:本身这个身份已经给予了一定的压力,所承受的压力不希望被当作病态的心理;3.不知道在哪里寻求专业帮助:所谓的心理医生,专业人士似乎都只是“听说”,实际上不知该如何开展这一项专业的咨询。所以,对于这个群体的专业心理咨询体系也需要逐步完善起来,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更加专业的帮助和支持,通过社会自发组织将咨询机构更加专业化。

(三)对于相关知识的教育普及

1.对同性恋知识的普及

虽然早在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正式将同性恋从疾病名册中去除;2001年,中华精神科学会也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分类中删除;每年5月17日被定为“国际不再恐同日”。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对于同性恋群体不了解或者是一知半解的人依旧占了很大一部分。在作者与身边的人聊起相关话题,依旧有一些人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精神疾病,认为如果发生在自己的家庭中,这是一种耻辱。人们对于同性恋的形成原因,生活方式等都存在很多的误解,而这些误解也造成了“恐同”的社会现象。这些理论上的进步和节日的设定其实都是在正面向社会宣传着有关同性恋的正确知识。所以,随着相关科研的开展,社会组织的成立,专业知识的普及,应该让社会更加正面科学地了解同性恋和同性恋者这一群体,而不是以讹传讹,将其病态化。

这样的知识普及甚至可以适当出现在相关的教科书中,让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面对这样的社会话题时,接受正确的科学知识,而不是逃避和臆测。

2.对于自杀防治相关知识的教育

所有的心理问题、社会问题被提出讨论、研究,都是为了解决相关问题,对于有着自杀倾向的人,我们要有相关的预防知识。例如,社会学家李建军教授对于自杀的预防提出了三级预防体系:一级预防:改善社会环境;二级预防:拯救绝望者;三级预防:防范自杀未遂者再度行动。所以,首先就要从自身做起,正确面对同性恋现象,改善他们的社会环境,面对有着自杀倾向的同性恋者要从专业疏导、知识普及、家庭支持等多方面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最后就是面对曾有过自杀行为的未遂者,要给于他们温暖和心理上有力地支撑,预防他们再次自杀。

小结

无论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都应该拥有相同的社会权利,这样的权利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应该在专业知识的支撑下,被社会真正接纳。当然,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在接受与部分传统文化相悖的现象时,需要一些时间,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尽早地让我国同性恋者减轻社会给予的压力和焦虑,减少由此所导致的自杀意念产生,促使我们的社会努力向“健康中国”迈进。

注 释:

①出柜:对外公开表明自己是同性恋者。

②拉拉:由英文单词lesbian而来,女同性恋的别称。

参考文献:

[1]张杰,景军.中国自杀率下降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1(5).

[2]杨玲,谢远俊.男同性恋者自我认同发展的质性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1(5).

[3]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4]刘达临.中国同性恋研究[M].北京:中國社会出版社,2005.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M].钟旭辉,马磊,林庆新,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译序.

[7]李建军.自杀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8]李银河,郑宏霞.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及影响因素[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9]陈冬.青少年同性恋自杀情况之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10]曾序春,张玲华,等.深圳市女同性恋者性行为特征和社会心理压力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9).

[11]相洪琴.同性恋和两性恋者自杀的危险性偏高[J].国外医学情报,2000(1).

[12]常进峰,陆卫群.已婚男同性恋婚姻关系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3(7).

作者简介:闫懋君(1992—),女,汉族,云南昆明人,单位为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应用。

(责任编辑:御夫)

猜你喜欢
同性恋因素
解石三大因素
影响进化的因素
高职高专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调查
大学生对同性恋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比较研究
台湾同性恋题材电影现状初探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白先勇同性恋题材小说主题论
超越与反叛——论王尔德唯美主义中“恶”的因素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