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
在2020年的倒数第二天,中国和欧盟完成了一份全面投资协定的谈判,它被认为是比RCEP更高级、更具历史意义的协定——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
CAI的谈判在2013年正式启动,共经历了35轮谈判,可谓来之不易。从条款来看,这份协定的核心内容包括:
第一,保护投资及知识产权;第二,改善双方市场准入条件;第三,确保投资环境和监管程序清晰、公平和透明;第四,改善劳工标准。
显然,欧盟希望能有更多高利潤行业进入中国,并提出取消股权上限、取消对中外合资企业的限制的要求。最终,中国在市场准入、国企补贴透明化、优惠政策等关键问题上做出了让步。从欧盟的诉求和中国的让步来看,CAI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当属中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和“贡献30%产值”的国有企业。而欧盟这边,以德国为首的汽车制造业重新杀入中国市场。
随着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签署,中国大部分市场将完全打开,意味着欧洲车企可以在中国开设独资公司,曾经在保护伞下长大的中国车企将被欧洲巨头拉到同一水平进行残酷竞争,相关行业的“补贴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在2020年之前,中国曾经历两次融入世界的开放。
第一次开放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中国被动接受开放,在随后的半个世纪里,我们全面学习西方,以解决挨打问题;第二次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包括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实际上是为解决温饱和产能过剩的问题,进入到西方主导下的游戏规则里,因此它仍带有被动开放的色彩。
而在2020年,从11月中旬中国正式签署RCEP到最近完成CAI谈判,同时也对加入CPTPP(美国退出TPP后的新名字)表示极大的兴趣,这预示着中国即将开启第三次开放,中国从“学习规则”成长为“规则制定者”。
中国发展中高端制造业,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在温室中培养花朵,国家希望的是企业踏踏实实做好研发,提高服务质量,然后通过一场场流血的战争生存下来。CAI谈判的成功,不仅意味着中国的开放层次、改革深度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同时意味着在美国的全面围剿中,我们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改革开放前10年,在整个1980年代,中国外来投资的最大来源主要是日本资本、中国香港地区资本和欧洲资本,中国和美国在经济上的亲密关系是从1990年代才开始的。然而,在反全球化的浪潮下,从2018年4月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将这种亲密关系降至冰点。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曾提出“重返亚太”,通过组建并主导亚太大群TPP,试图将中国的产业链完全从亚太地区孤立。
然而,时至今日,在焦头烂额的国内问题前,美国也只能讽刺CAI是一项糟糕、脆弱的协议,指责欧洲“背叛”了盟友。于是我们也只能幽幽地回应一句:“美国的话让人闻到了一股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