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苏轼词赋中的中和之美分析

2021-02-26 02:59刘翊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苏轼

摘  要:中国古代思想中儒家思想一直强调中庸之道,也强调阴阳为和,万事万物都应该讲究一个平衡,在美学的世界中便出现了一个中和之美,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婉而愈劲,婀娜中含遒健,正是理想的境界。而苏轼他作为豪迈派的诗人同样有着婉约的一面,真正地体现了中和之美的内涵,因此本文将基于苏轼的诗词歌赋来分析中国的中和之美。

关键词:苏轼;中和之美;词赋作品

作者简介:刘翊(1983.7-),女,汉族,广西南宁人,法学硕士,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2-0-02

引言:

苏轼的诗词歌赋中便体现了这一个中和之美,他既是豪放派的代表诗人,有着《定风波》的旷达和《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豪迈,也有自己细腻婉约的一面,就像《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是对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

一、中和之美的定义

中和强调的知行合一、心物合一,使得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都应该和谐相处,达到一种和谐之美。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衍生,追求的是美善和谐统一,形神和谐统一,对于人生和审美都有很高的要求,也是中国传统艺术家的毕生追求,追求平衡和和谐,将其融会贯通,贯穿于自己的作品中,文艺形式与内容能够达到完美的统一。《中庸》中有一句话,说的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说的是中和之情不能够太过剧烈,需要志气和平,在创作的过程中要保持心境和平和,情绪静稳。中和之美又强调了在一件事物内有多种审美因素,和谐地融为一体,多种因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才能更好地形成统一的整体,在豪迈中蕴藏含蓄,两种统一才会有更加强烈的艺术魅力,成为众多艺术家所追求的境界。

二、中和之美在苏轼词赋中的体现

苏轼自幼生长在文人世家,对于儒家思想从小耳濡目染,深受影响,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他又接受了道家与佛家思想的熏陶,同时他自身的经历也是比较坎坷,经历了一些磨难。这也让他在创作过程中不由地便接近了中和之美,将其融会贯通,最为明显的就是体现在他的词赋中,豪迈与婉约集于一身,两种风格看似完全不同,但又会有着内在的联系。无论是豪迈的诗词,还是婉约的,其实都是苏轼抒发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他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情,感情层次的变化也就是他风格的变化,在这其中,他能够很好地控制其中的度,豪迈与婉约,愤懑与旷达,其中的转变很好地表达了中和之美。

(一)豪迈激昂

苏轼是让人敬佩的,他的一生经历失去,贬黜,失败,但是他的心性值得敬佩。他的豪迈的气概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像《江城子·密州出猎》上来就自称“老夫聊发少年狂”,纵情放笔,气概豪迈,通过叙写自己打猎的行为来借此抒发自己的强国抗敌之志,从行动和心理上都表现了自己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豪迈激昂的气概。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苏轼被贬黜于密州知州时候写的,虽然他经历了贬黜,但是仍然抱有爱国之情,怀着强国抗敌的豪情壮志,将两者的情绪综合运用,一改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的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但是不同于其他的词人,虽然在表达感慨之情,但是从一开始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里风流人物”就以一泻千里、日夜东流的长江表现出了振聋发聩的感觉;“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把江山与豪杰联缀交织成词,创造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意境,让人对豪杰肃然起敬又心生敬佩,苏轼的这首词怀古抒情,从描写自己对坎坷命运的愤懑转而以旷达之心去关注历史,词句磅礴气势,感情深沉,柔中有刚,这也体现了中和之美,将不同的感情因素进行融合,将郁闷之情转化成旷达乐观,也正是苏轼的词赋特点。

(二)细腻婉约

苏轼一直给人的印象是豪放诗人,但是他同样也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自己细腻的那一面。例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的背景是纪念自己的亡妻,表达了对亡妻离去自己的痛苦以及对亡妻的绵绵不断的思念,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在平淡中寄寓了真淳。“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中的“十年”跨越了时间的距离,“千里孤坟”中的“千里”跨越了空间的限制,利用时间和空间交替去创造了一种虚虚实实的充满凄凉的情境,下阙中梦境里的“相顾无言”,这首情感达到了极点的描写,只有眼泪能代表自己的心声。全词一气呵成,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恰到好处的表现了作者深沉思念的情感历程。《水调歌头》这首词同样地表达了在月圆之夜,自己漂泊在外,与同僚把酒言欢时看到月亮的阴晴圆缺联想到了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弟弟,更多的是家人之间的悲欢离合。在此过程中苏轼又进行了情感的转化,从开始的思念到最后的释然,“此事古难全”更多的是对事物的看开,心境突然豁然开朗,也正能够体现他对中和之美的体现,他在创作的过程中有进行自我把握,将自己的情感进行控制,一方面能够借助诗词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一方面又能够及时控制,表达自己的心境。

(三)淡然超旷

中和之美经历了道家、儒家以及佛家三者的思想融合,在中国不同阶段都有体现,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也有了一些相应的改善。苏轼生活的宋代正处于经济繁荣的时代,但是文化从唐代到宋代却有了明显的变化,重文轻武的宋代却处于一个乱世之年,文人墨客的选择各不相同,退避内心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借由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晚年时期的苏轼已经经历了风风雨雨,一生的跌宕起伏让他更加去追求一些超然的平淡,心中的苦悶随着诗句的创作抒发出来,让他的心境变得更加的淡然超旷。

苏轼在升迁和贬黜中体验了人生的起起落落,让他也有了更加独特的思想,他拥有道家的旷达通脱,又有佛家的现实主义以及佛家的心灵超脱,三者的境界在他身上融会贯通,让他能够更加乐观,旷达地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平静的对待人生中的烟雨挫折,这也和中和之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就像苏轼的《定风波》说道“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体现了苏轼拥有淡然且中和的心境,在词赋创作时做到了淡且深远,丰盈而空灵。路途中遇到烟雨难免让人狼狈,就像他经历过的挫折难免让人气馁,但是他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烟雨如何,挫折又如何,坦然面对,任它吹打在身上。正是因为他追求中和之美,追求平淡简洁,有着忧乐忘于胸怀的思想,才会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

苏轼在贬黜的时候同样有着难以解脱的苦闷,就像他在《望江南·超然台作》中描写到“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明作者为了抒发排解自己的思想之情,借着煮茶来自我排遣,郁闷的心情通过自我心灵的强大来排解,进入了“超然”的境界,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对于暮春景象的描写都能够表现他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但是他也能够进行自我排解,在苦闷之后就是一片释然。

(四)天人合一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状态,人与自然本质上是可以相互相通的,人应该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做到真正的天人合一,这也是中和之美所追求的。苏轼对于大自然和人的关系描写中也能够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水调歌头》中的上片以遐想开头,描写天上宫阙的景象,下片怀念亲人,由月及人,传达出了一种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月亮的阴晴圆缺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更是强调了需要有洒脱从容的胸怀。从大自然中所领悟到的意识对人世间的矛盾进行化解,这正是体现了天人合一,突出了作品中的中和之美。

同样表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还有《赤壁赋》,这是苏轼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候有感而发。苏轼“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心之所至,借由慰藉他人之口将自己的郁闷一扫而光,浩瀚的江水与自己洒脱的胸怀在笔下腾跃而出。苏轼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事物的认识,从变化的角度来看,天地万物都是在一瞬间;从不变的角度看,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也,不必羡慕自然万物,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也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观点,才能在逆境挫折中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理性对待生活和挫折。人生的观点不止于此,苏轼在那个时候就已经认识到人类就应该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最后的人生哲理不仅宽慰了看客,也慰藉了自己,表达了人类与万物都是永久的存在,不需要羡慕清风明月,我们只需要不同角度看待,既慰藉了他人又表现了自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阐明了人与自然变与不变的人生哲理。

结语:

一生坎坷的经历,佛道儒三家思想的熏陶,让苏轼在坎坷背后看到了真正的人生哲理,在作品创作时更加去追求旷达,平淡,追求天人合一。无论是豪迈,还是婉约,都蕴含了他内心深处的超然态度,这也就是文人墨客一直追求的理想境界——中和之美,它已经和苏轼合二为一了,深深地根植于他所有的作品中,传颂给后人。

参考文献:

[1]金燕.明月如霜——浅析苏轼作品中的般若美学[J].名作欣赏,2012(14):6-7.

[2]程刚.“易无思”与“思无邪”——苏轼对于“思无邪”的独特阐释[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03):98-105.

[3]何正力.从《赤壁賦》看庄子美学对苏轼的影响[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01):14-15.

[4]高国雄.领悟苏轼词作的“中和”之美——以《定风波》与《水调歌头》为例[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24(04):80-82.

[5]张再林.“渊明吾所师”与“出处依稀似乐天”——论苏轼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接受[J].贵州文史丛刊,2004(04):22-26.

猜你喜欢
苏轼
苏轼“以禅入诗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的店铺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苏轼儋州己卯年上元夜的“得失”之问
豪放之后益思量——论苏轼离别词对悲感的超越
苏轼的官场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