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城》看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2021-02-26 02:59严敏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边城沈从文

摘  要:沈从文风格多样,他的名字既出现在“新月十八家”之列,同时也是乡土作家、山水田园作家、诗化小说家的代表。多重的风格类别让很多人觉得沈从文的创作风格是很难概括的。《边城》作为沈从文的代表作,是一篇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中篇小说。因此本文企图通过解读小说《边城》,从而对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析。

关键词:沈从文;艺术风格;《边城》

作者简介:严敏(1995-),女,云南楚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2-0-02

一、引言

沈从文始终坚称自己是“乡下人”,所以他喜欢通过自己的直觉去创作。虽然他没有系统地研究过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没有接受过西方文学、美学等方面的教育。但是,正因为如此,那些传统与理论不会影响束缚他,他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得以保存,他的创作都是自由发挥、自由发展的。沈从文的文学创作是他对自我生命意识的自由表达。换句话说,与其说他是在创作,倒不如说他是在自由且真实地向读者诉说他的人生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在他的众多现代文学作品中,《边城》作为最出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中篇小说,它内容鲜明,极具人文艺术。里面蕴含着的是沈从文对中国的传统美、乡土美、人性美的独到见解。《边城》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沈从文的创作特色。因此笔者认为解读《边城》一定程度上可以最直接、最贴切的地感知到沈从文创作的艺术风格。

二、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一)对“爱”与“美”的极致追求

沈从文对“爱”与“美”有着执着的追求。因此他笔下的“边城”是一个美丽和谐、充满爱和善良的美好世界。小说中青年男女的情爱,祖孙父子的亲爱,人们之间的友爱,湘西风俗风景的可爱,以及这些爱中蕴含的美,融合在故事和人物形象之中,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美感。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是平常的、善良的。沈从文在进行人物塑造时,力图表现人物的真善美。因此小说中翠翠和老船夫被塑造成了“爱”与“美”的化身。[1]

翠翠作为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她是单纯的、善良的。她对爱情的向往是纯真的、美好的。她在爱上傩送之后,追寻着甜蜜、幸福的爱情。在傩送的哥哥天保也爱上她时,她拒绝了。在傩送远走他乡、外公也去世时,她并没有选择沉醉在悲伤里,而是顶替了外公,成为了新的摆渡者,这足以看出她的坚强。而她选择继续在曾经生活的地方坚守,也是为了等待傩送的归来。这足以看出她对爱情的忠贞。当船总顺顺对她伸出善意的援手,让她到船总家去住,她拒绝了船总的好意。这是她对自己人格尊严的维护。痛失爱情、痛失亲人,生活的磨难接踵而来,她痛苦悲伤,但看似稚嫩的她却独自扛起了一切。这个女孩好像在一夜之间被迫长大了。对于爱情,她与母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母亲因为爱情放弃了生命,而翠翠的爱情虽然经历了多番坎坷,但她依旧没有放弃对爱情的追求,而是选择怀抱希望继续等待心爱的人归来。对爱情和生活的态度,足以展现出翠翠坚强、勇敢和独立的一面。老船夫善良宽厚,几十年如一日的为来往过客摆渡。他尽职尽责,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虽然生活清贫,但当客人给他钱财时,他却从来也不收。在女儿和女婿死后,他独自把翠翠养大,在他的教育下翠翠也成长成了一个善良纯真的小女孩。他平日里与人为善,遇到熟人就请到家中喝酒,别人给他讨酒喝,他也大方赠与。他疼爱自己的孙女翠翠,给她极大的追求爱情自由的权利,从始至终都尊重翠翠的选择,虽然在还没弄清翠翠的真实想法时,阴差阳错地让天保前来求婚,但事后知道翠翠喜欢的其实是傩送时,他也及时且尽力地去挽救。作者对老船夫的刻画并非置于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展示性格的复杂性,而是特意放大了他与外孙女的亲情关系,从中表现出一位平凡老人充满人情美、伦理美的宽广浩瀚的胸襟。换言之,为其“纯粹”的人性作一幅“特写”。

对翠翠和老船夫的形象塑造足以看出沈从文对于人性美有着极致的追求。他笔下的人物所展现的都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人物身上都体现着人性的真善美。这也是沈从文在创作中一贯的审美理想:讴歌与表现人性。

(二)独特的诗意追求和散文化表达

小说具有独特的情节结构,具有散文化、诗化的倾向。小说结构较为疏放,除了对人物的描写塑造外,其中还穿插了议论和抒情以及对自然风景和风土人情的大段描写,这使得小说风格具有散文化倾向。沈从文擅长从“人与自然的契合”的思想出发,描写本身就富有牧歌情调的爱情,并故意淡化情节。翠翠与天宝兄弟的古朴的爱情故事并不是主要描写对象,而只是一个基本的情节框架。作者这样处理,为的是着重表现填充在这个情节框架中的湘西淳朴民風,扩大小说的抒情领域,创造出一支审美理想化的田园牧歌,而不在于表现矛盾纠葛和恋爱过程。情节强化的小说,常常惊险离奇、一波三折,充满了矛盾冲突,扣人心弦,但往往会显得过于戏剧性,丧失一些真实感。相反,沈从文则不写那么多的巧合、偶然、生死矛盾,而是致力于写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平凡朴实。小说不以曲折的情节取胜,而是看重作品的写意性与抒情性,独创出一种诗化的境界。它没有那么多矛盾冲突,有的只是普通人的平凡生活,简简单单、和谐宁静。它不像波涛汹涌的大海,而似一汪平静的湖水,偶尔泛起阵阵涟漪;它不是跌宕起伏的交响乐,而是舒缓优美的抒情歌。整部小说并不像普通小说那样,以故事情节为重,极力描写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而是注重意境的塑造,像散文一样叙叙道来,自然而清新,具有浓浓的诗意。

(三)独异的乡土文学色彩和牧歌情调背景

沈从文生于湘西,长于湘西,是一个来自生活底层的山民艺术家。早年的行伍生涯,使他广泛接触了社会上各类人物,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生形式,沅水上游的大小河滩,遍印着他深凹的足迹和青春的记忆,乃至成年以后仍然“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沈从文擅长描写湘西山区人民和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喜怒哀乐,以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读者。在《边城》一文中,作者也加入了有关湘西特有的风俗人情的描写,例如有关婚礼的提亲和陪嫁、年轻男女为表爱意的对歌等风俗。这也铸就了沈从文独树一帜的风格特色。

《边城》以牧歌情调的方式进行写作,其故事基本建立在梦幻的基础上。它的故事背景发生于湘西地区,与中国其他城市和地区相比,他具有的现代文明气息相对较少,所以各行各业的人们仍然保留着纯朴的作风与习惯,这种人文习俗与湘西的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边城》的牧歌情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沈从文也通过运用牧歌情调的创作手法,将湘西地区人们的纯朴善良,尊礼重道的人性美与人文美充分展现在读者眼前。[2]《边城》一文中没有关于经济利益和阶级的对立冲突,它所营造的是一个美丽和谐、充满爱和善良的美好世界。小说结局也是自然平和的,“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给人无限的遐想与希望。没有既成定局,似乎还有希望。因此翠翠也才能带着希望继续坚守着爷爷的摆渡岗位,等待着傩送归来。这样的结尾处理使得文章也具有了牧歌的情韵。

(四)悲剧意识的呈现和悲剧文体的创造

沈从文把“边城”描绘成一个充满人性美、人情美的理想世界,却把一对少男少女自由恋爱的故事处理成悲剧。而沈从文在进行悲剧呈现时并没有直接展现导致悲剧的原因。而是呈现出了一种似乎“谁也没有错”的悲剧。老船夫希望翠翠能收获爱情,所以他从始至终都尊重翠翠的选择,但在还没弄清翠翠的真实想法时,阴差阳错地让天保前来求婚,事后知道翠翠喜欢的其实是傩送时,他也及时且尽力地去挽救。顺顺因为天保的死,没在第一时间答允傩送与翠翠的婚事,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儿子因翠翠而死。但是在老船夫死后,他又打算照顾翠翠,足见他的善良。天保和傩送兄弟二人都喜欢翠翠,但并未因此生嫌隙,而是采用公平竞争的方式,追求翠翠,由此可见兄弟二人的深厚情谊。这一切看似都合情合理,但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最终却还是以悲剧结束了。小说读完萦绕在心头的是怅然所失、久久无法散去的意难平和对命运无奈的感慨。包括对于结局的处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似乎还有希望,又似乎没有希望了。沈从文用平淡、含蓄、朴讷自然叙述的风格,对小说的悲剧色彩进行了独特的呈现,似乎总有种淡淡的哀伤。故事中人物的命运也或多或少浸染着凄凉感伤的色彩,夹杂着原始生態下人们对人生无定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而这一系列独特的悲剧呈现方式也造就了沈从文的悲剧文体。

三、结语

《边城》文字简约质朴,没有太多花哨的情节。然而,就是这种像散文一样叙叙道来,自然而清新,极具诗意的叙述风格,向我们讲述了在湘西这个具有传统美、乡土美、人性美的地方上的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而这一优秀作品也向我们展现了沈从文极具个人特色和艺术魅力的创作风格。他文笔节制、简约,却极富诗意色彩,他对“爱”与“美”有着极致追求,因而笔下的“边城”是一个极具人性美、人情美的美好世界,边城里的每一个人平常却善良。他对湘西世界的独特情怀,构成一道鲜亮的风景线,使《边城》具有独异的乡土文学色彩。他对悲剧色彩的特殊呈现,使他的作品中总有种淡淡的哀伤。沈从文的创作风格是难以一一概括的,但似乎难以概括正是沈从文的风格。

参考文献:

[1]刘勇.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66-172.

[2]张志成.关于《边城》中牧歌风格的研究[J].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2020(10):10-11.

[3]沈从文.边城[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4]毕延国.谈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特色[J].现代企业教育(下期),2009(2):189.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边城沈从文
边城
《边城之材幽之地》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极边城暖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