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健勇,黄宗名,陈昭华
(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康复医学科,广西 玉林 537000)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类疾病,以骨量降低、骨组织结构退化为基本特征,引发了人体骨骼的脆性增加,进而容易发生骨折现象。骨质疏松症继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临床的常见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具体病症为腰背痛或运动功能受损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影响极大[1]。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必须及时有效,一旦错过治疗时间则可能导致预后效果大大降低,早期的康复训练和复位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继发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应用价值予以评定,详细内容整理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随机抽选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骨质疏松症继发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4例,依据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42例。参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55-79岁,平均(63.14±2.38)岁。研究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56-78岁,平均(63.09±2.32)岁。参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信息经比对,其差异不显著,P>0.05。入选标准:研究对象均经过临床病理学的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继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参与研究前,均明确研究内容,自愿参加且在知情书上签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语言功能障碍者;认知功能障碍者;器质性病症者;全身性慢性病症者;依从性较差者;未能全程参与研究者。
1.2 方法。参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内容为:叮嘱患者多饮水,饮食以新鲜蔬菜和水果为主,保持卧床休息,利用软垫将患处垫起,并利用床上被动和主动运动方式加强关节和肌力的锻炼,还可辅助物理治疗,利用红外线治疗仪对患者的患处进行照射,并使用脉冲点治疗仪器对患者患处进行按摩,当患者疼痛症状逐渐消失循序渐进的为患者进行坐立训练和步行训练[2]。给予患者注射用鲑鱼降钙素(国药准字:H20020649,青岛国大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天1次,每次剂量为50IU,持续用药2周后,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剂量调整,每间隔1天用药1次;同时口服骨化三醇(国药准字:J20150011,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剂量为每次1粒,每天1次。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施以针灸疗法,内容为:调整患者体位,使其保持卧位,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针灸位置的选择,如风寒痹阻可选风府穴与风门穴,如患者气滞血瘀可选太冲穴、合谷穴以及肾俞穴,若患者跟肾亏虚可选肝俞穴和肾俞穴,以耳针、皮肤针与电针配合的方式为患者施以针灸治疗,每次时间为20-30 min,每天1次[3-4]。两组患者均持续接受3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利用VAS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依据VAS疼痛评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定,分数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如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其VAS评分在0-1分之间,则视为显效,如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其VAS评分在2-3分之间,则视为有效,如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迹象,且VAS评分高于3分,则视为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观察两组患者的骨密度情况,分别检查L2-4 、Ward’s 三角、股骨颈、大粗隆四个部位的骨密度情况。
表3 两组患者骨密度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骨密度的比较(±s)
?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相关数据经分析与汇总以后均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骨质疏松症继发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其计量资料可用(±s)表示,数据结果则需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可用“%”表示,数据结果则需予以卡方检验,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的表述形式为P<0.05。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相比。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2%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8.6%,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2.2 两组疼痛程度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评分并无明显差距,不存在统计学价值,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轻于参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的比较(±s)
?
2.3 两组患者骨密度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并无明显差距,不存在统计学价值,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均得到提升,且研究组患者骨密度高于参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详见表3。
骨质疏松症继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多由外力所致,导致力量通过椎间盘进入椎体终端,并造成了小梁骨结构被破坏,发生局部破裂。该病多以中老年为主要发病人群,随着国家老龄人口逐年增加,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该病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感受,且具有较高的残疾率与致死率,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与质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才能降低老年群体的经济负担与残疾率[5]。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骨质疏松症继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中医领域属于肾虚引发,所以对该病患者的治疗以针灸方式为主,对病灶位置展开施针[6]。心腧、胆腧、胃腧以及大肠腧等部位的施针可有效缓解患者痛感,起到健脾胃、理气血、通经络的作用,且针灸的安全性更高,更适用于大部分特别是中老年患者[7]。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6%,其研究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参照组,表明针灸治疗能够完善临床治疗方式,强化临床治疗的效果,且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参照组,表明针灸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知。
总而言之,应用针灸方式对骨质疏松症继发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骨密度状况,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