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苗苗 张 晶
“双万计划”的提出为高等设计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对地方高校的设计学类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此背景下,通过分析第四轮设计学科评估排名为A-及以上院校的设计学科专业建设现状,总结出国内一流设计学类专业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路径设计和实践经验,探讨“双万计划”背景下地方高校设计学类专业建设的新思路。
双万计划;地方高校;设计学类专业;专业建设
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进一步优化艺术教育学科专业布局,注重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增强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依托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一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一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建设好国家级一流艺术类专业点[1]。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源于鸦片战争前后逐步兴起的工艺教育,直到1998年“艺术设计教育”这一学科名称才正式确立。在2012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计学升级为一级学科,与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影视学、美术学一并构筑了艺术学学科门类[2]。虽然设计学办学历史比较短暂,但在学科交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发展空间很大。数十年过去,我国设计教育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2019年的数据统计,全国开设设计类专业的高校有922所,占比高达73%,几乎涵盖了各个学校类型。设计类专业在校大学生总数已经超过100万[3]。遗憾的是,中国虽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设计教育大国,每年输出数十万设计类专业毕业生,但艺术设计类人力资源市场仍存在着“就业难”与“用工荒”的供需矛盾,其主要原因在于设计学类专业内涵建设不足。尤其是一些地方高校,一味地重视办学规模却忽视了专业建设的质量,从而导致培养出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以安徽省为例,在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中,安徽省共有41所高校403个专业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4个,其中设计学专业建设点为0。而27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也只有13个,占比不足5%。由此可见,地方高校一流设计学类专业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选取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设计学科评估排名为A-及以上的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样本院校设计学类专业的专业设置情况、招生规模、师资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向等方面比较分析,总结国内一流院校设计学类专业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路径特色与实践经验,以期为地方高校设计学学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可行性策略。
为了方便数据统计,本文设计学类专业的范围界定依据的是2020年教育部最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该目录中设计学科下设艺术设计学(130501)、视觉传达设计(130502)、环境设计(130503)、产品设计(130504)、服装与服饰设计(130505)、公共艺术(130506)、工艺美术(130507)、数字媒体艺术(130508)、艺术与科技(130509)、陶瓷艺术设计(130510TK)、新媒体艺术(130511T)、包装设计(130512T)共12个本科专业,隶属工学学科下的工业设计(080205)专业不在研究范围之内。2016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设计学学科评估A-以上的高校共9所,包括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同济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因湖南大学于2020年开始,停止招收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三个专业的学生,只开设工业设计专业,故被排除。除去湖南大学之外样本院校共8所,其中包括2021年公布的双一流学科的学校3所(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同济大学)。按地域划分,北京地区2所(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地区6所(中国美术学院、同济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浙江大学)。本文根据这8所高校的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从专业设置情况、招生规模、师资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样本数据和资料均来源于各院校和设计学类专业所属学院官网。
表1 8所样本院校设计学学科专业设置情况
从8所样本院校来看,在设计学类专业下均设置了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三个专业,其中,5所学校(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同济大学、江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的设计学类专业建有专门的设计学院,3所学校(清华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的设计学类专业与美术类等其他学科专业共建二级学院。从8所学校的情况来看,专业设置情况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8所高校的设计学类专业办学历史都较为悠久,大多兴办于20世纪50年代。例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所高等设计艺术院校。第二,艺术类院校大多有独立的设计学院,且设计学类专业方向创新性强,学科内部交叉融合创新特征较为明显。如中央美术学院已经形成涵盖视觉传达、工业产品、交通工具、家具及家居、媒体及交互、摄影、影像及动漫、数码及游戏、时装及首饰、建筑、景观、环境及城乡规划、设计史论与设计管理等多个领域方向的综合设计学科群。第三,综合类院校的设计学类专业设置则依托自身综合学科的优势实行跨学科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设计学学科发展思路。如浙江大学将设计学类专业与考古、计算机技术相融合,充分利用现代设计理念与技术实现文化遗产数字化。
表2 8所样本院校设计学类专业招生规模
从8所院校设计学类专业招生规模来看,除专业开设等因素导致招生人数在不同年度之间有较大变动的情况外,各年份之间招生人数有一定波动,但总体规模基本保持稳定。截至2020年,招生人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中国美术学院、江南大学和南京艺术学院,占8所样本院校招生总人数约67%,排名后三的分别是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3所学校招生人数占总人数约9%。
比较8所高校的师资结构可以发现,第一,平均来看高校的师资配比相对合理。其中,教授平均占比34%,副教授平均占比46%,讲师平均占比20%。第二,各高校师资质量较高,平均37%以上的教师拥有博士学历,在统计的8所高校中,3所高校的这一比例在40%以上。虽然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并远远超出国家标准,但相较于其他学科专任教师的博士学历占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此外,由于各校师资信息的更新时间不一,表3的相关比例数据可能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
表3 8所样本院校设计学学科师资结构
比较8所样本高校的设计学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可以发现,第一,“大类招生、复合培养”的模式逐渐盛行。设计学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逐渐打破学科壁垒,将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通过各个专业的全面开放,产生了注重综合性和总体性的跨学科意识构建艺术设计学全学科的整体格局。第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样本院校的目标定位具有明显的国际化特征与全球意识。原因在于,8所样本院校的设计学科专业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我国设计的最高水平,他们培养的人才不仅仅需要服务国家的发展,更要能够拥有参加全球设计行业竞争的能力。
从对8所样本院校设计学学类专业设置情况、招生规模、师资、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分析可见,国内一流的设计学高校在设计学类专业建设上既有共性特征,也存在个性差异。
第一,根据样本院校在其官网所提供的信息发现,8所样本学校的设计学科或者设计学专业都是国家级或者省级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且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均属各校传统优势学科。第二,结合招生规模和师资情况看,样本院校的设计学类专业建设具有较好的师资条件,招生规模基本保持稳定,师资的学历、学源条件和师资结构较好,师生比合理,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基本保障。此外,部分院校外籍教师资源也十分丰富,能够充分地开拓学生的设计视野。第三,样本院校设计学类专业有明确的发展定位,且在设定设计学类人才培养目标时,基本具有“全球胜任力、拔尖创新、能力强、高素质”等特征。不难发现,通过树立科学的设计学科办学定位,有助于不断创新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我国的设计学科更快更好地发展。除此之外,清华大学与中央美术学院等院校还创办了高质量的学术刊物,如《装饰》《艺术与科学》《世界美术》等,构建了教学、科研、学术出版一体化的学术平台,为高校师生学术研究提供交流场所。
随着商品竞争由技术竞争转向设计竞争,设计行业逐渐成了新的国家经济增长点。然而,在设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国内地方高校设计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似乎开始遇到更加严峻的局面:专业设置同质化、人才培养定位模糊、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下降等。为了实现高等设计教育内涵式发展,地方高校应抓住“双万计划”的契机,建设一流设计学专业。诚然,目前地方高校的设计类专业不具备“双一流”大学的生源和教学资源,社会普遍接受的认可度也不高,其一流设计学本科专业建设也面临更大的困难。但是,“双万计划”中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实施分“国道”与“省道”两条赛道,也就是说,地方高校的一流设计学本科专业建设更多的是“省道”建设。即地方高校在设计学类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应体现出地域特色,达到区域一流水平。具体反映在培养出的学生在某些方面明显优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学生,并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4]。
明确的专业发展定位是实现高校特色化办学与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样本院校的设计类专业是中国设计教育的佼佼者,承担着培养在世界拔尖的设计人才,将中国设计带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发展使命。与之不同的是,地方高校的设计学类专业发展定位则应植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充实内涵、注重应用、扶优强特、争创一流”的专业建设思路,以质量提高和内涵建设为核心、争创一流为目标,优化专业布局,强化专业特色,转变专业建设理念,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整体水平[5]。首先,地方高校的设计类专业应立足地域文化资源,让设计教育办在中国大地上,通过特色办学和服务社会的积极探索,有效推动地方高校设计学类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其次,用设计思维解决设计教育问题,运用设计思维帮助高校设计本科教育进行学科调整。对标教育部高校本科专业和课程“双万计划”要求,布局和规划实施好自己的专业和课程建设,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构建高水平本科教学体系、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美好愿景。只有这样才能使地方高校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具有竞争力,才能实现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比于样本院校设计学类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与政府的大力支持,部分地方高校并没有建立设计学专业的完备办学条件,只是为追求办学利益,扩大教学规模,便匆匆开办起设计学类专业。这种办学资源匮乏、师资队伍薄弱、人才培养方案混乱的专业只会导致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不能将有限的教育资源落到实处,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专业结构与人才需求的矛盾[6]。实现地方高等设计教育内涵式发展,地方高校应以一流设计学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组建设计学类专业联盟,打造优势互补、资源共建共享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第一,需要联合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地方高校设计类教师拥有博士学历的占比较低,且因政策扶持弱、教育资源少、学术氛围差、薪酬待遇低等原因导致优秀师资流失严重,人才的匮乏导致一流设计学本科专业建设的智力支撑乏力。为此,可以整合教育资源,为部分教师提供学习和继续深造的机会,采用“先进步带动后进步,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的原则,推行特聘教授、特聘客座教授和人才培养“双导师制”,密切高校和企业的联系[7]。此外,高校与高校之间还可以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共同开发优质特色课程,为联盟高校学生学习提供更优质的课程教学资源。第二,设计学作为我国的新兴学科,其建设和布局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地方高校应立足于办学的实际情况,不仅要持续强化设计学科内部融合创新,还要注重设计学科与计算机、社会科学、管理等其他学科的协同创新[8]。
表4 8 所样本院校设计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与目标
相较于其他专业,设计学类专业更应该采用大类招生、复合培养的模式。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设计学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实操性,行业特色十分明显,然而刚结束高考的高中生与家长并不能清晰地了解各专业的学习内容与就业方向,大类招生则大大降低了学生高考之后对于专业抉择的盲目性,提高了专业选择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二是设计基础理论和设计思维是设计的“道”,用一年时间夯实设计学科理论基础是完全有必要的。之后依据个人情况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完成后续学习,既有利于高校内部资源的整合,也提高了办学效益大类招生。总之,大类招生是近年来高校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注释: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9年3月29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4/201904/t20190411_377523.html,2019年4月2日。
[2]郭晓:《构建中国特色设计学学科发展史》,《艺术教育》2018年第15期,第6-11页。
[3]张大良:《扎根中国大地办好设计教育》,《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7期,第1-4页。
[4]刘六生等:《我国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困境与出路》,《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第111-119页。
[5]易中华:《湖南地域文化资源开发与地方高校设计教育的融合》,《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第23期,第78-80页。
[6]彭亮:《当下中国设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年第2期,第33-35页。
[7]张轶:《供给侧改革下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艺术百家》2016年第6期,第202-204页。
[8]董占军:《新工科背景下设计学学科专业建设问题》,《创意与设计》2020年第5期,第77-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