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敬
《新青年》杂志创办于民国初年,是在思想意识领域和现代科学发展方面对我国影响重大、意义深远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该杂志倡导科学与民主,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中可谓极其前卫。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新青年》先进的创刊观念不仅体现在文学与思想领域,而且杂志设计本身也是中国现代杂志形态转变过程中极具代表性的杂志之一。本文采用辩证法的原理阐释《新青年》杂志设计观念与设计形式、设计技术与设计艺术、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以及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创新性地从设计学角度探讨其设计价值,拓宽对该杂志的研究维度。
《新青年》杂志;设计价值;西学东渐
《新青年》(LA JEUNESSE)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1]。它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该杂志不仅在文学领域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体现出前沿特性,反映在杂志设计方面也因其独有的办刊理念展现出新颖的设计形式,因其独特创新的设计语言为我国民国时期书刊形态向现代转型做了强有力的铺垫。
晚清至民国是中国社会形态和思想意识领域发生巨大转折的时期。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和领导了一次次的文学革新运动。这些文学革新运动在使传统的文学观念、艺术观念向现代文学观念、艺术观念转型的过程中,具有发轫之功,促进之效,取得了一定的历史成果。但由于维新派们的历史以及思想认识水平上的局限,他们的文学革新主张也同他们的社会改良主张一样,很不彻底。他们的文学革新运动在文学、艺术由传统形态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只能起到一种中介的、过渡的、奠基的历史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现代转型中,起着至为关键的转折点的作用的,还是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或新文学运动。《新青年》以一套全新的、彻底的文学变革主张为纲领,高高举起“文学革命”的鲜明旗帜。这种彻底的文学革命运动,将维新派们倡导的文学革新运动真正提高到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历史水平,也在文学、艺术的内部实现了重大的历史变革,从而为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引进与传播提供了艺术本身的内部需求和动力。这正是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学运动的历史地位之所在。
在这样一个社会发生转型的时期,也是中国书刊形态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阶段,《新青年》杂志彻底的革命意识也体现在杂志设计中。前沿的设计理念促生了创新的设计语言与设计形式,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陈独秀提出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才能救中国,即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科学(“赛先生”,Science)。这一理念转化为设计语言形式形象地体现在其封面设计之中。《青年杂志》1-6号(1915.9—1916.2)每号都有一位封面人物,刊内有文章对此人物进行介绍,主要内容是这些人物的伟大事迹或代表作品,为中国的新青年塑造榜样。创刊号封面人物选择了“英之苏格兰人”安多留·卡内基(Andrew Carnegie,1837—1919),刊内附有彭德遵从卡内基英文传记中节译并穿插个人评论的人物介绍——《艰苦力行之成功者:卡内基传》(图1)。第8期封面设计选用圆形核心图形,以世界地图为背景元素,两只相握的手既寓意民主与科学两大创刊主题,也反映出中国人民愿与世界人民友好相处的美好愿景(图2)。
图1 《新青年》第1卷第1号封面设计
图2 《新青年》第8卷第6号封面设计
前沿的设计理念必定会引发对传统设计形态的挑战,当传统的设计形态不能满足前沿设计理念的时候,便会促使它在传统与现代交汇的新的社会语境下不断调整并完善自身机能,激发内在活力,向符合时代需求的方向转型,逐步向现代设计体系靠拢。因此设计理念与设计形式定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不断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彼此完善,相辅相成。
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它们试图通过思想的入侵慢慢统治乱世的中国。他们通常会通过发放教义传单的形式布教。随着这一布教行为的展开,也自然将西方的先进印刷技术引入中国,导致中国印刷技术逐步打破古代的传统书刊形态,向现代书刊形态转型。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出版行业由中国沿海逐步向北蔓延开来,各大通商口岸尤为活跃。但是当时机械铅印并没有被广泛应用于出版业,因为西方传教士意识到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模式相对廉价,因此选择采用雕版印刷进行宗教宣传。直至后期英商安纳斯托·美查以商业运作的模式进入中国书报业,印制经典古籍或工具书,结合铅印、石印等印刷技术,才形成了较大的市场影响力。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但归根结底离不开“西学东渐”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新青年》杂志自由、开放、前沿的设计理念,决定了其自创刊初期便借鉴了欧美书刊的形态以及印刷技术,呈现出精英文化的品位,是中国现代书刊形态转型的代表作品。从印刷技术来看,新的设计要求需要辅以相应的技术支撑来实现。在当时印刷基本的技术来自外来的移植,对于外来技术与形态的天然承接和视觉本土性要求的矛盾,促使《新青年》的书刊形态呈现创新的设计活力,极具内部张力。《新青年》是最早使用对开页进行装订的出版物,并且使用中英文对页印刷。这对印刷技术与成本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亚东图书馆是当时上海最大的出版发行机构之一,从技术和资金层面都能给予充分的支撑,可以实现杂志编辑的设计要求。从设计的艺术性来看,包容而深刻的文学思想折射出新颖的设计理念,物化到设计本体迸发出丰富多元的设计语言,从图形至版式设计皆具开拓性。色彩丰富的图像以及丰富的版式设计都体现出《新青年》极具引领性的设计理念,与之提出的新文化思想交相辉映。
技术性与艺术性自古以来就是设计不可或缺的两方面。脱离技术性往往难以实现艺术性的美,空有技术性忽视艺术性往往会诞生空洞的设计作品。设计作品不同于艺术作品。设计作品具有功用性,也就是使用功能,是为大众的设计,而艺术作品更关注于艺术家的主观情感与表现。二者有联系也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优秀的设计作品是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
古籍指印刷于1912年之前的具有中国古典书籍形态的书籍。中国古代书籍有其专属的书籍制度。自纸张发明以后,中国古代书籍由卷轴演变至册页形态,至清代中期形成了完善的线装书籍形态。古代书籍从材料的选择、开本的大小以及印刷技术都比较讲究,而且书籍从版式到结构都有其专属名称。古籍版式如版面、大小题名、板框(亦称边栏)、界行、天头、地脚、版心、行款、字数、鱼尾、象鼻、书耳、书牌、条记、句读、插图等。古籍结构如书头、书签、书衣、护叶、书眼、书背、书根、订线、书角、书口、书脚、书心、书脑等。从古籍版式到结构名称的命名可以看到其与人体结构有一定关联,这其实也暗合了与宇宙天地之间的对应关系。
自1912年民国初年开始,随着社会政治环境的复杂变化,为新中国寻找出路的自由之思想在军阀混战的背景之中不断涌现,报纸杂志成为这批爱国之士发声的窗口。中国古代书籍也在西方传教士的涌入和爱国人士的思想宣传需求之下慢慢向现代书籍形态转型。在现代书籍转型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有继承也有创新,这是一个不断探索变化的过程,总体来看呈继往开来之势。
《新青年》杂志设计在装帧与版式方面都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磨合,传统形态与现代语言交汇存在于全刊54号的设计编排中。从装帧形式来看,全刊采用传统的线装书形制,并采用与古籍一致的自右向左的阅读模式。但是《新青年》首创了在版式编排中加入标点符号,并将首字进行放大处理。这在以往的古籍版式设计中是未曾出现过的。看似细微的变化却体现出设计人员别出心裁的创新意识,从文字的阅读性出发考量设计而不仅仅依存于传统制式。此外,《新青年》的字体设计也是不得不提的在现代设计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和意义的一个方面。在此之前,中国古代书籍封面字体多以名人题字或采用魏碑体、篆体等,正文字体多以雕版宋体字为主要字体形态,包括清末对外开放以来创办的《点石斋画报》等近现代代表性刊物设计(图3)。而《新青年》封面首创了无衬线的美术字,醒目独特并极具视觉感染力(图4)。美术字在当时被称为“图案字”,是指经过艺术处理的文字。内文版式设计有时还会采用中英文搭配的方式,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在当时众多的报纸杂志的设计中脱颖而出,形成了新的范式,在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被众多刊物竞相模仿。如《小说月报》《创造季刊》《沉钟》《大陆》等。
图3 《点石斋画报》封面字体设计
图4 《新青年》封面字体设计
近代以来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大量输入,中国社会与文化所发生的重大变革,特别是中国近代以来艺术世界和艺术理论本身的现代转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起码的条件[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新青年》杂志担起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任,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学说和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大规模地介绍到了中国,对指导中国革命以及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
设计艺术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离开设计实践谈设计是缺少论证的空洞理论,设计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其典型的实践属性。反过来,设计不断的实践之后需要理论总结与反思,才能够指导设计向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避免机械设计对人类社会前进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总结,再实践,形成一个良好的设计循环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其社会意义与价值。
《新青年》是民国初年极具影响力的革命性杂志,但是作为一本民营杂志,发行商必须考虑其成本问题。从期刊发行出版的时间可窥见在杂志运营过程中也经历过不少的波折。《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月刊共出9卷54号,之后又陆续出了4期季刊与5期不定期刊物,加起来一共历时十年十个月。前7卷由群益书社发行,之后由独立组织的新青年社发行。由此可以看出,在当时动荡的社会大环境下,《新青年》要想继续维持发行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阻力,编辑部几经辗转,发刊时间也难以规律,可以说是步履维艰。
《新青年》的发行出版有其特定年代的特殊性,但是这也给我们当下的设计实践带来诸多思考。例如如何处理市场与受众的关系,设计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作为设计师该有的社会责任感是什么。作为设计师要致力于设计服务于社会、提升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这样一个设计目标。而设计的过程需要不断反思与总结,要不断地去辩证设计理念是否做到了以人为本,适度设计。适度设计,既是当今社会的一种设计理念,也是当今社会家庭形式多样化对设计的要求[3]。设计服务在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同时是否会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每一次设计行为都要经历实践、思考、再实践、再思考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设计过程,才能真正实现其设计价值。
本文创新性地用辩证法的原理对《新青年》杂志这一革命性期刊从设计学的角度进行分析。透过其创刊社会背景、核心宣传理念以及书籍形态的转型发展看到该杂志所体现出的设计观念与设计形式、设计技术与设计艺术、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以及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发掘该杂志在文学、新闻学、社会学等领域之外的研究意义与价值,拓宽了该杂志的研究维度。研究成果对当下现代设计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促进现代设计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沿着理性思维良性的循环发展。
注释:
[1]该杂志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创刊时名为《青年杂志》,杂志在第一卷(共6号)一直使用这个刊名,后因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所办刊物《上海青年杂志》名称相近而更名为《新青年》,并将这个名字一直用到终刊。文中提到的《新青年》杂志作为刊物的统称,均包含第一卷的《青年杂志》。
[2]宋建林等编著:《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发展史》,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第7页。
[3]刘佳:《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下的设计艺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