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婉媚,萧倩敏,张红玉,陈 芳
(中山市中医院超声科 广东 中山 528400)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是近年来新兴的诊断方式,具有无创、快速等检查优势,能够将病变处的立体形态很好的展示,并能够对周边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有效显现,对于提高患者诊断依从性作用显著[1-3]。现为探究该诊断方案在子宫宫腔病变类疾病诊断鉴别中的准确性、敏感度以及特异度,特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7 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宫腔病变诊断者80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探究分析,并做下述报告。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7 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宫腔病变者80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诊断以及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诊断,以宫腔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其中,患者年龄25 ~72 岁,平均年龄(48.43±2.20)岁。未绝经者60 例,绝经者20 例。本研究治疗同意书已被患者及其家属签署,且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3D-TVS 检查资料完整;(2)有性生活史;(3)年龄在18 岁以上。
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全者;(2)合并妊娠者;(3)伴发生殖器官急慢性感染者;(4)合并肝肾、心脑血管疾病者。
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诊断以及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诊断。其中3D-TVS 诊断采用美国GE 公司生产的VolusonE8 实时三维彩色多普勒声像仪。三维经阴道容积探头型号RIC5-9-D,探头频率为5 ~9 MHz。是在患者月经结束后的一周内进行3D-TVS 诊断,患者在接受检查前,先将膀胱排空,调整为截石位体位,在探头表面涂耦合剂,再在探头上方套避孕套,顺着阴道后穹窿部将探头慢慢置入,先对子宫及附件区域通过常规2D-TVS进行探查,对子宫周围组织情况进行探查,并观察子宫大小、形态、宫腔病变数量、回声、内膜厚度等基本情况,在最佳位置选取病变的二维图像,并挑选合适的角度对子宫内膜容积信息进行选取,将探头位置固定,确保其不动,将二维模式转换为三维成像模式,中心位置为病灶区域,选取三个方向轴,对病变形态、大小,通过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并对疑似纵膈子宫者进行子宫纵隔长度、宫底凹陷程度以及宫底肌层连续性评估,并将冠状面数据、图像进行保存,并确保保存下的图像清晰度能够符合临床诊断要求。根据《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中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宫腔病变的鉴别诊断。
患者在接受3D-TVS 诊断后一周左右,接受宫腔镜检查,设置流速为260 ml/min,膨宫压力13.3 kPa,对诊断区域进行常规消毒,通过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将宫腔镜探头顺着宫腔管置入至子宫内,并对子宫与周围组织关系、子宫内血管、色泽、内膜质地、内膜厚度进行观察,对疑似为宫腔占位者,观察病灶形态、范围、大小、部位,并在可疑病灶处进行活检,并进行病理检查。参考《妇科内中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宫腔病变的鉴别诊断。
记录不同子宫宫腔病变在3D-TVS诊断中的显像特点。
以宫腔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3D-TVS 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真阳/实际确诊数×100%;特异度=真阴/(真阴+假阳)×100%;灵敏度=真阳/(假阴+真阳)×100%;阴性预测值=真阴/(真阴+假阴)×100%;阳性预测值=真阳/(真阳+假阳)100%[4]。
数据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3D-TVS 诊断为宫腔粘连者,其3D-TVS 图像典型特征为宫腔内膜回声为非连续性或有缺损,有不规则边缘或宫角(两侧或单侧)没有得到完全显示,严重者以宫腔为不规则型、“T”型,正常的倒三角形态丢失,且宫腔狭小(见图1)。经3D-TVS 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者,其3D-TVS 图像典型特征为有半环状血流信或团块周围环状被探及,病变范围有包膜可见,轮廓清晰,内膜基底层有中断、不连续的回声,病变处为等回声或低回声(见图2);经3D-TVS 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者,其3D-TVS 图像典型特征为有条状或点状彩色血流信号被探及,内膜基底层朝向子宫腔方向为尖笋状或椭圆形,内膜线整齐,较强的团块回声,基底较狭窄,三角形边缘清晰(见图3)。
图1 宫腔粘连
图2 子宫黏膜下肌瘤
图3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诊断得出,纵膈子宫者4例,宫腔粘连者1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0 例,子宫内膜息肉40 例。3D-TVS 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值均较高。
表1 对比3D-TVS 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n(%)]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厚、黏膜下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均属于宫腔内病变,为妇科高发疾病[5,6]。以往临床对该疾病的主要诊断方式为刮宫诊断以及宫腔镜辅助诊断,但此类诊断方式均属于侵入性检查,检查疼痛感强烈,不易于被患者接受,故不适合作为首选诊断方式。现为探究更有效、并易于患者接受的诊断方式,特做此研究。
本研究表明,在对宫腔病变鉴别诊断中,3D-TVS 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值均较高。究其原因,3D-TVS 与传统的二维超声诊断相比,能够提供冠状切面图像,能够利用数据重建的过程,获得子宫立体图像,医师能够根据所呈图像对全面病变解剖信息进行获取,使宫腔病变诊断鉴别准确率显著提高,且将超声快速、简便、无创等检查优势进行保留,得到了临床医师以及患者的青睐[7,8]。如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疾病时,二维诊断多是通过病变产生的回声高低进行判断,但由于只有完全在宫腔内的病变组织才能产生高回声,极易造成漏检[9]。且对于体积较大的息肉,得到的回声并不均匀,导致鉴别难度较大,而3D-TVS 能够通过建立的立体图像将内膜厚度、形态有效观察,并通过对角度进行转换将细微病变的来源更高的观察到,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在诊断黏膜下肌瘤时,对于基底部较宽、直径较小的肌瘤难以通过二维影像发现,而3D-TVS 能够通过立体血流频谱使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提高,并能够通过冠状切面的显像将宫腔受压程度进行显现,进而使诊断更为准确。
综上所述,对子宫宫腔病变患者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准确鉴别子宫宫腔病变类型,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