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胸腔先天性占位性病变的产前超声诊断与预后分析

2021-02-26 08:20王曦曦牛会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期
关键词:活产占位性囊性

王曦曦,牛会敏

(北京亚运村美中宜和妇儿医院影像科 北京 100101)

胎儿胸腔占位性病变属于产科中较常见的类型,比较常见的主要是以下几种: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肺隔离症、先天性膈疝等。在本次研究中,以产前超声作为检查工具,分析超声下胎儿病变表现及预后情况,以提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 年12 月—2020 年3 月于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36517 例次孕产妇,其中24 例胎儿存在胸腔占位性病灶,孕妇年龄23 ~39 岁,中位年龄32.5 岁,首次进到本院接受超声检查的孕妇孕周最早者16 周,最晚者36 周。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 采用GE voluson730 Expert 型、voluson E6 型、voluson E8 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凸阵探头,探头频率2 ~5 MHz。

1.2.2 检查方法 产妇的检查体位为仰卧位,凸阵探头经腹部仔细的探查产妇腹部状况,查看胎儿部位,之后对让胎儿进行系统检查,包括胎儿形态、发育状况等。于胎儿胸腔横截面、矢状面、冠状面观察胎儿胸腔结构。一旦发现胎儿存在占位性病变,对胎儿的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进行测量,同时对病症形态、回声观察并记录,将病灶回声与胎儿正常肺或肝组织进行比较;观察病灶是否压迫周围组织,如心脏纵隔移位等,观察膈肌形态;进一步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或高分辨率血流显像,对胎儿病灶内部回声仔细观察,掌握血供的具体来源,对常规超声检查无法判定可借助脉冲频谱多普勒(pulse Doppler,PW)来做更为准确的检查。且还需确定胎儿是否存在发育畸形情况,如手指数量,四肢状况等,并探查摊儿是否存在水肿、羊水过多情况,便于制定合理干预方式。完成检查后嘱咐产妇需定期返院复诊,便于及时发现异常及保证产妇健康。

1.2.3 追踪随访 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产妇、家属,询问产妇的意愿,如一些产妇可能因出现胎儿异常而选择引产,一些产妇则可能让发生病变的人胎儿继续妊娠,若有继续妊娠意愿的产妇,需要频繁的入院检查,以充分了解胎儿发育情况,并在产后1 年内进行电话随访。

2 结果

2.1 病灶超声表现

首次产前超声诊断(表1)与超声图像表现(图1):(1)诊断为CCAM-Ⅰ型病灶:胎儿胸腔囊性包括,边界清晰,透声好,C D F I 未显示病灶内存在血流信号。(2)诊断为CCAM-Ⅱ型病灶:在胎儿的胸部有囊实性的病灶出现,病灶的边界清晰,实性位置则呈高回声,囊性部位存在大小不一的无回声区,CDFI 或HDF 可显示血供来自于肺循环。(3)诊断为CCAM-Ⅲ型病灶:胎儿胸部影像清晰可见,发现存在实质性的回声包块,回声高于胎儿正常肺组织,CDFI 或HDF 可显示血供来自于肺循环。(4)诊断为胸部BPS 病灶:与CCAM-Ⅲ型表现相似,但CDFI 示病灶血供来自体循环(胸主动脉或腹主动脉)。(5)诊断为左侧C D H:胎儿左侧膈肌正常弧状低回声结构消失,左侧胸腔内囊性病变,边界可见,胎心受压位移,C D F I 未显示病灶内血流信号。诊断为CCAM 与BPS 的22 例胎儿均为合并其他异常,诊断为C D H 的2 例胎儿合并其他器官异常(小脑蚓部缺损、右侧胸腔积液)。

表1 24 例病灶超声表现分析

图1 胎儿胸腔占位性病变超声图像

2.2 追踪随访

对上述24 例胎儿进行随访,其中2 例失访,其余22例随访至妊娠结局,18 例足月活产与4 例终止妊娠(见表2)。18 例足月活产胎儿,其病灶逐渐缩小者14 例,出生前消失者5 例。本研究中10 例病灶压迫胎儿心脏位移,其随访结果为逐步缓解并足月活产6 例(CCAM 胎儿5 例与胸部BPS 胎儿1 例),终止妊娠3 例(胸部BPS 胎儿1 例与左侧CDH 胎儿2 例),失访1 例(CCAM 胎儿)。

表2 24 例胎儿妊娠结局随访

3 讨论

产前超声检查是发现胎儿胸部病变的重要检查手段。胎儿胸占位性病变主要包括CCAM、BPS、CDH。

CCAM 是一种肺组织错构畸形。依据病理学特征将CCAM分为Ⅰ、Ⅱ、Ⅲ型,超声诊断标准 (1)Ⅰ型:胸腔病变内见1 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囊性无回声区,单个无回声区最大直径>20 mm;(2)Ⅱ型:边界清晰的混合性回声病灶,病灶内见多个小的囊性无回声区,无回声区最大直径<20 mm;(3)Ⅲ型:边界清晰的实性高回声病灶,内部可有多个微小囊性区[1]。CCAM 血供来源于肺循环。

CDH 是由于膈肌发育缺陷导致腹腔器官疝入胸腔,左侧较右侧多见[2]。超声表现为(1)胎儿膈肌突向胸腔的弧形低回声带中断或消失;(2)胸腔内异常回声:左侧膈疝时可见囊性或混合性回声,囊性回声多为胃泡,混合性回声多为肠管或网膜;右侧膈疝时多为肝脏疝入,因其回声与肺实质接近,诊断难度较大;(3)胎儿心脏位移;(4)胃泡位置改变:左侧膈疝时胃泡直接疝入胸腔,腹围平面不见胃泡,腹围测值减小;右侧膈疝时胃泡后移;当胃泡位置下移接近膀胱时,很可能是其他器官疝入胸腔;(5)CDH 常合并胸腔或腹腔积液,羊水增多;(6)CDH 亦常合并其他器官畸形,CDH 血供来自腹腔血管(如门静脉、肠系膜动脉等)。

胸腔病变的鉴别诊断:(1)CCAM-Ⅰ型、Ⅱ型需与胃泡或肠管疝入胸腔的CDH 相鉴别,观察膈肌的形态完整性为鉴别要点,而胃泡或肠管疝入胸腔后还可有蠕动。(2)CCAM-Ⅲ型与BPS 之间亦需相互鉴别,血供来源为鉴别要点,CCAM 血供来自肺动脉,BPS 血供来自体循环动脉。

预后:(1)CCAM 预后:文献报道[3]CCAM 预后良好。(2)BPS 预后:文献报道[4]随妊娠进展,50%~70% 的BPS 可减小至消失。(3)CDH 预后:CDH 检出时间越早、疝入组织越多、胎心受压位移程度越重,则预后越差[2]。本组病例中CCAM 与BPS 胎儿中足月活产的18 例,病灶缩小者14 例,出生前消失者5 例。本组胎儿中左侧CDH的2 例,均存在胎心受压位移、合并其他器官异常(小脑蚓部缺失与右侧胸腔积液),孕妇均选择终止妊娠。有学者认为胎儿胸腔病变的预后相关因素有病灶大小、胎心受压位移、是否合并其他器官异常、是否存在胸水或腹水、全身水肿、羊水过多等征象,也有学者认为健侧肺发育程度是预后关键因素[5]。本组病例中病灶压迫胎儿心脏者10例,除失访与引产胎儿共4 例外,其余6 例胎儿随孕周增长胎心受压情况均完全缓解,并足月活产,此6 例胎儿的共同特点是均未合并其他器官异常。笔者认为当病灶压迫胎儿体静脉及食管致其梗阻时,胎儿可能出现胸水或腹水、全身水肿、羊水过多等征象,这些可能是不良预后征象,而孤立的胎心受压位移,或许并非不良预后征象。

总之,当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胸腔占位性病灶时,需判断其性质和来源,而胎儿的预后与病灶的性质、体积大小、是否合并其他异常等因素相关。

猜你喜欢
活产占位性囊性
女性年龄与获卵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累积活产率的影响
IVF/ICSI-ET取卵周期因素与不同移植次数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Role of telomere shortening in anticipa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人口主要指标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人口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