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道《白马论》,为论以示谢。于时谢不即解阮语,重相咨尽。阮乃叹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可得。”
备注:(1)谢安:字安石,谢奕的弟弟,早年隐居东山。前秦苻坚率兵南下,谢安出仕主持局面,任征讨大都督,指挥谢玄等人在前方大破秦军,史称“淝水之战”。死后追赠太傅。
(2)阮光禄:即阮裕,字思旷,东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曾任王敦主簿,又任临海、东阳太守,不久辞官退隐。后征秘书监、侍中、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都没有就职。
(3)《白马论》:战国时公孙龙所著,提出“白马非马”这一命题,认为“白马”与“马”这两个概念所指示的范围有大小之别,不能混淆,“白马”不等同于“马”。这一论题是为了讨论事物概念与实质之间的差别。
(4)重相咨尽:重复询问请教,以求能全部理解。
译文:谢安年少的时候,请阮裕讲解《白马论》。阮裕写了论述的文章给谢安看。当时,谢安不能立刻理解阮裕的话,重复向他询问,以求能全部理解。阮裕于是感慨道:“不但是能够讲解的人难得,就是能够寻求解释的人也很难得。”
点评: 文学,“孔门四科”之一,原指礼乐制度,后泛指学术。魏晋时期是自先秦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学术思想的繁荣发展时期。士人们贬黜刻板的经学,崇尚老庄哲学,热衷于谈虚胜、辨玄理,清谈之风大盛,遂有所谓“正始玄音”。当时,学术思想趋于活跃,文坛呈现出一派清新自由的景象。
“白马非马”,是讨论事物“名”与“实”之间的关系,也是魏晋清谈的重要话题。在这则故事中阮裕有感于谢安认真的求学态度,认为能够解答疑难的人很难得,而能够发现问题,并渴望解决问题的人,也很难得。
原文:王太尉不与庾子嵩交,庾卿之不置。王曰:“君不得为尔。”庾曰:“卿自君我,我自卿卿;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
备注:(1)王太尉:王衍,字夷甫,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王戎的堂弟。官至宰相,却崇尚清谈,不问国事,永嘉之乱中被匈奴刘渊的部将石勒所杀。
(2)庾子嵩:庾敳(ái),曾任吏部郎,永嘉之乱中,与丞相王衍一同被匈奴刘渊的部将石勒所杀。
译文:王衍不同庾敳交往,庾敳却不停地用“卿”来称呼他。王衍说:“君不能这样称呼我。”庾敳说:“你只管用‘君’来称呼我,我只管用‘卿’来称呼你;我自用我的叫法,你自用你的叫法。”
点评:方正,指人的品行正直不阿,不为外力所屈服。“贤良方正”,是历代选士的重要标准,西汉时期就有诏令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的措施。贤良方正,也成为我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世说新语》的这个篇章记载了魏晋士人们刚正耿直、不畏权威、尽忠节孝、舍生取义的故事。
在这则故事中,王衍认为自己与庾敳没有交情,庾敳不能用“卿”来称呼他。但庾敳我行我素,认为自己只不过是采取自认为合适的方式罢了,但他也不强求王衍与自己结交,任凭王衍对他使用尊敬而疏远的敬称。能坚持自己,又不强求别人,这是庾敳的可爱之处。
原文: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备注:(1)谢太傅,即谢安。
(2)东山:在今浙江上虞西南,当时有不少名士在此隐居。
(3)孙兴公:即孙绰,字兴公,博学善文,游乐山水,曾任永嘉太守、散骑常侍、著作郎。
(4)孙、王诸人:指孙绰、王羲之等人。据记载,当时谢安在东山隐居,常与孙绰、王羲之等人畅游山水。
译文:谢安在东山逗留时,与孙绰等人乘船出海游玩。风起浪涌,孙绰和王羲之等人的神色都惶恐起来,高喊着要回去。谢安兴致正好,又是吟咏,又是长啸,一言不发。船工因为谢安容色淡定,神情喜悦,仍然不停地向前驶去。不久,风势越来越急,浪头更加猛烈,众人都喧闹骚动,坐不下来。谢安缓缓地说:“这样,还是回去吧。”众人立即应声回到座位上。从这件事,可以知道谢安的器量足以安定朝野。
点评:雅量,指为人具有宽广之胸怀、淡定之气度、优雅之涵养。古人讲求修身正己,《荀子·修身》:“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也,灾然必以自恶也。”修身、齐家、平天下,人的气度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慢慢积累和形成。本篇章广泛地反映了魏晋士人志存高远、淡泊宁静、宠辱不惊、虚怀若谷、视死如归的胸怀和气度。
在这则故事中众人泛海出游时,只有谢安不惧风浪,沉着冷静,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镇定朝野、安抚民心的政治才干。后来,在淝水之战前,谢安出山主持大局,面对前秦苻坚的六十余万士卒、二十七万骑兵,他镇定自若,从容安排,从而稳住了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