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岁月 陆彦文 李慧丽
【摘要】中国是拥有众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在历史上多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十六国北朝时期,河西地区政权更迭,民族融合,宗教传播,无论在社会风俗还是文化艺术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后世历史学、民族学、艺术学的研究影响深远。本文根据近年来的考古研究成果和众多文献古籍线索,探究十六国北朝时期敦煌地区民族融合在文化艺术中的体现,以多角度多方位展开论证。
【关键词】河西;敦煌;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佛教;石窟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23-182-05
【本文著录格式】 刘金岁月,陆彦文,李慧丽.十六国北朝时期河西地区的民族融合:以敦煌壁画为中心的讨论[J].中国民族博览,2021,12(23):182-186.
引言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融合的统一国家。汉魏迭代之际,青藏高原及蒙古高原的诸多民族迁徙到河西走廊繁衍生息。此时中原王朝正处于军阀混战的兵燹之中,中原王朝对河西走廊的控制力大大衰弱。经过近百年的长期混战,匈奴、鲜卑、羯、羌、氐等民族在中国北方大地崛起,逐步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在民族割据政权林立之时,西晋凉州刺史张轨治下的河西走廊相对安定,“避难之国,唯凉土耳”,张轨及后继者对外来人口采取招抚政策,大量中原硕学宿儒和百姓逃往河西避难,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同时各少数民族也涌入河西走廊定居繁衍,为河西地区民族融合奠定了基础。十六国后期,北方前秦王朝再度瓦解,河西走廊地区先后出现了三个地方割据政权,即后凉、北凉、西凉。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公元439年),魏灭北凉,统一北方。经过200余年的割据混战、民族融合,中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在敦煌地区碰撞交融,催生出独具特色的艺术文化风貌,对后世民族学、历史学、艺术学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一、十六国北朝时期河西地区概述
(一)河西地区简介
河西地区即河西走廊,位于黄河西面,祁连山脉以北,合黎山以南,地形呈狭长的条带状平原。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汉王朝在河西地区设四郡,用以扼守丝绸之路往来咽喉。河西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中原王朝控制西域的战略前沿,也是各民族聚居生存的共同家园。汉魏之后,河西地区由于民族矛盾加剧,政权变化频繁,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同时各民族在河西地区不断交融,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遗存风貌。
(二)十六國北朝时期河西地区政权概述
自东汉魏代际以来军阀割据,中原王朝对河西地区的控制力日益衰弱。汉魏之后,由于西晋王朝内政混乱。公元291年,西晋王朝爆发八王之乱,经历短暂统一后的晋王朝又一次陷入长年战乱。十六国北朝时期,河西地区先后经历了汉人张轨家族建立的前凉政权,氐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氐人吕光建立的后凉政权,汉人李暠建立的西凉政权,匈奴人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政权,鲜卑人拓跋珪建立的北魏政权,鲜卑人元宝炬建立的西魏政权,鲜卑人宇文觉建立的北周政权,历8朝,共263年。
二、十六国前期河西地区民族融合的特征
(一)河西地区生产方式变迁
根据清末徐松、苏履吉等人的考究得出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前秦时期。前秦则为氐人建立的北方王朝,氐族不同于其他游牧民族,生产方式与汉族类似,以农耕为主。西晋时期,由青藏高原内迁的各族和汉族交错聚居,与汉民族融合,根据文献记载,此时关陇地区农耕经济得以复苏:编户皆有牛,于田役省赡。(唐 房玄龄《晋书·食货志》)
上述文献反映出在西晋末年,关中地区农业生产恢复的景象,这与以农耕为生的氐人更密切相关,在关中地区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改善都与汉氐融合具有很大关联性。魏晋迭代时期,由于气候变迁,从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内迁的五胡大量聚居在关陇、河西地区,少数民族逐步融入中原文化,并且形成了胡汉嵌合、民族杂居的社会结构。
(二)河西地区服饰颜色变迁
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的服饰文化相较于汉代也出现了巨大变迁。由于民族交融,政权变迁导致精神文化变革。以服饰为例,根据十六国时期考古研究显示,这一时间段内河西地区民族融合特征显著,文化交融速度加快,展现出独特的社会文化风貌。
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显示,十六国时期河西女性服饰色彩相较于汉代出现明显变化,更加展现了少数民族的特点。玉门毕家滩M26出土一件绯碧裙(图1),同一时期发现的《孙狗女衣物疏》记录了“故绯碧裙一牒”。绯,即红色;碧,即绿色。《孙狗女衣物疏》所描述的服装制式反映出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对汉民族服饰的影响。
这件绯碧裙的出土反映出这一时期人们审美观点相较于汉代已发生较大变化。汉代,中原汉族人认为碧绿颜色等级卑贱,但来自蒙古高原的少数民族则更为喜欢绿色。这件绯碧裙的出土反映了魏晋十六国以来,由于民族交融,胡汉民族融合,衣着审美已发生表达转变,既体现了汉人的礼仪文化,同时反映了少数民族独特的审美风尚。
(三)河西地区宗教文化融合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关键节点,也是胡汉嵌合的重要地区。同一时期佛教从西域传来,其思想打破了中国原有的汉族社会意识,形成了这一时期独特的社会文化风貌。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较早接受佛教思想,统治者也将佛教地位大加抬升,佛家僧侣地位尊荣,十六国时期佛学集大成者是后秦经学大师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法师博览佛家经文,闻名遐迩,后秦姚兴亲迎鸠摩罗什法师入长安,奉为国师。佛教也在关陇河西地区快速传播,逐渐形成这一历史阶段北方主流思想。
佛教的传入,形成了新的文化意识,北方地区无论胡汉各族,普遍信仰佛教。佛教与中国本土宗教文化相结合,促进民族融合加剧。
(四)河西地区墓葬形制演化
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墓葬壁画内容丰富,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河西地区的生产生活风貌。其壁画内容包含农业生产、军事行动、宗教民俗等,是研究这一时期敦煌地区民族融合的重要资料。
魏晋十六国时期,敦煌壁画墓葬以敦煌为中心,其墓葬壁画主要内容风格由东汉墓葬风格融合少数民族特色,逐步形成了别具时代民族特色的墓葬壁画(图2)。在这一时期的墓葬壁画内容丰富。例如:嘉峪关新城M1壁画主要有宴饮图、狩猎图、食器图、出行图、耕种图、侍女图、园林图等;嘉峪关新城M5前室壁画则有采桑图、放牧图、守卫图、耕作图、骏马图、狩猎图等,同一时期的酒泉丁家五号墓壁画内容也与嘉峪关新城墓葬内容相近,大多包含农牧交融的因素。魏晋十六国时期墓葬壁画继承发扬了汉代墓葬壁画的内容形式,同时相较于汉代壁画又出现更多元的文化因素,体现出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的特征,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新型墓葬形制特点。
近年来考古研究在甘肃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地区不断深入。根据墓葬壁画反映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既有中原农耕礼乐的影响,同时兼具了草原民族游牧狩猎的特色,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河西地区民族融合程度。
三、十六国北朝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遗存
(一)莫高窟修建始末探究
据清代苏履吉在敦煌任县令期间,在敦煌整理前代碑文,根据苏履吉整理唐代《李克让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
名言者也,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止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口。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于傅师龛侧,更即营建。伽兰之起,滥觞于二僧。复有刺史建平公、东阳王等各修一大窟。(清 苏履吉 重构《李克让修莫高窟佛龛碑》)
同时,在《大周□□□□□校尉上柱国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对于敦煌莫高窟的修建年代也有所记载:
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险,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於人尊师窟侧,更即营建。伽蓝之起,滥觞於二僧。(清 徐松《西域水道记》《西域水道记》三 伯 二五五一)
根据清代学者考究以及出土碑文可以得出敦煌莫高窟最早修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僧人乐尊途经此地,见金光闪烁,显现佛光,便开凿第一个洞窟;后法良禅师于此地修建佛窟,敦煌莫高窟由此肇始。關于莫高窟名称的由来,比较普遍的说法有两种,第一种是佛窟修建地位于鸣沙山上,此处居于沙漠高处,故称“漠高窟”,后世代传,因“漠”与“莫”通用,改称“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敦煌莫高窟现存最古老的洞窟为始建于北凉的275窟,距今1600年左右,属于十六国中晚期,与文献记载莫高窟始建年代相差跨度不大。这反映出少数民族建立的前秦政权在佛教影响下,文化逐渐多远,在融合汉族文化的同时,展开了佛教本土化进程。
(二)北凉三窟民族特征探究
十六国时期壁画墓具备明显的地域特征与民族特点,敦煌莫高窟现存最早壁画为268、272、275三座洞窟。这三座洞窟也被称之为“北凉三窟”。268为多室组合的禅窟,272、275均可称为殿堂窟。
268主窟(图3)内有一尊交脚佛像,侧窟众多则做禅修之用,根据文献推测最初268窟大致修建于北凉中期。最初窟内并无壁画,现今观察到的壁画大致为在隋代重修时所绘制。
272窟(图4)主体为四方型,窟内宽阔,窟顶为圆形,适于僧众参拜弘法。此种方形圆顶窟因能更好容纳僧侣参佛讲经,成为敦煌莫高窟中时间修建跨度最长、数量最多的一种洞窟形式。穹顶中央为方形藻井,此类藻井发现于同一时期亚洲其他地区建筑,阿富汗、印度等国都能寻其踪迹,我国类似石窟还发现于新疆地区。根据此类藻井形式可判断十六国时期佛教石窟受到西域影响较为深远,更加体现各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石窟艺术的新形式。272窟内同时还修建有佛龛,佛龛周围绘有火焰纹、饕餮纹。火焰纹多发现于同一时期西域石窟,饕餮纹为汉民族传统纹饰。佛龛内为光身彩绘佛塑像,塑像周围为身光绘火焰纹、飞天、忍冬纹。飞天形象源于佛教中的乾闼婆和紧那罗,佛教传入中国后,结合中原汉民族“天女赞歌”或“天女散花”的情景,结合汉民族神话故事,是在十六国时期产生新的形象,在壁画中表现出来,就是今天所说的飞天。272窟内的穹顶藻井和佛龛壁画在佛教影响下,融合了胡汉各民族文化元素。
275窟目前断定为敦煌莫高窟最古老的洞窟,与272窟相连。正壁为交脚菩萨像,披萨神态肃穆,坐于石狮上。这样的菩萨造像在同一时期的印度、阿富汗石窟也都有发现。窟内同时绘有众多佛教故事,这种艺术风格在中国早期佛教石窟内较为普遍,展现出佛教传入河西走廊后进一步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这一时期独特的造像艺术。
四、十六国北朝时期洞窟形制嬗变
北魏统一北方后,北方地区进入相对稳定的历史阶段,生产恢复,北方胡人汉化进程加深,同时汉民族生活习惯也受到了少数民族的深远影响,孝文帝改革后北朝民族融合发展趋势不断加强。敦煌北朝时期的石窟以北魏中期到西魏为主,与最早修建的北凉三窟时间间距较长,因此也产生了较大的发展变化,更加体现在佛教影响下多民族融合政权的特征。其中北魏石窟共12座,其中251窟、254窟、437窟较为著名;西魏时期修建的洞窟较少,以249窟为代表。北朝石窟相较于十六国时期壁画内容更加丰富,造像姿态更加温润。这一时期的石窟融合了汉民族儒道文化,展现出佛教在这一时期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深度结合。
(一)北魏石窟中文化的融合特征
北魏石窟中中心柱窟较为普遍,其特点为洞窟整体为纵长方形,窟顶为中原本土的人字披顶,中心方柱占据洞窟中间,柱体四周塑有佛龛供僧侣参拜。该类洞窟延续了印度支提窟的大体结构,同时结合了中国本土文化,类似的还有新疆塔庙窟、甘肃天梯山石窟等。北魏时期的254窟(图5)为典型的中心柱窟,不同于西域其他地区洞窟的结构,这一时期的中心柱窟与中原人字披顶深度结合。
北魏洞窟彩塑相较于北凉三窟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洞窟内中心柱周围还有大量以菩萨、飞天、山水纹饰为主的彩绘。相较于北凉时期的人物壁画,北魏洞窟多为胡跪天人的形象,菩萨、飞天的形象也更加成熟,人物形象颇具中原审美,也体现了这一时期胡汉融合的特征;北魏山水纹饰十分丰富,其成因也与内地山水写意画的发展具有一定联系,在壁画中并没有整幅山水出现,而是以零碎的图片纹饰体现,内容多为山、水、树等元素。壁画内容的变化也体现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在敦煌交融,展现出独特的风格。
(二)西魏石窟中宗教融合的特征
西魏时期,敦煌石窟融合了中原道教因素,其中修建于西魏初期的249窟尤为明显。洞窟为方窟覆斗顶,西面佛龛内塑一尊坐佛,为殿堂窟。洞窟内绘有佛教的菩萨、飞天、众僧祇等人物形象,同时还有道教中风雨雷电诸神,以及朱雀、玄武等形象。同时窟内彩绘更多融合了中原传统神话人物,如西王母、东王公等。249窟(图6)内壁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人物特色鲜明,表情生动,形象饱满,线条流畅,既有宗教人物,也有神话人物。除人物形象外,249窟内还有大量的山水风景、古典建筑、农耕游牧等壁画内容。
249窟壁画内容以佛教道教融合为主,同时还包括众多描绘当时生产生活的壁画。例如249窟北披为狩猎图,该图描绘了在山岭之中,一群猎人策马奔腾正在追捕鹿群。画面底部为青色山水图案,中间为猎人骑马围捕三只野鹿,画面上方为一只猛兽似乎在与猎人对峙。整幅壁画体现了北朝游牧民族狩猎的过程,同时在人物神态中也展现出骁勇坚毅的面部表情,画面充实精彩,动物线条矫健,十分传神。
五、结语
(一)五胡内迁时期社会风俗发生变化
“五胡乱华”之后,河西地区的社会风俗变化飞快。集中体现在衣着服饰、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根据考古发掘,在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的社会风俗与汉魏时期已大为不同,北方胡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融入汉人生活,同时汉族传统礼仪道德也逐渐成为胡人的主流思想。在残酷的战争后,相对稳定的局面加剧了不同部族之间的交流,也逐渐催生出崭新的生活风俗风貌。
(二)十六国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汉化加快
十六国北朝时期,河西地区相对稳定,大量来自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定居在河西走廊。由最初的游牧生活转变为农业耕种,在这一时期的壁画内,农耕因素逐渐加强,少数民族也逐步汉化。儒家思想与佛教传入,两种文化交融出河西地区的主流意识形态,从侧面角度讲也促进了民族融合进程,加速了胡人汉化。
(三)十六国北朝时期敦煌宗教多元融合
十六国北朝时期,政局稳定,河西地区各部族兼容并蓄,在壁画石窟艺术中充分反映了各民族融合特点。中国本土的道家儒家思想与佛教融合,河西地区文化艺术风貌展现出更多与内地相同的形式。在壁画艺术中出现了道教神明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有少数民族图腾的文化符号,展现出更加多元的敦煌洞窟艺术形式。
(四)十六国北朝时期敦煌建筑艺术变迁
十六国北朝时期,河西地区聚居了汉、匈奴、鲜卑等诸多民族,这些民族居住的方式也在逐步变化,根据石窟等诸多考古信息所表明的信息来看,敦煌地区各民族的建筑风貌也出现融合趋势,例如人字披顶在北朝洞窟内的出现也展现了汉族文化对洞窟艺术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房玄龄.(唐)《晋书·食货志》
[2]冯丽娟.魏晋十六国河西地区壁画墓出行题材的类型与演变研究[J].美与时代(中),2020(3)31-32.
[3]贾小军.河西出土魏晋十六国文献纪年信息申论[J].敦煌研究,2016(5):106-112.
[4]贾小军.民族融合背景下西北边疆民众的生存空间:以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为中心[J].河西学院学报,2015(1):26-33.
[5]金玉.河西女性服饰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以魏晋十六国为例[J].中国包装,2020(12):50-52.
[6]李洋,吴莹.北魏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山水元素比较研究[J].民族艺林,2019(2):96-104.
[7]刘进宝.《敦煌学术史:事件、人物与著述》[M].北京:中华书局2011:207-220 .
[8]馬艳辉.自称与认同: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中国”观[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68-73.
[9]牟发松.十六国北朝政区演变的背景、特征及趋势略论:以特殊政区为中心 [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129136.
[10]苏履吉.(清)重构《李克让修莫高窟佛龛碑》
[11]徐松.(清)《西域水道记》《西域水道记》三 伯 二五五一
[12]张祎.莫高窟北魏壁画色彩对系列创作《人相》的启示[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9 .
[13]赵声良.十六国北朝的敦煌石窟艺术(二)[J].艺术品,2015(12):24-37.
[14]赵晓星.莫高窟西魏石窟鉴--第249窟与佛道相融[J]敦煌研究院,2020.4
[15]翟玉邦.河西走廊魏晋十六国墓葬壁画的题材配置略论[J].美与时代(中),2019(4):126-127.
作者简介:刘金岁月(2000-),男,汉族,山东省泰安市,本科,苏州科技大学,研究方向为经济史;陆彦文(1999-),女,汉族,江苏省常州市,本科,苏州科技大学,研究方向为经济学;李慧丽(2001-),女,汉族,河北省张家口市,本科,吉林动画学院,研究方向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