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的艺术教育价值浅析

2021-02-26 09:04周丹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23期
关键词:艺术表现艺术教育绘本

【摘要】艺术教育作为当今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运用在各个年龄阶段,对0-10岁的孩子,绘本当之无愧成为对孩子艺术教育最好的载体。这种载体不光只能适用于学校或者专业教育机构中,因为绘本阅读在家庭中阅读的便利性特征,这让艺术教育和家庭教育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艺术教育的年龄段才可以不断降低,幼儿也能在成长环境中不断地接触到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本文将从绘本的特点、新时代下艺术教育的标准和绘本中艺术教育价值的体现这三个方面,浅析绘本的艺术教育价值。

【关键词】绘本;艺术教育;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23-170-03

【本文著录格式】周丹.绘本的艺术教育价值浅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12(23):170-172.

儿童在学会识字之前,天生具备图像型认知能力,这种能力在艺术教育中十分珍贵,艺术教育并不需要在孩子识字之后才能进行,相反应该保护孩子对图像及色彩的敏感性认知,在幼儿时期就可以在家庭教育中通过绘本进行艺术启蒙。这也对新时代的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2018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所提出的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但艺术对非艺术专业的父母来说,很缺乏认知度,要在家庭教育中加入艺术教育元素也更加无从下手。绘本为所有家庭提供了很好的艺术教育方式,本文通过对绘本和艺术教育的浅析希望能让大多数家庭都能认识绘本这一极具艺术教育价值的工具。

一、绘本的特点

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绘本,是1658年扬·阿姆司·夸美纽斯的《世界绘图》插画儿童书,拥有300多年历史,起源于西方的儿童图画书,现如今已经蓬勃发展,国内外的绘本创作大师已经创作出风格繁多的绘本种类。也因为绘本在全世界范围内流传率极高,几乎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绘本大师进行创作,这也让孩子能很早的接触到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背景,成为父母帮助孩子认识世界的很好载体。绘本区别于其他儿童读物的显著特点是设计独特、制作精美、文学及图画的艺术创意极高、风格多样化并且寓教于乐拥有多元化的文化知识理念,是完全以儿童本位视角创作的高质量儿童读物。同时绘本的内容涵盖多种教育价值,可称为普惠和高贵的综合艺术品。

绘本的创作通常是图文并茂,一本绘本讲述了三个故事,一个故事来自于绘本中的文字叙述,一个故事来自于绘本中的图画描述,最后一个故事,是文字乘以图画所表述出来的丰富内容。绘本最凸显的特点是独特的教育、文学、艺术的结合,和儿童读本完全不同的是,图画是独立的,并非是文字的解释[1]。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的彭懿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指出:“图画和文字之间具有共奏性,对故事进行共同叙述,图画并非文字的附庸,已经成为绘本的生命所在。”[2]绘本是很适合在家庭开展亲子共读的读物,父母在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时,如果只是单纯阅读绘本中的文字内容,那就只阅读了绘本中三分之一的内容,绘本艺术的教育价值并没有得到体现,在绘本阅读中,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跟孩子一起探索绘本中的细节,经典的优秀绘本,往往在图画中嵌入非常多的创作细节和巧思,父母可以将绘本中不同题材的内容进行延伸,可以给孩子多样化的感官体验,积极调动孩子眼、耳、口、手和脑的多方面协作,才能让平面的绘本,立体起来,给孩子留下更为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新时代艺术教育的标准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艺术教育之中,不光注重“技”的教育,以培养技能为重心的传统艺术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进步的发展需求,技法背后更加注重艺术的个体感知、理解和创造能力,艺术教育不再只是一个人在成长的某个阶段所需要集中学习的学科,而是从小开始培养和浸泡的环境。现如今,对所有人提出的审美力、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是从艺术教育中分解而来的具体要求。艺术教育强调的是个人感受和个人知识的外化表现,是以创造和超越生活为灵魂,它的“不可复制性”是艺术教育中最难制定普遍化培养方案的部分。所以,艺术教育只依赖于学校的通识教育体系是无法得到更加卓越的艺术感知培养的。

在 2020 年的全国教育事务工作会议上,针对德智体美劳的“五育”,教育部部长进一步表示:“新的一年里,基础教育要向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发力,促进教体互相融合、划出美育硬杠杠、构建劳动教育责任链条。”[3]由此可以看出,在未来,如果学生缺乏艺术修养、感性智慧,他们所遇到的阻力是和这一代人没有接受过当代高等教育的人碰到的艰难是一样的[4]。

新时代艺术教育的标准应该是开发智力、培养灵感、培养孩子身心涵养与气质,不再只是技法的提升,是为孩子的未来打开更多可能性的一种教育方式,提高想象力、创造力,才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0-6岁,是孩子大脑发育最活跃的时期,在3岁时,孩子的大脑突触的数量已经达到成人的80%,所以在这个阶段进行艺术教育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让孩子自然而然地提升审美认知和修养。

三、绘本中艺术教育价值的体现

绘本作为儿童最容易接触到的艺术教育载体,集合了视觉艺术、科普知识、发散思维、激发想象力、时代人文、科学趣味为一体,综合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一)视觉艺术性

拥有悠久历史的绘本,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绘本奖项,如国际安徒生奖、凯迪克奖、凯特·格林威奖等,为全球读者推荐绘本,也为绘本作者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舞台,通过权威公正的评审制度选拔出最优质的绘本,获奖图书的广泛传播让公众了解到什么是好的绘本,既培育作者,又培养读者,促进了创作环境和阅读环境的良性发展[5]。所有奖项的选拔标准之一,就是需要绘本在具有文学价值的同时,拥有非常優秀的视觉艺术性。

例如,优秀的绘本大师安东尼·布朗,他的绘本创作具有超现实主义绘画风格,他在1976年创作了第一本绘本《Through the Magic Mirror》,在绘本中出现了很多专属于玛格利特的绘画元素,就是向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玛格利特致敬,可以在有趣的故事中,带孩子了解世界名画以及艺术大师和流派。同时安东尼·布朗的作品中,通常喜欢用视觉符号来传递绘本细节,正如松居直在《我的图画书论》中所说“在好的图画书里,有着各种各样隐藏的信号。读出它、发现它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事情啊。在这一瞬间,就好像作者的眼神相遇后相对一笑的感觉。”[6]绘本作品是视觉艺术与文化内涵很出色的结合。

约翰·伯宁罕获得凯特·格林纳威大奖的代表作《和甘伯伯去游河》,运用了多样的媒体和线条,创造出了耳目一新的艺术风格,绘本中的艺术表现形式通常是与主题和内容相匹配的,《和甘伯伯去游河》这个故事主题是讲述了甘伯伯的船上载了很多小动物,但由于小动物们在船上的相互打闹导致翻船落水的故事,但甘伯伯没有生气,只是提出解决方法,晒晒太阳走路回家,这样轻松的内容跟孩子以往面对的严厉家长大相径庭,用不说教的方式,呈现事情结果,这本绘本在艺术表现上,作者使用了充满童趣和轻松的笔触,整个绘本里的人物在大画面中没有特别清晰的边界,都是用相互交融的线条,但每个动物和人物出场的时候,作者都用了单独的画面描绘特写,特写的时候色调与整个作品相统一,但所用的绘画方式有所不同,是用水彩单独刻画,以画寓意,代表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体的时候可以很鲜明,但集体时,更重要的是团体感,大家同在一条船上,所有的表达和作为都会影响同一个整体,所以在绘画处理上,没有单独刻画个体,而是用相互影响的线条表现出一个朦胧的整体。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但寓意深远,同时也有与成人世界的艺术审美有十分不同的美感。

李欧·李奥尼的绘本创作风格也十分独特,形成了绘本届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他擅长运用拼贴的技法,使用丰富的媒介和颜料来加深画面的层次和质感。他的获奖代表作《小黑鱼》,在艺术表现上十分特别,切合海底的主题,作者用的是轻薄的水彩颜料表现,同时大部分的图案不是手绘,而是利用蘸取水彩颜料拓印的形式,这样的形式会让流动性强的水彩颜料增加更多不确定性的纹理,很像透过水的波纹看到的景象,同时画面采取了大量的留白,留给读者舒适简单并极具想象的空间。整个绘本唯一手绘的形象便是主角小黑鱼,手绘形象与拓印形象最大的不同是线条的灵活性,作为海底世界唯一在思考的小黑鱼,用手绘形象更能表现它的灵动、活跃和突出的智慧,这是绘画所传递的内容,与文字不一样的是更有内涵和底蕴。让作品很有思想厚度,不光在教育价值上极富寓意,也展现了无比清透的海底世界。

(二)思维启发,保护想象力

想象力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保护想象力是学龄前最需要注意的,绘本中关于想象力的题材非常多,例如美国绘本大师大卫·威斯纳获得凯迪克大奖的作品《疯狂星期二》,就是孩子想象力的王国,在艺术表现上,用写实的油画绘画方式表现虚构的想象画面,比如在夜晚坐着荷叶飞毯翱翔的青蛙,在天上漂浮的胖乎乎的猪,同时作品中的所有场景和形象都是来自现实生活的客观呈现,绘画的写实与事件的虚构,形成了有趣的反差,作为儿童视角,这样的严谨绘画方式是对儿童想象力世界的认可,在孩子的心里,是真实存在的,这保护了孩子的想象力,一个成人眼里普通的星期二,都可以是孩子最梦幻的旅程。同样来自大卫·威斯纳的另一本经典作品《三只小猪》,也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艺术表现同样是以写实派的油画方式,给予了故事更多的真实性,这本绘本来自于传统的三只小猪故事,但做了创造力的大胆尝试,让小猪脱离于书本,成为书本之外的另一个故事,更新了大家对传统故事的认知,画面的结构也有破有立,从孩子的视角鼓励了创造力的发生。

日本绘本大师岩井俊雄的“100层”系列作品,通过描绘100层的房子、海底、天空和巴士等主题,在艺术表现上,所有线条和色彩都使用简单轻快的搭配,这搭配很像孩子蓬勃的想象力,无拘无束。100这个数字对孩子来说,象征着无穷大,用连贯的页面纵向表现出具体的画面,对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是一种鼓励,让孩子们燃起浓厚的探索兴趣,不断丰富和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三)知识科普、时代人文和科学趣味的寓教于乐

优秀的绘本作品是结合生活和时代精神的,所表达的不只是个人的情感,而是能普适大部分孩子的情感。不论是绘本还是其他文化表达形式,职能都是帮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了解当下的文化背景。经典的原创绘本,可以让儿童在阅读中读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细节,甚至找到自己国家或者时代独特的生活经验和精神内涵,从而让孩子从小萌发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认同感并滋生文化传承意识。例如中国原创绘本《团圆》,曾经在2011年被评为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儿童图书奖和国内“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这本绘本最具特色的就是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融合现代生活背景,从儿童情感角度表达出来的一本兼具艺术感和历史感的经典作品。在艺术表现上,有中国传统艺术毛笔书法字体,包括大红色的对联和窗花,整本书透露着浓浓的年味儿。封面上更是用一家三口同床而眠来表达团圆的画面,充分描绘出传统过年时的习俗和场面,并升华儿童最喜欢的家人团聚情感作为绘本的情感链接。

那从生活以细节和现实场景提取创作出的绘本作品,其重要意义,就是共情儿童,重现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帮助儿童构建对世界的体验、认知和情感,慢慢形成自己与世界和他人的关系。例如《菲菲生气了》和《我的情绪小怪兽》,这两本绘本都是以儿童情绪为描述对象,并且很巧妙地用颜色来代表情绪的变化,帮助儿童更好的认知情绪和表达情绪,当情绪来临时,可以分辨情绪,学会处理情绪的方法。同时用不同颜色的表达也培养了儿童很好的色彩感性认知,为艺术教育打好基础。

绘本的创作是以儿童的视角、故事性的主题来进行知识性的传递的。几乎每一本优秀绘本都在做知识类的科普,而且细化了不同的年龄层。通过绘本让儿童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非常有效且优质的教育方式。例如卷儿老师创作的《饺子和汤圆》《小粽子,小粽子》系列绘本,都是从食物的角度出发,让孩子们通过食物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风趣幽默的展示各种食物的特征,让人印象深刻。

四、结语

优秀的绘本往往是一个综合所有艺术教育价值的综合艺术品,这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提供了非常高的便捷性,绘本中的艺术价值十分多元化,同时满足了孩子在审美上的需求和发散思维,激发想象力的需求,艺术不是固定的模式,而是创意的行为,可以用任何材料和途径表达不同的“美”和自己的感受,这是艺术的主旨。以人为本的尊重孩子对世界的探索,提供优质的艺术见识,也是艺术教育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梅子涵. 套装“梅子涵绘本系列”[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

[2]彭懿. 圖画书阅读与经典[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3]陈宝生. 教育部:体美劳教育将从“软任务”变为“硬指标”

[4]蒋僡. 绘本在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以贵阳市观山湖区逸都国际学校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20.

[5]秦潇.东方娃娃原创绘本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出版参考,2020(9):17-20.

[6][日]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徐小洁,郭雯霞,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周丹(1989-),女,江西九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艺术表现艺术教育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探讨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与艺术表现
论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关系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浅谈二胡表演艺术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