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红
摘要 有机农业种植作为当下热门的农业种植方式,在市场竞争力和作物质量方面都优于传统农业种植,而高效的有机农业种植离不开优良的土壤培肥技术。基于此,主要探究了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希望能为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 有机农业;作物种植;土壤培肥
中图分类号:S1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10–0135–02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和资金的投入,而有机农业生产方式也备受青睐。我国在有机农产品种植方面的需求较大,尤其是屡见不鲜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对食品行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有机农业的发展不仅能满足当下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还能从源头上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1 有机农业的优势
1.1 提高土壤肥力
土地情况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肥力是作物种植的重要保证,对土地的使用程度以及土壤营养物质含量直接关系作物生长的整个阶段。不同作物需要的环境及肥料种类也不尽相同。传统模式下的作物种植多是依托化学肥料和生物肥料,但过度施加化学肥料可导致土壤环境恶化,出现营养过剩等问题,制约了耕地种植作物种类发展。
绿色有机肥的使用有效改善了上述问题。绿色有机肥来源于人畜排泄物、作物秸秆、绿色废弃物等,可有效改变土壤营养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以甘肃省为例,甘肃省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动态监测辖区内土壤生产力较低的耕地肥力,同时结合近3年内的测土配方施肥化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大胆尝试使用秸秆还田、种植绿肥作物等手段增加土地有机质含量,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还优化了耕地质量。
1.2 满足种植要求,提升作物质量
有机农业的优势还体现在综合性种植上,不仅满足了作物的基本种植要求,同时还兼顾对日常病虫害管理,优化土壤结构。为作物生长营造更好的种植条件,有利于保证有机种植作物的自然生长效果,减少人为干扰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结合土壤培肥技术,使作物有效吸收土壤营养,减少有害物质对作物的影响,既可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又能保障其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
在有机农业的种植中,还坚持了病虫害防治与土壤结构改善相结合的原则,既符合植物自然生长的规律,提高了植物对于生长环境的适应,又从根本上保证了作物营养充足,提高了作物品质,从而提高作物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3 对环境污染小
传统农业生产容易出现农药残留、土地污染、破坏原有土壤结构、农作物抵抗力下降等問题,长期使用农药还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水质污染等。发展有机农业则从源头上避免了这些问题的发生。有机农业结合自然环境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机防治手段开展生物防治和病害处理,不仅不会污染环境,还能有效改善重污染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 有机种植农业的土壤培肥技术
2.1 优化种植方式
从日常耕作入手改良土壤,避免过度耕作导致土壤养分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降低土地贫瘠率。实施合理的耕作不仅能够有效保护土壤,还能减少肥料的使用,如休耕轮作、间歇种植等,给予土壤一定的恢复时间,保护土壤肥力[2]。 此外,优化种植方式还有利于农作物的根系发育。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离不开根系发育,因此,要保证作物根部生长时吸收足够的养分和水分,满足次年种植过程中的植物根系发育需求,从而保障农作物茁壮生长。
2.2 扩大有机肥来源
传统农业种植中,农户对化学肥料的依赖性很强,对有机肥的使用则较少,或类型较为单一。为强化对土壤的培肥效果,农户有必要进一步扩大有机肥的来源,如发展绿肥种植,将其作为有机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不断提升绿肥的单位面积产量,满足农户对有机肥的使用需求。此外,发展畜牧养殖业也可扩大有机肥来源、提升肥料养分多样性,让农户更早实现“增产增收”目标。
大力发展沼气工程能够提升有机肥在种类的丰富性,改善农户的居住环境,实现对能源的节约。农户应加强对杂草、垃圾等田间杂物的收集,配合农家肥,对其进行综合化利用,发展沼气工程,获得优质的天然无害肥料。此外,农户也可大力发展秸秆还田技术,收集秸秆,让其成为重要的有机肥来源,借助秸秆有机质、矿物质含量丰富的特点,提升有机肥质量,以达到最佳的培肥效果。
2.3 采用多元化的培肥手段
为进一步强化对有机肥的培肥效果,农户还应坚持对新型培肥技术、培肥手段的学习,将多种先进技术引入到培肥工作之中,提升其科技含量。例如,可加强对微生物肥料的使用,如放线菌,应用此种微生物肥料,不仅不会给田间地头带来更多的农业污染,还能够提升对有机肥的分解能力、为农作物带来更为丰富的营养,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此外,农户也可利用蚯蚓,完成对土壤的培肥。农户可仔细分析自身的培肥需求,有针对性地使用这一生物性手段,如可将蚯蚓放置在田地中那些枯枝败叶分布较多的区域,发挥蚯蚓的生物性特点,疏松田间土壤,促进农作物对有机肥的吸收,在这种情况下,蚯蚓在死亡后,亦能够变成滋养农作物的含氮肥料,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2.4 因地制宜,合理施加有机肥
首先,施肥过程中要考虑土壤肥力、种植地的实际情况,避免对作物施肥不均衡或施肥量过大导致“烧苗”。例如,农户日常施肥过程中多使用混合粪肥,必须注意其配比,粪肥自身的热量较高,与其他肥料一起施加时应尽量减少掺入量,没有把握好度则会抑制作物生长或导致作物营养不足[3]。此外,当地的气候条件,有时也会为农户的施肥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温度较低的地区,土壤的养分矿化率很低,农户应采取手段弥补土壤的这种不足,丰富土壤中含有的活性物质能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其次,结合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施加肥料,科学制作生物肥料。例如,大部分有机肥都要进行堆沤、发酵才能达到腐熟的目的,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地块,避免对当地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远离工业区、重污染区,避免培肥地点在饮水保护区周围;期间还要注意监测分解发酵时间、分解情况。此外,对秸秆、山草这类生物肥料,其纤维含有量通常较为充足,与绿肥搭配使用,能够获得更好的施肥效果。
最后,农户应加强对测土配方施肥法的应用。具体而言,此种施肥方法,指的是依据土壤当季对肥料的利用率,以及农作物对肥料的需求规律,制定对肥料的配方,实现科学、合理“按需施肥”的一种方法,能够提升农作物所获营养成分的均匀性,保证其能良好生长。此外,应用这种方法,甚至還能够缓解施肥为土壤带来的压力,保护生态平衡,让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应用此种方法施肥的过程中,农户可混施有机、无机肥,这是因为合理应用无机肥,能够为农作物补充更为丰富的营养物质,而搭配使用有机肥,又可达到良好的培肥效果,实现对土壤环境的改良。
2.5 基于土壤性质的肥料施加
不同的土壤有着不同的性质,不同的环境造就着不同的肥力情况,技术人员要结合土壤营养物质含量、生物质特点等因素添加肥料,需体现出差异性,不可统一施加。因此,施肥前要对土壤定性,根据即将种植的作物特点以及有机肥的类型合理选择。例如,沙质性土壤自身土壤黏性低,不易堆积养分,容易造成流失现象,可在施肥过程中掺杂一定的沼渣、饼渣、土杂肥等来增强土壤的自身黏度,改变原有的土壤结构,保证所施加的肥料能够被作物吸收;酸性较强的土壤需要碱性肥料以中和,可在肥料中加入生石灰或草木灰等弱碱性物质平衡土壤酸碱度。以甘肃省为例,该省在部分土壤改造上就引用了这一思想,通过“洗盐排盐、一斤石膏半斤粮”等方式提升土地肥力,使新增的地块快速提升地力,再结合休耕轮作、保护性耕作促进土壤结构和生物功能得到较快恢复,也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种植地土壤氮磷的承载量。
2.6 制定科学的耕作制度
农户可结合自身的培肥需求,制定科学的耕作制度,提升耕作效率。如,农户可仔细研究土壤培肥技术,从对肥料的使用、对农作物的选择等角度入手,做出系统性的考量,制定更为合理的培肥方案,同时结合相应的农用机械,不断完善耕作制度,为农作物带来氮、磷、钾及其他营养元素分配均匀的肥料,不断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让土壤肥力经久不衰,助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7 防治土壤污染
在开展土壤培肥工作的过程中,农户应认真做好对土壤污染问题的预防,以及对已遭受污染的土壤的及时治理。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施肥、重金属污染等。农户应遵循各项有机农业生产原则,开展绿色化、无害化的农业种植,如坚决不使用未受处理的人畜粪便以及有害物质超标的矿物质肥料、使用安全、洁净无污染的水浇灌农作物等等,避免土壤受到污染,全力保护土壤环境,为有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常利娜.浅谈有机种植农业的土壤培肥技术[J].南方农业,2020,4(20):187-188.
[2] 刘纪荣.有机种植农业的土壤培肥技术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23):131-132.
[3] 王世平.试析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J].农业与技术,2020,40(8):95-96.
责任编辑:黄艳飞
Soil Fertility Technology of Organic Agriculture
ZHANG Guang-Ho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Tianzhu County, Gansu Province, Tianzhu 733299)
Abstract As a popular agricultural plan-ting method at present, organic agricultural planting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planting in terms of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crop quality. Efficient organic agricultural planting is inseparable from excellent soil fertility technology.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soil fertility found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al planting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ideas, and hoped it can provide some think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agriculture.
Key words Organic agriculture; Crop planting; Soil fert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