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腾 王博
摘要 气象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加强防灾减灾建设、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的建设、编制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和服务工作。阐述了新疆常见气象灾害和防灾减灾预警服务体系建设手段。
关键词 气象防灾减灾;预警服务;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S7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10–0071–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为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该地区离海岸线远,四周高山阻隔,自海洋而来的暖湿水汽不易到达,全年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气象灾害种类多、成灾面积广、影响大、危害重。近年来,新疆气象灾害的发生呈现上升趋势,加上受全球气候变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对该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气象部门需要抓牢气象防灾减灾预警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不断提高该地区的灾害防御能力。
1 新疆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危害
干热风出现时,温度高,空气湿度低,伴随一定的风速。新疆是我国干热风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多发于春、夏季节,北疆集中于6—7月,南疆集中于5—7月,吐鲁番、托克逊、淖毛湖、三塘湖、若羌、铁干里克等地,重干热风所占比重较大,托克逊每年受干热风的影响较大,小麦最终产量损失10%以上。新疆暴雨频率小,但危害大,大暴雨集中发生在山区,可引发山区洪水,冲坏公路、铁路、桥梁,阻断交通,淹没农田,冲毁房屋和水利设施,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新疆农牧区长期少雨,干旱频率为中度干旱3年1遇,大旱6~7年1遇,每年有局部性干旱。春季升温速度快,此时田间作物需水量大,5月“卡脖子”旱是一年四季中最主要的干旱灾害,农牧区干旱较长,可持续7~10个月,干旱来临时灌溉用河水不足,农作物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低温冷害对新疆棉花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7—9月间发生的延迟型冷害成灾面积广、程度重。例如,1996年南疆产棉区出现的严重延迟型冷害使棉花单产下降了40%,霜前花不足常年的1/3,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以上。
当冬季降雪过多时,积雪过厚会导致牧区“白灾”。春秋两季,新疆频繁受冷空气影响,若当年秋季霜冻来得过早,或春季霜冻结束过晚,会危害玉米、高粱、水稻、棉花、薯类、蔬菜和瓜果等作物,形成霜冻灾害[1]。暴风雪主要出现在平原草地,来临时气温骤降,降雪伴有大风,春季母畜产仔时如遇此类天气则危害最大,幼崽死亡率高。牲畜转场和越冬期间的暴风雪天气能见度差,牲畜无法觅食,多受惊狂奔,经常因掉入沟、坑和雪窝中被摔死、冻死、饿死。
2 构建完善的气象灾害信息发布系统
2.1 合理部署预警人员
区、市、县三级防灾减灾部门应设置专人专员负责预警信息的上传下达,在获取气象数据后的第一时间进行信息编辑并录入电子显示屏,乡镇、村设有专员确保气象预警信息进村入户。组织街道、乡镇基层成立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配合工作人员在汛期和灾期助力区域安生生产生活工作,志愿者统一关注当地气象局发布的各时段预警信息,及时反映给当地或本单位领导,与国土所、防汛办一道传播天气预警信息,开展灾害隐患点排查、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活动。这种主辅联动、及时高效的工作方式,形成了良好的防灾预警工作氛围。
2.2 采用多种方式联合发布信息
移动手机的普及和网络覆盖率的提高,让人们拥有多渠道快速获取预警信息的可能。气象部门可联合有关单位开发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开通短信“绿色通道”、研发气象APP等产品,或利用微博、微信等多种手段发布预警信息。在网络无法覆盖的地区,要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传递信息的作用,在危机时刻采取敲铜锣、吹哨子、警报器报警、上门通知等方式,消除预警信息的“盲点”[2]。利用新媒體发布和传播气象信息,扩大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开展天气预报信息和预警信息的传播。气象局可以与广电公司联动,依托覆盖村组的应急广播系统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拓宽气象信息覆盖面。在人群集中的区域,例如社区广场、工厂、学校和旅游景点安装液晶电子显示屏显示未来1周内的天气状况,播报临时气象预警信息。还可在显示屏上播放有关气象防灾减灾视频和重要提示。在居住区装设气象警示器,当出现危急情况时,通过警示器提示人们及时撤离。
3 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为尽量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产生的经济损失,气象部门需要合理开发本地气候资源。首先,根据气候变化和灾害发生频次来调整新疆全区农业结构的调整,更加精细化地规划农业种植区域。在完整布局的基础上,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气候敏感区、重要生态气候区等重点区域的气候资源探测站网,提高气候资源监测能力,以便更加全面地研判农业气候。其次,明确气候资源区划的编制主体、类型以及作用,规范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的内容等。最后,汇总调查所得的气象数据资料,完善资料交接机制,采取信息化的资料管理措施,确保数据安全。有关部门需定期向社会发布可供公开的气候资源探测资料,包括基本气候状况、主要气候事件、气候影响评价等气候公报。
4 强化部门联动
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快速转化为防灾减灾行动重点离不开各级政府和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要聚焦极端灾害性天气的灾前、临灾、灾中、灾后等关键时间点,构建迭进式预警预报服务机制。省级气象局在重大天气过程出现时,应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送灾害信息专报,然后从省、市、县到基层信息员层层迭进,第一时间向各部门和公众发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在响应气象部门预警信息的工作中,单位主要负责人要立即研判、决策,使快速响应成为常态。尤其发布灾害橙色预警以上级别时,基层气象部门主要负责人应第一时间向基层政府主要领导电话报告天气情况,为组织灾害防御赢得时间,充分发挥气象预报预警“发令枪”的作用。如此一来,可实现气象预警信息、避险转移指令直达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充分发挥省、市、县、乡村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作用。
5 提高預警监测能力
构建精准的气象预报体系是气象防灾减灾预警服务体系的关键。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气象部门要强化技术研发,提升智能化网格预报能力,发展多源资料融合技术,强化多模式集成、气象+AI等预报方法研发,提高降水、温度、大风、能见度等气象要素智能网格预报修正能力。利用大数据可优化气象数据检验方法,建立定量化的预报检验评估系统。尤其针对频发的强对流天气,建立科学的识别和预警技术研究。可以依托新疆本地高校科研所,开展本地大风、暴雪、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发生机理研究,并合作进行成果转化,最终形成基于影响的预报预测系统和基于风险的行业气象预警业务。强化硬件保障,满足预警监测需求。气象站仪器设备需及时更换或新建,积极协调应急救灾资金,更新年久易出故障的气象监测站的设备。
6 强化业务培训
组织气象业务人员对预报服务技术、气象监测设备的维护维修、雷达和卫星数据的应用、气象服务技巧等进行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培训后,通过现场测试和解析检验学员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增强培训效果,可邀请工作经验丰富的观测员分享、传授经验和方法,并进行互动交流和答疑解惑,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测试形成常态化。在气象部门营造并保持积极学技术、拼技能、钻业务、比创新的良好氛围。对气象信息员进行培训,围绕气象灾害常识、防御知识等让信息员熟悉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明确灾情收集和上报重点。可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向参训人员介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气象灾害风险指南、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职责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知识要点,进一步提高气象信息员的预警信息传播能力和科学指导群众避险自救能力,切实提高气象信息员的气象知识水平。
7 结束语
构建完善的气象防灾减灾预警服务体系,可以尽量避免因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全疆各地气象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部署,提高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和准确度,强化业务人员培训,建立综合素质较高的预警信息服务人员队伍,强化部门联动,保障体系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 任姝凝,陆晓平,王一淞.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现状及优化处理[J].农业科学,2020, 3(6):49-50.
[2] 刘璞.网络化背景下农业气象预警服务需求及对策[J].农业灾害研究,2020, 10(1):86-87.
责任编辑:黄艳飞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Early Warning Service System in Xinjiang
LI Yi-teng et al(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Xinjiang 830002)
Abstract The main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includ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release system, preparing and implementing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planning, participating in the government’s decision-making 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and doing a good job in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release and service.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construction means of commo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early warning service system in Xinjiang.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Early warning services; System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