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翠洁
(山东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青岛 266237)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估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1-3]。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多项针对该过程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暑期实践活动存在实践内容空洞、缺乏学术研究深度、形式主义、功利化和与社会实际脱轨等诸多问题[4-7]。
近年来,许多学者和高校社会实践组织者从不同方面对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进行了研究,提出要加强教学第一课堂和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做好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的衔接,整体推进社会实践工作[8-9]。然而,以何种形式与方法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且取得双赢的效果是一个需要尝试与探索的新课题。
动物学课程是高校生命学院与农林学院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中的实验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形成对动物类群进化过程的认识十分重要[10-13]。针对以上情况,设计实施了将动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进行延伸,与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过程相结合的科学考察式(简称科考式)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软体动物是动物界中的第二大门类,大部分为海生经济动物,具有大型产业规模和广泛的消费群体,但是我国多数大学生都来自非沿海地区,对于软体动物的种类和分类特征不甚熟悉。基于此,设计了将软体动物章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的“科考式”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题目,即“中国不同地区海鲜市场中软体动物调研分析”。调研内容包括本地海鲜市场数量与特征,市场中软体动物的种类、名称、价格、用途、来源、市场占有率、价格变化幅度以及销售状况,进而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分析,了解软体动物的产业特征、流通特点与社会需求。
项目包括预调研与正式实施两部分。预调研在课堂授课时实施,由专业教师指导授课学生先在学校所在城市开展,由教师根据实施状况进行内容调整,调研结果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堂展示进行加分。正式实施在授课结束后,由学生自由报名,按照学校对社会实践的管理要求组建团队,进行立项申请、团队分工。项目团队选取组长一名,负责整体项目的统筹安排。团队中每个人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内容分别在自己家乡城市选择调研地点进行调研、记录和分析,形成个人调查报告;团队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与反馈,调研结束后由组长协调进行整体项目材料整理、分析与结题报告的撰写工作。
项目共有10名本科生参与,分别调研了我国5个省(山东、河南、安徽、广东、黑龙江)共8个城市(济南、青岛、泰安、淄博、驻马店、宿州、中山和鸡西)的40余个水产市场。形成了一份策划书、一份调查问卷表、一份实践过程记录表、8份单独的调查报告和一个总的结题报告,共12份文字材料。
通过调研,项目团队共发现47种商品化软体动物,通过运用课堂所学的分类知识和查阅资料,将这些软体动物进行了种名和学名的确认,发现有腹足纲7科13种(27%),双壳纲10科24种(50%),头足纲5科10种(23%)。售卖种数最多的科为帘蛤科(7种,占14%);其次为枪乌贼科(4种,占8%)。本次调研活动得到的腹足纲动物种类见表1。8个城市中商品化软体动物种类数见图1。
表1 不同城市商品化腹足类软体动物种类与分布
图1 8个城市中商品化软体动物种类的比较分析
调研发现,商品化的软体动物多以俗名叫卖,存在同一俗名对应着多个物种和不同地区同一物种有多种俗名的现象。基于此,调研小组将36种软体动物的俗名和种名进行了对应(表2)。
表2 部分商品化软体动物俗名
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学生获得了不同地点商品化软体动物的产地信息与流通状况,取得了许多新的发现。例如:山东的海鲜多来自本省,而虽然也是沿海省份,广东中山市的海鲜却多来自外省(表3)。
表3 广东省中山市商品化软体动物来源
调研发现,不同省的两个沿海城市(东营和中山市)商品化软体动物种类较少,价格却相对较高,而某些内陆城市(如淄博和济南),却存在商品化软体动物多、价格低的特点,这与原来大家的认知截然相反。
调查小组成员对不同地域20种常见软体动物的价格稳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对不同省市同一物种的不同价格进行方差计算,以方差计算结果作为价格稳定性的排名,利用Excel得到各散点的回归直线。以价格稳定性作为纵坐标,以具体价格作为横坐标,获得了图2所示的几种商品化软体动物的价格与价格稳定性关系图。该关系图显示:腹足纲的两种动物(方斑东风螺Babyloniaareolata、纵肋织纹螺Nassariusvariciferus)、双壳纲扇贝科的两种动物(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虾夷扇贝Patinopectenyessoensis)和头足纲两种动物(日本枪乌贼Loliolusjaponica和剑尖枪乌贼Uroteuthisedulis)的价格稳定性较差(图2)。
图2 几种商品化软体动物的价格与价格稳定性关系
基于高考的巨大压力,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为全职学习,对当地经济和日常生活常识缺乏深入了解。在科考式社会调研中,大部分同学都反映对自己家乡有了新的认识。通过比较不同地区商品化软体动物的数量与价格差异,学会了从社会发展、地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提升了对社会的认知与了解。
本实践项目是对学生所学课堂知识的全面应用与拓展。例如对几十种软体动物的分类与种名确认,需要教师在立项后进行专门的培训与指导,这是在课堂教学时段中不能完成的。通过调研,学生学会了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完成方法,深入了解了商品化软体动物的种类、市场需求和各自的营养价值,使得课本中的知识变成了鲜活的记忆和对整个产业渠道的了解。也知道了专业知识在社会中的需求与应用方式,提升了后续学习的动力与研究兴趣。
为了使调研结果更有比较性和普遍性,团队吸收了生活在8个城市的10名学生,这些同学分属不同的年级和班级。项目的实施需要不同地域学生分头调研,撰写个人调查报告后,再集中进行比较、分析与总结,需要很好的个人能力和协作精神。该团队最终形成的结题报告含有9个部分共2万多字,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部分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可以发表学术文章。
1)科考式暑期社会实践项目需要将专业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现状进行连接来设计实践内容,同时,学生实践过程中也需要专业教师及时的指导与订正,对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有较高要求。然而通常高校的暑期实践项目不列入专业教学工作量,也没有相关项目经费的支撑。所以高校如何制定相关政策,提高专业教师参与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积极性与主导性值得探讨[14]。
2)与常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相比,科考式社会实践项目往往具有较高的挑战度,调查结果的分析整理和学术性的提升需要学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多。如何引导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此类社会实践项目,并且能够将调查结果转变为具有学术意义的成果,仍然需要思考与实践探索。
3)学生总结报告与调研结果表明,本次科考性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说明这类专业教师开发并参与指导的科考式社会调研项目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很好现实意义与发展前景。专业教师和高校学生实践指导教师通过指导、参与和评判学生实践过程,也会获得对本校、本专业社会需求的即时了解,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科研工作重点,提升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具有多重的效果[15],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致谢:本文中所出示的图表数据来自山东大学从文书院“创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调研结果。团队成员包括梁钰(队长)、王宏森、王佳淇、冯脉宣、朱景一、孙文龙、宋宇扬、张鑫相、段瑞钦、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