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伟
在世界上,谁没有自己的母亲?谁又不爱自己的母亲?关于母亲,每个人都有讲不完的故事,平凡细碎而温馨。报答母亲的方式也因人而异,多种多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却用无疆大爱和宽广无私的革命情怀,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母子深情,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世代传承。
朱德有关母亲的记忆,是从童年时期贫穷忙碌的生活开始的。朱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乡李家塆一个贫苦佃农家里。家里人多地少,全家人终日辛勤劳作,也难求温饱。他出生时,朱家已是一个三世同堂、十几口人的大家庭。
在他的记忆中,生母钟氏身材高大结实,“有着一般农妇的强壮的体力”。他印象深刻的是,母亲非常勤劳,一天到晚不停地忙碌着,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从他记事儿时起,就清晰地记得,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床,为全家人煮早饭。煮好饭后,还要下田、种菜、喂猪、养蚕、洗衣服、纺棉花。有时还像男人一样,做挑水、挑粪等重活计。母亲就像陀螺一样,不停地做着永远也做不完的各种家务和农活,得不到一丝的喘息。在朱德眼里,母亲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不曾脱离劳动。甚至在朱德出生的前一分钟,母亲还在灶前煮饭。直到晚年,年老体衰的母亲“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母亲很喜欢自己的孩子,也想去抱一抱年幼的孩子们,“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朱德弟兄姐妹八人,就是这样在母亲的忙碌中长大的。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母亲吃苦耐劳的习惯,也深深地影响着朱德。年幼时,他便懂得体谅和同情母亲的境遇,开始力所能及地帮母亲做点事情,以减轻母亲的劳动压力。朱德回忆说:“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在耳濡目染中,朱德也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同时也学会了很多生产知识,使他受益终生。
给朱德留下深刻记忆的,还有母亲宽厚仁慈的品性。在朱德的印象里,母亲性情“贤淑和气”,从来不轻易对别人发脾气,从不打骂孩子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在大家庭里,同公婆、叔伯以及妯娌,相处得都很融洽和睦。对于穷苦人,母亲“具有朴素的阶级意识”,对他们充满同情,虽然自己并不富裕,宁肯节衣缩食,也要尽其所能地给予帮助。平时,母亲还经常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母亲去世后,他在回忆文章深情地说:“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里留有深刻的印象。”
每个人的成长进步,都离不开父母的支持。朱德也是一样,在他人生的重要节点上,母亲都给了他无私帮助和默默支持。
对于朱德的成长和教育,母亲极为重视,发誓借钱举债也要让朱德上学读书。由于世代贫困,朱德家祖祖辈辈没有一个识文断字的人,饱受着没有文化的苦痛。“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就这样,朱德获得了宝贵的读书机会,跟随席聘三先生在家乡读私塾。朱德对此极为珍惜,学习非常用功,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很受席先生的欣赏。
1905年,朱德在仪陇县城参加了科举考试,并以一千个考生中名列前二十名的优异成绩通过县试。这一成绩使全家人非常高兴,也对朱德在科举考试上进士及第、光宗耀祖充满了希望和期待。不久,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废除科举,使朱德彻底失去了考秀才的机会,全家人刚刚燃起的希望又被无情地浇灭了。
然而,朱德求学的愿望没有改变,在他的力争下,先后在顺庆和成都接受新式教育。为了支持朱德读书,朱家人东挪西借地筹措了二百多元学费。这笔数额不小的债务,直到后来朱德当上滇军旅长时才还清。朱德的父母虽然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但在支持朱德读书上,却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远见卓识。这是朱德的幸运,也是中国革命的幸运。
1908年,朱德从成都体育学堂毕业后,抱着科学民主的新思想,回到仪陇县立高等小学堂,立志为家乡做点有益的事情,结果却遭到了当地守旧势力的诬蔑、打击和排挤。这一经历,使朱德更加直接地看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与黑暗,使他觉得“教书不是一条生路”,仅靠教育无法救国,毅然辞去教师职务,怀着“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的豪情壮志,前往云南参加新军。
由于怕母亲担心,朱德“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踏上新的征程,步行长途跋涉70余天,于1909年4月份到达昆明,之后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让朱德没有想到的是,深明大义的母亲得知真相后,不仅没有反对,反而支持朱德的这一决定。对于儿子的选择,母亲虽然讲不出什么道理,但她凭直觉相信自己的儿子,坚信他走的路肯定是对的。朱德回忆说:“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很多慰勉。”
就这样,朱德告别了家乡,也离开了母亲。在此后的十余年间,他抱着救国救民的宏大志愿,积极参加推翻清朝的革命活动,并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云南起义、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中,驰骋疆场,立下卓著战功,成为滇军名将。多年为国征战,无暇回家探望父母,更不能在母亲面前晨昏定省,承欢膝下,使他不胜嗟叹,发出了“为国无时还梓里,戎衣何日换金貂”的感慨。尤其是在四川作战时,家乡在望,却有家不能回。1919年夏天,朱德在《苦热》诗五首中写到:“避暑居高耸,搔首望仪陇。白云阻乡关,回看江涛涌。”同年8月,写《征人怨》诗二首,倾吐自己思念母亲和亲人的强烈心情:“家园在望我当归,无奈人民盼解围。枉自梦魂萦弟妹,空教心事负庭闱。”庭闱,原指父母住的地方,后借指父母。在这些诗句中,朱德表达了对父母弟妹的浓浓思念和有家无法回的深深无奈。
1919年秋,朱德趁战事缓和之机,派人回仪陇,将全家二十几口人接到驻防地泸州,分别了十年之久的母子俩,终于再次见面了。现在条件好了,本想让父母跟着他享享清福,以尽人子孝道。但父母常年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对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很不适应,不久便回了家。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父亲朱世林在从泸州回家的途中,不幸在重庆病逝。同样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与母亲的泸州一别,竟成永别,直到母亲去世,母子两人再也没能见上一面。
后来,朱德离开了旧军队,走上了革命道路,投身于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的伟大事业,他与母亲音讯隔绝,生死不知,真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啊。
1937年全面抗战之后,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朱德终于可以与母亲和家人通信了。他马上写信给家人,询问母亲的情况。
在1937年9月5日写给四川省南溪县的前妻陈玉珍的信中,急迫地说:“我以革命工作累及家属本属常事,但不知你们究竟受到何等程度。望你接信后,将十年情况告我是荷。”“我两母(生母和养母)是否在人间?”对母亲的想念和牵挂之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当得知母亲仍然健在的消息,他感到莫大的欣慰。
侄子在一封来信中告诉朱德,母亲钟氏“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朱德当时正在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转战于抗日第一线,日夜不停地与日寇打仗,“一月之内二十九日行军作战”,无法抽身回乡探望老母,母亲希望见上一面的小小愿望竟没能实现。母亲对他从事的事业非常支持,希望他奋勇杀敌,争取早日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当他听说老家遭灾,母亲生活很困难,“尚在饿饭中”时,感到焦急万分。
此时的朱德,虽然已经是八路军总司令,位高权重,声名显赫,但是每月薪水不过五块大洋,无力赡养“饿饭中”的老母亲。因为,在革命队伍中,官兵待遇一律平等,“为了保持革命良规”,他没有因为母亲的困难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资助申请,也从来没有多要过一文钱。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向泸州一位名叫戴与龄的同学兼好友写信,请求他接济一下母亲。他在信中说:八十老母“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数十年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二百元中币”,速寄家中,以解母困。“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你作捐助吧!”
这封短短的求助信,透出的恳切和无奈,令人读后无法不为之感慨和感动。区区200元钱,难倒了堂堂的总司令,大孝为国是此心!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此事时动容地说,战功赫赫的八路军总司令清贫如此、清廉如此,让人肃然起敬!
1944年3月的一天,朱德在延安收到了家乡亲人的来信,读着读着,他拿着信纸的手开始颤抖,泪水夺眶而出,悲伤地低咽起来。
原来,信中告诉他,生母钟氏于2月25日,在家乡不幸病逝。这一噩耗,让朱德十分悲痛。康克清回忆道:“他给我看了家乡的来信,好半天没有说一句话。”过了好久,他才轻轻地对康克清谈到他母亲的一生和对他的影响。他对康克清说:“这一生中如果说我有什么遗憾的话,最大的遗憾大概就是母亲去世的时候,我未能在她老人家身边。”这以后有一个月,他没有刮胡子,胡子长得很长。大家都明白,这是为了悼念他慈爱的母亲。
朱德这位戎马半生、铁骨铮铮的硬汉,沉浸在了丧母的悲伤之中,他决定用纸笔来抒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拿起笔,刚刚写下“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几个字,朱德已经悲痛难抑,涕泪满襟了。他用朴实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触,详细记录了母亲那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其中,既有儿时母亲终日操劳的身影,又有母亲勤劳简朴、宽厚仁慈的品德。同时,还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感激,感谢母亲教给他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使他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感谢母亲教给他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些都是母亲给予他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回忆文章的最后,朱德深情地说: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常言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当家国无法两顾之时,朱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为了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为了让天下千千万万个像母亲一样的人能够永远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只好愧对自己的母亲了。在这里,体现了朱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大情怀,也体现出了他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疆大爱和无私大孝。1944年4月6日,这篇文章以《回忆我的母亲》为题,发表在延安的《解放日报》上,将一代伟人对母亲的无尽思念化作了永恒。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一千余人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追悼大会,对朱德母亲的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等领导同志参加了悼念大会,毛泽东敬献了“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的挽联。最后,朱德在大会上致答词说:“承各界代表各位同志来慰问我,我只有更加努力于团结抗战事业,迅速把日本打出去,求得民族的彻底解放。只有更加努力于生产运动,使我各根据地以至全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希望成为像边区一样丰衣足食的家庭。”
1960年3月,朱德回到阔别五十余年的故乡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这是他1909年离开家乡前往云南投奔新军之后,首次回来。时隔52年,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欣欣向荣,人民幸福安康,一派“敬老慈幼新国策”、“万马奔腾处处新”的喜人景象。这一切,让朱德老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欣然写下了诗作《到大湾》:
五二年前别六亲,离时笑语记犹真。
松青柏翠故乡景,李白桃红大地春。
社会一清人享乐,乾坤两造政初新。
连根蔓草芟夷尽,好种佳禾不患贫。
尽管母亲已经不在了,但像母亲一样的人终于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实现了他向母亲发下的宏愿。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对母亲的最好怀念,也是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