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提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表现出延迟就业的倾向,逐渐加入“慢就业”一族,探讨“慢就业”的成因能够帮助大学生辩证看待“慢就业”。采用随机抽样,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调查148 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及往届毕业生,对大学生“慢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个人职业定位”、“家庭背景”以及“主观努力意愿”三个因子对“慢就业”倾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此为个人职业定位因子、主观努力意愿因子、家庭背景因子。
“慢就业”定义为大学生毕业后既不选择就业也不选择继续深造,而是选择暂时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不立即投身于工作的现象。依据毕业生的就业动机,“慢就业”现象可划分为积极的“慢就业”和消极的“慢就业”。积极的“慢就业”与国外学生流行的间隔年类似,学生在毕业之后没有立即投身工作,而是在短期内通过游学、支教等活动进行缓冲,从而丰富自身阅历,清晰未来职业定位。消极的“慢就业”则是毕业生为了躲避就业压力而放缓就业进度的行为,一旦长期放任,则有可能会发展为“懒就业”、“啃老族”等现象。
国内学者从个人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及无边界职业生涯视角对此进行了解释。武蕾(2016)从大学生心理方面分析“慢就业”的主要成因,认为慢就业主要源自于就业认知的偏差。陈树根(2017)将大学生慢就业的成因归纳为择业观念的转变、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心理指导缺失、较小的生存压力、大学生自我定位不准确四个方面。王琴(2018)从无边界职业生涯视角分析,强调大学生应将能力的提升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部分,提高跨组织、跨行业的就业能力,降低企业短期雇佣所带来的失业风险,从而减少就业压力,实现持续就业。总结来说,大多数学者将“慢就业”的成因划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主要方面。在主观因素方面,包括就业心态不成熟、自身能力不足、工作思想的转变等。在客观因素方面,包括社会就业形势严峻、高校专业课程与现实脱节、产业升级转型、家庭生活水平提高等。
本文选取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应届和往届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编制了“高校大学生慢就业调查问卷”,于2020 年1~2 月采用线上问卷调查与线下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调研。调查问卷涵盖了高校毕业生的人口特征、家庭状况(居住地、收入、户口性质、户口所在地)、就业指导情况、父母态度及毕业生对“慢就业”的态度等,样本整体上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经过数据清理,得到有效问卷148 份。
本文列举了可能导致“慢就业”现象产生的各项影响因素,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归类,进行因子命名。同时,本文调查了受访群体的“慢就业倾向程度”作为因变量,采用OLS 回归研究各类因素对“慢就业”倾向的影响。
(一)“慢就业”影响因素归类。根据李克特量表提取数据,KMO 检验值为0.789,近似卡方值为924.335,该量表适合做因子分析。在因子分析过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 的因子,得到的4个因子的总方差解释率为77.008%,以方差最大正交旋转进行因子旋转,得到分析结果如表1 所示。(表1)
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影响“慢就业”的各项因素中,第一公共因子在自我定位不准确、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就业期望过高上有较大的载荷值,其方差贡献率达到38.7%,本文将第一公因子命名为“个人职业定位”。第二公共因子在家庭经济状况优越、父母期望、就业价值观转变上载荷较大,方差贡献率为15.7%,本文将第二公因子命名为“家庭背景”。第三公共因子在学校就业指导效果不佳、政府帮扶力度不够、就业形势严峻上有较大的载荷,其方差贡献率为13.0%,本文将其命名为“就业环境因素”。第四公共因子在希望备考研究生和公务员、计划学习新技能、自身能力不足上载荷值都很大,其方差贡献率为9.7%,本文将其命名为“主观努力意愿”。
(二)“慢就业”成因影响程度分析。通过PERSON 相关来分析本研究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个人职业定位、家庭背景、就业环境因素、主观努力意愿与“慢就业”倾向程度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同时,以“慢就业”倾向程度为因变量,以个人职业定位、家庭背景、就业环境因素、主观努力意愿四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个人职业定位、主观努力意愿、家庭背景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475、0.326、0.28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就业环境因素对应P 值大于0.05,回归系数不显著。这说明个人职业定位、家庭背景、主观努力意愿均会对“慢就业”倾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由高到低。(表2)
表1 旋转成分矩阵一览表
表2 各因子对“慢就业”的影响分析一览表
(一)个人职业定位。作为影响“慢就业”的最重要因素,清晰的职业定位会为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指明方向,而很多毕业生大学期间并没有形成准确的自我定位,也没有进行清晰的未来职业规划,从而导致踏入职场时就业心态不成熟,难以形成合理的就业预期。个人职业定位的不清晰会造成大学生“迷茫”的心理,甚至带来“长时间难以找到合适工作”的打击,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从而打击大学生主动就业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往往需要一段时间进行缓冲,进而催化“慢就业”现象的产生。
(二)家庭背景。无论是积极“慢就业”还是消极“慢就业”的产生,都离不开家庭的经济支持和精神支持,大学生就业观也往往受到父母就业观的影响。首先,丰厚的物质基础为选择“慢就业”提供了保障,家庭条件优越的大学生生存压力较小,也更容易支付游学、旅游、创业等“慢就业”行为的货币成本和时间成本,而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往往希望子女早些投身于工作,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其次,父母的期望会在无形中对子女的择业观产生影响,有时也会将自身的择业观念映射在子女身上。因而择业观念较为开放的父母会更尊重子女“慢就业”的选择,对子女抱有过高就业期望的父母,会造成子女较大的心理压力,产生消极躲避就业压力的想法,产生“慢就业”。最后,家庭环境很大程度会使得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发生转变,如得到更多的家庭经济支持与精神支持的大学生更容易转变工作思想,选择创业等行为。
(三)主观努力意愿。“主观努力意愿”作为影响“慢就业”的因素之一,其产生来源于自我能力不足,即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以及自身素质等方面欠缺,难以达到岗位要求。因而大学生以提升自身能力,达到就业岗位要求为出发点而暂缓就业,花费时间学习新的技能,以便能够在日后提升就业质量。此外,也有部分大学生执着于对学历和稳定工作的追求,在毕业后仍想要备考研究生和公务员,进而成为了“慢就业”群体的一员。
根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个人职业定位”、“家庭背景”及“主观努力意愿”三个方面对“慢就业”倾向具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此为:个人职业定位因子、主观努力意愿因子、家庭背景因子。通过对“慢就业”成因的深入分析,本文将“慢就业”视为大学生毕业后暂缓就业的一种客观状态,是个人、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需要理性辩证看待“慢就业”,不能盲目推崇,也不能全盘否定,应促进消极“慢就业”向积极“慢就业”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