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培
腹部是何尊纹样的主体,也是何尊纹样最为精彩之处。
在何尊上有一个以扉棱为对称轴左右展开的双身龙纹。因为手工制作存在误差,扉棱两侧的纹样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异。当时的人并不认为龙是双身,而是为了对称,并突出龙头,以达到视觉上的隆重感,因此龙头高浮雕,龙身和龙爪浅浮雕,同时更为简略。
“三层花”是自殷以后的青铜器上最为常见的纹饰风格。“三层花”的主体纹样以浅浮雕、高浮雕或者圆雕的纹样(通常是龙、凤、神化的兽鸟,较为写实的动物比如牛,和简化抽象的兽鸟)凸起于器表。其次,在器表主纹以外的空白处,以密集的螺旋线或云雷纹填充。云雷纹有直线和弧线两种,也有单螺旋线和双螺旋线之分。是直是弧,是单线还是双线并没有固定规律。最后,在主体纹样上用细阴线(装饰纹)刻画出弯曲的纹路,表现主纹的走势,显示主纹的细部特征,有些装饰纹可能会完全填充主纹整体。“三层花”纹饰繁复细致、主次有序、层位分明,能增强青铜器本身的立体感和艺术效果。这种纹饰的模和范的制作难度大,因此在当时还体现了高超的技术和尊卑的等级差异。高等级的墓葬出土的青铜器通常比低等级墓葬出土的青铜器的“三层花”纹饰更多、更细致。“三层花”纹饰不仅出现在青铜器上,还出现在玉器、象牙器、骨器和木雕上,但以青铜器最为常见。
在西周早期,也有不少青铜器只做了两层花,不做地纹,显示出一种简洁的审美趋向。例如叶家山M27 出土的鱼伯彭卣。
何尊也使用了“三层花”的纹饰风格,圆雕表现龙的角和下嘴角,高浮雕表现龙头,龙头之后是浅浮雕表现的向上扬起的蛇形身体,在龙头下方是浅浮雕表现的腿和爪。
一个完整的双身龙构图包括龙头部分的眼睛、鼻子、下颌、角、额头和耳朵,龙身部分的蛇形身体、翅膀、尾巴和腿爪。但实际情况通常会省略某一部分,何尊就没有表现龙的翅膀。
眼睛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因此被古人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因而被崇拜。这一点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上表现最为明显,眼睛被作为重点表现。商晚期到西周中期的青铜器,眼睛虹膜(有圆形和圆角矩形两种)部分凸出于眼眶,眼角尖锐,内眼角有勾,形似金文中的“臣”字,通常被称为“臣字眼”。“臣”字也是由眼睛延伸来的会意字。虹膜中央,或有对瞳孔的表现。
多数动物没有眉毛,但在商晚期到西周中期的青铜器上的兽面上会出现眉毛。多数的眉毛成尖钩形,一小部分则是写实的眉毛,如何尊。这种写实的眉毛还见于噩侯方罍、禾大人面纹方鼎、弗利尔人首龙纹盉等。
牙齿和爪是野兽力量的体现,因此,在青铜器上这些通常也作为重点被表现。青铜器上的兽面无一例外都是张着嘴的,绝大多数都有尖牙。即使是没有尖牙的牛,也会被加上尖牙。可能是因为下嘴角扬起,制作难度的问题,何尊上的纹龙没有表现牙齿,而且龙身和爪表现相对简单,在龙头后只占据了一小片区域,并不显眼。
何尊的圈足和腹部一样,是一条双身龙,但简单很多,只是以浅浮雕表现,龙角不再扬起,爪也被省略。这样做一来降低了整体的制作难度;二来与腹部主体纹样形成对比,凸显腹部的气势。
商代青铜器上的兽角纹样,角根处都是螺旋线形,角的整体也不够写实,例如安阳殷墟西北岗1004 号墓出土的牛方鼎主体纹样。西周出现了高度写实的牛角作为兽角。何尊腹部和圈足上的双身龙纹,正好处于过渡状态,圈足兽角还是商代的样式,腹部兽角整体写实,角根从螺旋线往写实的分节过渡。洛阳鼎上的兽角就是完全写实的牛角形了。与何尊腹部兽角一样的还有随州叶家山28 号墓出土的曾侯谏盉。
何尊繁复且有对比的纹样,与精湛的技术相得益彰,体现出作器者对于整体设计良好的驾驭能力,是西周早期青铜器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