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唐清兰 高昌苗(.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重庆市垫江县千川教育)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活态传承梁平竹帘非遗文化,以灯具产品作为设计载体,对梁平竹帘非遗文化艺术特色进行归纳总结,针对现有灯具进行市场调研及分析,明确客户需求,以梁平竹帘纹样中的熊猫纹样为例,进行梁平竹帘灯具设计实践,绘制效果图,运用Rhino 软件建模,确定灯具材料和工艺。得到一系列梁平竹帘非遗文化元素的灯具产品实物。该方法可为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非遗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太多的历史文脉,自从党的会议召开以来,总书记极其重视传承与发展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多次从国家层面做出相关指示。对非遗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将利于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基因、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其中,对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重点便是对经验、技艺等进行有效的活态传承。梁平竹帘是重庆市梁平区(原四川省梁山县)著名的传统民间手工艺,也是流传千年的文化遗产,于2008 年6 月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为梁平竹帘技艺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机遇。截至目前,与梁平竹帘有关的成果数量还较少,这些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对梁平竹帘工艺技法、保护以及代表人物等的研究。对于将梁平竹帘非遗文化元素与现代产品进行整合设计的研究还有一定的研究空间。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竹帘画几乎是梁平竹帘的主打产品,除此以外,仅发现有梁平竹帘与包装设计相融合的情况以及与音响造型进行碰撞的产品等。提取梁平竹帘元素,结合灯具设计制作的产品几乎没有看到,这种类型的产品相对欠缺。为了以更好的方式传承梁平竹帘这门古老技艺,需加强竹帘产品的创新,既要保留竹帘文化元素,又要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通过对梁平竹帘相关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分析竹帘艺术的工艺技法特征及传承发展现状,同时,结合当代灯具设计行业近况,探讨如何将梁平竹帘技艺与灯具设计相结合,以熊猫纹样为例进行梁平竹帘灯具设计实践。以此研究分析梁平竹帘技艺在灯具设计中运用的可行性,从而为梁平竹帘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提出新的思路,同时,为梁平竹帘现有的相关研究作一些理论补充。
根据资料记载,梁平竹帘在宋朝就开始被用来做门帘、窗帘和轿帘等,以显儒雅之风,后来也成为宫廷贡品,享誉八方。梁平竹帘属于民间手工艺品,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装饰性,有素竹帘和竹帘画两个品种。它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传统的竹帘编织技艺、竹帘画纹样设计、精细的做工、文雅素净的艺术特征等方面。
梁平竹帘以重庆市梁平区生产的慈竹为制作材料,因为,慈竹的竹节长,在挑选慈竹时最好选用青皮未伤的两年青,因为,只有使用这样的慈竹才能让抽出来的竹丝显得色泽鲜嫩。整个制作过程需要经过选竹、抽丝等几十道工序,将慈竹抽成直径只有0.3 毫米到1 毫米的细丝,通过把蚕丝作为经线,竹丝作为纬线,进行精细地编织、镶边而成。所用的蚕丝为“五七丝”,直径约为0.12mm。目前仍一直使用蚕丝,普通的丝线不如蚕丝细,且蚕丝具有很好的弹力。
梁平竹帘的制作工艺已传承千年,由于竹帘的制作工艺精湛,堪称绝技,到近代被冠以“天下第一帘”的美誉。少京兆李婺曾赞誉竹帘:“细如毫发密如丝,浅淡春光傍绮帷。”淋漓尽致地诠释了梁平竹帘制作工艺中的轻、透、精、细等特点。制作竹帘的整个过程要围绕“精”来进行,竹丝材料要制作精细,且竹丝间的细度要保持均匀,千万不能出现粗细不均的情况。在起篾、冲篾、揉丝等工艺流程中都要求要精,以便创制出做工精细的产品。现代在制作梁平竹帘时,其工艺技法仍然既繁琐又精细,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
梁平竹帘的纹样主要体现在竹帘画上,当竹帘织好后采用绘画手段在竹帘上题字作画,再进行精细地加工,从而使编织技艺与绘画技艺融为一体。将编织技艺与绘画技艺融为一体的竹帘格调优雅,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巴蜀地域文化特色。竹帘纹样以人物、历史故事、山水、花鸟虫鱼等为主。如中国四君子梅兰竹菊、虎、松、鸟、熊猫、三峡风光、仙女下凡等。另外,诸如孙中山、毛泽东等名人书法也作为纹样题材被运用到竹帘上,使竹帘产品显得朴素典雅。纹样的清新素雅,正好与竹质材料的朴素淡雅显得十分匹配。
通过对重庆梁平竹帘生产保护传承基地的实地调研,了解到如今的梁平竹帘技艺已受到了现代新技术、新材料的较大冲击,产品的销量也并不乐观,传承和发展之路较艰辛。现阶段梁平竹帘产品种类较单一,主要以竹帘画、竹帘扇为主,并且,价格较高,竹帘产品的定价与竹帘的大小有关。根据竹帘扇尺寸的不同,售卖价格也各不相同,大约在100 元到300 元之间,另外,因为画师的绘画水平各不相同,所以竹帘扇的价格也会各不相同。而竹帘画的售卖价格却是根据竹帘的宽度情况来定,小幅的竹帘画售卖价格在100 元到500 元之间;大幅竹帘画的价格在1000 元以上;定制款的高档竹帘画价格最高。
竹帘产品门类较少是目前梁平竹帘开发市场整体的现状,如果想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梁平竹帘技艺,可以将梁平竹帘非遗文化元素与现代产品进行整合设计,创新设计出一种不同形式的竹帘产品,图1 梁平竹帘与徽州竹雕结合设计的蓝牙音响,就是非遗文化元素与现代音响技术碰撞的产物。借此设计思路进一步延伸,笔者尝试将竹帘技艺与灯具产品结合,设计蕴含梁平竹帘文化元素的灯具类文创产品。实现梁平竹帘产品种类的创新,提高梁平地区旅游经济收入,同时,也有利于梁平竹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图1 梁平竹帘音响
灯具照明在当今社会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灯具的用途已不单单是照明,越来越多的人把它当成一种装饰品。通过对灯具市场的调查,发现消费者主流已经转向年轻一代,他们思想自由、经济独立、追求个性和潮流,同时,年轻的消费群体也对灯具类产品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绿色环保、节能、功能细分等。
现代灯具设计不仅注重功能性设计,同时,注重产品的造型、装饰、色彩等的外观设计以及情感设计。由此形成了现代灯具的四大发展趋势。第一类是以“绿色设计”为主题,如在光源上追求高效节能的设计。第二类是灯具照明系统的情感化设计。这种方式使灯具与周围环境能融为一体,更加注重人的情感体验,突出灯具的人性化设计。第三类是多功能灯具设计。此类设计打破了传统灯具功能单一的局面,而向多元化、多功能的灯具设计方向发展。第四类是指装配系统化灯具设计。主要追求简约大方的造型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时代的消费者们更偏爱简洁而时尚、实用且环保的灯具设计。精巧、简洁、多功能、绿色、人性化等词也成了现代设计流行的表达语言。这要求灯饰设计师应紧跟时代步伐,明确客户需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同时,还要多吸收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实现以多学科为背景的新时代灯具设计创新。
融入梁平竹帘元素的灯具设计不同于单一的竹帘纪念品设计或普通意义上的竹帘产品设计,设计实践中一定要坚持匹配度原则,灯具类文创产品要与地域资源优势相匹配,不同的地域会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符号,应当结合重庆市梁平区地域文化优势,以梁平区地域文化符号为出发点。在设计实践中必须要同时兼顾梁平竹帘的特征和现代灯具的特征,在继承梁平竹帘元素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当前市场需要的竹帘灯具产品,设计中尤其注意尽量将梁平竹帘的优点进行传承。下面就以熊猫纹样梁平竹帘灯具为例,进行设计分析。
梁平竹帘作为巴蜀民间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国画般的诗情画意和典型的东方民族文化特色。将灯具设计与梁平竹帘技艺相结合,为梁平竹帘文创产品注入新的设计思路,注重功能与形式的有机结合。既让优秀文化的传统气息得以保留,又能让它跟上新时代社会前进的脚步。
设计实践中提取梁平竹帘材料、纹样、色彩、工艺等非遗文化元素,将梁平竹帘技艺非遗文化元素与现代灯具进行整合设计,设计中结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新时代设计理念,同时,运用现代设计手法进行表达。设计定位于绿色、简洁、实用、环保的室内装饰灯具。重新赋予梁平竹帘新的生命,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绿色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灯具设计实践中需要考虑技术、功能、造型等因素,但设计中最直观的应该是造型设计。然而,灯具的造型设计又必须和室内设计紧密结合,一件造型优美的灯具主要通过形状、体量、质感、色彩等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并按照一定的形式法则构成灯具的立体形象。
此系列灯具设计以卧室台灯为主,灯具外观造型语言为不规则几何形,追求简洁大方的几何形式构图是现代主义风格的最大特征,这样的造型设计也能满足新时代灯具类文创产品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以不规则的几何形体为灯具的主要框架,将梁平竹帘的素竹帘与竹帘画同实木框架结合作为灯体,设计三个不同几何形体的灯具。由于模块化设计可以很好地解决产品设计制造周期与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有利于产品废旧后的拆卸与回收,符合绿色设计的设计原则,可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所以,灯具造型最终以模块化的形式呈现,这也是系列竹帘灯具设计的亮点之一。图2(a)以不规则的十面体为原型,将其拆成两个部分,一个作为灯罩,一个作为灯座。图2(b)的不规则多面体有二十个面,整体感观有三层,两层为灯罩,一层为灯座。图2(c)是以不规则的十四面体为原型,由灯座、灯罩两个部分组成。三件灯具的灯罩顶部均不密封,以利于散热。模块化的造型设计使产品便于携带,符合作为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定位,同时,能让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体验自己组装灯具的乐趣,享受更好的文创产品消费体验,实现产品与消费者的互动。
图2 梁平竹帘灯具造型设计渲染效果图
在产品设计中造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恰当的产品材料才能完美地诠释恰当的产品形态,因此,产品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产品设计方案能否实现。
当前市场上灯具的主要材质有竹、木、玻璃、陶瓷、铝、铜、布艺、PVC 等。不同材质的组合可以实现灯具设计的创新,合适的材质搭配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时尚、个性的同时,又开始慢慢回归自然,更加注意生活环境,绿色环保成为人们所追求的主题。绿色设计也成为未来设计的一大趋势,所以在材料选择上也尽量选择绿色材料,竹、木材料相容性较好,并且,都具有可再利用性和可回收性,同时充分考虑到了竹子和木头材料的绝缘性。方案最终采用竹、木材料进行组合创意。灯罩主体选用梁平竹帘的材料梁平慈竹,慈竹有诸多的优良特性,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优于钢材,比利时的巴勒斯坦籍女设计师内达.埃尔-阿斯马尔(Nedda EI-Asmar)在谈到竹子的时候认为竹子尽管属于草本,但它比橡木还要坚硬。她也擅长设计竹子材料的产品,竹制椅子“秘密椅”就是她的代表作品。笔者认为竹子材料和木头材料的碰撞将是完美的搭配,所以,灯框架和灯座部分采用西南地区优质柏木,柏木属于自然无害的上等木料。竹木融合让未来灯饰更加生态、亲切、优雅、环保,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这也是新时代的消费趋势。灯泡采用LED节能灯泡,LED灯利用发光二极管发光,十分节能,属于环保光源的一种。其中,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其色温正好与室内装饰灯具的设计定位契合,由于LED 节能灯泡具有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没有频闪等特点,用作室内的照明显得十分适宜。
在灯具纹样设计上,选择最具地域性特色的熊猫纹样,充分展现竹帘画独有的艺术特色,熊猫形态的再设计以及黑白色彩的设计能更好地诠释这种艺术特色。图3(a)竹帘灯罩的纹样设计为两只在竹下玩耍的大熊猫,图3(b)竹帘灯罩的纹样设计为一只抱竹玩耍的大熊猫。图3(c)竹帘灯罩的纹样设计为一只在竹下玩耍的大熊猫。熊猫与竹的纹样组合形象地展现了熊猫俏皮可爱的形态,再现了大自然和谐美好的一面。灯具纹样采用梁平竹帘传统的绘画技法进行设计表达,以便更好地传承与活化竹帘的装饰技艺。熊猫纹样、竹纹样和竹木材料的组合设计使系列灯具在装饰上显得十分协调。
图3 梁平竹帘灯具纹样设计手绘效果图
产品的色彩设计通常是按照一定的法则进行搭配,大多数情况下是以一种颜色为主要色调,尽量不超过三个颜色进行搭配组合。一种颜色使用面积的大小与多少将会影响整个色彩给人的视觉印象,使用面积大且多的颜色在产品中会起到主导的作用,决定整个产品的色调。首先,系列灯具设计案例中选择竹木材料天然的黄色作为主色调,低彩度、中明度的黄色为竹木材料的天然色彩,给人以平和、舒适、自然、朴实的印象。其次,灯具上的熊猫纹样采用黑色和白色,竹子纹样采用竹子的原色绿色。为了让灯具色彩达到协调统一,灯具的颜色力求协调,几个部分尽量采用同色系,所以,在选择光源色彩的时候就选择与灯体相近或相同的黄色暖色系光源。消费者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行购买不同色系的灯泡进行替换,实现愉悦的消费体验。绿色代表着生命、青春,给人以宁静舒适的心理感受,黑色代表着高雅、庄重,给人以执着、低调的心理感受,白色代表着纯洁、善良,给人以清爽、凉快的心理感受。这些处于从属地位的次要色调配合着黄色主色调增加了产品的色彩层次感,在整个竹帘灯具色彩设计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黄、黑、白、绿的色彩设计使系列竹帘灯具具有淡雅清新的现代风格,使系列灯具整体色彩达到和谐、统一,符合设计主题。
产品设计中最影响产品质量的环节便是工艺环节,对制作工艺的选择及制作工艺的精细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竹帘灯具产品的实物效果。此次设计中将竹帘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艺进行结合,最大限度地使两种工艺进行互补。灯罩采用竹帘编织工艺制作,灯座和灯架采用现代木工工艺制作。通过运用相似的细部工艺处理后,使整个灯具的形象和谐一致。
1.竹帘的制作工艺流程
(1)竹丝准备:选竹→砍竹→剃竹→锯竹→派蔑→起蔑→刮篾→冲→揉篾→槽光→晾丝→选丝。
(2)蚕丝准备:倒丝→牵丝→提综→插扣→梳羊角。
(3)竹帘编织:织帘→上油→挂帘→修边。
2.灯座和灯架的制作工艺流程
(1)准备好木头材料,打版、下料。根据图4 所示的三款灯具结构图尺寸准备好木料,接着在木料上进行打版、下料的操作。
图4 梁平竹帘灯具结构制图
(2)拼接、打磨、定型、抛光打蜡。
(3)完成电源开关、灯泡等的组装,然后,根据灯具结构制图所示尺寸裁剪竹帘,将尺寸合适的竹帘灯罩和灯架、灯座进行组合,完成灯具的组装。
(4)产品纹样的绘制,将熊猫纹样、竹纹样绘制在竹帘灯罩上,待其自然晾干即完成制作。
完成的灯具造型古朴别致、拙中藏巧、精致耐看,具有庄重简洁之美,使人能直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给灯具使用者平和、自然、真实无华的心理感受。灯架和灯座透出原木天然的花纹,洋溢着自然的木香,再配上朦朦胧胧的竹帘灯罩,将灯光变得柔和而温暖。
综上所述,以熊猫纹样为例的梁平竹帘灯具产品设计与制作在继承梁平竹帘非遗文化核心元素的基础上实现了几个创新与突破:(1)造型的再设计;(2)结构的再设计;(3)产品纹样的再设计;(4)材料的创新设计。产品实物效果和最初的设计方案比较吻合,此设计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不管对何种传统手工艺进行开发,其实质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今消费者或者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活化并传承梁平竹帘技艺最重要的就是让梁平竹帘回归到人们的生活中,体现它的时代特征,再现它的文化价值。通过非遗文化元素与地域文化因素的整合设计,将梁平竹帘文化与灯具设计融合,活化梁平竹帘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利用最直接、最有效的传承方式保护梁平竹帘技艺。设计是传承文化的手段,通过把梁平竹帘非遗文化演绎成灯具设计的亮点,重新设计出不同形式的竹帘产品,为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设计提供参考。让梁平竹帘受到不同人群的喜爱,既有利于传承非遗文化,大力发扬中华民族民间工艺,又能丰富地方文创产品种类以及国内灯具市场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