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瑜
摘要: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我国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农村振兴,民族才能够真正地振兴。在“互联网+”的发展大背景下,我国的农村产业发展走向“智慧农业”道路,“数字乡村”下信息与产业产品模式逐步形成。本文以安徽省长丰县草莓种植为例,采用数字化的方式,不断发展为当地知名品牌,而且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数字草莓;数字乡村;智能化发展
前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乡村要想振兴,就要发展“数字乡村经济”。在新的发展模式下,数字乡村被提到日程上来,农产品的销售有了新的路径和方式,信息与产业传播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关键一招,也是加快发展格局的关键。只有构建乡村经济,才能实现乡村振兴。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5.6%。在带动乡村旅游、推动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短视频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据统计,2020年有6万多名农村主播加入直播带货的行列,淘宝关联农产品直播近140多万场,获得的收益高达上亿元。
一、“数字乡村”下农产品发展特征
(一)以人为核心向以数据转变
乡村数字经济是指的数字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乡村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了乡村中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的发展开始从以人为核心开始向以数据为中心转变。智慧农业发展登上了新的平台,农产品的销售有了新的思路,农村生产数字化,农产品数据资源建设,特色产业建设,农产品质量监测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了农业发展中。
(二)由标准化向定制化升级
在“数字经济”下,农产品的发展不再是“粗放式”,而是向着“集约型”迈进。在整条生产销售链条中,农业产业化发展更加注重服务,定制化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生产端,农业产品在任何一个产业单元均有定制化的数据系统,所有的数据全部被输入到网络中,系统化管理。在销售端,农产品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直接对接到消费者,精准高效,给个性化消费者全新的体验,产业链发展更加优质。
(三)促进农業综合服务能力升级
数字经济具有天然的渗透性、融合性和赋能性的特征。在新的经济形式下,农业产业发展必须借助互联网,进行综合产业发展。农业综合服务渗透到产品发展的种植,生产,采摘,销售等各个环节。传统农业发展各个环节是脱节的,而智慧农业下,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相互联系,形成产业链条和系统,提升农产品的发展的效率。
二、“数字乡村”下,长丰县数字草莓发展现状
安徽省长丰县草莓种植已有40余年的历史,是全国著名的优质草莓生产基地。
(一)技术融合助力“草莓”传播
长丰县“草莓种植园”是我国“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典型代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数字草莓” 大数据中心,构建长丰草莓“产业布局,形成可推广的数字农业应用场景模式。 长丰县草莓种植基地中,建设了草莓园区智能化管理系统,在草莓种植大棚内,土壤、植物、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信息,均有传感器进行监测。在数字化升级后,在园区内配备有综合管理设备,借助大数据和图像识别技术,所有信息均能可视化呈现。
(二)短视频直播助力草莓销售
麦克卢汉曾指出媒介是人的延伸,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下,会涌现出不同的媒介产品。视频直播带货能够重现主播的魅力,增强消费者与主播之间的粘性,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们连接起来,让人们重新回到了部落化社会。
安徽省丰县种植草莓的大多数为当地的农民种植户,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在文化和观念的限制下,让他们接受新鲜事物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长丰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当地草莓也开始进行“短视频直播带货”之路。
(三)短视频发展助力草莓旅游
短视频与旅游业结合后,改变了人们出行的消费习惯,从旅游计划,到出行中,再到出行后,都离不开短视频。往往是人们在刷到短视频后,根据热门网红景点出行,在旅行途中进行拍照,录制视频,旅行后剪辑上传分享经验。因此,旅游行业离不开短视频,而短视频也成为了旅游的营销利器。
“媒介环境学派”认为:人、媒介/技术和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在“数字乡村”的背景下,“草莓产业基地”不仅借助短视频进行销售,而且通过草莓采摘,草莓宣传,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了“草莓+旅游”的新模式。在短视频技术的支持下,草莓基地通过短视频宣传后,会吸引一大批粉丝,对长丰县草莓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营造了一种采摘,旅游在学习的良性环境,主播成为了其“代言人”。长丰县“草莓产业基地”的强势崛起,成为了乡村振兴发展下的典型,成为了当地发展的一大特色,展现了乡村风土人情。越来越多的人前往采摘,住民宿,拍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形成了良性循环,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三、长丰县“数字草莓”取得的成就及未来发展建议
(一)“数字草莓”取得的成就
1.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国家大力扶持乡村,建立了诸多农产品生态园,支持农业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其中。而安徽省长丰县“草莓生产基地”,是长丰县草莓协会大力扶持的项目之一。当地政府不仅建立了相应的网站—中国长丰·草莓网,在安徽省长丰县县级融媒体的宣传下,建立了相应的草莓期刊和拍摄上传了草莓短视频到网站中。
2.提升了长丰县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通过数字赋能、科技加持,推进草莓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草莓经济新动能加速汇聚。依托数字化技术,草莓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加有保障,消费者满意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通过构建统一的“长丰草莓”溯源标识,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已经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3.助力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
长丰县“数字草莓”的发展,不仅上线了当地的农產品网站,而且利用抖音,快手APP,在短视频平台上传播有关草莓种植的科技信息。作为当地农产品种植的典型代表,长丰草莓种植基地开办了技术交流平台,为当地其他地区的草莓种植提供了在线农业科技问答服务,而且还举办了草莓节,让全国各地的人前往参观学习。草莓的种植助力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产品发展摆脱了传统农业的固有思维,发展了农产品信息产业。
(二)长丰县“数字草莓”发展的建议
虽然长丰县草莓产业基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落后状态,因此加快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迫在眉睫。正如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一样,我国的物流网络体系,也要搭建县、乡、村三级,尤其是在一些农产品基地,村级物流中心的建设属于薄弱环节,也是长丰县草莓发展中的重点。农产品冷链仓库建设也十分重要,长丰县要在生产基地建设前置仓、分拨仓,配备冷藏和低温配送设备。
总结
互联网+”逐步走进农村,数字乡村正在逐步形成。而在农业种植,生产,收割以及销售方面,越来越智能化,精准化,可操作性增强。在销售方面,长丰县草莓不仅通过传统的销售方式,而且还形成了两微一抖的销售模式。在政府的支持下,长丰县成立了草莓网,长丰县融媒体中心对其特别报道,也带动了旅游经济,吸引了当地很多人过来游玩。
长丰县草莓种植基地作为“数字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是我国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还在不断建设中,未来将会形成一定规模的产销一体机制,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盛瑞生. 助力农村治理 建设数字乡村[N]. 人民日报,2021-12-03(009).
[2]龙权. 重庆联通“解题”乡村振兴 建数字乡村生态[N]. 人民邮电,2021-11-30(003).
[3]曲甜,黄蔓雯.数字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多主体协同机制研究——以B市P区“互联网+大桃”项目为例[J/OL].电子政务:1-11[2021-12-0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181.TP.20211125.1610.006.html.
[4]刘菁. 发展数字农业,核心是数据,但关键在人[N]. 农民日报,2021-11-24(006).DOI:10.28603/n.cnki.nnmrb.2021.005118.
[5]郭廓.“数字”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23):38-39.DOI:10.13665/j.cnki.hzjjykj.2021.2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