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021-02-24 14:03:58刘大玉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8期
关键词:反思实践新课改

刘大玉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对祖国未来的教育。它帮助了学生们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拓宽了学生们的信息获取渠道,提高了学生们的信息技术科学素养,我们应将信息技术视为学习和获取信息,提高自己的工具。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强调的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并且课改不仅提高了对老师的素质需求,更是反映了现在社会对信息技术的迫切需求,那么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何进行教学?以下是笔者在阅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相关书籍时的体会。现在让我们简单地谈谈。

关键词:新课改;信息技术;反思;实践

一、完善学生信息文献

如果教师希望一个学生有足够能力在暴风雨中向着正确的航向前进,首先要求教师一定要把他自己培养为一成优秀的专业航海家,掌握他的驾驭各种船只的技术能力,这种驾驭能力就是获取信息的各种能力,要好好培养教育学生获取信息的各种能力,首先就需要老师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的各种方法,学生一定要首先学会在新浪搜狐、谷歌等各大网站上多输入一个关键词才能上网,百度等网站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

其次,为了保证"司机"不偏离渠道,要帮助学生做到"信息导向"。注意教师结合学校课堂教学情况提出设置相应的"拓展问题",引导全体学生充分利用课后休息时间积极上网获取信。学以致用。

高等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等学科的大概念,在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过程中,对人和世界有更广泛的了解,负责任、有效地参与社会,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合格公民。

(1)教育内容的制定必须与学生的使用相结合

在数学教材的内容选择上,教师也需要不断有新的选择权。最好的还是选择适合班级学生的,教学内容一定要尽量符合它的时代特点和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例如: 高中年级的高等数学三PEP算法是初步的。它是一个伪代码,但现在可以在Python上直接使用,它被称为可以由Python执行的伪代码。Python附带了set数据结构,这与高中数學的概念是一致的。设置支持集的加减、交/并/补集,可以作为学习数学中集合概念的辅助工具。……这样,学生在新的教学课堂上进行学习之前所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内容就与他们的课堂学习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这些知识内容可以广泛化地运用于新生学到新的课堂日常生活中,学生就可以有更多机会对新的课堂学习法和生活方式产生一种浓厚兴趣,愿意学习。

(2)巩固知识的实践

通过”使用”的机会和”使用”要求,学生们将能够找到一种加强和巩固所学基础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你甚至可以直接告诉老师和学生你的QQ微信号码,让他们在课后给我的老师发来一封信,老师收到了这封信后写下了表扬和鼓励的话说出来,这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向老师提出问题,不在胆怯,这提高了我们的学生学习新技术知识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指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勇于探索的强大学习动力,如果一个学生对各种学习都具有极大的学习兴趣,那么师生学习的社会能量和经济效益一定是不可估量的

从教师引入全体学生预习阅读活动开始,教师就要在课堂中引入新的阅读活动学习方法内容,进一步地充分调动和培养全体学生的阅读活动自主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对学生自主阅读活动的兴趣,调动我们所有全体学生自主阅读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充分调动和培养全体学生强烈的阅读活动自主参与学习意识,使得全体学生能够在阅读活动中得到充分地发挥其积极作用、主动性和自我创造性,提高了师生文化学习的工作效率,教学中文化艺术真正重要的体现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教育技能,而是由学生对文化的启发、唤醒和思考。

三、独立学生文化能力调查

新课程教学改革有效支持了高中生积极自主参与学习,对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指导推动作用。我们不能完全准确理解它的具体内容,它本身只能说就是无限地寻求改进,不断地寻求获得。教师不会有可能完全掌握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每一点基础知识,更不会有可能在课堂教学前把每一点基础知识都讲得研究透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能完全直接依赖于学校教师的专业教育。因此,为了更好地获取知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的方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例如,当我谈到"下载文件"时,我以下载文本为例,这对学生来说很容易学习。此时此刻,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许多网页都有美丽的图像。如何下载这些图片?许多学生认为这是小菜一碟,但他们知道这样做不容易解决。一些学生发现,在实践过程中,照片不能简单地复制,这些技能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要更加善于主动发现实际问题,创造条件,让青年学生通过丰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找到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锻炼青少年学生的独立性和思考思维能力。

小结:

在新课改的漫漫长路上,还会有许多的艰难险阻,我们一定会齐心协力,紧跟时代浪潮,及时反思,修改错误,帮助同学们进步。

参考文献:

[1] 齐云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浅探[J].安徽教育,2008(7).

[2]王作.浅谈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课程教育研究,2013(24)

[3]梁顺东.浅析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0].快乐阅读,2013(16)

[4] 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 李艺.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反思实践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38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09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3:04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2:43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4:30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0:08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1:19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4:06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