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曼玲
摘要:长期以来高职英语教学方式所存在的问题致使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效率差,学生知识习得效果不理想,近年来我国教育部所推行的课程标准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潜存的问题与更高的要求于高职英语教学是一种危机,但危机也意味着转机,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深度实施,人工智能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为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有效性地提升创设了良好的契机。针对此背景本课题组提出要在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应用人工智能的构思,并归纳总结教学应用模式,目的在于提升教学效率改善学习效果,推动高职英语学科教改,使人工智能的育人价值得到进一步发挥,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科“教”与“学”。
关键词:高职英语;人工智能;视听说教学;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一)新课程理念对高职英语教学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学科作为各学段办学的一个必修课程,得到了国内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教改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英语学科的教学水平处于逐步优化的状态,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整体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在信息时代知识的传播形式以及学科教学环境均发生了变化,在这一形势下如若教师沿用以往的教学手段将不能够保证综合人才培养需求得到满足,尤其是英语学科教学改革更为迫切。我国教育部门所出台的英语课程标准,其理念强调高职英语教学实践重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而视听说教学又是教师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主要载体,基于此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应用人工智能实现教改目标势在必行。
(二)人工智能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
学者“麦克卢汉”曾指出:“媒体能够作为人体的一个延伸,虽然媒体是人类所创造,但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也在塑造着人类”。而将这一理论观点挪用至人工智能上,那么人工智能也可以作为人类智能的一个延伸,虽然人工智能是人类利用智慧所创造,但人工智能在发展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善着绝大多数人类的智能,由此可见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生产生活之间存在着紧密地联系。众多教学案例指出,作为当代较为发达的一项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于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具备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教改提倡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所以对该领域展开研究是促进人工智能发挥对高职英语教学积极影响的一个手段,也是推动人工智能教学应用落实高职英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式,而由理论研究落实到教学实践则是人工智能育人作用实施的重要过程。
二、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为:能够按照各个时间节点完成课题研究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本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见下述:
第一,了解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
第二,明确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梳理潜存问题;
第三,从学习者特征、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类型以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分析;
第四,从输入环节、输出环节以及技术丰富环境分析人工智能对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的支持;
第五,采取教学活动设计的方式从朗读、情境问答、话题简述三个层面提出人工智能的具体教学应用策略。
(二)研究内容
将与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文献作為基础编制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框架,见下述内容:
第一部分:相关理论基础的研究;
第二部分:XX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调查;
第三部分: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分析;
第四部分:人工智能对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的支持;
第五部分:人工智能在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本课题研究根据上述总体框架绘制了研究内容的框架图,见下图1所示。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本课题将“人工智能”、“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作为关键词借助国内权威性学术资料检索网站,分别输入关键词开展文献检索工作,而后筛选检索界面中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或研究成果并下载,最后阅读各位学者的研究观点,留用具备本课题研究参考价值的文献。为保证文献资料得到充分利用,在课题研究的初期阶段课题组开展了文献阅读活动,在解读各位学者研究观点的基础上完善调查问卷内容、总结理论研究的规范性结构。
2.问卷调查法
将XXX高职学校二年级学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结合调查目标编制学生调查问卷,在获取问卷活动相关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利用校内空闲时间开展问卷调查活动,整理调查问卷对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为揭示潜存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策略奠定数据支撑。
3.理论总结法
本课题研究在人工智能应用策略提出阶段应用了理论总结的研究方法,即基于所获得的文献资料与调查数据展开理论性的总结,致力于提出具备可操作性的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策略促进高职英语视听说教改。
三、研究成果
(一)本课题的整体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
《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相关论文
《英语教学文献综述》
《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分析》
《人工智能对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的支持》
《人工智能在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其他材料
《开题申请》
《中期报告》
《结题报告》
(二)本课题研究的具体成果
1.相关文献及理论的研究
通过文献助力明确国内外学术领域在英语视听说教学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国内各学段学生英语视听说能力的培养仍存在较大的问题,但国家发展亟需具备优秀英语听说能力的高级人才,国外学术领域虽然可供借鉴的教学理论较多,但受国家发展体制、教育实施政策的差异,国外现有的理论研究无法直接套用在国内英语学科教学实践之中。具备本课题研究价值的研究有:国内学者“张筱兰”表示:“智能语音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张景中”指出:“利用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实现人机交互的教学设想,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国外学者“Marina Dodigovic”提出观点:“人工智能与二语习得的结合,教育者需重视学生听说偏误的纠正”。本课题研究基于国内外各位学者的观点,认为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的三个要素分别为输入、解析、输出,其中“视”、“听”分别为输入,“说”则为输出,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开展的课堂交互则为“解析”。在国外英语课程教学中“听”与“说”相辅相成,在我国如果将人工智能应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那么则可实现“视”、“听”、“说”三者之间的相辅相成。
2.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明确,其一,被调查的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听力对话学习任务,并结合自己所听到的内容自主总结文章大意,但仍存在少部分学生无法做到,说明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培养效果有待进一步优化。其二,被调查的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较为乐观,仅有9.06%的学生不能够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其三,被调查的学生存在近50%的比例不愿意参与课堂对话活动,且在遇到较为基础的学习疑惑时往往不愿意向老师求助,说明高职英语“说”的教学效果较差。其四,被调查的学生绝大多数表示应用英語与同伴交流能够获得快乐感,但32.18%的学生表示自己不愿意用英语与同伴交流。总体来看通过问卷调查明确被调查的高职二年级学生英语学科学习成就水平处于一般水平,存在课堂参与度有待提升、语言感知能力与理解能力有待加强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有待优化的问题。
3.初中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研究
首先从学习者特征的层面上看高职学生的记忆力较好,普遍具备爱表现的学习心理,且高职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知识,但受个体差异所影响班级内的优等生与后进生学习成就水平差距较为明显。其次从教学目标的层面上看,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不仅应关注教学知识的传授效果,还应关注学生听说技能、文化意识两个方面的培养。最后,从教学活动类型的层面上看,人工智能应用于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所采取的活动类型主要为人工智能+朗读语篇、人工智能+情境创设、人工智能+对话演示等。此外在教学过程层面上拟定了输入→解析→输出的人工智能视听说教学过程,其中人工智能主要应用于输入与输出两个环节,解析环节仍需依赖于课堂师生交互。
4.人工智能对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的支持研究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明确人工智能的可视化技术、硬件设备的影音播放功能等能够为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提供输入环节技术支持。而人工智能的人机互动技术、语言识别技术能够为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提供输出环节的技术支持。
5.人工智能在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应用策略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出了人工智能在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其一,在朗读短文环节中教师可利用信息设备遵循“生词→长句→语调→模仿→录音评测”的模式迭代递进开展朗读短文教学环节,优化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出实现英语“说”的教改。其二,教师可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情景问答,在教学课件中嵌入MP3音频或嵌入Charbot聊天机器人实现“听”、“说”的教改。其三,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大屏幕为学生呈现图片、影视频资料、语法知识、异国文化等内容实现“视”的教改。
四、研究效果
通过此次课题研究被调查的高职学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同时高职二年级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学习信心得到了有效地提升,不同层次的学生更愿意参与人工智能应用背景下的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活动。
五、存在的问题
本课题研究虽然在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研究成果,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仅适用于高职学段学生,且所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较为基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并未涉及,所以课题研究成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六、研究设想
本课题研究设想人工智能在未来将会广泛地应用于英语学科、乃至各学段各学科教学实践之中,一方面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助力,另一方面成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抓手。
参考文献:
[1]尹梦梦.高职英语课堂听说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2021,(44):77-78.
[2]梁少娴.浅谈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J].英语教师,2021,(20):129-131.
[3]姜玉莲.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高阶思维发展模型建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4]张倩.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21,(34):32-33.
[5]王春云.高职英语课堂听说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策略[J].校园英语,2020,(48):72-73.
[6]黄启汉.信息技术与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相融合研究[J].国际公关,2020,(11):133-134.
[7]侯蔓蔓.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J].校园英语,2020,(28):64-65.
[8]孙佳莹.高职英语信息化听说教学模式研究[J].农家参谋,2019,(16):287.
[9]吴琼.新形势下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J].智库时代,2019,(32):143+145.
[10]田玉,汤应.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9,(27):87-88.
[11]刘以梅.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9,(18):106-107.
[12]罗炜,唐年青.混合式教学在高职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职业教育,2019,(03):50-52.
[13]罗炜,唐年青.基于多模态理论的高职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104-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