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创新思维现状调查研究

2021-02-24 04:04:19樊霞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8期
关键词:科学教育本科生创新思维

樊霞

摘要:科学教育是国内外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如何培养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思维是目前科学教育界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重庆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该专业本科生创新思维发展现状,调查目前该专业本科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程度,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从而进一步促进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科学教育;本科生;创新思维

Abstract: Science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focuse of the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21st century is the century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training talents is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cultivate creative ability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How to train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of students who major in science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problems incurrent science education needs to solve.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major in science educati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investigate the degree of the undergraduat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of the major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comments, so a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hinking students who major in science education.

Key words:science education ; undergraduate; innovative thinking

科學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美国的科学教师协会也指出:“科学和技术影响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向,今天的科学技术对于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对于各种社会问题都处于中心地位,必须对一切公民保证给以合适的科学教育”[1]。因此,科学教育是国内外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我国历来强调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内容。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是的,创新是当代人的本质,更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3]。科学教育专业是高等师范院校为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及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新设置的专业[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国家的大力号召及社会生产的迫切要求下,培养一批具有创造力的科学教师是当今科学教育界的重中之重。对于如何培养科学教师的创造力来讲,培养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思维是当前科学教育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通过该学校对科学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视度、教师创新意识的高度、学生自身创新思维的培养度以及学生自身需求具备的品质等四个方面调查,旨在了解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从而给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重庆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总人数共计105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95人。

(二)研究方法

结合重庆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实际情况,参考相关文献编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1、学校对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培养重视度:如学校是否经常举办创新性科技类比赛?是否有鼓励学生参加创新类竞赛的政策等;2、教师的创新意识以及培训情况:如是否参加国培或出国交流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3、学生自身创新思维培养的认识度:如对创新概念的认识、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人?是否质疑过权威等;4、学生需求具备的品质情况:影响创新创业最重要的因素有哪些?通过大学四年学习后最希望具备的品质等。

本次问卷调查一共发放了105份问卷,回收了105份问卷,回收率达100%。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对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创新思维培养重视情况

据调查发现,学校偶尔会举办科技创新类比赛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此外,学校还颁发了相应政策鼓励学生科技创新,如评优加分、获得额外学分等。

从表4、表5和表6的数据来看,学校目前是没有开设大学生创新教育理论课程的,并且35%的学生认为学校对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是比较重视的,44%的学生认为学校一般重视。同时,90%的学生希望学生能够将科技创新实践作为教育实习的一部分,认为其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意识,能够将日常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而提高自身能力。

(二)教师的创新意识以及培训情况

据调查数据表明,85%的学生都没有参与过教师的科研项目,接近一半的学生对教师是否外出参与创新性培训情况是不了解的。同时,95%的学生赞同老师外出学习创新知识与技能,认为其有利于学生学习。

(三)学生自身创新思维培养的认识度

对于学生自身创新思维培养的认识,绝大多数的同学认为创新就是有独特的想法,对技术知识等有独特的改进,近一半的同学认为创新就是尝试做他人不敢做的事,敢为人先,质疑挑战权威。对于创新创业竞赛,参加过的学生只有17%,40%以上的学生是很想尝试参加竞赛的,也有30%以上的同学是不太了解创新创业计划竞赛的。

从表12可知, 44%的学生受社会准则和书面指导制约,23%的同学能够突破传统思想,13%的同学容易失去自我见解,受到别人怂恿。95%以上的学生都很少敢质疑权威并提出自己见解,仅仅2%的同学经常提出质疑。67%的学生认为自己创新思维一般,还有近30%的同学认为自己创新能力属于较弱的阶段。

科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们,主要通过实践活动、参与创新性比赛、校外兼职和实习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也有15%的学生对于培养自身创新思维没有太关注。

(四)学生希望具备的品质

对于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们最希望具备的品质方面,从创新最缺乏的要素、影响创新最重要的因素、自身最希望具备的能力三方面进行了调查。数據表明,44%的同学认为目前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最缺乏实用的技能指导,只有7%的同学认为目前最缺乏资金方面的支持;在影响创新创业能力的最重要因素方面,认为个人主观原因和高校环境的人数各占34%,认为其余影响因素的人数较少;对于四年本科学习后,学生最希望具备的品质方面,最希望具备宽厚的知识体系和发展空间的学生以及最希望具备专业潜质的学生共计约80%,仅13%的同学最希望具备创新意识。

三、结论与建议

(一)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现状

1.高校对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重视度

学校的创新氛围对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据调查,学校会偶尔举办科技创新类比赛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如年终评优加分、获得额外学分等来激励鼓舞学生大胆创新创业。有44%的学生认为学校对于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视度一般,35%的学生认为学校是比较重视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的,仅仅10%的学生认为学校是十分重视其创新思维的培养的。同时,调查表明学校目前还没有开设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课程,并且90%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将科技创新实践融入到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育实习中,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自身能力[5]。总体而言,学校对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度还不够,处于一般重视的阶段。

2.教师对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创新意识的关注度

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领路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同时也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产生关键作用[6]。据调查,85%的学生没有参加过教师的科研项目,43%的学生对于教师是否参加创新类的培训以提高自身创新意识的情况不清楚,这表明师生之间在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缺乏一定的交流。同时,学生非常赞成教师经常参加创新性的各类培训来提高教师自身,从而带动学生加强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3.学生对自身创新思维的认识度

本研究表明,个人的主观因素和高校的环境氛围对创新思维培养的影响度最高,而个人的主观因素往往是事物的发展的关键。据调查,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创新是指具有独特的想法、尝试做他人不敢做的事及对技术知识等有自己独特的改进。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同学把自己限定于书面指导和社会准则中,很少有同学质疑权威。质疑权威的同学中,其质疑次数也不多,而经常质疑的同学只有2%。95%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处于一般和较弱水平,仅仅只有5%的学生认为自己创新能力较强。参加过创新创业竞赛的学生只有17%,还不到总人数的20%,想尝试参加的有44%,几乎不了解的有31%。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能通过实践活动、创新性比赛以及校外兼职等来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整体而言,学生的创新意识处于较低水平,但学生们也都渴望通过各种方式能够提升自己。

(二)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建议

1.高校将科技创新实践融入教育实习之中

学校是对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的主要加油站,其环境与课程设置等对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至关重要。据调查,学校偶尔会举办创新创业相关科技竞赛,也颁布了一系列鼓舞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创业的政策,但学生们仍然认为学校对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培养重视度感觉一般。不到20%的学生参加过比赛,说明学校的号召力度及宣传程度仍然不够,所以希望学校能够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比赛的宣传,号召学生们积极参与,同时设计一系列专注科学教育专业的创新型竞赛,如模型比赛、科技论文比赛、创新发明大赛等。另外,学校对于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方面还没有开设相关培养创新创业的课程,也没有开设大学生创新教育理论课程。在课程的开设方面,学校对科学教育专业的创新重视度仍显不足。因此,希望高校能够开设相关创新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希望高校能够将科技创新实践融入到教育实习中去,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信心。

2.教师多吸收学生加入科研项目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启明灯,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会受到教师深刻的影响。据了解,仅15%的学生参加过教师的科研项目, 43%的学生对教师是否参加过创新类培训表示不清楚,这些表明对于创新创业方面,无论是创新能力还是创新的知识,学生和教师均处于相互不太了解的状态。同时,95%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够多参加创新性培训以提高教师自身从而带动学生。故此希望教师在做科研的同时,在科研项目的允许下,能够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其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够帮助教师在人力上减轻一点负担,从而促进师生间相互了解,相互进步。此外,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能够多参与创新性培训,无论是国培或是某些会议,希望教师能够提升自己,用创新的知识装满自己进而传递给学生。据调查,学生希望在本科四年期间能够获得实用的技能指导,在四年后能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以及创新意识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来予以指导,故教师对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创新思维培养起着关键作用,需要高度重视。

3.学生多参与活动,提高自主创新意识

常言道:“靠人不如靠己”。学校的学术科技创新氛围以及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关注度对学生的创新思维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最主要方面仍然是学生自身。据调查,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处于一般或较弱的水平上,同时希望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创新性比赛以及校外兼职等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较弱除了受学校环境以及教师方面影响外,最主要的是学生自己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对自身的要求不严格所致。据了解,参加过创新性比赛的学生占17%,而了解比赛想参加却没有参加的人有44%,这一类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以及对自己要求不太严格。同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受书面指导及社会准则的束缚,恪守己规,不轻易打破界限如不轻易举手发言、不轻易反驳权威观点、亦或是反驳教师观点提出自身观点等,学生表现出人云亦云或是追求平淡无奇之现象。所以,学生们应该积极参与学校所开展的一系列讲座、活动、比赛等,多去参与才能够更多地去领悟,才会有胆量提出自己的观点,大胆创新。

综上所述,在对重庆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的调查中,显示出以下这些问题:学校对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度重视度一般,学校开展对科学教育专业方面的创新性比赛较少,目前还没有开设培养创新思维的相关课程;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人数较少,对于教师是否参与过相关培训不了解;学生受书面约束,自身参与比赛的情况较少,不能够轻易提出自身观点,不敢质疑权威,学生希望能够具备实用的技能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7]。

为了提高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学校可以針对科学教育专业设计开展一系列活动或比赛来提高其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如模型比赛、科技论文比赛、创新发明大赛等。同时,学校可以开展相关创新课程,培养师资来指导学生参与比赛,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将科技创新实践安排在教育实习的任务中,一方面敦促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真正地去大胆创新。其次,建议教师多参加创新类培训,多与学生交流,指导学生比赛及创新。另外,教师可以在科研项目允许的条件下吸收学生成参与项目研究。再者,学生应该突破自我,在教师的指导下,敢于发明创造,敢于质疑权威,多多参与比赛,总结反思,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8]。

参考文献:

[1] 关松林.国外科学教育及其启示[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5(06):36.

[2] 沈海晖.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02):79.

[3] 梁淑珍.浅议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02):118.

[4] 龚大洁,严峰,俞诗源.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5(03):19.

[5] 马德华.小学科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探讨[J].才智,2015(20):93.

[6] 张烽.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教与经济,2011(01):48.

[7] 吴金星.教师科研项目是强化实践教学与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平台[J].大学教育,2014(01):103.

[8] 蔡春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学用相长[J].文理导航,2013(05):10.

猜你喜欢
科学教育本科生创新思维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幼儿科学教育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克服小学化倾向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19:50:00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4:22:47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5:16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9:04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5:49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19:40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