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瑾瑜
摘要:在生本思想的背景下,课堂教学需要保证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习理解的参与性,而传统的课堂提问多为概念性的问题,学生不喜欢被提问,也没有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需要重视课堂提问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性,在形式和方法上做出创新,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建立递进层次、组织开放提问、用问题引导问题的方法,引领课程知识的深度学习理解,培养主动地学习意识和思想,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科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课堂提问
课堂是学生完成知识学习理解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课堂中能够传授知识,培养学习能力。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课堂中的教学关系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学方式要引导学生的探究性的学习分析,以此来保证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培养综合素质。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交互交流的主要方式,应做多元设计,增强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传授学习理解的方法,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引导正确的知识理解,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理解的学习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课堂提问开展的前提是学生有学习理解的意识,能够做课程知识的主动性理解。所以在提问的方式上需要做出创新,减弱学生对提问的抗拒性,并以问题作为资源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理解的主动性。方法上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将问题抛出,导入课程知识内容,可以让学生形成学习的动力,在情境中建立学习理解的目标,从而进行主动性的学习理解。
比如在《亲情之爱》的教学中,课堂中可以提出“家庭成员有哪些?”“家人的感受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用问题引出学生客观的情感认知表达,在课堂中创设出亲情的情感情境。在问题情境中,学生有个人思想和认知的思考,并且能够做课程知识的主动探究,利于道德方面知识的人文性理解,促进主动学习。
二、建立递进层次
课堂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主要方法,需要建立递进层次的问题,让知识的理解从概念认知逐渐形成思想观念的体会,提问过程培养学习方法,促进思维认识的发展。在递进层次的课堂提问设计中,弥补了部分学生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了课堂中讨论分析的效益。而在递进层次的设计上要以深度学习为方向,形成简单认识、思想观念分析、自我认知的过程,构建深度学习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比如在《绽放生命之花》这一课的教学中,课堂提问可以分层次进行。首先提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健全理论性的认知理解;其次提出“生命的意义有什么不同?”问题,促进思想观念上的交流,使知识认知能够从简单的文字理解转为思想观念上的思考;最后提出“怎样实现生命的意义?”问题,将课程知识引入个人思想认知当中,推动自主性的成长与发展,开展生命教育,培养珍爱生命、重视个人发展的意识。
三、组织开放提问
现在的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保证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课堂提问的形式上就要转变传统的一问一答方式,组织开放提问,让学生从回答问题转为提出问题,可以将自身的想法和认识阐述出来,有助于课堂探究学习环境的树立,也能提升道法知识的学习感受,利于自主学习的发展。在组织开放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选择合适的开放提问时机。
比如在《揭开情绪的面纱》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理解之后就可以组织开放提问,教师在其中先提出“你们怎样管理愤怒?”问题,之后由学生做回答,鼓励提出问题,设计关于情绪的问题,分享生活中控制情绪的情况,以此让情绪的认知理解可以有个性化的认识,推动自主性的学习与分析。开放提问中,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利于自主性的分析与实践,学习从接受变成了主动的思考,可以培养探究学习的意识。
四、问题引导问题
课堂提问下学生会回答问题,而在回答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认知情况,知识理解也会出现错误。教师在提问中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差异和错误,建立问题引导问题的提问方法,促使学生做知识学习理解的反思,保证知识理解的正确性,培养思维能力。在问题引导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落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的核心素养内容,推动思想观念的健康成长。
比如在《公共生活新平台》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表述网络的作用,分析网络使用的方法,引导自主提出网络媒体与安全的问题,而教师针对学生的知识理解情况与问题提出网络是否会影响生活的问题,让网络的认知从概念延伸到生活发展,促进个人主观上的网络认知思考,培养正确使用网络,注重网络安全的良好习惯,引出网络法规的知识,让学生有法治意识的发展。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开展要注意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在提问的设计上多做认知引导,过程中强调深度学习,以此发挥出学科德育的作用,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理解认识,培养学习能力与学习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华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四法”[J].中学课程资源,2021,17(08):15-16+23.
[2]李小華.优化课堂提问 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J].名师在线,2021(2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