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淑辉(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 河南 南阳 473010)
中风古称“卒中”“半身不遂”等,分为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主要由风、火、痰、气、血、虚六种致病因素引起。该病起病急、变化快,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虽然随着世界医疗水平的提升,该病的致死率有一定程度下降,但极易出现口眼斜、半身不遂等后遗症,导致该病的致残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较重的负担[1]。目前临床治疗中风主要以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脂、营养神经等方法为主。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广大医务工作者不仅应抢救及延长患者生命,而且应该通过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自拟健脾益气活血方治疗中风患者,通过观察患者血流变、血脂、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及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中风提供更多的可行性途径,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132 例中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6 例)与对照组(66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66)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66)
1.2 纳入标准 ①诊断符合《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结合诊断标准(试行)》[2]且经CT 检测确诊;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评分)[3]程度属中-重度(16~20 分);③病程为发病2 周后至1 个月内缓解期;④年龄45~70 岁。
1.3 排除标准 ①有严重原发性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急性期有严重感染、消化道出血者;④伴有精神疾病或不能遵从医嘱者;⑤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西医对症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调整血压、血脂等药物,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自拟健脾益气活血汤。方药组成:当归25 g,黄芪25 g,党参15 g,白术15 g,茯苓12 g,何首乌12 g,鸡血藤12 g,乳香10 g,没药10 g,鹿角胶10 g,水蛭9 g,地龙9 g。加水1000 mL,煎取2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1 剂/d。两组均治疗2 周。
1.5 观察指标 (1)血液流变学指标:于治疗前、治疗2 周后采集两组患者晨起空腹血样,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北京利普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检测患者血流变(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指标;(2)血脂水平:于治疗前、治疗2 周后采集两组患者晨起空腹血样,采用血脂分析仪-M2675(由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检测患者血脂(TG、TC、HDL、LDL)水平;(3)卒中恢复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评分)标准[3]:该评分包括意识水平、面瘫程度、肢体运动等共15 条细目,根据患者严重程度分别记为0~4 分,最高42 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受损越严重。
1.6 疗效评定标准[4]基本治愈:NIHSS 评分降低≥90%;显效:NIHSS 评分降低≥40%,<90%;有效:NIHSS 评分降低≥15%,<40%;无效:NIHSS 评分降低<15%。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于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比较 治疗2 周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比较(,n=66)mPa·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比较(,n=66)mPa·s
2.2 两组治疗前后TG、TC、HDL 及LDL 比较 治疗2 周后,两组患者血脂TG、TC、LDL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HDL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G、TC、HDL及LDL比较(,n=66) mmol/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G、TC、HDL及LDL比较(,n=66) 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2 周后,观察组NIHSS 评分为(9.35±1.51)分,与治疗前评分(16.52±3.29)分比较差异显著(t=24.271,P=0.000);对照组NIHSS 评分为(11.23±1.37)分,与治疗前评分(16.71±2.85)分比较差异显著(t=21.099,P=0.000);两组间NIHSS 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7.491,P=0.000)。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48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40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66) 例(%)
中医学认为,中风主要由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而发病,辨证多为气血瘀滞、心脾两虚等,临床表现多为本虚标实[5]。因此临证治疗常以标本兼顾为治疗大法,故在补气健脾的同时还需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国医大师李振华[6]认为,位于中焦的脾胃是中风发病及其病机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始动因素。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脏腑器官所需的水谷精微均由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及脾的运化功能共同完成。若脾失健运,则痰浊内生,阻滞经脉,扰乱神明;脾胃亏虚,则正气不足,气血津液化生无源,血行停滞,闭阻脉络;肝脾失调,化生内风,肝郁化火,痰浊内生,阻滞经络;气机不利,气血逆乱,升降失常,则阻滞经络,蒙蔽清窍。
本研究使用的自拟健脾益气活血汤有健脾益气、疏肝解郁、和胃通腑、活血化瘀的功效,既能补充本虚的气血虚衰,又能治疗标实的瘀血阻络。方中重用黄芪以益气;党参补中益气、生津止渴;白术、茯苓燥湿健脾、利尿消肿;当归养血补血、活血止痛;何首乌、鸡血藤、鹿角胶补肝肾、益精血;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水蛭破血逐瘀;地龙舒经活络。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白术、茯苓燥湿健脾,黄芪益气。脾主运化,燥湿健脾药能使脾气升降正常,中焦运化有常则湿邪随之而去,无法生痰。同时气能推动血液运行,加速血液运化,使瘀血得以消散。②乳香、没药具有疏肝行气止痛的功效,同时何首乌、鸡血藤、鹿角胶能滋补肝肾。肝气条达,能促进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若肝脾失调或肝胃不和,则易出现痰浊阻滞经络,影响血液循环。③当归能养血活血,加速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通过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达到了临床治疗的目的。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推测可能与当归、乳香、没药活血之功有关。血能载气,血液的运化能推动气的运行,气血运化如常,全身脏腑得以濡养,进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流变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其中的原因可能与以下药物作用有关:当归养血活血、水蛭破血逐瘀,二者相互作用能有效清除经络血瘀。现代药理表明,地龙具有抗凝血、溶血栓的双重作用,地龙溶栓酶制剂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7]。曹颜东[8]的研究显示,当归中的阿魏酸能有效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的同时还能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在血管壁聚集,而当归水煎液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杨洪雁等[9]研究报道,水蛭中水蛭素通过快速与凝血酶相结合,抑制凝血酶的蛋白水解,起到抗凝、康栓、纤溶的目的。通过改变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流变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最终取得了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自拟健脾益气活血汤治疗中风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改善血脂水平,恢复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