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合并房颤抗凝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及体表心电图f 波振幅分析

2021-02-23 06:09任振龙
医药与保健 2021年2期
关键词:导联体表振幅

任振龙

(范县人民医院 心内科,河南 濮阳 457500)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以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冠心病发生人群不断增加。研究发现[1],房颤作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心律失常,容易合并包括血栓栓塞在内的多种严重并发症,一旦合并并发症,不仅加重患者病情,且严重影响疾病预后。目前,对于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临床一般以抗凝治疗为主,但易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一种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的联合治疗方案,不仅能控制患者病情,而且能降低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2-3]。本研究通过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实施抗凝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分析其效果及体表心电图f 波振幅,现报导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范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100 例,依据抽签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男35 例,女15 例;年龄40 ~81 岁,平均年龄(61.21±1.17)岁;疾病类型:持续性房颤30 例,阵发性房颤20 例。对照组男34 例,女16 例;年龄41 ~80 岁,平均年龄(61.23±1.17)岁;疾病类型:持续性房颤31 例,阵发性房颤19 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合并房颤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者;伴有其他恶性病变者;存在精神障碍以及意识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凝方式。实施华法林钠治疗,2.5 ~3.0 mg/ 次,1 次/d,连续治疗3 d。3 d 后,采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进行测量。从患者口服华法林钠起开始检测INR,起初2 ~3 d 检测1 次,并根据INR结果调整华法林钠剂量;INR 连续两次在治疗范围内,可改为1 w 检测1 次;对长期服用华法林钠剂量不变者,可4 w 检测1 次;INR 正常值范围在0.8 ~1.2 之间,每月测量1 次,连续检测6 个月后,改为每2 个月检测1 次。

观察组实施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采用硫酸氢氯呲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硫酸氢氯呲格雷,75 mg/ 次,1次/d;阿司匹林,100 mg/ 次,1 次/d。在治疗过程中,每周需检测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每周测量1 次,连续检测6 个月后,改为每2 个月检测1 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为有效;无法达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 有效)/ 总例数×100%。

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其中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对比两组体表心电图V1 导联f 波平均振幅、QT 间期。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血压降低、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心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 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1)。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s)

LVESD/mm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组别 例数 LVEF/% LVEDD/mm治疗前 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38.21±1.31 54.96±1.20 57.96±1.20 42.15±1.64 68.21±1.64 51.03±1.24对照组 50 38.82±1.64 46.65±1.25 57.64±1.34 48.92±1.34 68.29±1.14 51.03±1.24 t 2.055 10.251 1.258 9.452 0.283 11.232 P 0.417 <0.001 0.211 <0.001 0.778 <0.001

2.3 体表心电图V1 导联f 波平均振幅、QT 间期

治疗前,两组体表心电图V1 导联f 波平均振幅、QT 间期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表心电图V1 导联f 波平均振幅显著低于对照组,QT 间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QT间期比较(± s)

表3 两组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QT间期比较(± s)

组别 例数体表心电图V1 导联f 波平均振幅/mV QT 间期/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0.121±0.051 0.071±0.021 0.105±0.012 0.155±0.052对照组 50 0.128±0.057 0.105±0.042 0.107±0.015 0.122±0.025 t 0.354 0.726 0.403 0.690 P 2.840 0.009 2.215 0.035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冠心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病,以中老年人最为高发,若治疗不当,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增加死亡风险[4]。研究[5]发现,多数冠心病患者通常合并多种并发症,其中房颤所占比例较大,若二者合并,易导致病情加重,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治疗后,其病情程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抗凝治疗相比更具有优势,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对改善患者病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6-7]。f 波在临床又被称之为房颤波,在体表心电图V1 导联振幅中最为明显,能够最大程度的体现人体心房除极的综合向量。

体表心电图V1 导联f 波平均振幅显示,若人体反复规则的心房激动,易增加心房除极综合向量,进而增加房颤波振幅。反之,对于不规则和较乱的心房激动易减小心房除极综合向量。心房颤动发病机制复杂,其中心房重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心房重构又包括结构重构和电重构。研究[8]显示,患者房颤持续时间越长,心房肌纤维化、心房肌细胞电生理特性改变就越明显,且左右心房可激动心肌细胞的数量越减少,则表示V1 导联f 波的振幅越低。QT 间期是组成左心房功能的重要部分,治疗后患者的心房基质重构关系可发生明显改变,与治疗效果具有密切联系,如QT 间期延长,则说明治疗效果较为理想[8]。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QT 间期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体表心电图V1 导联f 波平均振幅显著低于对照组,QT 间期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能改善患者体表心电图f 波振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导联体表振幅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常规心电图检查在肺高血压诊断与评估中的应用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厌食儿童体表胃电图检测与分析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
体表无明显损伤而死亡的交通事故及其法医学检验
多类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导联选择方法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