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微思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1-02-23 10:33杨恒慧张恒艳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4期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问题及对策

杨恒慧 张恒艳

摘要:当今社会已迈入自媒体时代,自媒体俨然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主流社交渠道。在自媒体时代下,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校网络微思政产生了巨大冲击,使之面临环境不容乐观、教育模式落后、工作队伍专业性较弱等问题,而教育内容泛化、网络语言差异、交互场景虚化是导致其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通过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创新学校组织管理模式、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架构多样思政平台布局、健全网络运行制度规章、培养网络精神领袖代表等路径,可推进高校网络微思政的发展。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微思政;问题及对策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微思政应运而生。基于学术界对高校网络微思政内涵的多元解读,据此对高校网络微思政作出界定,即高校教育工作者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借助微媒介载体和技术,以生动形象的内容、细致入微的方式、短小精悍的形式,对大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促使其自觉接受并主动践行相应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1]此外,学术界对高校网络微思政的关注度近年来总体呈持续上涨态势。学者分别从不同视域对高校网络微思政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后续探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根基。但我国关于高校网络微思政的研究尚处于初探阶段,微思政如何在自媒体时代发挥其功能,更好服务于高校思政教育,仍缺乏系统研究。因此,如何利用好这一发展时期,研究高校大学生网络微思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微思政实践面临的问题

自媒体时代具有传播迅速和信息庞杂的特点,其快速发展在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诸如环境不容乐观、教育模式落后、工作队伍专业性较弱等问题。对高校网络微思政而言危与机并存,如何实现转危为机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道亟需解决的难题。

(一)自媒体环境不容乐观

由于自媒体本身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点,以及网络环境复杂多样、网民媒介素养偏低、网络舆论肆虐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大量不健康、虚假的信息出现甚至泛滥,网络平台在不知不觉中也成为大众发泄情绪的阵地。再加之对自媒体难以监管,造成了自媒体自身发展环境不容乐观的态势,由此加剧了高校网络微思政的发展困境。“自媒体和所有的媒体一样,本质上都是在输出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2]自媒体的这一特征使得未经筛选的社会不良信息以及西方错误思潮观念趁虚而入。虽然当代大学生已普遍接受良好意识形态教育,但仍有部分学生在面对海量交错冗杂的不良信息时仍难以甄别且极易受其左右,进而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因此,对高校网络微思政而言,自媒体显然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加剧了高校网络微思政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如何对自媒体令行禁止、运用得当,有效发挥自媒体正能量的问题日益凸显,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网络思政教育模式落后

传统意义上,高校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开设的思政理论课,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在此模式下,教育者扮演着权威的角色,在整个教育教学实践中,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信息获取途径单一,对教师及课堂的依赖度较高。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随着自媒体时代的纵深发展,网络思政教育的模式也难免落入窠臼,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高校对网络思政教育的高度重视下,众多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纷纷建立起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相关板块的开设前期,虽然受到大学生的密切关注,但是从长远来看,其实效性并不显著。主要因为其大多数思政教育平台都由非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因此不免存在内容更新滞后、为学生答疑解惑不及时等问题,导致平台建设缺乏连贯性,学生的关注度不高,教育实效大打折扣。例如,近几年来,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迅速发展,成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但是由于学生具有选择主动性且接受的网络信息庞杂,导致相关推文的浏览量和关注量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以致网络微思政的教育效果欠佳。

(三)工作队伍专业性较弱

学界普遍认为“网络媒介的迅速发酵,已经让学生从原来的被教育者成为自媒体时代信息交替的先驱者。”[3]传统模式下的高校思政工作队伍教学经验,已无法满足引领学生思潮的要求。除了专业思政教师外,大部分高校思政教育辅导员不是该领域的专业人员,因此,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存在专业性相对较弱的问题。此外,对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而言,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思政教育理论知识,更需要熟练掌握使用新媒介新技术的技能。但在实际中,任课教师年龄普遍偏大,虽专业理论水平较高,但局限于课堂教学,难以发挥网络思政的作用。反之,高校辅导员队伍较为年轻化,较之更能运用新媒体开展教育,但由于其专业知识储备有限且缺乏经验,对网络微思政不能完全把握。譬如,当下有些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只是零散地使用QQ、微信等较少的网络载体进行教学交流,还有些教师本身就缺乏现代技术教学理念和经验,无法完善教学运行。总而言之,把握思政教育规律又可以掌握现代技术的思政工作者较少,因此高校网络微思政发展进程相对缓慢,教育效果不显著。

二、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微思政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有其背后的原因,通过对部分高校网络微思政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教育内容泛化、网络语言差异、交互场景虚化是其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对高校网络微思政问题产生原因的进一步分析,有利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教育内容泛化,导致渗透深度不足

高校网络微思政的教育内容能否发挥其育人功能,能否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起到引领带动作用,是否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持续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现代网络的纵深发展,进行网络思政教育的各种新阵地及新平台层出不穷,凸显了网络社群的强大力量。高校網络微思政改变了传统思政教育信息反馈不及时等缺陷,增强了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是传统课堂式教学的有效补充,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务实性与合理性。但通过分析不免发现,网络思政教育新媒介的教育内容含金量有限。例如,不少高校为完成网络思政教育这一项目上架的任务,将海量未经严格审核、未经深度设计的信息在学校相关网络平台直接上传,极易导致网络思政教育内容泛化、深度缺失,偏离高校主流教育理念。依照目前形势来看,大多数高校的网络微思政教育工作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着微平台建设尚不完善、微媒介投入力度较小等固有弊端,思政类推文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明显不足,无法真正做到入情入心,难以实现预期教育目标。

(二)网络语言差异,导致师生交流受限

高校网络微思政能否真正吸引学生,除了其内容是否具有实质性,更在于其呈现内容的形式是否具有多样化,多样化的内容呈现形式是高校网络微思政能否抓住学生眼球的重要法宝。而多样化内容形式的呈现过程有赖于高校思政教育者与学生主体之间建立在网络语言基础上的有效沟通。但实际上两者往往无法进行顺畅沟通。有专家学者认为,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圈层化”现象。所谓“圈层化”主要是指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由于个人社交圈子化、交互关系层级化、信息获取定制化等而形成的一种只待在自己特定圈层中进行活动往来的现象和趋势。[4]“圈层化”的大学生交流在现代社会司空见惯,此类现象的出现在于高校思政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网络语言存在差异。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由于年龄和社会角色不同而引起语言习惯不同,许多高校思政教育者对学生的网络语言习惯仅是浅层次地了解,难以真正融入学生群体走进学生内心深处,更不用说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育内容的有效传输。此外,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也陷入低水平重复循环的困境,无法把学生吸引到网络思政教育的独有空间,难以改变学生的认知、完善学生的人格、净化学生的心灵。

(三)交互场景虚化,导致情感难以升温

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场域,其中的高校网络微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学生进行有温度、有情怀教育的战略高地。[5]高校网络微思政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应把情感渗透作为价值追求与实践目标。然而,网络思政教育在扩大影响力、提高育人率时,因交互场景的虚拟化导致情感难以升温。“自媒体环境里,观看、转发、评论等活动都是在虚拟的交互场景中进行,冷冰冰的屏幕难以真正使情感升温。”[6]可见,师生在网络虚拟环境中隔空交流,显然无法与面对面交流所带来的好处相比拟。诸如观看视频、浏览照片、阅读文字等种种教育方式虽然能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但无法让学生感受课堂教学的魅力与温度,难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此外,空洞的互动极易引发学生情感疲劳,也易使学生产生网络思政教育就是简单观看视频、照片和接受文字冲击等误解。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出现认知固化甚至是行为僵化等弊病。因此,教师在网络思政教育虚化的交互环境中,应投入更多的情感与温度,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学校的关怀,增进学生同教师、学生同学校的感情,这对于切实发挥网络微思政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微思政的实践对策

在阐发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于此提出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创新学校组织管理模式、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架构多样思政平台布局、健全网络运行制度规章、培养网络精神领袖代表六个方面的实践对策,以提升高校网络微思政的实效性,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支撑工作长效运转

依照目前态势,自媒体俨然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理想的宣传渠道,为增强网络微思政的教育效果,高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用于相关教育教学软件及各类现代化设施的购买。加大人才投资力度,从社会各界广罗人才,为高校网络微思政配备相关专业人员,负责思政教育的宣传和建设工作。设立互联互通、相互促进的网络思政教育保障机制,确保其具有科学的人员编制和稳定的支撑经费来源。组建行之有效的监管部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微思政意识,实行定期考评机制,提升教育教学的科学含量。

(二)創新学校组织管理模式,凸显思政教育特色

设立专门的网络微思政教育管理机构或新媒体中心,制定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管理模式,配备网络微思政宣策部、网络微思政技术部、信息采编组及监督评议组。其中,网络微思政宣策部的主要任务是强化网络思政教育的互动性,科学规划和有效宣传网络微思政工作;网络微思政技术部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现代先进科技加强网络微思政网站及平台的管理和建设;信息采编组的主要任务是多方采集信息并编撰网络微思政相关稿件;监督评议组的主要任务则是有效监督和评议网络微思政平台运营情况并切实提出整改意见。此外,高校教师还应培养一批政治立场明确、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干部参与到网络微思政的宣传组织工作中,应及时了解思政教育平台的发展动态,发挥其引导性作用,进而吸引更多学生关注,使网络微思政的优越性和特色得以凸显。

(三)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高校教师作为学生管理者,以学生为服务对象,学生工作具有极强的周期性,学生遇到问题也带有一定的相似性,教育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得以重复,改变的仅是教育对象。特别是刚刚被贴上成人标签的大一新生,其遇到的网络问题相较而言是最多的,在充满诱惑的网络世界面前,他们是没有几乎没有自制力可言,如果把学校教育比作是学生感知社会的一扇窗,那么网络世界无疑是一扇被自行打开的门,门后的世界暗流涌动。[7]可怕的是,对于门后会进来什么人、会发生什么事,我们无从知晓。因此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增强大学生思辨能力,迫在眉睫且势在必行。

(四)架构多样思政平台布局,增强教育吸引力度

高校在推进网络微思政时,应注重思政教育平台整体布局的多样性与连贯性,设定适应不同教育内容的网页布局及恰当的色彩搭配,保证高校网络微思政的教育效果。[8]在布局高校思政教育网站时,应综合考虑高校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实际,从宏观整体上架构多样化的网络微思政教育布局。可以通过学校贴吧、留言板等渠道提高思政教育平台的互动性,也可以班级为单位设立班团主页,引导学生发布真实可靠的信息内容,培养学生思政教育的凝聚力。在明确网站宗旨及创建完网站内容后,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强化高校网络微思政的宣传力度。

(五)健全网络运行制度规章,强化兜底保障功能

在自媒体语境下,高校应着力建立健全一套完整有效的网络微思政制度规章,为高校思政教育平台的持续健康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建构适于各大高校具体实际情况的思政教育网络规章制度,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合理地网络交流,加强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和网络道德,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上网的行为,传播健康有益信息。除此之外,建立网络平台信息资源负责制与信息资源审批制,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积极作用,严格审查高校网络微思政教育机构下设单位提供的信息,以确保其信息资源的真实可靠性。

(六)培养网络精神领袖代表,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当今时代是互联互通的时代,也是偶像崇拜盛行的时代,在网络上一夜爆红、一时成名的现象层出不穷,这在早年是无法想象的,而在当今社会通过一根网线就似乎能无所不能。网络世界确实成为了一个让无数人为之着迷甚至癫狂的文化载体,它的魅力何在?其魅力就在于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众多资源触手可及,社会各阶层人士都能发现自己所好、发掘未知潜力,徜徉于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网络俨然已成为一个完善的新生态圈,作为个人,成为一个普通网民、做一名网络世界的配角甚至是跑龙套似乎也无妨[9],但是作为高校团体中的一员,处于培养国家未来栋梁的环境中,站在人才聚集的高地上,我们能屈身当一名普通群众演员吗?这显然行不通,我们必须要做自媒体时代的导演,高校也要培养各学校团体的网络精神领袖,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导向,吸纳学生做自己的粉丝,打造我们自己的形象代言人。[10]由此可见,培养网路精神领袖代表,发挥其思想引领作用,无疑将是各大高校今后推进网络微思政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灵活运用新技术使教育工作活起来,使思政教育传统优势实现同先进技术的完美融合,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时代感。如今飞速发展的自媒体时代,不仅为传统思政教育灌注了生机与活力,也孕育了高校网络微思政。据此,通过透视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微思政面临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落脚于提出相应实践对策。总体而言,在自媒体的时代大潮中,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高校应切实利用互联网受众面积广、传播速度快及深受学生青睐等优势,积极主动探索新时代网络思政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不断创新思政教育理念与方法,真正做到立德树人、网络育人!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微思政”: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0):35-36+39.

[2] 孟昭丽.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9):37-39.

[3] 张文礼.“微思政”: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形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3-12(008).

[4] 陈志勇.“圈层化”困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6,(5).

[5] 张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01).

[6] 张丽霞.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17,25(8):120-124.

[7] 陈云玲.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

[8] 刘栋.浅谈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04):64-66.

[9] 孟思莹.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J].学理论,2013.

[10] 吴江萍.高校网络思想整治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柳州市转学报,2013.

基金项目:2020湖南省教育厅开放平台基金项目“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路径创新与实践”(20K059)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自媒体时代问题及对策
浅议自媒体时代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
自媒体时代的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发展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广播的发展现状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