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君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育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大多是以教师单向传授语文知识为主,缺乏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积极思考的环节,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其实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各种思维的品质,有了创新思维和习惯,才能在后期的语文学习,乃至各个科目的学习中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和独自探索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创新的意识,培养他们探索和创造的能力,为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由于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当前不少小学语文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单向的知识传授,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感兴趣,也没有考虑到学生能力的提升,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语文知识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语文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由于没有主动地思维过程,理解层次比较浅显,创新意识和相关创造思维也得不到训练。语文教师把教学目标放在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上,忽略了对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虽然也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语文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多是利用语文教材和板书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没有机会进行创新、联想和创造,只是被动地接受、理解知识,然后做题,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热情。教学方式的局限性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综合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
创新思维,即运用自己独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很好的创造力,是一种高级的思维品质。创新思维的运用过程也是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除了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有创新意识,具备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一)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听讲的地位,思维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缺少思考的过程,创新能力、联想能力、分析能力都被扼杀在知识灌输的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智慧去进行思考和创新,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创造性学习。
(二)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单纯听教师讲解的语文知识内容,学生的理解不够深刻,表層性认知的内容比较多,难以内化成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学到的知识掌握不到位,且容易遗忘,导致语文学习效率的低下。虽然占用了不少学习时间,但却收不到满意的学习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进行发散思维,通过独到的分析形成自己的见解,会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完全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真正以学生为语文学习的主体,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和思考,鼓励学生去大胆质疑求证,并且通过实践活动去创新。
(一)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是作为教学的主体存在,单方面向学生传授语文教学内容。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对教师的思路形成了依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真正把学生当作语文学习的主体,还语文教学生机和活力。语文教师除了传授基本的生字生词外,对于课文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教师要善于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全方位为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提供机会。
(二)打破反应定势,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多个随机应变的环节,引导学生们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们的即兴创新思维。
例如:在学生们学习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设计头脑风暴环节:教师让学生根据预习课文的记忆在大脑将文章中的字词进行盘点,说出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接着通过接龙的形式说出自己知道的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和歇后语,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们巩固和积累词语,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之后,教师在讲述课文的过程中开展仿写或者续写环节,草船借箭这个故事跌宕起伏,所以教师可以找到文章中几个高潮节点,让学生们抛开文章中的故事发展,写出自己想要文章发展的走向,学生们在这个即兴过程中能够不断的促进想象力提升。
(三)树立问题意识,提升学生逻辑思维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堂问题环节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借助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能够深入到课堂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经过认真思考向教师说出自己内心对问题的见解。教师在学生们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避免使用批判性语言,要引导学生敢于提出质疑。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综合能力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师要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把学习和探索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真正投入到自主探索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大胆质疑、进行联想、分析探索,逐渐培养创新思维的形成。这不仅会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收到较好的语文教学效果,还会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对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国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4):39-40.
[2] 杨永胜.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59.
[3] 丁鹏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140.
[4] 施东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求知导刊,2020(49):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