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原名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创办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课堂内外联合发起。从2006年到2018年,前十三届大赛挖掘和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语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2018年9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依据《管理办法》,原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从第十四届起,正式更名为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由中国写作学会主办,北京大学中文系、武汉大学文学院、课堂内外联合承办。
2020年8月20日,教育部公布《2020-2021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等35项竞赛获得教育部审批。
随着第十四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正式开赛,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大赛中获得佳绩就成为广大参赛选手最为关心的问题。在本期杂志中,我们特意收集整理了前十三届大赛总决赛高中组的试题,并从众多大赛优胜者的获奖作品中精选了一部分最受评委青睐、能作为写作范本的佳作。这些内容能让大家对大赛的命题特点及评委的评审标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在参赛过程中助大家一臂之力。
第十四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赛制与赛程
初赛
截止时间: 2020年12月
参与方式:学校登录官网www.cxzwds.cn注册建档后,学生个人在官网完成注册报名、提交个人参赛作品。
复赛
竞赛时间: 2021年3月- 5月
竞赛形式:现场命题作文竞赛/线上命题作文竞赛
全国总决赛
竞赛时间: 2021年7月
竞赛形式:现场命题作文竞赛
命题
复赛试题由组委会办公室联合各省语文教研室、一线特级教师、合作高校专家共同命制;总决赛试题由中国写作学会、北京大学中文系、武汉大学文学院领衔,联合业界专家共同命制。
评审
初赛由学校组织语文骨干教师进行初评,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学校初评结果进行复评;复赛评审由组委会联合当地合作高校专家及一线教师共同完成;全国总决赛评审由协作高校中文专业教授、一线中学特级教师共同完成。
奖项
全国总决赛特等奖10名、一等奖200名、二等奖600名、三等奖若干,指导教师获同等指导教师奖。根据学生参与情况、获奖情况,授予积极组织、成果突出的学校优秀组织奖。
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历届总决赛高中组试题展示
【 第一届】
以“节能”为题目或以“节能”为话题。
要求:写一篇3000字以内的文章,体裁不限。
【 第二届】
题目一 古往今来,我们当下正生活的世界,其实是替代了许多消失的世界的。考古发掘显示,今天的许多城市、许多地方,在过去或古代都曾以另外的世界的形式存在过。西方也有关于消失的伊甸园的传说。
请以“消失的世界”为题目或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 能够来到北大参加总决赛,是我们每个选手的幸运。在来北大参赛之前,你对北大有哪些了解?你对北大的印象怎样?
请以“梦游燕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以上两道试题请参赛选手自选一题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000字以内。
【 第三届】
题目一 “天马行空”原指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现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而竞赛优秀作文多是不拘形式、天马行空之作。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达到这一层次,请以“天马行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或写一篇“天马行空”之作。
题目二 我们出生在世纪之交的90年代,伴随着国际化和互联网成长的我们,都是“90后”。尽管社会、学校、家庭对我们有期待,有关爱,也有种种的不理解,但毕竟我们来了。我们有活力,有梦想,有自己的思想与个性,有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我们有自己的成长宣言。
请以“90后·视角”为话题,写一篇自己的成长宣言。
写作要求:请任选一题,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文章。3000字以内。
【 第四届】
题目一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这是多年前著名歌手蒋大为成名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中的歌词,曾引起许多人的共鸣。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引以为傲、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色,这些都是我们家乡的文化符号和气质。你对家乡的了解有多少?请以“我家乡的文化符号”为题目或话题作文。
题目二 意大利诗人但丁在他的代表作长诗《神曲》中有一句经典的诗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曾被无数人作为座右铭。然而,2009年春晚小沈阳的一句台词:“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也一下子风靡大江南北。你对此有何感想?请根据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题目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书法之于沙孟海,正如音乐之于王洛宾;哲学之于周国平,正如文化之于余秋雨……可以说,他们各自所钟爱的事物也承载了他们生命的几乎全部内涵。请以“______之于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写作要求:请参赛选手从三道题目中任选一道作文,不少于1000字。
【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2010届自主招生高校优质生源选拔赛】
《谈美》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書从“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师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人生的艺术化”。按照他的理论,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只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幸福,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在《谈美》一书中,朱先生谈到审美需要“免俗”的观点,认为“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班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在利害关系方面,人己最不容易调协,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
请结合你的亲历或者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评论朱光潜这一段话,并说说人生“美感培养”的意义。
要求:题目自拟,文章不少于800字,不多于2000字,不能写成诗歌。
【 第五届】
请以“假如科技无所不能”为题,展开合理想象写作。(2000字以内)
【 第六届】
______自画像
写作要求:请先补充题目,并以此为题,自由作文。(2000字左右,诗歌不少于20行)
【 第七届】
题目一 请从下列人物或词语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作为关键词,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超过2000字。
蔡元培、鲁迅、胡适、雷锋、韩寒、郭敬明、方舟子、史蒂夫·乔布斯、网络、传媒、教育、青春、理想、穿越、我的大学、我的高中
题目二 如下两段话,出自鲁迅一百多年前的论著。仔细阅读,然后将自己的心得整理成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超过2000字。
“盖使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趋于无有矣。”(《科学史教篇》)
“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步以停,于是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荫,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文化偏至论》)
【 第八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几个渔人从海底捞起一个瓶子。里面有一小片纸,上面写着:“谁啊,救我!大海把我抛掷到荒岛。我正在岸上等候救助。赶快。我在这里!”
“没有日期。现在去一定太晚了。瓶子可能已经在海上漂流很久了。”第一个渔人说。
“而且没有标明地方。我们甚至不知道是哪一片海。”第二个渔人说。
“既不会太晚也不会太远。这个名叫‘这里的岛屿无处不在。”第三个渔人说。
他们都感到不安。寂静落下。
为什么几个渔人都感到不安?这段文字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1. 取譬适当,杜绝虚假;2. 行文畅达,说理明晰;3. 感情真挚,戒用套语。
【 第九届】
请以“最远的与最近的”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亦可。文章字数在1500~1800字以内。
【 第十届】
根据科幻小说《三体Ⅱ黑暗森林》中的段落(材料略),以“我们该如何抉择”为题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文体不限,字数限1500~1800字之间。
【第十一届】
以“遇见”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限1500~1800之间。
【 第十二届】
每一个人或者每一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怕”和“爱”。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此的理解和感受。题材与文体不限,字数在1500字左右。
【 第十三届】
请以“穷”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2000字以内。
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历届总决赛高中组佳作选登
佳作一
本文获第二届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
高中组一等奖
获胜秘籍:情感真挚
梦游燕园
——写给我十年后出生的宝贝
文/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周宇琼
亲爱的宝贝:
你也许不会想到,你生命中的第一封信,是你的母亲——我,在她高中时代的作文比赛现场,心潮澎湃地写下。这封信寄托着梦系燕园的三代人的深情。
花色纯净、苍穹碧蓝的年代,一位出生在老北京的女孩,因“文化大革命”的红色风暴被下放到东北的黑土地生活锻炼。她就是你的外婆,我的母亲。搬家的一段时光,年少的她常默默饮泣,不仅为背井离乡,而且为古雅的燕园,那是她魂牵梦绕十七载的学堂。临行前,她独自来到燕园,与荷塘月色话别,与“一塔湖图”挥手,让圆明园遗风封住“京师学堂”“五四运动场”的一段段记忆。走出燕园,她折下一段柳枝,深深插入芬芳的泥土里。
不知道是不是那时封存的回忆,经年累月,发酵成醇香的佳酿,又被还未化成人形的精灵偷饮。但我希望,这是真的。因为,十年后,我出生了,奇迹般地对某些燕园夜景有着似真似假、亦真亦幻的记忆。
麦穗初成、漫野鲜花的季节。我嘹亮的哭声,惊醒了母亲“十年佳酿”的酒仙。她揉揉醉眼,发现桃花坞里的美酒已被饮空,小小的气愤生成,又升腾为浓浓的疯癫醉意,胡乱地抓了些东西填塞了空空如也的酒缸。但我已出世,便不知那些是什么东西了。
母亲辛苦地栽培我,教我艺术、文学。不论冬夏、狂风暴雨、冰雪霜寒;不畏困苦、深沟险壑、绝壁耸巅;不惧惨败,走过错过,梦归平凡。直到十七岁,高二的五一长假,母亲用凝重的语气告诉我,要带我去见——“梦”。
梦。二十多年的夢。
我“熟悉”的燕园。
进了校门,我大步向前,虽然我明显看出我浮夸的表情、飞驰的姿态,极不符合檐牙廊腰的雅致、未名湖水的平和、博雅塔青身的历史感,但我就像久别了亲人后,迫不及待地打量着他发生了多少变化。生命科学研究院、图书馆、威武的石狮、鲁迅的石雕、李大钊的身像……新的装饰,旧的楼宇,有的契合了我心底若有若无的模具,有的令我耳目一新,像漫步雪顶云端,高处不胜寒。我突然有些眩晕,分不清哪些是真,哪些是梦。
回到旅馆,床头灯柔黄色的光晕,照出了数十年前煤油灯下苦读的影像。夕园的小路在晃,不知到底是母亲的梦,还是我的梦。
有些飘然欲仙,诗兴使然,我拿出纸笔:
一音一水,十七载初懵然;一别一梦,咫尺间燕园天;一游一聚,梦亦实幻亦真;再别再聚,校史馆“琼”增添。
然后,坐火车,回到高二。
梦境,坐火车,跟着我回到家乡。
宝贝,我跟你说这些,是因为,短短的几天,我爱上了北大,坠入了对她的渴盼,永难脱身。临行前,我做了和我母亲同样的事,夜深时偷跑到燕园,但我没进去,而是在校园外,折柳,种下我的梦。直到回到了家,我才突然意识到:啊,宝贝!你是不是也要继承着这个梦出世?继承着一份2007年燕园的景致的记忆?或许,你还有可能,继承着2007年以后四年燕园我生活的图景?
宝贝,我将为了给予你更真实、更丰富的回忆而更加努力!
宝贝,我会在宿舍楼里生活四年,为你留下畅春园64号、65号的现代化印象,34号AB楼人性化的感受;我会在食堂中亲身体验酱肘子的美味和面食的方便快捷;我会在“中国脊”领略奥运的风采、运动的精神;我会在游泳馆击水竞游,争取更快的速度……
宝贝,我也会在“国关”那座最美的大楼里争取一席之地,挥汗如雨,通宵达旦地丰富知识,发现并提出问题;也会在图书馆里“霸道”地占下位子,博览藏书;也会在理科楼里安静地自习,或旁听教授的讲座……兼容并包,我有多大的愿望,北大就会给我多宽广的舞台。可惜,我的眼界仍旧太窄,甚至不知该企盼多大的一片天空。所以寶贝,我会把三角地的信息、多彩的校园言论全部封入我的酒坛,让你拥有巨人的肩膀,站在上面,触摸蓝天。
宝贝,我有信心,有动力重聚燕园。信心是手中的笔、纸,动力是母亲和你。当然,还有母亲经营了三十载的梦想——已破茧成蝶,飞跃变为信仰;还有我苦耗了二十载的努力——已凤凰涅槃,升腾化成考入北大的决意!
然而,再美的脸也有缺点,再润的玉也有瑕疵。北大,这座拥有一百零九年历史的全国最高学府也必然有阳光照不到的阴霾区域。宝贝,你可能会在她身上看到些社会俗风而失望不已,但不要因此而减少对她的挚爱,要知道,她本身就是个社会。你可能会被逃课、打游戏的同学排斥,但不要因此而郁结忧闷,要知道,“出淤泥而不染”有时要以“人至察则无徒”为代价,但此“徒”不交也无可惋惜,你仍然是一汪可以濯缨的清水。宝贝,我真的还有好多担心,说是为你,也是为我。相信,这同样是母亲对我的忧虑,多年前,被我一并偷饮。
宝贝,有人说:“母子一场是一把借来的琴。”即使这样,我也会尽全力奏出最美的乐章。小说中琴箫合奏的《笑傲江湖曲》,诠释了义气、才气、霸气;现实中心心相印的“梦游燕园”,将展示亲情、才情、“燕园”情!
又有人说:子女是父母前世的债。我很欣慰,借“燕园”梦来预付部分亲情。我不知我的记忆发酵得怎样,但我一直不停地不停地寻找空的酒缸,往里填充希望,希望……
希望!
我好像想起:十七年前,我在桃花坞里闯祸后,好像是我,匆匆地往母亲的空酒缸里塞了件东西,不是酒仙。
我塞进了——希望!
作者从自己母亲的北大情结写起,虽只有寥寥百余字,但却很好地诠释了前文的“深情”二字,并赋予了“梦游燕园”这一主题更浓的情感、更深的内涵。
作者通过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和雕像,略写自己游览北大校园的过程,努力营造一种梦境感,以照应题目“梦游燕园”,如此扣题十分巧妙。此外,在时间紧迫的总决赛赛场上,作者还能构思出一首与写作主题高度契合且颇有韵味的小诗,足见其写作才情。
作者在此处畅想自己进入北大后的学习、生活场景,这样的想象也可以看作是一场“梦”,因此也算是“梦游燕园”的一部分,可以说作者对写作主题的诠释,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在是胜人一筹。而且从这两段文字中,我们亦能感受到作者对北大梦的执着,以及对北大深深的热爱。
专家评委点评
以写给自己十年后出生的孩子的一封信来诠释总决赛的题目,立意很有新意,让评委眼前一亮。全文语言优美,结构看似简单却巧妙融入三代人的北大情结,尽显作者灵动的思维。而作者通过淡雅的文字流露出的对梦想的执着,以及那份发自肺腑的对北大的浓浓深情,更是文章最大的亮点,也让文章充满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佳作二
本文获创新作文大赛2010届自主招生
高校优质生源选拔赛特等奖
获奖秘籍:构思新巧
孟秋与魔鬼夜谈
文/重庆市一中 斯 维
孟秋之夜,残月依然可以朗照,我伏案读《谈美》也入了神。俄而旋风乍至,一个黑影跃然于案旁:是魔鬼来访了。
“好伙计,我今夜突来拜访诚然不礼貌,但你也知道我的苦处,”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说道,“我身处地狱忍耐清苦已经太久了,却从未体味到一点美好。我听说人间是华灯喧街熙熙攘攘,混得好还有功名利禄,实在乐极。故我偷渡于此,决定不再回去。”
我搁下书本,笑问:“世俗浮躁哪有真乐啊?”
“嘿,老兄你身处人间,竟然不晓得世间快乐。我看你周围同学奇装异服,染发文身,你重庆市民流连霓虹、歌舞达旦,你国中人物精悉利害、绸缪得失,这些都是人生的真乐啊!”
“此言差矣。纵欲于世俗只是在追求肉身的快感,哪里是什么真乐。人生的真乐,的确是美感的体验啊。”
“美?”魔鬼跳上案来,两只深绿的眼睛鼓得老大,流露出些不解来。
“美可以启真,可以储善,可以怡情,可以净化灵魂。我曾略读孟石《谈美》,深契于心。譬如同一棵古松,我们看它却有三种态度。想我木以制具,实用也;觉茎叶之纹理,科学也;我若摒弃古松于我的利害关系,眼里只有其苍然绿意、遒然骨气、寂然凝神,然后物我两忘而达到人生至乐,便是美感的境界了。
“而美感的境界所以能达到人生至乐,正因为美不是肉体的快感而是心灵的慰藉。古人得之者也众:太白有饮酒之美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陶潜有田园之美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子美有登高之美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他们都忘怀世俗纷扰,虽不为而趣不遗,虽为而俗不染,正所谓美可以免俗了。”
魔鬼欣然,做深思状,又叹道:“唉,太难了,太难了。一辈子也入不了这样的境界了。”
“噫,何难之有?”我说道,“柳子厚曾经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故美感境界的达到,全在我心的觉解与体验了。觉解便是忘怀世俗的功名得失,‘来去自由,能除执心;体验便是自失于无人交融的境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故王阳明心外无物,于未看花时心与花同归于寂;故石涛胸中无俗,神遇山川而迹化。所以,这样的人生入则无半点庸俗,出则无一丝悲沮了。这便是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的妙处。”
魔鬼眉飞色舞,跨上前来,搭肩而问道:“老兄啊,这美感的体验既是不难,那你可曾有过?”
“我曾经体验小我之美。夜深学困,室友皆眠,便觉得独处室中好似独处于整个宇宙;也曾学了达夫,独行在月白风清的夜晚,一时间只觉得这是人生中最美最自在的时候,竟不知当夜的月亮是未名湖畔的季月,是清华荷塘边的朱月,还是承天寺外的苏月了。月与我交感共鸣、往复回流,分不清哪里是月哪里是我,仿佛回到庄子那里去了。我以为人生多体味一下这样的月夜,便可至艺术化的境界了。
“我曾经体验大我之美。我纵横游历只在南国,近日北赴京师,不禁要惊叹于北國旷野的朔朔秋风了。风既来时,沙走石飞、树倾木倒、头横发飞,这大美的气魄振奋我的精神,激扬我的豪情。
“我曾经也体验人性之美。仲夏之夜,抱病行路,心里烦躁。忽然见檐下一老者,鹤发童颜、衣着洁净。他坐在石板路旁的竹椅上,自然地向我含蓄地微笑。我感动于这蒙娜丽莎般的微笑,仿佛找到静安所谓的慰藉了。这无所为而为的微笑,自然是美的高格。”
魔鬼点头:“我钦佩你对美感的体验,难怪你生在人间而无所忧愁了。”
我也随他一笑,说道:“你说我无忧无虑于俗世之间,谬矣。我自不敢说以天下之忧为忧,却也时常对国人的功利庸俗、美感匮乏和精神空虚感到忧戚了。
“比如说我家乡的华岩寺,原来竹静谷幽、寺深庙古。可自从心月大师圆寂之后,新住持却学走了少林寺商业化的不归路。不过三年,松林无存,尽新庙林立;湖水亦浊,皆游艇泛浪。我曾拜于心月冢前,在凭吊一个时代,也悲悯一个时代。”
“那么,救国有术吗?”魔鬼低声问道。
“非术也,道也。天下之上进在于人心之上进,天下之沦落在于人心之沦落。如欲除天下之弊,请始于人心之净化;欲使人心得净化,请始于美感之培养也。”
一时间魔鬼无言以对,只频频点头,然后大叹“美哉!”三声而去。是夜月斜天旷,千树秋霜,凝重的黑夜将我重重围住,我也仿佛融入这夜色里了。
己丑年秋
于燕园
魔鬼的突然出现看似突兀,但熟悉钱钟书先生作品的人立即就会意识到作者是在模仿《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一文的写法,不禁为作者巧妙的构思拍案叫绝;而不熟悉钱钟书先生作品的人则会被魔鬼到访这样的情节所吸引,进而对文章后面的内容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通过与魔鬼对话的形式,作者借“我”之口,将自己对“美”的理解与感受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了出来,见解独到,启人深思。
“美”不仅是一种概念,更是一种体验。作者结合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来谈小我之美、大我之美、人性之美,让“美”由艰涩难懂的学术概念变为触手可及之“物”,如此深入浅出的写法值得称道。
举华岩寺这一反例,说明培养美感的重要性,深化了文章主旨。
专家评委点评
“与魔鬼夜谈”,这种情境恐怕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得到的。本文作者模仿钱钟书先生《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的写法,恰如其分地借一人一鬼之口将“美”的内涵阐述得深入透彻,并能结合现实抒发自己对“美”的看法,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全文语言流畅自然,颇具古风韵味,文章结构清晰明了,很见写作功底。
佳作三
本文获第八届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
高中组特等奖
获奖秘籍:认识深刻
翻越“高墙”,以道德立世
文/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 陈 婕
当康德让“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扎根内心时,也暗含了道德为一种美好信仰的态度。然而在愈发展愈复杂的社会中,道德,于很多人看来不甚美好。道德与良知在铺天盖地的德育宣传中更像越垒越高的城墙,人被唾沫左右,也被内心左右,让立世成为没有答案、充满挣扎的谈资。
可惜的是,人们总记得星空很高,却忘了仰望星空的那份亲切感与触手可得的满足。道德亦是如此。面对震耳欲聋的口号声,人们忘记道德并不高大,作为人的初心,卑微而不卑贱。我们需要仰望和敬畏的是法律,道德则能成为安心立世之本。
在渔人的故事里,“未知”是他们实施救援的最大阻碍。前两个渔民因日期和地点的未知却步,也因此受到所谓“良心的谴责”。第三个渔民则一语道出本质,一切未知的阻碍不过是因种种顾虑想要逃避的借口,道德的施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关键是人如何看待。他看见了社会的症结,他的不安既是内心的挣扎,也是对于社会的忧思。
故事终究是故事,“这里”也仅仅是个喻体,象征着无处不在的道德抉择。我们每日面临的冲突,说到底不过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胡塞尔毕生论述“理性”与“非理性”,仍身处两者的旋涡中,难以逃脱。他以真理、定律定义理性,那么何为真理?行善助人是否又是亘古不变的绝对要求呢?因此道德藏身于两者之间,人们常常渴望有一个做与不做的标尺,轻松地左右自身的抉择。然而,这个标尺是无法存在的,立于现实,有的只是纯粹的行善、纯粹的行恶与纯粹的独善其身。
小悦悦的事虽已时过境迁,也是国人不愿提起的伤疤,但作为透射世间百态亦具有普遍价值的例子,用于此以分析道德冲突的本质未尝不可。社会上众多行善反遭受不公平对待的例子,让人们面对求救者时的第一反应即保全自身。路人途经鲜血淋漓的马路,大抵是思索责任承担,思索医药费用,最终宽慰于周遭无人救援而漠然走开。
马尔道洛尔如此评价人们的心态:“人们无法消除不公正,只好将公正淹没于普遍的不公正之中。”如此,人便孤立于极端的罪恶,以求“多数人”的内心平静。“多数人”是个假象,有“大家都这样”的暂时安心,却改变不了败于冷漠的本质。
显然,社会评價中烂俗的“良知泯灭”已不再适用——对于阐述内心,绝对的否定过于单纯。人们不是不懂道德为何物,而是纠结于如何使用道德。熊培云多次强调的社会道德底线问题,也正是人们尚未解决的形而上学的命题。“底线”虽基础,于人心也是一道“高墙”。
我们有道德观,却更倾向于随意的个人行为。随心所欲、模棱两可、模糊不清,是许多人现有的摇摇欲坠的道德观的弊病。没有底线的道德观必然是脆弱的,我们因此能够容忍利用善心行恶的罪状,也无法踏出施以援手的一步。在道德面前,人人都应画出一条明确的界线,有执着于心的原则,以此反抗黑暗。
与道德相对的是法律。在社会法治完善的路上,人们习惯于仰望法律,仰望那些白纸黑字、奖罚分明的文件,生怕触犯“天条”。此时人们安于“被统治”,便缺乏忠诚的道德判断。将最基础的社会要求看作让人崇高的戒律,无疑是危险的。单纯的法律统治之下,社会只能在人性的底层徘徊。
所以不要忘记,在法律之上的是更具权威的道德。
道德,其实最终指向成“人”的问题。这一在现世作为较高要求的名词存在于人的初心。人之初,无论善恶,必然是道德先行的,只是社会带来了遗忘。如何为人?不必有多么高尚的节操,但必有纯粹的道德理念。究竟是被世俗同化、被顾虑左右,还是弃绝社会的复杂,为“成人”而忠于内心,在人存在于世的最初便有定夺。
“角色错觉”的概念最初由曾德雄提出,四个简明扼要的字足以折射众多忙碌于现实世界的人的心态。我们记得自己是教师,是公务员,是丈夫妻子,却忘记了自己首先是个人。只有重拾人的本真,在为人中多一份义无反顾,才能最终放弃困于现实的“非我”。
常常羡慕尼采的出世复入世,能够看透世俗,懂得如何立足世间。但对于道德抉择,我们可以不必成为尼采那样透彻的大师,顺应社会的复杂,明辨自身的处境,又不失“出世”的警觉,很多两难的选择也许便不再纠结。
正如康德所言,道德是一种信仰,优于信奉神佛,因为道德在给人为人的慰藉之余,更指导人立世。而总是求神拜佛,望神慈悲保佑,而无法对人慈悲的人,永远只是庸俗自私之徒。
文章的开头提到道德为安心立世之本,其实“安心”更多地指向自我,在社会为人,不妨以“安世”自勉,拥有一份低调不浮夸的使命感,不需要伟大的论调或口号,仅仅是让人更圆满的方式。
道德之所以为“高墙”,不过是因为我们的视线被世俗蒙蔽,若是忠于内心,也许会发现翻越“高墙”不过是四两拨千斤。我们追求的普世价值先从守住道德开始,以此立世。
(指导老师:徐华)
此段对作文题目的分析非常准确,一语道破命题者想表达的主题,也揭示了三个渔民感到不安的不同原因,同时呼应前两段的论述,揭示了这种无处不在的道德抉择背后的心理原因。
引用时事素材和名人名言可以让论据更加丰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此外,作者笔力不凡,论述人心的冷漠及其成因可谓犀利深刻、刀刀见血,引人深思。
从康德到尼采,从道德到信仰,从世俗到宗教,作者行文纵横捭阖、引述颇多,却主旨明晰、形散神聚。旨在抨击如今普遍存在的道德沦丧现象,却又不灰心丧气、满腹愤懑,而是充满信心地提供解决之道,提供让人们安心立世的内心出口。有破有立,使文章充满昂扬向上的正能量。
专家评委点评
本文作者以“翻越‘高墙,以道德立世”为题,以一种势如破竹之姿、行云流水之态,挥毫泼墨写就此文。纵观全文,文中出现的意象颇多,“道德”“理性”“真理”“良知”“底线”“高墙”“信仰”……作者灵动的写作思维可见一斑。全文形散神聚,万变不离其宗,旨在鞭挞现世社会道德的沦丧,以及对道德回归的期许与仰望。道德并不高深,而是近在咫尺,只要我们“忠于内心”,“翻越‘高墙不过是四两拨千斤”。全文观点独到而不失犀利,论述精辟而不失文学气息,且显示出作者广泛的阅读兴趣,从哲学到时政,从宗教到历史,正是因为广泛的涉猎,才成就了这样一篇佳作。
佳作四
本文获第十二届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
高中组特等奖
获奖秘籍:文化底蕴
叩问
文/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 钱奕琳
颐和园的一片水花,王国维——清朝的最后一条辫子,便杳无音信,永远离去。他走的时候向同事借了五元,当时颐和园门票六角,他死时口袋里尚存四元四角。这个刚至天命之年的人,一生都在为文化做贡献。
北京是个有气魄的城市,历史珍宝,皇家园林;但它也是柔情的城市,有如江南水乡,风韵婉转。推开昔日圆明园的大门,我想到这里来叩问文化。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着一袭白衣,便昂然走进历史。古朴的书架上是《红楼梦》,是《西厢记》,静安先生坐在一旁,青灯半燃笔舞九天,从《人间词》到《人间词话》,他对文化的爱,深深地烙印在心里。
推开沉重的大门,我想带着沉重的心去叩问它。出现在眼前的是几条宽敞的大路,没走多远便听到有叫卖声,左边近水楼台,游人如织,右边叫卖声如潮,店铺林立。人们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这哪是叩问圆明园,简直就是逛公园。罢了,本着初心去看遗址好了。
余秋雨先生认为,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总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静安先生立在桥头,大清亡了,自己是否应该随之而去?几片花瓣飘零在水中,他临水自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又是《葬花吟》,又是清朝。他抬头,四周全是朱红的城墙。昔日那些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那些妃嫔媵嫱,皇子王孙,全被历史潮流淹没了。
昔日的建筑早已倒下,只有“观水法”的几尊巨石耸立,似乎想重塑那一段繁华。游人快速合影留念,急急向前走。我迈着缓慢的步伐,反复浏览着展板,在一堆关于“怎样考古”的文字中搜寻文化遗迹。每一个动作都很轻,真不想打搅它们的宁静。照相时也从不照现代建筑,我大概是像王国维,只想留在古代。
静安先生站在桥头,他在身上摸索了一番,点燃了一根烟,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又吐出一大串烟圈。他凝重地望着天边,终于,灭了烟。他将烟头扔在地上,用脚使劲踩了几下。密密的褶皱爬上了他的额头,他迈开步子,“扑通”一声,溅起一片水花。
關于王国维投湖的原因向来有争议。我更赞成陈寅恪先生的观点:“凡一种文化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总之,他是为文化而死。
“船票,有没有要买的?”“冰淇淋,零食小吃……”穿行于现代化的圆明园,我想,摧毁来自野蛮,也来自强加给它的文明。几近废弃的房子里,拉着一条横幅:圆明园残存文物。它被放置在最不显眼的角落里,目送着一位位头也不抬的过客。介绍的展板早已泛黄,字迹模糊。棚内的栅栏生了锈,两尊独眼的狮子相对而望,无声地诉说着。这才是我要叩问的文化,为何被人遗弃?
有人认为,中东冲突的根源在巴以,而巴以冲突的根源在于耶路撒冷。耶路撒冷这座圣城,本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三大宗教集中在一起,于是便有了宗教极端主义。犹太人看着一面残存的古墙哭泣,因为他们失去国土两千多年。而中国人看到长城则不会,因为中华文明已延续五千多年。中国是和平的宝地,圆明园不是耶路撒冷,为何不好好保护它,让人们铭记历史?
夕阳的余晖斜洒在石柱上,它像一位暮年的老者,平静地审视着来往的过客。有些撑不住的,倒在草地上,像吃了败仗的将士,默默地流着眼泪。黄昏已至,英雄落马,宝剑出鞘,王者的挽歌奏响……
我望着圆明园内碧绿的湖水,不禁想起王国维先生的面容和身影,不知先生若见到这一幕,会不会也在心中默默流泪。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圆明园,也许年老的你,最有资格嘲笑人类?
王国维爱清朝,怕它灭亡。
我爱文化,怕它消失。
(指导老师:曾 镇)
这是一次对文化叩问之旅的记录,但作者有意在其间交织了王国维的经历,一段写过去一段写现实,在内容与形式上形成“复调”,其中深意耐人寻味。
连用一连串动词,以冷静克制的笔调“再现”了静安先生投湖自杀的场面,为全文再添沉郁哀痛的氛围。
作者的思考点没有仅局限在中国,而是放眼世界文化史去找寻论据,两相类比令说理更深刻。这部分论述既拓深了文本空间,也彰显了作者非凡的文化功底。
两个简短明晰的句子独立成段作结,点明了文章的思想主旨,也有振聋发聩、启人深思之效。
专家评委点评
这是一篇与众不同的散文游记。作者在游历圆明园时,并不止于眼前的风景,而是思绪翻飞,由此联想到了于颐和园中投湖自尽的王国维,并借王国维对清朝的不舍,衬托出自己对传统文化、历史古迹遭到破坏的痛惜之情。本文以王国维投湖自尽开篇,给文章定下了沉重的感情基调,同时也与后文中“我”目睹圆明园里游人如织,而文物古迹却无人问津形成了强有力的呼应。文章中“我”的游历与王国维的经历穿插交织,情与景自然融合,读来令人觉得意味深长,言近而旨远。
佳作五
本文获第十三届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
高中组特等奖
获奖秘籍:见解独到
穷
文/山东省实验中学 席 筝
江南有两个书生,一个姓范,一个姓许。
有句俗话说“苏湖熟,天下足”,江南的富足惹人羡慕。如果硬要从这里的人中挑出个“最穷的”来,那非范许二人莫属。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有两个穷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活得不如乞丐。
可怜那许书生才及弱冠啊!人长得可俊,粗布褐衣破了几个洞,穿在身上也难掩其华。连菜市上的农妇看了他都心疼,说他是一块美玉落在了淤泥里。许书生听了那些传言总淡然一笑,向东方拱手言道:“圣人教诲,君子固穷。”一句话说下来,头正正好好晃了三圈。字字铿锵,让人敬意油生,心服口服。
许书生的清高贤名也一传十,十传百,世人皆知其德。
可范书生却是另一种境遇。传说他五十贪且饥,一把年纪了穷得面黄肌瘦,连个媳妇儿都娶不起。连七岁小儿见了他都会啐上两口,因为爹娘说大丈夫当建功立业,这范书生一事无成,多么可悲。
范书生不与人争,只说自己“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
这已是官府第三次下征召令了,只为请许书生入仕。许书生家的门多年未修过,破破烂烂也关不严实。可他硬要把门合上,对那传令的小吏闭门不见。那官老爷见请人无用,无奈只能作罢。
许书生耳朵里塞着棉絮,虽然也挡不住门外那小吏的大嗓门,每次有贵人来访他都这么做, 假装自己听不到那些市井俗人还有污浊入世之人的声音,自背自的书,时不时哀叹两声没有知己的心酸。
可这次似乎方法失灵了。门外那人见许书生背书不停,闭门不见,竟一脚踹碎了许书生的家门。
“我乃太子殿下的人,哪个是许书生,竟敢闭门不见。”许书生一呆,这才发觉来人并不是从前来过多次的那个小吏,而是一个穿着锦袍,腰佩宝剑的英武男人。
许书生立刻把腰板一挺,拱手就要辞谢。
那人不愿再听,拖了他就要走。“嘶啦”一声,许生的衣袖太脆,被他给拽了下来,裂成两段。
隔壁的人听得响动都来围观,看见许书生抖着半截衣袖,双目猩红,也不管来人看着多么富贵,七嘴八舌地骂起来。
“各位冤枉我了!我们太子殿下真心诚意想请许先生作门客的。”那人赶忙解释,群众却不依不饶。谁叫那太子的名声也不好,茶馆的老先生都说今上三年之内必废太子。许书生这一去,名声前途可不尽毁了?
“圣人教诲,君子固穷。”许书生向东方拱手说道,“我许氏不求富贵,不侍太子,大人另请高明吧!”
这话说得很有风骨,那人也恭敬了许多:“实不相瞒,北方适逢凶年,饿殍千里。太子殿下前去赈灾济民,急需先生帮忙!”
他躬身说完,没想到许书生依然不为所动:“伯夷叔齐也饿死山中,求仁得仁何其有幸。”
周围众人你看看我,我瞅瞅你,眨眨眼睛,好像没懂。
“让我去吧。”一个面黄肌瘦的中年人从人群中挤到前面。他和许书生相比竟显得更为穷困,仿佛一个真正的乞丐。
“你谁啊?”太子侍从打量了他好几眼,确定他不是什么有名声的人。
“我是他师兄,姓范。”范书生面不改色地说道。许书生被他一指,愣住了,好半天才转过弯来:“范兄大贤,堪当此重任。”
太子侍从满意地点点头,带范书生走了。
从此江南再无范书生,倒是京中多了个范大人。听说太子知人善用,请到的范先生为生民立命,功德无量。
江南小镇上的人早就不敢骂范大人了,只心里说他贪恋富贵,沽名钓誉,哪里及得上许书生万一。
自从太子侍从走后,许书生贤名便更上一层楼了。他不愿被世间功名所累,更不愿被俗人言语所污,所以那侍从一走,他当即打来井水洗耳,来保全自己的清白。
江南的两个穷书生都出了名,人皆唏嘘。
十年后,新皇登基,大赦天下。
江南的小镇依旧太平繁华。许书生的衣裳更破了,他正跪在江边想要捉条鱼来饱腹,却见天水相接之处,一叶小舟载着清辉遥遥漂来。
半江渔火,一枕清霜。不知为何他想一直等那小舟慢慢来到他眼前。
“范兄?”
舟中人仿佛沒有变老,还是当年模样。许书生讥讽一笑,没想到等来的会是不想见到的人。
“范兄当年为何自称是我师兄?”他的话不依不饶。
“都是圣人子弟,自然为兄弟。”
“圣人教诲,君子固穷。”
……
范书生久久没有言语。
你可知,何为穷?
不惧穷困,却关心无穷。
我也想要广厦千间,好养天下万民。
这些话,范书生没有说。他只是默然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目光悲悯。
那一刻许书生仿佛看到了一池清水,容得万千星光。
良久良久,范书生沉声低语:“愿卿……求仁得仁。”
开篇略写范、许两个书生的共同点——“穷”,详写两人的不同处:一个是众人口中的“美玉落在了淤泥”,“世人皆知其德”;一个是“五十贪且饥”的可悲人物,“七岁小儿见了他都会啐上两口”。两相比照,似乎高下立判,为后文的欲抑先扬、欲扬先抑蓄足势,做足铺垫。
一个“愣”字写出了许书生的复杂心态,既有对范书生谎称是自己师兄的不解和不满,又有在庆幸范书生替自己解了围之余,思考接下来该如何应对时内心的犹疑。而在文中,像这样通过一字或一词来凸显人物性格的“妙笔”并不鲜见,足见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对圣人教诲的“君子固穷”究竟该如何理解?这一段作者对范书生深刻的心理描写让我们找到了答案。同时,作者借助这一心理描写巧妙地扣题,不着痕迹地画龙点睛,构思立意可谓高人一筹。
专家评委点评
一般文章说“穷”,只能停留在“贫穷、穷困、穷尽”等直观的诠释层面,很难深入到文化肌理中,而此文将两个书生的人生理想做了一个深刻的比较,一个“固穷”,虽然清高,但是专注小我;一个“不悲口中食,不悲身上衣”,但分明是秉持杜甫所具有的“民胞物与”的大我之爱。文章不仅有对儒家推己及人思想的关切,而且在立意高远处很巧妙自然地扣题,构思立意的确胜人一筹!读此文,我时时想到范仲淹,也刚好是苏州人,也刚好是少时家贫,也刚好是忧乐天下,该考生读中国古书、读中国文人应该趋于一种化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