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艳 郭 宸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北京 100029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启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和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设置经济特区,并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暂行条例》,宣布深圳画出一定区域,建设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在中国正式诞生;1981年特区建设拉开了序幕;1992年,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关键推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这场新型伟大革命,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使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文化事业蒸蒸日上,在中国发展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深圳,位于中国南大门,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在改革开放政策支持下,敢为人先、大胆探索、锐意改革,从小渔村发展为国际大都市,从海滨小镇成为现代化边境城市,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为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实现了“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不仅在科学技术、吸引外资、企业体制、劳动人事管理、工资制度等方面先行一步,取得了丰硕成果,更是缔造了多项历史奇迹、创造了“深圳精神”。深圳的发展和成就,可谓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和生动反映,如:代表 “深圳速度”的国贸大厦、见证深圳崛起的“上海宾馆”、象征开拓创新精神的“孺子牛”、“城中村”改造典范的渔民村、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蛇口工业区等,这些历史奇迹不仅渗透在在民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是对深圳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社会等各方面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发挥出了示范和带头作用,被称为“中国的奇迹”,他们反映深圳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要节点、重大事件和奋斗精神,成为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珍贵史迹,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沉淀,证实了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除深圳外,改革开放政策也体现在沿海及内地的其他城市,1984年2月,邓小平提出:“除现在的特区之外,考虑再开放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区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1991年后,全国改革开放政策遍布全国多个角落:除五个经济特区外、又扩大了十四个开放城市、三个开放地带,内地也建立经济开发区。改革开放覆盖的每一个城市,都紧密围绕党中央政策,借鉴深圳改改开放实践经验,结合地区地域资源,形成各有千秋的改革开放建设体系:珠海以“建成以工业为重点,兼容商业、旅游、和农业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为目标,建立了南山工业区、北岭工业区、夏湾工业区等,如:珠海电子工业公司、香洲毛纺厂、汕头感光化学厂等[2];连云港除创办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外,“新建碱厂”使连云港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纯碱工业基地[3];湛江“实行开放与改革、外引与内联、改造老企业与兴办开发区“三个一齐抓”,如湛江石油基地等[4]。
沿海到内地、东部到西部、城市到农村、国有企业到其他各行各业,改革开放以势不可挡之势,通过几代人努力的,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作为一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对体现改革开放发展精神的重要实践和创新成果的实物载体进行调研和研究。更好的了解、调查、认知深圳改革开放纪念地,深入分析、评估其核心价值,向广大人民展示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实现更好地传承该时期的改革创新精神,促进本市社会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纪念地的保护、利用工作相协调的先决条件。深圳改革开放重要史迹的认定与评估将有利于增强深圳人民对深圳市改革开放史迹的保护意识、激发深圳人民的文化自豪感,为改革开放史迹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对全面制定改革开放相关文化遗产的长远规划、提高深圳市改革开放史迹保护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深圳改革开放重要史迹暂且定义为体现深圳改革开放发展精神的重要实践和创新成果的实物载体,包括深圳改革开放时期与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有关的深圳改革开放时期的建筑物、构筑物、雕塑、遗迹、围合空间等。
通过梳理、筛选深圳改革开放时期重要历史事件及重要人物,选定并调查了43处改革开放时期与重要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相关的标志性建筑以及代表性纪念地(集中在1978年—1993年):南山区16处(大成面粉厂、广东浮法玻璃厂 (价值工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标语牌 、明华轮、南海酒店(希尔顿酒店)、三洋厂房(南海意库)、深圳大学(汇元楼、汇典楼与汇紫楼)、微波山时间广场、袁庚像、锦绣中华民俗村(华侨城)、世界之窗、前海石公园、屋背岭遗址群、深圳市南头中学(校史馆)、二线关同乐检查站、深圳大学城)、罗湖区8处(地王大厦、深圳迎宾馆(桂园、兰园别墅)、深圳证券交易所(老楼)、竹园宾馆、深圳渔民村、深圳火车站、深圳罗湖口岸联检大楼、深圳国贸大厦)、福田区8处(莲花山公园(邓小平雕塑)、电子大厦、上海宾馆、深圳科学馆旧馆、深圳新闻大厦、深圳图书馆旧馆、孺子牛雕像、深圳博物馆旧馆)、大鹏新区4处(艺象ID TOWN(原鸿华印染厂)、袁庚故居、大亚湾核电站、鹤薮小学)、盐田区3处(中英街历史博物馆、盐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沙头角保税区)、龙岗区2处(大芬油画村(胜发店铺、第一个油画工坊)、南岭村(村委办公楼——会议室,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宝安区1处(深圳劳务工博物馆)、光明新区1处(光明街道糖厂)。
深圳改革开放重要史迹主要特点是数量多、类型全、范围广、保护较完整。
(1) 空间分布异质化
调研点空间分布不均,由中心向周边发散分布。调研点分布在深圳市8个片区、涉及范围广,多数调研点密集分布在南山区、罗湖区、福田区,其余呈零散分布于其他片区(图1)。
图1 区域分布概况
(2) 物质属性多样化
调研点涉及类型多样化,从建筑功能角度出发,有工业建筑、公共建筑、雕塑、遗址等。
根据其功能特点,深圳改革开放重要史迹分为以下类别:居住建筑类、公共建筑类、工业建筑类、构筑物类、综合类型类、遗址类。居住建筑类、公共建筑类、工业建筑类指史迹点构成要素单一、侧重展现其空间使用功能的延续性和与时俱进特征。构筑物类指史迹点构成要素单一,侧重展现纪念地蕴含的改革开放标识特征及时代精神。综合类型类指史迹点构成要素数量为两处或两处以上,具备空间使用功能及标识性双重特征的史迹点(图2)。
图2 功能分类概况
(3) 功能更新差异化
除雕塑、标志牌等小品外,调研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呈现三种不同的状态——废弃、功能更新、功能延续(图3)。废弃指过去具备原使用功能、现在原使用功能消失,新使用功能待定的状态,如:大成面粉厂、光明糖厂、二线关同乐检查站;功能更新指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原功能消失,通过改造利用,原建筑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具备新功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如:广东浮法玻璃厂 (价值工厂)、三洋厂房(南海意库)、艺象ID TOWN(原鸿华印染厂);功能延续指原使用功能延续的状态,大部分公共建筑属此类,如:深圳科学馆旧馆、深圳新闻大厦、深圳图书馆旧馆等。
图3 使用功能状态分类
(4) 价值识别差异化
根据其突出价值的可识别性及功能利用特点,可分为标识型及发展型两类重要史迹(图4),标识型重要史迹指具有明显标志性、时代性和辨别性,具备明确的改革开放信息、传递特区符号的重要史迹,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标语牌、微波山时间广场、前海石、孺子牛雕像;发展型重要史迹指具有改革开放精神内涵、创新成果和人物关联属性,且其功能特征与时俱进的重要史迹,如:三洋厂房、浮法玻璃厂等均属于此类。
图4 价值识别概况
深圳改革开放史迹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与技术价值、文化与艺术价值方面。
社会价值:首先,深圳改革开放史迹记录着改革开放时期、尤其初期,深圳及全国各地人民对深圳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凝聚着全国人民走进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共同记忆;其次,深圳改革开放史迹是保存城市记忆、弘扬特区精神的物质载体;最后,改革开放衍生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 实干兴国”等口号体现了新的社会价值观及时代主题,是振奋人民精神、增强民族意识的精神支柱。
历史价值:深圳改革开放史迹是改革开放政策下孕育的深圳各类企业创业历史及成长经历的再现,深圳建设者生产、生活场景的再现,饱含了他们的家园意识及归属感,见证改革开放发展历程。
科学与技术价值:深圳改革开放史迹中部分建筑及工业厂房采用当时先进科学技术,创造了多项奇迹,是当时先进科学技术的代表,对全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文化与艺术价值:深圳改革开放史迹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展现了工业、现代元素及特定年代的“生产文化”、“审美文化”。
改革开放史迹是改革开放精神薪火相传、不断创新40年的重要体现,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锐意改革、将一张白纸描绘出波澜壮阔蓝图的40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部分改革开放史迹都面临废弃或被拆毁的命运,对于这些改革开放史迹,只有删除键,没有返回键,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其记录、保存下来,使改革开放史迹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熠熠发光、改革开放精神发扬光大!我们应以习总书记讲话内容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和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革命文物工作的通知》(国家文物局2016年)等文件精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5]”
2021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信心百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疏其泉源”,改革开放为深圳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时代的我们更需要积极落实2021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个全面”为主线、“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目标,更好地传承、弘扬深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叩响新时代深圳精神最强音,把改革开放史迹这一“基础”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先知之”、“善护之”、“慎用之”,愿改革开放精神在我国新一轮跨跃式发展中得以传承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