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汝林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功能和作用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教学内容中藴含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教育的内容,为现代化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原体育课深化为《体育与健康》,明确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如何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工作的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要使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体育锻炼与健康教育互相渗透,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之一。
一、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树立健康意识
意识是人内在需要的趋向。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不断变化阶段。应充分发挥体育课堂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过程中的优势,站在“育人”的高度上,从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意识的培养。利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丰富的素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意识的教育,因为意识是推动学生产生动力的,心理因素,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人的身心是一个统一体,它们互相影响,相互作用,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有助于身体健康。只有这两个方面保持和谐的统一,才能真正达到健康状态。
二、以激发兴趣为突破口,课堂教学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力的源泉。课堂教学中,以激发运动兴趣为突破口,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引起愉快的课堂氛围。
(1)用最贴近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运动,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从生活中来向生活中去。日常生活中体育运动无时不在。因此,作为体育教学要发挥功能优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契机,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指导,有针对性的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使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运用生活中的事例或游戏进行教学,用简单的物品制作,如在跳高教学中让学生用自行车内胎作横杆,用铁丝绕成铁球等。使学生在练习中有新鲜感和亲切感,产生乐于参与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学实践工作中我常发现一些不善于交际,胆怯,怕羞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多安排他们参加跨栏,跳高,单杠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勇气,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对于性格内向甚至孤僻的学生,则多组织他们参加一些集体活动。
(2)让学生自己尝试,体验。亲身尝试与体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强兴奋剂。首先是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自主的体验成功,在合作与竞争中体验成功。例如:在教学“立定跳远”时,为能使学生体验成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远度的练习场地,由学生自己选择有把握跳过的标志线,并随时进行调整。这样不但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自信心得到增强,多次跳过距离较远的标志线,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跳的远的同学,用比赛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竞赛体验成功。其次是抗挫折能力的体验,现在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意志不坚强,心动缺乏独立性,坚持性,特别是经历挫折和困难时会退缩,情绪低落。而體育活动,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中经常设计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让他们从经历挫折,经历困难。如耐久跑,越野跑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跳箱,单双杠等项目,可培养勇敢,果断的优良品质。通过这些体育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又是学生在不断体验进步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3)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出发,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适应教学内容的学习方法,着力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上突出学生自主、自愿的学,努力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切切实实的放在主体地位上。将教材内容游戏化,如在学生发展躲闪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的游戏中,让学生想象情境,自己变成小动物进行躲闪游戏等情景,展示学生特长,激励学生更加主动的去练习。
三、关注个体差异,面向全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差异,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要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过程中是教育学的双边活动,我们面对的是心理,个性不同的学生。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学过程中要有高昂的热情,饱满的精神点燃学生的激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游戏课中,教师参与游戏活动,与学生拉近距离的接触,在各种比赛中,教师的介入会使学生感到亲切。重视启发,引导,帮助学生真正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成为一名身心健康的人。 (2)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受益,享受平等的教育。教育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自觉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做好全面育人的工作。例如:在跨越式调高教学中,学生差异性比较突出,可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形态和生理,心理,能力等方面买的因素,将跳高架横杆设置成十字形四个场地,横杆用皮筋代替,设置不同高度,练习时逐渐升级。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练习性,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也增强了联系密度。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进了身心的健康发展。
(3)体育教学中始终贯穿评价的指导思想,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全方位的评估。细致的观察,分析学生的进步,对于点滴的进步都给予表扬与鼓励,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能一棒子打死,让他们失去进取的信心。应视其优点与长处给予表扬,鼓励,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例如:在田径课上,不要贬低那些身体素质差,发育慢的学生,更不要轻视,要鼓励和帮助他们。又如:在体操课上,对那些体型差,运动不便的学生,要在同学面前给予正确的评价。激励那些不怕苦,不怕累的学生,让他们互相帮助、相互合作、积极参与、勇于挑战,完成所学内容。教师每一句鼓励的话,一个简单的手势,一个赞许的眼神,都是一种鼓舞和激励。不仅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一种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求知的渴望。
总之,只有重视了体育课中健康心理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实际需要出发,运用适当的体育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其中的主体作用才能保证心理教育充满活力。使体育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健康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