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叶 高会兰 潘舰
农药的应用促进了农作物产量的不断提升,但是农药的滥用也会导致果蔬中的残留量超标,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为了避免残留量超标的果蔬流入到市场中,就要对其中的残留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但是在当前的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中,所采用的气相色谱仪往往只能检测其中某一种农药的残留量,而对于多种農药的残留量则需要进行多次检测,影响了工作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农药残留量的检测范围,本文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用于果蔬中12种农药残留量的检测,结果发现仅通过依次检测就能完成所有指标的检测。
一、实验部分
1 .仪器。本文所选用的气相色谱仪是岛津G C M S 2 0 1 0,所选配的毛细管柱为:D B - 3 5 M S(30m×0.32mm×0.25μm)。所选用的质谱条件为:EI的电离方式、70eV的解离电压、230℃的离子源温度以及250℃的传输线温度。
2.试剂。选用市场上最为常用的农药进行试验,主要有:甲体六六六、丙线磷、呋喃丹、马拉硫磷、毒死蜱以及氯氰菊酯等多种。色谱纯的乙腈和丙酮。
3.标样溶液的配制。分别称量一定质量的农药样品,采用丙酮进行稀释,用10ml的容量瓶进行定容,制成单标表样的农药。
4.样品前处理。在进行检测之前还要对样品进行有效的处理,通过搅碎机将样品完全彻底打碎,并用锥形瓶称量25.00g样品浆液,再加入50ml乙腈进行提取。对加入乙腈的锥形瓶进行充分振荡,并用滤纸过滤振荡好的样品。将滤液转移到另一个锥形瓶中,并加入7-10gNaCl,振荡不少于2min,并静置10min,待完全分层之后去除其中的水层。将剩余的乙腈溶液倒入无水硫酸钠小柱并在45℃的水浴中进行旋蒸至浸干。最后,采用丙酮对蒸馏残渣进行充分洗涤,然后利用漩涡混匀器进行充分混合,并定容到1ml。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1.特征离子的选择。结合质谱图,就能明确不同农药标样中特征离子的质量数,在实际的选择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1)用以表征某一组分的碎片离子丰度要尽可能大,进而确保其在检测过程中具有足够的灵敏度。(2)用以表征标样中特征离子的质量数要保持唯一,尽可能避免与其他标样的特征离子相同,进而能够避免在检测过程中发生重叠,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
2.标准曲线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配置浓度为0.5、1.0、2.0、4.0、8.0以及10.0mg/kg的12种农药混合标样,并对其进行检测。
3.方法回收率及精密度。对加药浓度为1mg/kg和2mg/kg的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确保每个不同的加药浓度做一个基质加标,为了降低检测误差,还需要增加一个空白组。采用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进行系统全面的定性处理,并采用外标法以基质加标的方式对检测结果进行校正,对于1mg/kg和2mg/kg两种质量浓度的样品而言,其中所加入的农药回收率在80%-110%的范围内,其变异系数为6%-20%。由于呋喃丹的热稳定性较差,受热后极易分解,这就会影响其在定量分析过程中的变异系数,导致该系数变化过大,但是由于本文所进行的是痕量分析,该变异系数仍旧在标准要求的范围内。
4.方法的最低检测限。最低检测限对于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只有最低检测限低于该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时,检测结果才具有实际意义。因此,为了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就需要将最低检测限控制在1/3最大残留限量之下,这样所获得的检测结果才具有足够的精度,进而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果蔬中的农药残留量。实验表明,这12种农药的最低检测限都在其最大残留限量之下,进而能够满足农药残留量的检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