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深海遨游(上)

2021-02-21 08:42童孟侯
航海 2021年1期
关键词:气穴西亚格拉

童孟侯

海 底 也 有 无 底 洞

中国人喜欢提醒出门的亲朋好友:“一路小心,不要冒险,平平安安回来。”

欧洲人恰恰喜欢冒险,他们会邀请同伴:“怎么样?这个假期攀岩去?还是深潜去?”

2017年4月15日,格拉西亚和马斯卡洛两人一拍即合:深潜去!西班牙马卡略岛水下有一个神秘的洞。两人穿上潜水服就“扑通”一下跳下海去,一路下潜,一路铺设引导绳,终于,找到一个深深的洞穴,洞内非常大,就像无锡的善卷洞。

他们看什么呢?洞内既没有妖怪,也没有神鱼,就是觉得探险很刺激,仅此而已。

逛了一圈,该返回了,两人游到一个拐弯处,不小心搅动了底下的淤泥,顿时,海水浑浊起来。更坏的消息是摸不到引导绳了,也许是它从崖壁上挂下来被磨断了,也许是一个绳结没打结实,反正没有引导绳了。没有引导绳就找不到回头路,问题相当严重。

找了一个小时,两人还是没找到绳子,再不回到海面,可能因氧气耗尽而憋死。格拉西亚突然想起,有个潜水员说过,这个洞穴里有个没被海水填满的气穴,气穴里有空气!

两人来到气穴,商量后决定:马斯卡洛带着剩下的氧气游出去,搬救兵,找援助;而格拉西亚则留在气穴里等候救援。两人握手告别时,神情悲壮。因为谁都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马斯卡洛真能找到回程的路?真能返回马卡略岛?还有,格拉西亚能在气穴里待多久?

这是一个长80 m宽20 m的气穴,海水和洞顶之间的距离是12 m,也就是说,这个大大的空间里面都是空气。不幸中之大幸是,洞内表面的水不是海水,淡淡的,可以喝。洞内有一块露出水面的石头,可以躺在上面休息。

石头冰凉潮湿,四周伸手不见五指,格拉西亚放缓呼吸,尽量节省体能。此刻,他没法不胡思乱想:我会不会死在洞里?马斯卡洛会不会来救我吗?我的两个孩子就要失去父亲了吗?

大约过去6 h,马斯卡洛觉得头疼欲裂,因为他吸入了太多的CO2,他忽然感到头顶有亮光,似乎有人向他游来,睁眼一看,什么都没有,那是幻觉。他不知道,6 h算什么?他将在气穴里待上60 h。

饥饿和寒冷渐渐侵蚀格拉西亚的身体,绝望也在逐渐吞噬他。他摸了摸身上的匕首,心想,实在坚持不下去,自己一刀了结吧。

他一直昏昏沉沉地睡着,偶然醒来,就竖起耳朵听听周围的动静,想象着自己已经爬上马卡略岛,回到家里和妻子拥抱……洞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把他逼疯,求生欲望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不知过了多久,格拉西亚觉得头顶的岩石传来一声巨响,他一个激灵,马上坐起来,是不是马斯卡洛来救我了?可是,声音立刻消失,恢复了死寂。其实,正是马斯卡洛带着救援人员在气穴的上方打洞,试图直接打通,把他救出去。可是这个没把握的计划很快被否决了,不打洞了。

不知道过去几天了,饥饿逼着他,寒冷逼着他,他的神志开始模糊,生命体征已接近临界点。就在他再次进入昏迷状态之时,忽然听到耳畔似乎有人向他游来。他不再相信自己的耳朵,已经无数次了,但都是幻觉,都是落空。

突然,他感觉到有一丝亮光,一睁眼,果然是一个潜水员游到了他的身旁。原来,潜水员一直在等,等浑浊的淤泥沉淀下来,等水下的海水变清,然后才下潜找到了格拉西亚。

他被送进医院,记者采访他:“在上帝都看不见你的海底,你是靠什么坚持了60 h?”他回答:“是信任、忍耐和坚持。”只有拿出坚持到最后一刻的毅力和勇气,才有可能迎来转机,创造奇迹!

看来,今后有登山和深潜的机会,格拉西亚和马斯卡洛还会去冒险,多好玩的冒险啊!

潜 水 员 的 险 境

其实,无论是深海探险者,还是救捞潜水员下海,用“险象环生”这个成语来形容是不过分的。

如果在浅海进行打捞作业或者潜水,背上氧气瓶,戴上眼罩,穿上脚蹼,“扑通”一下就扎下水去了。在深海打捞则必须装备生命的“脐带”(引导绳是不够的)——那是一根像甘蔗般粗的管子,接连在潜水员的身上。这根“脐带”由三根管子组成——

一根是热水管,因为深海非常冷,在打捞船上,热水会源源不断输送到潜水服里,不停循环,让潜水员身上暖和一些,不至于冻得发僵;第二根管子是呼气管,直接连接在头盔上,让潜水员呼吸空气;

第三根管子是电缆。潜水员在水下作业需要照明,要摄像,要保持通信,都需要电。

这三根管子是潜水员的生命线,打捞船的船员都称它为“脐带”。

航天员在太空行走,往往也有一根“脐带”维系着。1965年6月,埃德·怀特在完成美国第一次太空行走时,它的“脐带”长度是7.6m,也就是说,埃德的行动半径只有7.6 m,超过了,断线了,他将在太空永远漂浮。

在大江大海实施救捞,即使備有“脐带”,还是存在多种风险,或者说还是困难重重——

一难: 工程潜水。潜水员不是下海欣赏珊瑚、砗磲、热带鱼什么的,或者像格拉西亚那样看看水底礁石和水洞里到底有什么。为了海上工程探摸海底,是勘察地形,考察水下工程的安装、维护和拆除,还有就是探摸沉没在海底的船舶状况。这样的潜水往往潜得很深,因为要到海底。

俗话说,一竿子插到底。倘若我们爬到黄山1 750 m的高处,再上去就是天都峰了,那么憩息一下,使劲换几口气,一鼓作气就登上去了,50 m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大海中可不是这样,潜到一定深度,比如已经下潜50 m,再要下潜10 m,绝对是困难重重,海水有压力,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二难: 如果是去探摸海底沉船,那就不仅要看看沉船的外部,还要进入船体内部。于是,沉船上的护栏、门缝、桅杆、桩头、角铁……甚至已经黏附在船板上的海蛎子,都可能卡住或者划破“脐带”。一旦卡住,一旦划破, 则是真正要命了,一下子就会让潜水员窒息!所以,潜水员除了穿潜水服,一般还会背一个逃生气瓶,发生紧急情况就用这个气瓶来呼吸。

“脐带”是联系水上和水下的重要生命线,在甲板上看管这根“脐带”的,一定是特别负责的船员,有时甚至是自己的父亲或者儿子,一条命攥在另一个人手里呢,一分钟都不容疏忽!所以,哪怕沉船里发现了几百年前的官窑青花瓷,哪怕舱内发现了一盒子黄金,只要发现“脐带”堵了或者断了,危及潜水员生命了,那些玩意儿一律放弃,即刻上浮。

三难: 海洋里有不少凶猛的动物,潜水员下潜之后,它们有的认为下来的人要侵犯它们领地;有的认为下来的人要危害它们的“子女”;有的则是饥饿难忍,需要进食,维持生存……于是,它们毫不犹豫地把潜水员当作攻击目标。比如体型巨大的海狮、看起来很洒脱的刺鳐、斑斓的海蛇、剧毒的箱型水母、伪装高手石鱼,还有最凶残的虎鲨等等。

四难:发生在潜水员上浮时。按照一般人的想象,潜水确实困难,而浮出水面又有什么难?脚一蹬,脚蹼一甩,就浮出水面了。不能!如果潜水员下潜至100 m的深海,那么,他体内的大气压就是在陆地上的11倍,相当于一辆重型卡车轮胎内部的压力!潜水员倘若唰的一下直线上浮,轻则关节疼痛,重则神经坏死或肺部被划破,导致死亡!所以,潜水员上浮,必须一个阶段一个阶段上浮——这个关乎生命的常识,每一个潜水员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爬上甲板之后的深潜潜水员还必须进入减压舱,把血液中的气体排出体外。因为溶解于肌体的气体会在血液中形成气泡,不排除的话就会得很严重的减压病。

五难: 潜水者下水后一个人作业,是不是很孤独呢?当然孤独!但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害怕和恐惧。因为和打捞沉船同样重要的工作是打捞遇难者的遗体,要把他们带出水面,让他们和家属“团聚”。

谁都知道善待死者是功德无量的,但是,潜水员直接接触在水里漂动的尸体,就会产生一种无法克服的恐惧。有的尸体泡肿泡烂了,面目全非;有的尸体被船体卡住了,要用力“拔”出来才行;有的尸体被海泥掩埋了,要拂掉他們身上的淤泥,才能让他们干干净净出水。

2015年6月1日,长江监利港附近,一艘叫“东方之星”的客轮突然翻沉,船上只逃出12人,其余的400多位旅客全部遇难,400多条生命啊!

一个潜水员潜下水去串联捆绑起吊沉船用的钢缆,他游过客舱的舷窗,不经意往舱内一看,哦,只见那里全是漂浮的老人和孩子的尸体,极其悲惨,极其骇人!这位潜水员回到甲板后,久久地坐在船桩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沉默,沉默,再沉默。

深海潜水还有没有六难?当然有。海面阳光明媚,可是深海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任何东西都看不到,如果不用照明,潜水员只能瞎子摸象。

还有没有第七难?当然有。水下有洋流、海流、水流和潮汐。有时候,一艘船明明在甲处沉没,结果,如此庞大如此沉重的海轮竟然在乙处被发现,相距几十米,甚至几百米。搬动它们的是谁?正是涌动的水流。刻舟求剑是不行的。

因此,只有一百多斤重的潜水员潜到海底,犹如一只轻飘飘的塑料瓶,很难掌控自己。所以,他们的潜水作业尽量挑选在风平浪静之时,尽量挑选在涨潮和落潮之间……

著名演员吴京这几年爆红,他的打斗功夫了得。其实,吴京热衷洞潜,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他说:“演戏只是我的副业,我的正业是潜水。”他时常约朋友潜到海底去探索。

有一次,他深潜时氧气瓶弄丢了,眼看着就要憋死。幸亏教练员的氧气瓶还在,还有氧气,于是两个人一人吸一口氧气,然后轮换,这才回到了海面。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如今,我国的深潜器已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的水下机器人也很先进。那么,它们是否可以完全替代潜水员充满风险的工作呢?还不能。因为水下机器人不具备人类所特有的触觉,不具备判断能力和机动灵活性。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研制的,它已经深潜到7 000多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2017年,“蛟龙号”在世界上最深的大海下潜,潜航员在水下停留了9 h,作业3 h。当然,这个“作业”不是穿上潜水服离开深潜器,游到深海去,如果出去的话,水压已经达到700个大气压,它立刻会把人“压”扁的。他们是在深潜器内部工作。

我们的潜水员依然重任在肩,依然要艰难地在深海遨游。请注意两者的不同称呼:一个叫潜航员,一个叫潜水员。

猜你喜欢
气穴西亚格拉
纯水介质双向液压锁研究
阀芯旋转式高速开关阀的气穴特性研究
格拉迪丝·韦斯特:协助开发全球定位系统的隐藏人物
温度效应对液压锥型节流阀内气穴形态的影响
全都知道的佐西亚
马来西亚·吉隆坡
善良带来的好运
意外的好运
苏雪林《屈赋论丛》中华文化源于西亚之商榷
中试规模气穴喷射脱墨技术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