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浒
假日里,吉安县文山社区大院内很多人正在围观一场精彩的乒乓球赛。参赛者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和一个10来岁的少年。长者名叫袁炳,吉安县商业局退休干部,少年是他的亲孙儿。小小银球在球桌上来回飞舞,人群中不时爆发出喝彩声。经过几局激烈争夺,最后,爷爷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胜利。在场的观众都夸奖爷孙俩的球艺不错。
要说袁炳爱上乒乓球运动,那还是多年前的事情。2002年,袁炳退休了。看到很多老同志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他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打乒乓球作为自己晚年生活的一项活动。从此,县老年体协运动中心的乒乓球室又添了一名新成员。
有人说,学打乒乓球很容易,就是发球、接球那么几下子。其实,这里面的学问可深着呢。为了打好乒乓球,袁炳采取了“一看二练三问”的办法。乒乓球视频教学是初学者最好的老师,袁炳通过上网搜索,一个视频一个视频反复认真地观看,一边看,一边模仿着练。县老年体协运动中心乒乓球室是他每天必去的地方,他除了自己练球外,就是观看其他老同志打球。2010年11月中旬,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举办期间,袁炳正好在广州旅游,碰上这难得的机会,他几次买票到赛场,观看了中国乒乓球队与其他国家乒乓球队的比赛,真是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此外,平常电视上有乒乓球比赛,他一场也不会错过,总是从头看到尾。通过观看别人打乒乓球,袁炳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他日后的乒乓球练习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多练,这是提高乒乓球水平的关键,在这方面,袁炳也下了不少功夫。他自备了一个背包,里面装了球拍、球网和乒乓球,还有水杯和毛巾。每周一至周五,他都按时去县老年体协运动中心乒乓球室练球。在家里,没人陪练,他就压压腿,摆动手臂,锻炼腿力和手臂力量。假日走亲访友,他也会背上背包,寻找陪练人员,过上几盘乒乓球瘾。
几年前,袁炳去老年体协运动中心练球,路上下大雨,鞋袜全湿了,他顾不上换,就开始练球。一不小心,他脚下一滑,摔了一跤,把腰扭伤了。当时他还忍痛坚持练球。第二天一早,他的腰痛得直不起来。家人赶紧用车送他去医院检查治疗。回家后,他又在床上躺了几天。就是在床上躺着,他也不忘翻看打乒乓球的书籍。稍微好点后,他又去老年体协运动中心练球了。
袁炳对乒乓球的喜爱与执着,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天下大雨,老伴叫他去县立中学给孙女送伞。他走进校门,看见两个老师在一间教室里打乒乓球,便站在门口观看。不一会儿,他走进教室,与老师们切磋球艺。待他打完球出来,学校早已放学了,孙女没见到,伞也没送上,回到家里,他被老伴责怪了一顿。
有付出就有回报。袁炳长年累月坚持不懈练习打乒乓球,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球艺。他几次参加全县老年人体育运动会乒乓球比赛,都取得了好成绩,还曾代表县里参加全市老年人乒乓球賽。
袁炳不光自己爱好打乒乓球,还积极鼓励下一代参加乒乓球运动。每年寒暑假和周末,他都会召集社区里的中小学生,或举行乒乓球讲座,或与大家一块练球,还不时举办小型乒乓球比赛,向少年儿童传授乒乓球知识和打球的技能。
小小银球,为袁炳人生的第二春带来了欢乐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