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马山灌区引江工程农业供水成本测算研究

2021-02-19 01:48沈小莉许剑锋郭伟建
智能城市 2021年24期
关键词:供水量分摊测算

沈小莉 许剑锋 李 蓉 郭伟建*

(1.安徽省驷马山引江工程管理处,安徽马鞍山 238251;2.河海大学,江苏南京 211100)

驷马山灌区属大(Ⅰ)型灌区,是安徽省最大的提水灌区,涵盖滁河上、中游和池河上游地区。灌区以提引长江水为主,规划为五级提水,设计灌溉面积365.4万亩。目前,驷马山灌区现状为四级提水,实际灌溉面积215.4万亩。驷马山灌区引江工程农业供水通过各类供水工程到达用户,用户最终的用水价格在考虑供水工程发生的成本、税金和利润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污水处理的费用。按照国家设置的价格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水价确定采取逐步结转成本的计算方法,并据此分别独立测算。根据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于2003年联合发布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规定,驷马山灌区引江工程必须在合理分摊工程投资的基础上,测算各供水口门的供水成本,确定农业供水价格。科学合理地测算供水成本,是驷马山灌区引江工程农业供水价格制定的基础和关键。

1 驷马山引江工程农业供水成本测算区段划分研究

按照“谁受益、谁分摊”的原则,工程成本费用由受益地区按受益的大小进行分摊,受益大小按照增供水量比例进行确定[1]。驷马山灌区引江工程存在同时为2个或2个以上段(地区)服务的工程,应探讨相关的区段划分方法,以利于在此基础上更科学、合理地测算供水成本。

1.1 区段划分方法研究

基于成本测算视角,结合驷马山引江工程的运行管理实际,可供选择的分段方法包括按取水口门分段、按单元工程分段、按取水源分段和按行政区域分段。

驷马山引江工程是一个跨省界的大(Ⅰ)型灌区,对其分段仅单独使用某一种分段方法并不适宜,应针对各种分段方法的利弊,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通过对比上述4种分段方法的优缺点,本文结合驷马山引江工程的实际调水线路,提出一种综合分段方法,这种分段方法以单个水源为整体、关键工程为节点,遵循调水线路,从整体上考虑取水口门、工程分布和行政区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具体分段时可分为两步,第一步考虑行政区(以市、县城市为整体)的因素,结合各取水口门的服务范围进行首次分段;第二步考虑调水路线的因素,以投资较大的关键工程(如泵站、闸所等)为主要节点,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在首次分段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分段,修正得出最终的细化区段划分结果。进行两步分段的同时,还应考虑每个区段尽量只安排有一个投资较大、成本较高的节点工程,便于得到更贴合实际的供水成本费用;对工程较多的区域应进行细化分段,对没有取水口门的区域进行简化合并处理。

1.2 区段划分方案确定

根据上述分段方法,确定驷马山引江工程7个区段的划分以及关键工程的区段归属。

驷马山引江工程7段划分简化示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驷马山引江工程7段划分简化示结果

第1段为乌江枢纽~襄河口闸枢纽,所含工程为乌江闸、乌江站、乌江船闸。

第2段为襄河口闸枢纽后,所含工程为襄河口闸、襄河口船闸。

第3段为乌江枢纽~滁河一级枢纽,所含工程为乌江闸、乌江站乌江船闸。

第4段为滁河一级枢纽~滁河二级站,所含工程为晋集闸、滁河一级站。

第5段为滁河二级站~滁河三级站,所含工程为滁河二级站。

第6段为滁河三级站~滁河四级站,所含工程为滁河三级站。

第7段为滁河四级站后,所含工程为滁河四级站。

1.3 方案特点

(1)考虑了实际水流线路和用水户。

考虑驷马山引江工程实际调水线路的同时,也考虑了各主要取水口门所在的行政区域和服务范围,便于管理,有利于增强测算结果的科学合理性。

(2)体现了双线供水。

驷马山引江工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双线供水,按照成本测算的原则,分别处于两条供水线路上的取水口门供水成本不应相互分摊。

2 驷马山引江工程运行成本构成要素解析

为了准确测算驷马山引江工程的农业供水成本,必须明确与调水作业活动有关的运行成本。对驷马山引江工程的运行成本构成要素进行解析,是其农业供水成本测算的先决条件,也为下一步农业供水成本测算体系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国内外调(引)水工程基本特征相似,运行成本构成要素大致相近。但在不同的财务会计制度以及管理体制下,针对每个调(引)水工程的特点,具体的运行成本构成要素存在差异。考虑驷马山引江工程运行成本实际测算和制定供水水价的需要,运行成本构成要素应与成本会计核算科目相衔接。本文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参照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借鉴国内外调(引)水工程的经验,根据真实性和可靠性原则,从全成本测算视角出发,将调水作业成本、期间费用和税金及附加[2]设置为驷马山引江工程运行成本的构成要素。

2.1 调水作业成本

调水作业成本指在调水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成本和间接费用,在财务报表中的具体科目体现为专项支出、供排水生产成本、公益支出。调水作业成本包括燃料动力费、直接人工费、折旧摊销费、维修维护费、检测监测试验费、委托业务费、其他费用、制造费用等。

2.2 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指在调水作业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在财务报表中的具体科目体现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3 税金及附加

税金及附加指开展调水作业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主要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在财务报表中的具体科目体现为营业税金及附加。

3 驷马山引江工程农业供水成本测算体系构建

3.1 运行成本测算模式构建

驷马山引江工程运行成本测算不仅需要提供财务报表需要的相关成本信息,还需要提供供水定价决策的相关成本信息。本文构建驷马山引江工程供水成本测算的“双系统-分步式”模式[3]。

“双系统”指水利工程会计核算系统与供水定价支持系统。前者通过对工程运行成本的归集、分配与结转,提供各工程财务报表要求的运行成本费用基础信息;后者以会计核算系统提供的成本费用信息为基础,进行成本性态划分,按一定方法进行农业供水成本的功能间、区段间分摊,为农业供水成本管控及供水定价决策提供支持信息。

“分步式”指驷马山引江工程供水成本测算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在水利工程会计核算系统中,完成对工程运行成本的归集、分配以及结转;第二步是在供水定价支持系统中,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完成运行成本的功能间、区段间分摊。

双系统之间存在映射关系,系统运用信息化技术从水利工程会计核算系统读取成本费用基础信息进入供水定价支持系统;供水定价支持系统根据分摊模型,对成本费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输出区段供水成本及各项成本管理指标等信息。

“双系统-分步式”成本测算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双系统-分步式”成本测算模式

3.2 运行成本费用归集、分配与结转

运行成本费用归集、分配与结转是在“双系统-分步式”成本测算模式下运行成本费用当期发生额,并将其分配至每个会计核算单元工程。在水利工程会计核算系统中进行供水成本费用的归集、初步分配与结转;在供水定价支持系统中进行成本性态划分以及期间费用与税金分配至单元工程的工作,为后续的运行成本功能分摊、区段分摊奠定基础。

3.3 运行成本分摊模型设计

测算农业供水成本时,应对运行成本进行功能分摊,得到工程用于农业供水的成本费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区段分摊。各区段实际发生的农业供水成本费用,需要由本段及以后各受益区段依据供水量的比例分摊,最终得到各区段实际应承担的农业供水成本[4]。

(1)功能分摊。

①工作量法。

泵站工程、渠道河道工程一般具有供水、排水和航运功能,此类工程可以采用工作量法进行分摊:

共用工程各功能运行费用分摊系数=[各功能工时/(供水量工时+排水量工)+航运量工时]×100%。

②功能效益法。

对无法按照工作量法确定分摊系数的单元工程,可以采用功能效益法进行分摊,即按照水利工程各功能的经济效益现值比例作为分摊系数:

共用工程各种功能运行费用分摊系数=(各功能效益现值/工程的总效益现值)×100%。

(2)区段分摊。

参考国内外相关水利工程成本区段分摊的研究成果,对驷马山引江工程农业供水成本的区段分摊可以采用折算水量法和断面水量法。

①折算水量法。

某一区段的折算水量指该输水区段的净供水量与该区段应分摊的输水损失之和[5]。该区段应分摊的输水损失由净供水量的比例计算。

按照各区段净供水量比例将各段内输水损失向下游各调水区段分摊,分别得出各段应承担输水损失:

式中:Sk——第k段分摊的输水损失;∆Wi——第i段的输水损失;Wk——第k段的净供水量;K——调水方向分摊区段的编号;m——区段划分总数。

计算各区段折算水量AWk:

进行各区段农业供水成本分摊,按照核算出的各区段折算水量,计算各区段分摊系数,将各区段农业供水成本向下游各调水区段进行分摊:

式中:Cn——第n段分摊的农业供水成本;Ki——第i个工程应参加分摊的农业供水成本;Wn——第n区段的折算水量;m——区段划分总数。

②断面水量法。

某段内发生的成本费用为途经此段的所有供水量服务,应为本段的净供水量和以后各段毛供水量在本段的断面水量(即本段末向下一区段的供水量,也称本段的段末断面水量)共同承担[5]。各段毛供水量在本段的断面水量包括以后各段的净供水量,也包括以后各段从该段到调至自身段时损失的水量。

根据引江工程各区段段初和段末的断面水量,计算该区段的总供水量:

式中:DWSi——第i段的段初断面水量;DWEi——第i段的段末断面水量;Wi——第i段的净供水量;∆Wi——第i段段内输水损失;n——区段划分总数。

根据计算所得各区段总供水量,计算各区段农业供水成本的分摊系数,得出各区段应分摊的农业供水成本:

式中:Cn——第n段分摊的农业供水成本;Ki——第i个工程应参加分摊的农业供水成本;Sn——第n区段总供水量;m——区段划分总数。

进行总供水成本归集时对相关成本性态分析,将总供水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类。结合功能分摊和前两步区段分摊的计算整合相关公式,计算各形态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下的农业供水成本,进一步计算驷马山引江工程各区段的农业单方水供水成本:

式中:DFCj——第j段单方水固定供水成本;DFCbj——第j段向下游调水区段分摊的单方水固定供水成本;FCbj——第j段向下游调水区段分摊的固定供水成本;FCmj——第j段不需要向下游调水区段分摊的固定供水成本;PWj——第j段的规划净供水量;PWEj——第j段末规划断面水量。

变动成本分摊:

式中:DVCj——第j段单方水变动供水成本;DVCbj——第j段需要向下游各调水区段分摊的单方水变动供水成本;VCbj——第j段需要向下游各调水区段分摊的变动供水成本;VCmj——第j段不需要向下游各调水区段分摊的变动供水成本;RWj——第j段的实际净供水量;RWEj——第j段段末实际断面水量。

最终各段内农业单方水供水成本:

式中:DCj——第j段农业单方水供水成本。

4 驷马山引江工程农业供水成本测算实证分析

根据驷马山引江工程农业供水成本测算体系以及测算流程,结合驷马山引江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驷马山引江工程农业供水成本测算的实证计算。

4.1 单元工程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

从成本测算信息系统中直接提取会计核算系统提供的成本费用基本信息;归集得到各会计核算单元工程实际发生的供水成本,在单元工程成本中区分单元工程固定成本和单元工程变动成本;根据设计的方法与流程对基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得到各会计核算单元工程平均成本费用。

4.2 单元工程农业供水成本分摊

结合驷马山引江工程农业供水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功能效益法对各区段单元工程进行功能分摊,包括农业供水效益、航运效益和防洪排涝效益的功能分摊系数计算值。

功能分摊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功能分摊系数

4.3 区段农业供水成本分摊

在引江工程运行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和结转过程中,按照成本性态划分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不随年抽水量的变化出现较大变化,使用实际抽水量对其进行分摊不合理,应采用更科学、合理的规划水量计算分摊系数。

对于可变成本的分摊,其数值随着抽水量的变动发生变动,采取实际用水量计算其分摊系数。

各区段固定/变动农业供水成本分摊系数如表2所示。

表2 各区段固定/变动农业供水成本分摊系数

4.4 各区段农业供水单方水成本测算

结合驷马山引江工程各区段固定、可变农业供水成本分摊系数以及各区段内农业规划供水量和实际供水量,进一步测算各区段内农业供水单方水成本,如表3所示。

5 结语

农业供水水价改革与调整,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供水行业具有自然垄断特性,水价调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民最关心的是供水成本的真实性、合理性和透明度问题。为了正确测算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为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奠定基础,应开展驷马山灌区农业供水成本测算的研究工作,本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根据国家现行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结合驷马山引江工程特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汇总、整理、分析所获得的资料,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研究驷马山引江工程农业供水成本测算方法与流程,设计农业供水成本分摊计算模型,对驷马山引江工程农业供水成本测算进行实证分析,为驷马山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供水量分摊测算
成都市主城区日供水量的气象相关性分析
兰溪市供水需求侧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河南省供水结构变化及不平衡性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Shapley值熵权法在梯级水电站效益补偿分摊中的应用
全省供水工程供水量(按工程类型分)
输电线路附着物测算系统测算功能模块的研究
共同配送下成本分摊影响因素的计算实验研究
有关τ-可测算子的Young不等式与Heinz型不等式的逆向不等式
(T)-可测算子迹的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