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T/CT在局限性骨化性肌炎诊断中的应用

2021-02-18 04:26:34杨静郭会利张翔亚张斌青
中医正骨 2021年12期
关键词:显像剂团块骨化

杨静,郭会利,张翔亚,张斌青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2)

骨化性肌炎又称异位骨化,指正常软组织内出现异常骨化组织,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的非肿瘤性病变,临床并不少见。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骨化性肌炎可分为进行性骨化性肌炎、非创伤性骨化性肌炎、创伤性骨化性肌炎3型[1]。创伤性骨化性肌炎常发生于创伤或手术后,临床中最常见,也称局限性骨化性肌炎。

目前,对骨化性肌炎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1-3],但这些方法只能显示病灶的形态结构,难以精准指导临床治疗。SPECT/CT是将解剖影像与功能影像有机融合的检查方法,可显示病灶的形态结构及代谢情况[4-6]。但目前SPECT/CT在骨化性肌炎的诊断中应用较少,且多为个案报道[7-10]。为进一步探讨SPECT/CT在局限性骨化性肌炎诊断中的应用,我们对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经病理检查或影像学随访确诊的41例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患者的CT和SPECT/CT影像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患者41例,均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男28例,女13例;年龄18~56岁,中位数32岁。经病理检查确诊9例,经6个月以上影像学随访确诊32例。有明确外伤史或手术史32例。病程2个月至9年,中位数2年6个月。

2 方 法

2.1 检查方法采用西门子SPECT/CT Symbia True point仪,配低能高分辨平行孔准直器。患者静脉注射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影像中心制备)740~1110 Mbq,注射完3~4 h后进行图像采集,采集顺序为先行SPECT断层扫描,再行同机CT扫描。SPECT断层扫描:探头旋转轨迹为自动人体轨迹,双探头各旋转180°,6°·帧-1,20 s·帧-1,能峰140 kV,窗宽20%,矩阵128×128,放大倍数1.0。CT扫描:管电压110 kV,管电流100 mA,层厚1.5 mm,螺距1。机器自带软件进行图像融合。

2.2 图像分析方法由2位高年资核医学医师和1位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主要观察病灶部位、形态、骨化成熟度,并对病灶进行分期。局限性骨化性肌炎CT图像分期标准[2]:早期,以软组织改变为主,骨化不明显;中期,软组织内出现骨化,但未完全骨化;晚期,软组织肿块完全骨化。

3 结 果

41例患者,病灶位于髋关节21例、膝关节5例、大腿2例、小腿4例、肩关节1例、肘关节8例。中期8例,CT表现为软组织内类圆形或梭形病灶,病灶中央呈软组织密度,周围呈絮状、片状或蛋壳样骨化;SPECT/CT表现为病灶整体显像剂异常摄取,病灶中央的显像剂摄取量高于病灶周围,病灶中央的骨化晚于病灶周围(图1)。晚期33例,CT显示软组织内边界清晰的团状密度增高影(23例呈梭形沿肌肉走形分布,10例呈类圆形),其中4例与相邻骨骼相连,与骨皮质分界不清,但髓腔不受累。33例晚期患者的SPECT/CT表现不同:①13例表现为病灶整体未见明显显像剂异常摄取(图2),病灶骨化成熟。②11例表现为病灶中央显像剂异常摄取,病灶周围未见明显显像剂异常摄取,病灶周围的骨化成熟早于病灶中央;其中2例可见病灶内部假关节形成,相邻两骨块之间显像剂异常摄取(图3)。③9例病灶中央未见明显显像剂异常摄取,病灶周围显像剂不均匀异常摄取(图4),病灶中央骨化成熟而周围骨化未完全成熟;其中3例表现为相邻骨骼显像剂异常摄取,病灶与相邻骨骼形成假关节。

图1 大腿中期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影像学图片注:患者,女,55岁,右侧大腿中期局限性骨化性肌炎;(1)横轴位CT片示股骨前缘出现未完全骨化团块;(2)横轴位SPECT/CT片示病灶整体显像剂异常摄取,中央显像剂摄取量高于周围。

图2 大腿上段晚期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影像学图片注:患者,男,51岁,左侧大腿上段晚期局限性骨化性肌炎;(1)冠状位CT片示股骨内侧出现骨化团块;(2)冠状位SPECT/CT片示病灶整体未见明显显像剂异常摄取。

图3 髋关节晚期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影像学图片注:患者,男,53岁,左侧髋关节晚期局限性骨化性肌炎;(1)冠状位CT片示髋关节周围出现骨化团块,且骨化团块分离;(2)冠状位SPECT/CT片示两相邻骨块之间显像剂异常摄取,假关节形成。

图4 大腿晚期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影像学图片注:患者,男,45岁,左侧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局限性骨化性肌炎;(1)矢状位CT片示左侧大腿中段出现骨化团块;(2)矢状位SPECT/CT片示骨化团块边缘显像剂异常摄取。

4 讨 论

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早期为外伤或手术后3 d至4周,此期出现软组织出血、细胞变性及结缔组织增生,骨化不明显;中期为外伤或手术后5~8周,软组织出现骨化,骨化从病灶周围向中央发展,呈蛋壳样表现。晚期为外伤或手术8周后,病灶范围开始收缩,周围水肿减轻乃至消失[2,11-12]。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早期骨化不明显,CT诊断困难。中期局限性骨化性肌炎,SPECT/CT显示病灶整体显像剂异常摄取,且病灶中央显像剂摄取程度高于周围,这和骨化性肌炎的病理进展有关,病灶中央的骨化晚于周围。但晚期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SPECT/CT的表现特征却不一致,提示骨化性肌炎的病理进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病灶中央骨化早于周围的可能;也说明SPECT/CT比CT能更准确地反映病灶的骨化成熟度。值得注意的是,本组病例中33例晚期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患者的SPECT/CT图像上,有2例表现为骨化团块内部有类似假关节形成,有3例表现为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团块与相邻骨骼形成假关节。这可能与骨关节长期反复撞击造成皮质下骨小梁处于一种微骨折状态,随后骨质修复,成骨活动及血流增加,骨显像剂浓聚于此处有关。研究[13]表明SPECT/CT可灵敏、准确地显示骨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存在。晚期的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病灶,如影响关节功能,需要手术切除。但如病灶切除不彻底,或切除时病灶不完全成熟,则容易复发。SPECT/CT可显示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病灶中显像剂摄取的程度及范围,可判断病灶骨化成熟度,指导临床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骨化性肌炎须与骨硬纤维瘤相鉴别。骨硬纤维瘤影像上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呈“爪”形侵润外周组织,相邻骨质破坏呈压迫吸收硬化或溶骨性改变,典型者骨质呈“根须状”“丝瓜瓤”改变;而早期骨化性肌炎不侵蚀相邻骨质。中晚期局限性骨化性肌炎须与骨旁骨肉瘤相鉴别,骨旁骨肉瘤骨化位于肿块中央,显像剂在肿块中央浓聚[14-15];而局限性骨化性肌炎,从病灶的外周向中心逐渐骨化,显像剂在周围浓聚[16]。

本组病例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局限性骨化性肌炎,SPECT/CT可显示病灶的显像剂摄取情况,与CT相比能更具体地反映病灶的骨化成熟度,并可显示假关节形成。

猜你喜欢
显像剂团块骨化
做PET/CT检查时喝的几瓶水有何作用
通道压裂支撑剂团块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二成份硒鼓Auger Mark问题浅析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用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同位素(2020年4期)2020-08-22 02:30:22
一种实用显像剂的研发实验
含铁尘泥自还原团块固结机理及强度劣化
膝关节胫侧副韧带Ⅲ度损伤并发异位骨化的临床研究①
河北医学(2016年12期)2017-01-05 01:49:26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概述
冷轧酸再生团块破碎机堵料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新疆钢铁(2015年3期)2015-11-08 01:59:42